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对当前中小学生的教育意义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对当前中小学生的教育意义钱相街道基础教育管理办公室郭大江中国作为历史最久的文明古国,再加上我们目前国度性质的决定,都需要中国的传统文化礼义兴盛不衰。例如:孝顺父母,尊老爱幼,见利思义,公而忘私,团结友爱,诚信忠恕,见义勇为,和睦坦荡,先人后己,礼貌待人,遵纪守法,上下有序,学无止境,德智兼备,讲求公德,廉洁奉公,重民爱民等等,所有这些无一不是先人的教诲。可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物质基础的不断提高,生活环境的不断改善,西方文化的大量涌入,传统文化教育在现代人的意识中被逐渐地淡化。也正是这种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不良习惯。他们有的过多的依赖家长,缺乏自理能力,劳动习惯欠缺;有的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唯我独尊,任性蛮横;还有的花钱大手大脚,不珍惜劳动成果,成了新一代的啃老族;还有的是非观念淡薄,民族意识、集体意识、国家意识淡漠。这样的结果必将削弱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最终会导致中国几千前流传下来的传统文化流失。所以传播中华文化,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和义务。下面本人就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对当前中小学生的教育意义谈几点粗浅的看法,还望同仁指教。一、传统文化重视启蒙教育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重视未成年人启蒙教育的优良传统,启蒙教育思想极为丰富。继承这一笔可贵的遗产,对现阶段我们中小学生的教育,尤其是道德品质的养成大有裨益。2《三字经》“苟不教性乃迁”说的是:如果孩子不早接受良好的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随着环境的影响而变化,所谓先入为主,不可不慎。如朱熹强调,在孩子知识、性情未定时,要及早进行道德教育和道德行为训练,这样方能达到“习与智长,化与心成”的效果。当今社会有很多人会借口幼儿无知而将教育延迟到长大后再进行的错误观念,这就像懒于摘除树苗的劣芽一样,等到长成大树以后再去砍那些枝杈,该费多大的力气?“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其含义不言而喻。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颜氏家训》提出“当及婴稚,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诲”,原因是“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大以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只有“教妇初来,教子婴孩”,才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有这些传统文化都说明了启蒙教育的重要性,而中小学阶段正是启蒙教育的重要时期。孔子的一生为我国乃至世界文明的文化宝库,留下了极其丰富的珍贵遗产,为世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孔子认为如果择邻不到风俗仁厚的地方去,就非明智之举。“孟母三迁”的故事,更是注重环境对孩子品德形成作用的典范。注重养成的思想,启迪我们在中小学生道德教育中,要始终坚持教化与践行的统一。少年儿童天真纯朴,求知欲旺,可塑性强,但思维能力较弱,知识较少,因而品德蒙养教育决不宜简单地向孩子灌输大道理,而要将“大道理”化为“小道理”并与“生活”相结合,坚持教、学、做合一,从行为的养成着眼,从生活常规、日常小事入手,进行指导,逐渐反复强化,形成习惯,进而促成孩子良好品德“雏形”的建构。3重视社会环境、人际交往对中小学生品德形成影响的思想启示我们,应充分注意环境对中小学生道德形成的作用,极力营造有利于他们品德塑造的社会环境。如今中小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要比古人复杂得多,因为社会风尚、现代传媒、法制环境,以及成年人示范、熏染的人际关系,环境等,都比先前复杂了许多。对少年儿童品德培养的影响作用也日渐增大,因而更应该在少年儿童的教育中增强德育环境意识,加强传统美德教育,这其中就包括:仁爱教育、礼貌教育、善心教育等,注意将中小学生道德教育与整个公民道德建设结合起来,倡导成年公民增强责任意识,自觉言传身教,为学生树立好的榜样。二、传统文化重视德育,万事德为先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纵观古今,孔子及其思想影响了中华民族的世世代代。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治学精神,成了为人师表的楷模;孔子“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社会事业态度以及“饭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的生活意识常态,永远成为人们追求真理与成功的典范;孔子“天何言哉,四时兴焉,百物兴焉,天何言哉”又在启迪人们永远向前,自强不息。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孔子培养了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他以六艺教育学生。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这在当时是很全面的,包括了德、智、体、美的各个方面,其中以德育为先。他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梯,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这就是说学生首先要学会做人,要注意道德修养,这是第一位的。4三、传统文化重视热爱人民的教育老子的著作里,他以哲理的思想呼吁世民“守无道”、“重积德”,抨击统治阶级的贪欲,主张“无为而治,人心复朴”的治国方略,在《道德经》中体现的民本思想也是很值得我们推崇的。民本思想,顾名思义就是以人民为根本的思想。自古及今,历朝历代的统治阶级都比较注重民本思想在阶级统治中的作用。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唐太宗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范仲淹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可见,民本思想在固化社会秩序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经过各个时期治国者的推崇,民本思想最终演变成了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孙中山先生说:天下为公;毛泽东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邓小平说:要坚持三个“有利于”的原则,其中之一就是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江泽民说:要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其中之一就是要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胡锦涛说:要树立科学发展观,着力构建和谐社会,其中之一就是要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无疑是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据传说统计,新中国建国以后,一些高级干部因与以上精神相悖,进而贪污犯罪,走向另一个极端的总数,已经远远超过了当初北上长征后所剩红军的总额。这一惊人数字的后面,是否也折射出了我们在教育方面的失落呢?由此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对当前中小学生的教育意义是非常迫切的,且是重要的。因此,我们教育工作者将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这本身也是国计民生的大事。5我们要在学校开展的“过传统中国节,做现代中国人”的系列活动,引导学生过好每一个中国的传统节日,开展庆“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探究实践活动。通过全校性活动和年级组活动相结合,以主题队会、社会实践、家校互动等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组织形式,让学生了解、认识、喜爱传统节日的文化,并深深融入日常生活中,这也就从某些“小事”中,树立了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责任和意识。当然这只是一个方面,只要我们做教育的有心人,就能将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这对国对民都可谓是千秋功德的大事。做人不能忘本,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积累的丰富的人生智慧,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精神家园。作为一个教育者有责任要保护好我们的文化遗产,在教育小学生的过程中要大力宣传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吸取其精华,摒弃其糟粕,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的情感。谢谢!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