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指挥官人格类型与PM领导行为类型有效性的关系论文关键词:指挥官人格类型PM领导行为类型论文摘要:通过对陆军初级指挥官人格心理类型与领导行为有效性的心理学研究,探讨个人的领导潜能、人格心理类型对领导行为有效性的影响。研究发现:①方差分析表明,具有不同领导行为的指挥官在人格维度上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提示了指挥官的领导行为取向与人格因素有密切的关系。②卡方分析结果也表明,PM型行为的军官在其人格特征上具有“ESTJ”组合特征,而pm型的军官则正好相反;另外,pm型的军官在成就动机上获得高分的人数最少。③系统聚类分析显示,“成就动机”、“感觉”和“判断”三种人格因素与军事指挥官完成整体领导职能有着更为密切的关系。在我国,有关军事指挥官的领导心理学研究开展甚少。本文试图从军事指挥官人格心理类型与领导行为有效性的结合处入手,用心理学的方法探讨个人的领导潜能、人格心理类型对领导行为有效性的影响。这对于制定出相应的选拔、评估和培训措施,提高基层军事集团的群体工作绩效,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1研究方法1.1MBTI人格类型量表1.1.1Myers-Briggs型指标(Myers-BriggsTypeIndicatorMBTI)[1]。这个工具提供了有关心理偏好的四个双极维度,八个因子的信息。通过测量心理偏好类型来了解个体在四种人格维度上的分布和数量,继而预测个体的领导潜能。根据研究工作需要,又加入了两个独立的人格维度,即成就动机和支配性。外倾-内倾(extroversion-introversion):E因素(外倾):兴趣和注意力指向外界客观事物,多表现出开放、友好、可亲近等。I因素(内倾):兴趣和注意力指向内心世界,多表现为拘谨、孤僻、有戒备心等。感觉-直觉(sensing-intuition):S因素(感觉):是通过感官刺激而产生的意识经验。N因素(直觉):是一种直接把握到的而不是作为思维和情感的结果而产生的经验。对事-对人(thinking-feeling):T因素(对事):是依据客观和理智而作出判断的心理过程。F因素(对人):是依据个人情感而决定是否接纳客体的心理过程。认知-判断(perceiving-judging):P因素(认知):对外界的态度是认知式的,多表现好奇、变化、弹性、决策迟缓等。J因素(判断):对外界的态度是判断式的,多表现善组织、有计划、决策迅速等。D因素(支配性,dominance):交往能力强,不易受别人影响;乐于指导或领导他人。A因素(成就动机,achievement):竞争意识强;有时间紧迫感,效率高;高成就抱负。1.1.2PM领导行为类型评定量表。中国科学院502组,1982年修订[2]。P行为(performance):表明领导工作绩效。主要考察领导者的专业知识水平,工作的计划性,以及根据计划和规章制度对下级实施管理的水平。M行为(maintenance):表现领导对工作集体的关怀。为完成任务而体现的对集体及成员的关心和维护,体现了对人的关心。四种领导行为类型:①PM型:工作效能和团体维系能力较强,是理论上较理想的领导行为类型;②Pm型(简称P型):工作效能高而团体维系能力差;③pM型(简称M型):团体维系能力高而工作效能低;④pm型:两种能力都弱,是理论上领导效能较差的行为类型。1.2被试、分组和实施1.2.1下级对上级指挥官领导行为的评定:被试共计264人,其中现役陆军班长128名,有效卷116份,回收有效率为90%。现役陆军排长136名,有效卷120份,回收有效率为88%。均为男性,年龄18~30岁,平均25岁。文化程度初中以上。1.2.2连、排级指挥官人格维度的测量:被试共计309人。其中现役陆军排长151人,有效答卷135份;现役陆军连长158人,有效答卷141份。回收有效率为89%。均为男性,年龄22~32岁,平均26.5岁。文化程度中专以上。有步兵、炮兵、坦克兵、装甲兵、通讯兵、汽车兵和工程兵等。采用集体测评。用幻灯机显示“指导语”和可供选择的答案,配合主试同期诵读,使被试在视、听双通道下接受更准确的信息。1.3数据处理和统计采用了美国的SPSS/PCV4.0版本的统计软件包和第四军医大学研制的SPLM线性数据统计软件包。所有统计均在486-50电子计算机上完成。主要的统计学方法有:①单因素分析:描述性统计量(平均值、标准差)、方差分析及卡方检验等;②多因素分析:系统聚类分析。2研究结果2.1领导行为类型与人格类型的单因素分析2.1.1方差分析为了考察初级军官四种领导行为与人格类型之间的数量关系,将四种PM领导行为类型作为分组因素进行分析(见表1)。方差分析表明,四种PM领导行为类型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进一步的两两检验表明,PM型领导行为类型与pm型之间的差异最为显著。提示指挥官的领导行为取向与其人格类型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2.1.2卡方分析分析计算不同领导类型者在各人格各因素上获得高分和低分的人数,并进行卡方分析。各人格因素得分大于均数值者为高分;相反,小于均值者为低分。表2统计结果表明,PM型行为的军官在其人格特征上具有“ESTJ”组合特征,而pm型的军官则正好相反,他们的人格组合类型是“INFP”的形式,P型和M型的人格特征则不甚典型。另外,pm型的军官在A因素上获得高分的人数较少。2.2领导行为类型与人格类型的多因素分析采用系统聚类的多因素分析法,可以进一步了解领导行为与人格类型之间复杂的关系,寻求对领导职能施加影响的人格因素。采用最大相关系数法。第一步:(X10)和(X11),以r=0.5889,首先聚成一类,成为表征领导职能的因子,即(X10,X11)。第二步:(X46)和(X10,X11),以r=0.4537,聚成一个新类,即(X46,X10,X11)。第三步:(X39)和(X46,X10,X11),以r=0.4489,聚成一类,即(X39,X46,X10,X11)。第四步:(X43)和(X39,X46,X10,X11),以r=0.4398,聚为一类,即(X43,X39,X46,X10,X11)。上述变量的含义:X10——P领导职能;X11——M领导职能;X46——成就动机;X39—感觉;X43—判断。结果显示,对领导行为影响最大的人格因素是成就动机(X46)、感觉(X39)和判断(X43)。提示这三种人格因素与军事指挥官完成整体领导职能有着更为密切的关系。3讨论3.1人格类型与领导行为类型心理学的研究已经证实,人格是个性中最重要的心理特征,是区别一个人与众不同的最鲜明、最主要的标志。Bass(1981,1990)[3、4]指出:当个体本身缺乏领导潜能时,无论采用什么样的培训方法,也不能训练出高水平的领导者。Segal(1985)[5]认为,个人的领导潜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所具有的个体素质特征,它在集体活动中得以发展,但它并不在人群中平均分布。Leanne和Francis(1993)[6],对美国陆军学院的指挥官进行了实证性研究,结果表明,“MBTI”人格类型量表对指挥官的领导能力预测具有一定的准确性。研究表明,不同级别的指挥官在人格上没有显著的差异。但是,在按照领导行为类型分组进行的比较中却显示出了明显的统计学差异(表1),提示初级指挥官的人格类型更多地显示出了与领导行为的相关关系。卡方分析结果进一步表明,四种PM领导类型的指挥官具有不同的人格类型组合,被评定为PM型领导类型的军官具有“ESTJ”人格组合,即:外向热情、客观原则、果断迅速等个性特征;而pm型军官的人格组合则正好相反,为高“INFP”的组合形式,即:性格内向、主观、弹性、沉稳踌躇等个性特征。这与Myers和McCanlley在美国对各种管理人员所进行的研究结果相一致[1]。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与领导行为聚为一类的人格因素有三个,即:A因素(成就动机)、S因素(感觉)和J因素(判断)。这表明,指挥官所具有的外向或内向人格特点,并不是影响他完成领导职能的关键,也不是影响他成为一名优秀指挥官的核心。然而,是否具有较高的成就动机和事业心,是否具有果断、客观和迅捷的决策风格,则是能否成为一名优秀指挥官的重要素质条件之一。3.2领导行为类型与成就动机美国的人格心理学家Murrary(1938,1948)[7]早就把一个人的成就动机视为人格的重要组成成分。他认为,成就动机是一种比较稳定的人格特征,因此,通过测量个体的成就动机就可以预测人们的行为。他们在美国企业界的经理中进行了验证,结果发现具有较高成就动机的经理,他们的工作都是有特色的,而且更愿意接受新的思想和观念,也更倾向于接受下级在工作中提出的新点子。在管理措施上也多采用一种比较民主的、开放的和积极鼓励下属参与的方法。在本项研究中,方差和卡方的统计结果(表1、2)显示,无论是PM型、P型或M型的指挥官在A因素(成就动机)上的分布人数均超过了本型人数的55%以上,而pm型的军官在这一因素上的人数分布则为34.7%,仅为本型人数的三分之一。另外,尤其是在聚类分析中,A因素以r=0.5537的相关系数与P、M两领导行为聚为一类,成为人格因素中与两种领导行为关系最为密切的人格因素,是稳定地表征领导能力、领导行为类型和工作绩效的人格因素之一。这是因为,成就动机是一种欲将自己的工作做到某种质量标准的心理需求。如果说一个人的价值观、人格类型决定其行动方向,成就动机则决定其行为达到何种程度。4结论采用PM型领导行为类型的军官,具有特征化的人格类型。在人格维度上表现出积极、开朗、果断、求实和较高的成就抱负。成就动机与指挥官的领导行为类型密切相关。预示有效的领导行为类型是个体的某些人格特征与情境因素,在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较稳定的行为模式。指挥官的人格类型和行为同属个性的不同侧面或机能,它们紧密相联,共同影响着个体各种能力和活动的进行。领导者的人格类型,对特定领导行为的产生起着促进或制约的双重作用;反过来,领导行为也对领导者人格类型的健康发展施加影响。参考文献[1]Myers,I.,&McCaulley,M.,Manual:AguidetothedevelopmentanduseofMyers-Briggstyeindicator.PaloAlto,California:ConsultingPsychologistsPress,1986:10-21.[2]徐联仓、陈龙编著,管理心理学,人民日报出版社,第一版,北京,1987:154-176。[3]Bass,B.Sdogdill’sHandbookofLeadership:ASurveyofTheoryandResearch.NewYorkFreePress,1981:121-142.[4]Bass,B.BassandSdogdill’sHandbbookofLeadership.NewYork:FreePress,1990:45-67.[5]Segal,D.Management,LeadershipandtheFutureBattlefield.InJ.HuntandJ.Blair(Eds.),LeadershiponthefutureBattlefield.Washington,D.C.:Pergamon-Brassey,1985,pp.201-213.[6]Leanne,E.A.&Francis,J.Y.,PersonalAttributesasPredictorsofSuperiors’andSubordinates’PerceptionsofMilitaryAcademyLeadership.HumanRelations1993,46(5),645-669.[7]陈仲庚、甘怡群主编,《人格心理学概要》,时代文化出版公司出版社,1993:2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