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校长教学领导力的提升教学领导力是校长影响身边的师生实施教学改革,实现学校教学愿景,促进学生发展的能力,是校长领导力的核心。如何提升校长的教学领导力?结合学校教学改革实际浅谈如下,不妥之处,恳请批评指正。一、在准确定位和规划学校愿景中体现校长的教学领导力1.用正确的办学理念,引领教师树立科学的育人观和质量观。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这一工作的核心目的是促进学生发展。衡量一所学校得失成败的重要标准就是学生发展。一所学校如果不能基于学生发展的实际形成教学研究主题和改进教学,学生发展难以取得良好的实效。因此,校长在实施教学领导的各个环节和各种活动中,要反复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引导教师树立和加强学生发展意识,即追求全面素质发展的教学质量,让学生在充满尊重、关怀、民主、和谐的环境中,在身心健康、人格健康、精神自由、生命自主的学习过程中,取得好的文化成绩,把学生“明天的幸福”与“今天的健康成长”有效地统一起来。我们本着学生发展为本思想,精心规划了学校愿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以制度文化建设为基准,道德文化建设为提升,凝聚、规范全体师生的行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团队合作、无私奉献和积累经验的责任意识和专业水平;“关注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基础上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明确提出“思想品德优先、提高能力为重点、学习掌握知识为基础”的质量观和价值观。2.立足课堂,引领教学改革方向。研究课堂,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促进学校发展的根本出路之一,因为课堂是学校的核心领域和中心环节,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园地,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场所,也是校长教育思想的基石。校长对课堂教学的领导,首先体现在校长听、评课上。校长深入课堂教学第一线,通过听、评课,能够摸清课堂教学的真实状况,分析学校教学的动态,抓住主要矛盾,研究如何改进教学。听课中,我发现教师灌输式、机械训练式教学充斥课堂,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学习兴趣不高,课堂缺乏生机。追根究底是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陈旧,只把学生当成接受知识的容器,严重违背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教学中切实转变师生角色,关注全体,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课堂教学亟待解决的最大问题。校长的教学领导能力,决定着办学思想和目标的落实,只有认真研究具体情况,以正确的办学理念和教学质量观,打造全体师生共同的价值观和愿景,引领学校成员的行为,以远大而又切合实际的目标凝聚人、团结人。通过大量素质教育理论文章的学习和探索,我们决定在学校实施“生本教育”改革。“生本教育”的基本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相信学生的学习起点并非为零,人天生就有语言和思维能力,有求知和上进的欲望,因此,学习可以充分依靠学生自学、先学,老师可以少教,甚至不教,以老师的无为成就学生的有为。“二、在研究指导中提升校长教学领导力校长应以智慧领导教学。校长领导教学需要综合能力,更需要智慧,既要有教学理念的引领,又要有研究方法的指导。为此,校长要成为永无止境的学习者,成为一位行走着的思想者。1.校长教学领导力是在研究实践中生成、修炼与提升的。校长要依托自己所在的学校,在学校改革与实践之中提升自身的领导力。教学改革重在自觉地行动,重在科学理论指导下的行动,是把理论运用于学校实际的行动,而不是盲目的行动。正如实验初期,教师们在问卷中提出的诸多问题一样:“生本教育”改革实验这项工程庞杂而千头万绪,先从哪里入手?怎样入手?在学习、反思中不断成长、收获着,思路在逐渐清晰:研究内容从“前置作业的目的、设计到应用”,“合作学习从内容的确定、方法的指导、汇报的形式到评价机制研究”,“对有效问题和有效作业的设计”等分阶段、有重点的一步一步落实;研究的思路和形式逐渐清晰、成熟。2.研究中校长引领教师进行扎实的理论学习和经验借鉴,促使研究取得实效。校长要以制度和措施的落实、以自身对教学研究的不懈追求和勇于改革实践的精神、以职务和人格的影响力,实施对教学的管理和引领。校长的教学领导力在教学改革实践中传播的是思想,体现的是行动,收获的是进步!学校为全体教师订阅了“生本教育”专辑、带领教师学习先进理论,进行问卷调查、座谈,确定实验教师,修订完善实施方案;听、评实验教师常态课,发现问题,寻求对策;召开月总结会;开展实验研究优质课、案例成果系列评比活动,以“赛”代“培”;整理、编辑两集《“生本教育”改革实验阶段成果集》,及时梳理、归纳、总结和推广实验研究成果。领导的前瞻性和有效调控是教改实践顺利开展的保证。3.研究中引领教师自主发展,是校长教学领导力的最高体现。校长对课堂教学的领导,还体现在校长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专业支持。校长必须从建立合作、反思的教研文化、激发教师的探究兴趣、建构良好的教师专业学习生态场的角度,考虑学校教研组、年级组的建设问题,为教师的成长提供有力的专业支持。为此,学校以教师承诺书代替学期工作计划,培养教师的发展意识;以撰写“教学案例”为基点,培养教师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研究意识;以记录“教学日志”为载体,记录、反思教师的成长历程;建立教师专业成长档案,记载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和成果;围绕专题开展的研究活动,解决教学实际问题,使教学研究不断深化,有效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锻造出了一批领军人,在他们的带领下,学校改革实践工作日久弥新,五彩缤纷。三、在引领教学改革实践中提升校长教学领导力校长的教学领导是具体教学的领导,也是一种教学态度的领导,更是一种教学行走方式的领导。1.聚焦课堂,校长的教学领导力才能得到真正的提升。校长走进课堂听评课,传达的是一种理念、一种思想,意在营造一种关注课堂、研究课堂的氛围,体现的是一个核心———“教学引领”。一年多来,我们在听、评课中掌握教师对教改实践理念的执行情况,把握改革实验的方向和教师的思想动态,以自己对改革实践执着追求的精神,引领和坚定教师投身改革的信心和决心,在与教师思想碰撞和总结经验成果的同时,与教师共同成长。2.科学规范的课堂教学模式是校长办学思想和教学领导力的具体体现。为了探索适合本校实际的“生本教育”课堂教学模式,我们带领改革领导小组成员,每天深入课堂,依据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和注重环节实效性为原则,反复研究、斟酌问题,不断推敲、完善环节。经过百余次的课堂实践、研究,80余篇理论、经验文章的学习,探索、制定出了“前置预习—出示目标—自学检测—小组讨论—班级交流—反馈纠错—总结提升—当堂训练—课后追根究底”的课堂教学基本模式。校长教学领导力只有在不断的学习、研究和实践中得以提升。作为校长只有深入了解课堂,才能引领课堂教学改革,这是新课程改革对校长提出的新要求。3.积极探索,勇于挑战,在教学改革推进中锻造和提升校长的教学领导力。对教学的领导力体现在理念和战略两方面,校长要通过智慧善于将先进的理念转化成一个个可操作的办法,将战略思维分解为一个个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为确保改革按计划在全校全面铺开,我们再次寻求能够激发大家参与改革实践的热情和对策。通过学习交流、深入研讨,决定采取措施强力推进,制定了《加快生本教育改革进程,全面提高办学水平的具体措施》,规定:开展每月一轮的大赛课活动!推进初期:进行了一周的强化学习;每位教师都要制定有内容、有措施、有实施步骤的研究小专题,学校加班审核修定通过方可实施;制定课堂评价标准。推进中:校领导带头每天深入课堂听、评3—4节课;每月召开分学科课堂教学研讨会;通过展板、召开家长会、举办开放周,争得家长、社会的理解和支持,形成教育合力。新课程背景下,关于教学的新理论、新观点层出不穷。这些理论,需要我们用教学实践证实辨伪,用教学智慧去纠偏完善,在具体应用中立足本土。实践证明: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能力在前置预习和课堂先学环节得到真正落实,在交流、展示、评价中得到凸显和强化;当初被认为是花架子、走形式的合作学习,目前已成为培养学生探究、交往、表达、倾听和质疑、解惑能力提高的舞台;教师教学行为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研究和竞争意识明显增强,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真正的体现。今年教体局统测,在严格执行学生在校时间、严禁大面积补课、严禁规定外的教辅资料进校的基础上,教学质量取得了建校以来的最好成绩。校长是集管理者、教育者、领导者于一身的角色,教学领导力是校长领导力的核心。校长教学领导的至高点是对教学文化的孕育:教学文化是一种价值引领,一种思想生成。校长自身的行为是一种示范,示范的力量是一种感召,响应则是一种自觉。当这种价值、思想被注入、被表达、被唤醒的时候,学校的每个人都在接受着校长的教学领导,同时也都成为教学的领导者,这种教学文化来自于校长对教学的决策和实践引领。这种基于具体、研究、实践的教学文化一旦形成对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发展有巨大潜力!因此,校长要立足于实际,放眼于未来,在实践中提高自身教学领导力的同时锻造学校的教学文化,这也是保障校长可持续领导,带领学校探索变革之路的重要原则。改进教学质量评价办法提升校长教学领导力提升校长教学领导力(instructionalleadership)是新课改背景下学校内涵发展的客观要求,已成为改进教学工作、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校长到底领导什么以及怎么领导,已成为当前研究者、管理者和中小学校长共同关心的问题。美国学者Hallinger和Murphy于上世纪80年代将校长教学领导力操作化地界定为“明确教学使命”“管理课程与教学”和“创设学校风光”等三个方面。近年来,罗宾森(Robinson)通过“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领导方式”的调查与研究,提出了5个维度的教学领导力分别是:(1)建立目标和期望;(2)战略性地资源管理;(3)规划、协调、评估教学与课程;(4)促进并参与教师学习与发展;(5)保证有序的环境。国内学者赵德成提出了校长教学领导力应该着重指向5个方面,他的研究成果对怎样提升校长教学领导力很有启发。笔者认为:结合我国当前新课程改革的实践,校长应基于学校教学发展目标,构建改进教师绩效表现的发展性考核评价体系,激发教师工作热情,增强教师职业成就感,让教师带着强烈的责任意识投入到教学实践中去,是校长教学领导力的重要体现。目前,教学评价存在的普遍问题是注重终结性评价,主要教学质量指标是平均分、优秀率。同一年级有多层次班级以及高二、高三分文理科后面对各种类型的班级,评价结果含糊不清,没有起到对教学工作的诊断、引导、调控、激励作用。总之虽有教学质量数据,但用处不大。有鉴于此,我校对改进教学质量评价办法进行了探索。一、教学质量评价的基本原则(一)增值性原则增值性评价是发展性评价的一种形式,它强调“变化”、重视“过程”、兼顾“鉴定”与“改进”,体现学校教育质量的“动态性”。[1]它关注学校教学作用于学生的增值发展,更能体现出一所学校、教师、学生在一段时间内的进步程度,它强调教学质量评估必须综合考虑“输入”与“产出”两方面的因素,避免将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教师的唯一标准。简单来说就是看进步,不搞横向比较。(二)导向性原则学生发展是学校教育质量的尺度,是学校教育的目的和归宿。衡量学生发展的指标是多元的,教学质量评价不仅要考虑到学科平均分,还要考虑学科优秀率。对于不参加统一测试的学科,如信息技术、通用技术、体育、艺术等,要建立个性化考核评价办法。这样就能通过评价指标的多元化,引导教师对每一位学生负责;通过教学过程评价,引导教师教学工作的精细化。(三)过程性与终结性并重的原则过程性评价是指对教师的教学及教学过程进行评价。我校制订了教师教学工作精细化管理常规,以工作常规为依据,对教师教学过程进行考核评价,并将考核评价以文字和分数的形式进行定性、量化表示。终结性评价是指学校对教师教学质量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评价,主要指标是班级学科平均分和学科优秀率的增值表现。二、教学质量考核与评价的实施(一)建立教学质量评价数据库1.建立教学质量评价的起点数据库高一年级:将嘉兴市初中升学统考各学科成绩作为起点数据库,包括本校学生各学科的平均分、优秀率,桐乡市所有高一新生的平均分、优秀率。高二年级:将嘉兴市高一期末统一测试各学科成绩作为起点数据库,包括本校高一学生各学科平均分、优秀率,桐乡市所有高一学生期末统一测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