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谈谈中共党史论文的写作(一)发布时间:2004-12-1717:24:33被阅览数:875次来源:郭德宏文字〖大中小〗自动滚屏(右键暂停)谈谈中共党史论文的写作学会写作,这是一个研究生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技能。以后不管做什么工作,都要会写东西,学会写作,也是为以后的工作作准备。作为一名中共党史专业的研究生,则必须会写党史论文。如果学习了几年,还不会写党史论文,就不能算作一个合格的研究生。写不出毕业论文,就不能毕业。硕士论文不能通过答辩,就拿不到学位。因此,每个同学都要重视写作,学会写党史论文。一、党史论文的类型文章的类型很多,从党史方面常见的文章来说,大体上分为以下几类:一是学术论文,这类文章要有学术性。什么叫学术性呢?就是要有比较系统的、专门的党史知识,研究的是属于较高层次的学术问题,在写作中要有详细的论证,丰富的资料,深刻的见解,它一般面对的是专业研究工作者。二是宣传文章,主要是用于宣传中央某个方面的精神,如党的历史决议、会议精神等等。它虽然也要经过研究,但不强调学术性,而着重于解释和阐释,一般是面对一般读者。三是心得体会、读史札记,主要谈自己学习、研究中的认识、感想、收获,一般比较短小。四是纪实作品、报告文学、党史故事等,多采取一些文学手法,来生动形象地反映党史上的一些事情。今天讲的,主要是学术论文的写法。关于学术论文,种类也很多,从不同的方面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方法。一般来说,可以分为叙述体、论说体、资料体。叙述体,着重于把一件事情叙述清楚。论说体,着重于论述一个观点,说清一个思想,评论一件事情。资料体,着重于介绍新的资料,或把原有的一件事情、一个资料考证清楚。这三类文章,写法是各不相同的。文章的内容不同,写法也就不同。一般来说,叙述体的文章写起来比较容易一些,把事情写清楚就行了。而论说体和资料体,就需要比较强的理论分析能力和比较多的新资料,写起来相对要难一些。要根据文章的不同内容和题材,确定不同的写法。二、选题要写一篇论文,首先要确定写什么,即选好题目。有的同学对这个问题不太重视,以为选个题目还不容易?不大思考,想到个题目就写,结果写出来才觉得这个题目并不合适。选题是写作论文的非常重要的一步,题目选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论文能不能写好。可以说,选好题目,是写好一篇论文的前提,甚至可以说选到好题目就成功了一半。为什么呢?因为题目选好了,写起来就顺利,写出来才会有价值。如果题目选择得不好,最后会劳而无功。正如英国的著名科学家培根所说:“一个能保持着正确道路的瘸子总会把走错了路的善跑的人赶过去。不但如此,很显然,如果一个人跑错了路的话,那么愈是活动,愈是跑得快,就会愈加迷失得厉害。”[i]所以,科学学的创始人、英国的贝尔纳说:“课题的形成和选择,无论作为外部的经济要求,抑或作为科学本身的要求,都是研究工作中最复杂的一个阶段。一般说来,提出课题比解决课题更困难……所以评价和选择课题,2便成了研究战略的起点。”[ii]法国的著名史学家吕西安·费弗尔甚至说:“提出一个问题,确切地说来是所有历史学研究的开端和终结。没有问题,便没有史学。”[iii]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博士在和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学生的一次谈话中也说:“最重要的是自己会不会提出问题”,这是将来能不能做“第一流工作”的标志。[iv]所有这些,都是说的选题的重要性。那么,应该怎么选择题目呢?在选题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呢?有的书提出了四个原则、十个方法。四个原则是:社会需要原则,科学价值原则,创见性原则,可能性原则;十个方法是:在专业领域内选题;在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中选题;在热门焦点上选题;在经常深入思考的领域里选题;在科学边缘上选题;在科学前沿上选题;站在新角度上选题;在冷门盲点上选题;以大小适中、难宜适度为标准选题;查阅参考题目选题。[v]有的提出了三种寻找题目的途径和方法:一是从读书、听课中发现问题;二是从旁人的论文中受到启发,发现问题;三是从社会需要或现实生活中找问题。[vi]这里不可能讲得很详细,根据我的体会,至少应该注意以下十个方面:第一,科学性。也就是说观点是不是正确,是不是符合科学。特别是写学位论文,更要注意这一点。按照国家学位委员会的规定,评价和通过一篇学位论文,首先要看它的观点正确不正确,也就是科学不科学。如果基本观点不正确,也就是缺乏科学性,那就不能通过。判断一篇论文的观点是否正确,首先是看符合不符合党的决议,但最终还是看符合不符合历史的实际。凡是党已经作出了决议的问题,最好要符合决议的精神。但是,党的决议也是历史的产物,不可能不受历史的局限,有些问题还可以继续进行探讨。另外,党的决议只是就一些大的问题作出决议,不可能说得很具体、很详细,对其中一些具体的问题也可以继续作出探讨,而且应该继续作出探讨,否则,党史研究就不能前进。例如,对于三大改造,党的历史决议是高度评价的,只是指出在1955年夏季以后,农业合作化以及对手工业和个体商业的改造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也过于单一,以致在长期间遗留了一些问题。现在,薄一波、薛暮桥、于光远等人都提出一些新的看法,认为三大改造搞早了,如果按照原来十五到二十年以后再过渡的的设想,晚些搞可能更好些;有的党史论文还提出不仅1955年夏季以后搞快了,在此之前也存在这样的问题。我认为,这样的探讨不能说违背了历史决议。又如反右派运动,党的历史决议也是肯定的,只是说被严重地扩大化了。对于当时极少数右派分子的进攻,进行反击是完全正确和必要的,但有没有必要搞成那么大一场运动?如果不搞成那么大一场运动,就不会造成那么严重的后果。历史已经证明,99.99%以上的人都划错了。既然如此,怎么还能肯定这场运动呢?历史决议也只是肯定对右派分子的进攻“进行坚决的反击是完全正确和必要的”,并没有说开展这场运动是“完全正确和必要的”。我认为,对这场运动的评价继续进行探讨是应该允许的,不能说违背了历史决议。但是,对这些敏感的问题,在写学位论文时最好不要去涉及,不要选这样的题目,以免引起争议,不被通过。龚育之在谈《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卷的写作时,提出要做到站在党的立场写历史和站在科学立场写历史的统一。站在党的立场,就是要做到三个遵循:遵循党的基本理论、遵循党的决议、遵循历史事实,把这三者统一起来。党的立场同尊重历史事实、追求历史真理的科学立场,从根本上说是完全一致的。第二,有价值。按照国家学位委员会的规定,评价一篇论文优劣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看它有没有价值。对一些很细小、很琐碎、意义不大的问题,当然不3能说不能研究,一个人只要有兴趣,对什么问题都可以研究,但我认为没有必要在这样的问题上花很大的精力。每个人的精力都有限,特别是写学位论文的时间很短,应该把有限的精力花到有价值的题目上去,即重视它的学术价值、实践价值、长远价值。所谓学术价值,就是对于党史学科建设、党史研究要有推进作用。要做到这一点,就要选择那些过去研究不多甚至没有研究的题目,或者对过去研究过的题目作出新的探讨。所谓实践价值,就是对于实际工作要有借鉴、教育、启发作用。要作到这一点,就要加强对于各个时期、各个方面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这可以针对现实中存在的问题选择题目,例如现在党内腐败现象比较严重,大家都很有意见,那你就可以针对这个问题,认真总结党史上的经验教训,作为今天的借鉴,以推动这项工作的开展。另外,也可以从现实需要出发来选择题目,例如如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党的建设,这是我们党面临的一个新课题。我们就可以从这个需要出发,来总结历史上的经验教训,给人们以启发。所谓长远价值,就是具有长期作用和时效。有的题目虽然一时很热闹,但长远价值不大。有的虽然现实意义不太明显,但在以后会价值越来越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例如对于现代化问题,长期以来很少有人研究。过去“以阶级斗争为纲”,大家当然不会对此有兴趣,但这是我们党的目标,是具有长远价值的题目。又如对于民主政治建设,过去也很少有人感兴趣,但这也是我们党的目标,也是具有长远价值的题目。国学大师陈寅恪曾经说过,科学研究就是要选择那些具有长远价值、有前途的题目进行研究。我们研究党史,就应该选择具有长远价值的题目。第三,有新意。也就是要有所创新,有独创性。平常写一篇文章,就要注意要有新意,否则就不容易发表。写作学位论文,更要注意这个问题。按照国家学位委员会的规定,评价一篇论文的另外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看有没有创新。宋朝的大诗人黄庭坚曾说:“文章最忌随人后”。严格地说,创新是一篇学术论文的生命,没有创新,就不能称为一篇合格的学术论文。现在发表的一些论文,写的都是别人早已研究和解决了的问题,重复研究、炒冷饭的现象很普遍,这种现象应该尽量避免。在这方面,应该学习张静如教授的创新精神。近20年来,他带头开辟了很多新的研究领域,提出了很多新的思想观点,如建立中共党史学,开展党史学理论与方法、党史学史、中国共产党与社会现代化、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与中共党史、唯物史观与中共党史等方面的研究等等,都是很有创新性的。科学家海森堡在谈到物理学研究应该大胆创新时说:“在每次面临一个完全新的认识的时候,我们应当每次都和哥伦布一样,勇气百倍地离开那已知的陆地,而差不多像发狂一样希望在大海彼岸会发现一个新大陆。”[vii]学术研究,就是要去发现新大陆。那么,怎么才能使论文具有创新性、写出新意呢?有的著作提出了两类课题六个方面:第一类是开创性研究课题,它包括下列三个方面:一是开创新领域、创建新理论;二是填补研究空白;三是研究随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而不断出现的新课题;第二类是发展性研究课题,也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深化、补充已有的观点;二是批驳、修正已有的观点;三是赋予已有理论以新的意义。[viii]有的提出三种类型和三种模式:所谓三种类型,一是前人没有涉猎过的问题;二是尚有开拓余地的问题;三是争鸣性质的问题;所谓三种模式,一是梯状课题模式,即在前人的成果上再提高一步或深入一步;二是树状课题模式,即像一棵大树一样,在4原有的课题上引申、发展出新的课题;三是网状课题模式,即一门学科与其他学科互相交叉、结合,产生出新的课题。[ix]总之,要从各个方面进行创新。要进行创新,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加以考虑:一是开辟新领域,即别人没有研究或很少研究的问题,也就是党史研究中的空白点、薄弱点;二是发现新资料,即尽量利用一些别人没有用过的资料;三是采用新角度,即有的问题别人虽然写过,但可以从新的角度重新加以论述,在这方面可以借鉴外国学者的研究方法和角度;四是使用新方法,即采用新的研究方法,如系统方法、比较方法、政治学研究方法、经济学研究方法、社会学研究方法、文化学研究方法、心理学研究方法、领导学研究方法、计量方法等等,作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的研究;五是提出新思想、新观点。总之,不要炒冷饭。对于别人已经写过的题目,最好不要再去写,如果要写,就一定要写出新意。要做到以上五个个方面,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是要独立思考。这是创新的基本条件,也是科学研究的基本要求。可以说,没有独立思考,就没有科学研究。在学习和写作时,应该多问几个为什么,想想别人依据的材料是不是真实,说得有没有道理,还可以从哪些方面进一步挖掘和阐发,然后提出自己的看法,得出自己的结论。在学习中,历来强调悟性,在研究和写作时也应该强调悟性。二是要全面了解国内外的研究动态,知道别人已经研究到了什么程度,发表过一些什么文章,出版过一些什么书籍,哪些问题已经解决,这样才不至于去重复别人写过的东西。有的同志在写毕业论文时,也不去看看别人已经写过些什么,发表过什么文章,出版过什么书,有哪些问题已经说得比较多了,就埋着头写,结果写出来没有多少新意。三是把中共党史上的问题放到整个中国历史来考察,还要有世界眼光,即把中国放在世界范围内来考察和比较。龚育之在谈《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卷写作时,提出要做到观察国内与观察世界的统一。国际局势和国内发展密切相关,特别是到了近现代,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都离不开世界。十五大报告讲邓小平理论,特别强调用宽阔的眼光观察世界。如果有全面的历史的眼光和世界的眼光,就会发现不少新的题目,写出来也会有新意。第四,有兴趣。这是写好论文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