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合作案例----赏识与爱并存,家校同撑一片蓝天香市小学钟学名【案例背景】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离不开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没有家长支持与合作,也难于成功,因此说学校和家庭是一对不可分离的教育者。学校教育需要家长的支持,家庭教育需要学校给予科学的指导。只有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步调一致、相互补充、形成合力,教育才能成功。如果教师不了解孩子在家的情况,家长也不知道孩子在校的表现,二者相互脱节,就会形成教育的盲区,不利于对孩子的培养。所以,家长和老师之间必须保持良好的沟通、交流和合作。【案例回溯】在我接手的上一年,蒋XX同学所在班上课纪律差,集队纪律差,大课间纪律差。。。。。。总之,级部无论是有、无任教过这个班的老师还是生活老师都知道这个班是公认纪律最差的班级,而蒋XX同学又是班里公认纪律最差,最喜欢欺负同学的人。因为蒋XX同学是个个性好强,以自我为中心,自负而自制力较弱的学生,喜欢打架,几乎是每天必打,全班58个同学都让他打遍了,提起他谁都会害怕。而只要老师问一句:“今天蒋XX打谁了?”不约而同的就会有上十位同学高高的举起手来。所以在班里,他就是同学们眼中“周处”,最没有人缘的人,也是让班里同学最为讨厌的人。【案例事件】我班上的一位蒋XX同学,在思想上: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性格刚愎自用,贪玩好胜,鄙视班里所有同学,甚至老师,缺乏进取心,放任自流。只喜欢听到表扬,对批评的言语是从不接受,还会对同学、老师产生逆反心理,对正确的管教产生抵触情绪。学习上: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兴趣和求知欲,经常听课精力不集中,作业不能认真完成,学习成绩中下。纪律上:自由散漫,日常行为习惯欠佳。自控能力差,上课随便插嘴、讲废话,作业经常少做或不做,最严重的是喜欢说谎,打架。他平时喜欢和同学们玩,玩起来又不节制,最后总是以打架收场。我认真了解过他,知道这位蒋XX同学从不认输,一定要胜了对方才肯罢手,所以最后总是以打架收场。有一次,蒋XX同学在与同学打架时,刚好让我碰到,于是我叫住他,要他不能打架。他竟怒目圆睁,捏紧双拳对着我大吼:“我就要打!”。我没理他,而是让事情冷静下来再跟他讲,他很不好意思的向我认了错。还有一次上课时,他开小差,玩玩具,我让他读书,他不但不读,而且还逗同桌说话。最后我只好叫他拿书坐到后面,别影响其他的同学,他不但不去,还张口就骂:“你不要教我们班,你没有资格教我们班!”我问:“你说不教就不教吗?你有没有问过我们班50多位同学?”他说:“你就不好!”“我那样没资格?有什么不好?你说说看?”他不管三七二十一的大喊:“就不要你教!你什么都不好,样样都差!”。我说:“我真的那么差?那你去别的班读吧,好吗?”想不到的是,他竟开始用脏言秽语辱骂起我来,甚至还骂我的母亲。这可是我20多年教学生涯中从未尝试过的。当时我真想扇他两个大大的耳刮子,但最后还是忍住了。我没再跟他纠缠,而是对他竖起大拇指自认输给他了,这才把事冷冻下来。之后,我把他的父母请到学校,一了解,原来问题出现在父母的教育上。据其父母说,孩子自小胆小怕事,所以在读幼儿园时总是受到其他同学的欺负,于是父母告诉他和别人打就一定要打胜,那么别的人就会怕的了。果不其然,事实和父母说的一样,尝到甜头的他于是便慢慢的越来越胆大。从幼儿园到小学三年级都按父母教的那一套来做,最终成了今天这样好胜的人。【案例分析】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家校合作正在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话题,重视家校合作是全面提高我们教育质量的关键环节之一。我们一方面需要不断加大教育投入,提高教师队伍专业技能水平和师德素质,另一方面还应大力构建新型的家校合作模式与沟通策略,让家庭教育在基础教育中彰显重要的作用。当然,建立良好的家校合作关系,还有很多的制约因素,这些因素中有来自于教师、学生方面的,也有来自于家庭方面的。一、教师、学生方面的因素1、教师对家校沟通的认识和态度不够积极,教师对家校沟通的重要性的认识,是影响这一沟通的重要主观因素,如果充分认识到了家校沟通的重要性,则家校沟通可能收到实效。2、家校双方沟通渠道的选择。家校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是建立良好的家校沟通的基础,是合作的前提,所以班主任应当开通多种双向信息交流沟通的渠道。3、学生的沟通作用。学生在家校之间所做的沟通作用,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随着学生年纪水平的提高,家庭与学校合作的积极性也在下降,参与活动的频率也在降低,所以对于不同年纪的学生,应当采取不同的合作模式。二、家庭方面的因素1、家长对教育责任的分工观念不同。现在的学生家长已经有了参与学校教育的意识,认为有必要和教师及学校合作共同培养孩子,他们会主动监督和督促学生的作业和学校活动的参与,这样有利于家校合作的开展。2、家长的素质。这是一个很直接的因素,不可否认,家长素质越高,合作的可能性越大,同时效果也越好。同时,家长的特性也影响着家校的合作,所以在面对不同的家长的同时,学校要区别对待,这样才可以使家校合作开展的顺利,才可以实现合作目标。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在推进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在学校已经为加强家校沟通,以期形成教育合力而做了诸如成立家长委员会、开办家长学校、发放征求意见书,召开家长座谈会等努力的今天,作为老师、作为家长,你准备好了吗?【案例教育效果】我当着孩子的面,婉转的表达了我对家长错误教育带来今天的恶果的看法,家长也主动承认了自己教育的不当,表示愿意听我的意见和建议,并当着孩子的面给我写下保证书。经老师和家长共同努力,蒋XX认识到自己犯错的严重性,并也写下保证书表示愿意改正。也许是我与家长的共同教育唤起了他的决心和自信。渐渐地,我欣喜地发现,自此之后,蒋XX同学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师生面前:和大家相处融洽了,增强了行为上的自控能力,再也没有出现一言不和就挥拳相向的情况了。一学期下来,他已把顽固的坏毛病改掉了七八成,在本学期,还当上了纪律管理人员。从他的转变让我深受启迪:“学生和教师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无条件的绝对尊重’是每一位教师的职责,教师尤其要尊重潜能生,教师不可能在不平等的环境中获得尊重,只有在尊重学生中得到学生的尊重。”对学生多些尊重和赏识、宽容和同感,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尊重教育”温暖如春和溢满关怀的教育力量。【案例反思】通过蒋XX这件事,我感受到了做家长的思想工作的不易,也开始感受到与家长交流时,需要说话的艺术。比如在谈论孩子的表现时,应先说孩子好的方面,要适当地发现孩子的闪光点,然后再说孩子的不足或需要改进的方面,这样家长比较容易接受。其次,在双方交流时可运用一些非语言的反馈,如在与家长交流时,可通过观察家长的眼睛和面部表情来了解其是否在接受自己的信息。再次,在与家长沟通时,应积极倾听,并能进行“角色换位”思考,多些站在家长的角度上思考问题,提高倾听的效果,与家长较少发生矛盾。最后,我认为沟通时平和的态度很重要,当沟通双方由于某种原因产生情绪问题时,沟通往往没有任何效果。因此,作为教师,应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心平气和地与家长交流,并且讲话的语气一定要多为他们的孩子着想的角度来探讨问题,可能效果会更好一点。总之,教师和家长必需用爱心来教育孩子,学会运用赏识策略来教育孩子。只有教师和家长共同付出,让赏识与爱并存,家校共同撑起一片蓝天,便会有孩子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