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畜生态学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三章家畜种群与环境•简要了解种群的空间格局及相关关系。•主要了解种群调节的主要学说及生物生态入侵的危害。目的要求内容二种群的相互关系三种群的调解五生态入侵四种群的平衡一种群的空间格局一、种群的空间格局•概念: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称为种群空间格局或内分部行。•分类:均匀型、随机型、成群型。1.种群的均匀分布:是指种群的每一个个体均匀地分布于其所生活的地理和空间范围内。成因:种群内个体间的激烈竞争。2.种群的随机型分布:是指种群的每一个个体在其领域范围内各个点上出现的机会是相等的,并且某一个体的存在不影响其他个体分布。一、种群的空间格局3.种群的成型型分布:是指种群的一些个体聚集在一起,形成小群体,分布于其所生活的地理和空间范围内,是最常见的种群内分布型。成因:①、环境资源的分布不均匀性,富饶与贫乏相嵌;②、植物传播种子方式使其以母株为扩散中心;③、动物的社会行为使其结合成群。二、种群的相互关系种群关系概述:种群关系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以食物、资源和空间关系为主。类型:2.1种内关系(intraspecificrelationship);2.2种间关系(interspecificrelationship)。2.1种内关系•种内关系——生物种群内部的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种内关系包括有密度效应、动植物性行为(植物的性别系统和动物的婚配制度)、领域性和社会等级等。•密度效应——在一定时间内,当种群的个体数目增加时,就必定会出现邻接个体之间的相互影响•作用因素:1、内源性因素——指内因,即种群自身内部的作用因素,它包括种内竞争所产生的各种作用因素,如遗传效应,病理效应和领域性效应等2、外源性因素——指外因,即种群外部的作用因素,它包括种间竞争,食物和气候等外部作用因素所引起的密度效应1、密度效应(densityeffect)2.2、性行为•动、植物性行为的研究内容包括生物种群内部性别关系、动态及其决定的环境因素•植物的性别系统•动物的婚配制度3、领域性•领域(territory)是指由个体、家庭或其他社群(socialgroup)单位所占据的、并积极保卫不让同种其他成员侵入的空间。•保护领域的目的主要是保证食物资源、营巢地,从而获得配偶和养育后代。•概括性原理:•1.领域面积随领域占有者的体重而扩大;•2.食肉性种类的领域面积较同样体重的食草性种类大;•3.领域行为和面积往往随生活史,尤其是繁殖节律而变化。4、社会等级•社会等级(socialhierarchy)是指动物种群中各个动物的地位具有一定顺序的等级现象。等级形成的基础是支配行为,或称支配-从属关系。•社会等级优越性包括优势个体在食物、栖所、配偶选择中均有优先权,这样保证了种内强者首先获得交配和产生后代的机会。•从物种种群整体而言,这有利于种族的保存和延续。2.2种间关系•种间关系有多种多样,主要有九种类型。种间关系基本类型1.互利共生(mutualism):是指两物种长期共同生活在一起,彼此互相依赖、相互共存、双方获利。如果离开对方就不能生存。2.竞争:生活在同一地区的两个物种,由于利用相同的资源,导致每一个物种的数量下降,即两种群彼此发生有害影响。种间关系基本类型3.捕食是指一个物种的成员以另一物种成员为食,被捕食者常常被杀死。捕食的生态学意义:a.限制种群的分布,抑制种群的数量;b.捕食同竞争一样,是影响群落结构的主要生态过程;c.捕食是一个主要的选择压力,生物的很多适应可用捕食者和猎物间的协同进化来说明。种间关系基本类型4.协同进化:一个物种的进化必然会改变作用于其它生物的选择压力,引起其它生物也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反过来引起相关物种的进一步变化。类型:a.昆虫与植物间的关系;b.大型食草动物与植物的协同进化;c.互惠共生物种间的协同进化;d.协同适应系统。三、种群的调解种群的基本特征:1.空间分布特征;种群有一定分布区域和型式,其中有各种环境资源条件;2.数量分布特征:种群有一定的数量变动规律;3.遗传特征:种群有一个基因库,种群通过交换遗传因子而促进种群的繁荣。3.1外源性种群调节理论(1)气候学派(非密度制约)种群数量是气候因素的函数,气候改变资源的可获性,从而改变环境容纳量。强调种群数量变动与天气条件有关,认为气候因素是音响种群动态的首要原因。(2)生物学派(密度制约)群落中的各个物种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从而使种群数量处于相对稳定平衡;当种群数量增加,就会引起种间竞争加剧(食物、生活场所等),捕食以及寄生作用加强,结果导致种群数量的下降。3.1外源性种群调节理论(3)食物因素英国鸟学家大卫.雷克(D.Lack)认为,就大多数脊椎动物而言,食物短缺是最重要的限制因子。F.A.Pitelak的营养物恢复假说,说明冻原旅鼠的周期性变动。3.2种群调节的主要理论(1)行为调节:温-爱德华学说社会行为就是一直能够调节种群的机制,如社会等级和领域性。通过高死亡率和低出生率以及迁出,限制了种群的增长,是种群维持在稳定的数量水平上。(2)内分泌调节:克里斯琴学说当种群数量上升时,体内个体间的“紧张”或称社会压力增加,使内分泌系统产生变化,一方面使生长激素分泌减少,生长和代谢受到障碍。另一方面性激素分泌减少,生殖受到抑制,使出生率下降。它主要用来解释哺乳类的种群调节机制3.2种群调节的主要理论(3)遗传调节:奇蒂学说种群内个体遗传型上的区别,简单的如遗传两型现象,其中一型在种群密度增加或密度高时占优势,另一型在下降时占优势。四、种群的平衡•概念:是指种群数量长期地维持在几乎同一水平上。•种群平衡的意义:1、如果种群平衡受到外界干扰超过它本身自动调节的能力,会导致生态平衡的破坏;2、种群平衡一旦失去平衡,会发生非常严重的连锁性后果;3、种群平衡在生态平衡中占了重要地位。如果种群平衡过于剧烈地发生改变,可能出现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4、种群平衡是生物维持正常生长发育、生殖繁衍的根本条件,也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五、生态入侵•概念:是指由于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把某种非本地产的生物或本地原产但已灭绝的生物从原产地带入适宜其栖息和繁衍的地区,致使其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逐步稳定地扩展。•影响:生态入侵是一个影响深远的全球性问题,其对各国生态系统、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影响日益明显,已成为各国政府、国际社会和学术界共同关心的全球变化的问题。5.1生态入侵的途径与阶段•入侵的途径:①人们出于生产需要、环境建设、观赏等目的有意引进某些物种,之后人为失控,导致外来物种泛滥成灾;②随着贸易、运输、旅游等人为活动无意识中传入;③人为因素以外的自然传入,通过风媒、水流、鸟虫媒等途径传播。入侵阶段•一般分为四个阶段:引入、逃逸、种群建立和危害。1.物种的引入指外来物种跨越地理屏障来到新的生态区域。主要借助人员和货物的快速、大量的流动,外来物种实现了全球入侵。2.物种的逃逸主要指外来物种借助自然或人为条件入侵新的生态区域,并失去控制过程。对于畜牧生产而言,主要是对引进畜种及其品种的使用不当。入侵阶段3.物种的建群引入物种在新引入地常常会面临环境不适应、天敌的捕食或者其他物种的寄生等问题,开始的建群过程也不容易,即使建立了小种群,也常因近交衰退、种群增长受到制约,定居和建群不成功,遇到瓶颈期。瓶颈期的长短与引入种群的大小、物种的生活史特征、新区域环境条件、当地群落对入侵种的易感性和人为因素的强度有关。一般,农作物、人工牧草、家畜品种等引种和建群较为容易,成功率较高。入侵阶段4.物种的危害主要指外来物种的扩散与爆发。一个外来物种实现最终的扩散与爆发的机制不尽相同。一些物种是通过竞争、捕食、化感作用等方式在其入侵领域进行扩展,也有一些物种是通过杂交、基因渗透等方式对当地生物进行生态入侵。5.2生态入侵的后果1.加快了当地某些物种的灭绝速度,使物种多样性锐减一般,能够成功入侵的外来物种,往往具有先天的竞争优势,在入侵地摆脱了原来的制约,就会出现疯长现象,甚至分泌化感物质移植排斥本地物种,形成单一的优势种群,最终导致入侵地物种多样性丧失。请在此输入您的标题2.入侵种与本地种的杂交,导致明显的基因渗透,遗传多样性丧失入侵种和土著种之间的杂交与基因渗透入现象较为普遍,对土著种造成严重威胁。直接结果是杂交导致土著种遗传同化,小种群遗传特异性丧失,种群后代的环境适应性下井和基因受到污染,使遗传上真正“纯”的土著种不复存在。请在此输入您的标题3.生态系统紊乱,生物多样性降低在自然界长期进化过程中,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协调,具有稳定性。外来物种入侵对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的改变,使生态系统内部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难以进行,导致生态系统紊乱,生态失衡。谢谢观赏MakePresentationmuchmorefun

1 / 3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