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开展“医教结合”的特殊教育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如何有效开展“医教结合”的特殊教育摘要:“医教结合”是指将医学康复和教育康复相结合。实施“医教结合”,体现了特殊教育的本质。如何有效的开展“医教结合”的特殊教育,结合特殊儿童思维发展的规律和特点,研究他们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了解影响其健康成长的因素,有效地进行缺陷补偿和康复干预,使残障儿童自理与自立,最终最大程度地回归主流社会,这是特殊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医教结合”的新理念将是特殊教育现代化、国际化的必由之路。关键词:医教结合特殊教育教育康复残障儿童特殊教育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满足各类残疾儿童的教育需要,挖掘潜能,使他们增长知识、获得技能、完善人格,增强社会适应能力。信息时代,科技飞速发展。各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比比皆是,“医教结合”也顺应当前残障儿童康复教育改革的趋势诞生了,将教育与医疗相融合,引入先进的医学知识和康复手段,并融入多种新的相关技术,这样就打破了传统的单一封闭式康复教学模式,多措并举地对残障儿童进行全面的“医教结合”的康复教育。在残障学生康复教育中贯彻“医教结合”理念,可以充分发挥医疗与教育各自的优势,帮助残障学生融入社会。“医教结合”是特殊教育实施的一项基本原则。形势告诉我们,实施医教结合,根据残障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实际需求,对残障学生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康复、开发潜能,使每一位特殊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是关注民生、关爱弱势群体,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在全社会高度关注“医教结合”的背景下,作为特殊教育工作者,我们越来越感觉到形势的紧迫和责任的重大。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特殊教育的特殊性,如何有效地开展“医教结合”的特殊教育,我从以下几点谈谈我的观点。一、培养专业化的特殊教师是“医教结合”的关键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绝大部分来源于师范院校,掌握了特殊教育的基本理论与知识,在教育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使得残疾儿童能在学校受到良好的教育,但对医学康复知识相对空白。只有医生的专业诊断和综合评估,才能让老师们对孩子的残疾状况有更全面的了解,从而设计更具针对性的康复和教育计划。这就给我们提出来一个新的要求——特殊教师“医教结合”的专业化。(一)、加强特殊教师康复知识与技能的专业培训根据特殊学校教师的实际需求,有计划、有针对性地为特教教师开设系列讲座。送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专业培训,如:感觉统合的培训,脑瘫儿童、自闭症儿童治疗与康复的培训,言语语言康复训练的培训,孤独症儿童早期评估和干预的理论与实用技术的培训等。通过培训,提高教师的康复知识与专业技能,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提高了,教学效果自然也会随之提升。(二)、高素质“医教结合”师资队伍的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特教师资队伍是保证特教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不竭动力来源,同时也是医教结合康复教学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加强高素质、专业化特教师资队伍建设意义深远而重大。“医教结合”是一种理念上的融合。通俗地讲就是每位特教老师要了解和具备一定的医学知识并且能够将这些知识运用到日常康复教学中去。只有具备了先进医学知识与专业技能的教师才能在教育过程中始终关注学生的康复,有机地把各种康复手段运用到教学中去。二、运用多种教学模式提高“医教结合”教学效果“医教结合”改变了传统的以学科知识传授为主的教育模式,教师积极探究在教学中采取的各种辅助手段,让学生在医教结合的多种教学模式中进行康复训练学习,促进学生的康复发展。(一)、以游戏为基,提高教学效果游戏是儿童生命最本真的色彩,是一种具有多种心理成份组成的综合性活动。我国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儿童是以游戏为生活的,他们除睡眠生病以外无时不在动作,不在游戏”。游戏是孩子最喜爱的活动,它集创造性、趣味性、活动性于一体。游戏恰当地运用于残障儿童的康复教学中更能吸引残障儿童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之主动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来参与训练活动,更有利于感觉功能的恢复。(二)、因材施教、个别训练,提高康复成效个别化康复是在康复机构中,由治疗师利用现代化的训练设备或量表,对残障儿童进行系统评估,并结合其康复中的问题,制定相应的训练计划,对其进行个别化的、有针对性的康复教育的过程。由于不同残障儿童个体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异,在教学中因材施教,教学内容的选择应避免单一呆板,使孩子们爱学乐训。教学康复中要注重与孩子原有的认知结构相契合,以他们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注重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和对生活的热爱。(三)、创设丰富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集体康复是在康复机构中,教师在课堂上或区角里,对残障儿童进行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康复教育过程。注重在集体康复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法。特教老师根据教学内容,为儿童选择和创设相应的,生动具体的情境,充分利用形象,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被激发起来,他们的思维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三、开发资源,拓宽康复教育渠道专业的教师,专业的设备保证了学生在学校进行科学的康复训练,但学生在校时间是有限的,限制了学校资源的最大化价值,学校应不断开发资源,建立专家、学校、家庭、社会多位一体的教学康复网络,拓宽康复教育渠道,为每个残障儿童提供适合他们的教育,满足他们自身的康复发展需求,实现“医教结合”的康复教育目的。(一)、学校“医教结合”与家庭康复相互配合众所周知,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并且与孩子相处的时间最长,他们的动作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而孩子也无时无刻不在模仿着成人的一些活动,英国教育家洛克的“白板说”便有力地佐证了这一点。儿童对成人的模仿是教育的基础,必须高度重视家庭在儿童康复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广大家长参与残障儿童教育的积极性。比如,学校可以开展集体教学公开课和单训示范课等供家长学习交流,同时给予家长业务上必要的指导和支持。通过双方共同努力形成学校、家庭相互教育的合力,这对于进一步巩固康复成果,提升教育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再如,学校还可以定期进行家长培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通学校网站,连接班级博客,进一步促进家校沟通、师生互动。教师帮助家长树立信心,转变观念,调动家长的积极性,让家长参与到孩子的康复训练中来,与孩子一起参加活动,从中让家长了解一些教育训练的技巧、方法。“医教结合”使过去医教分离所分别进行的工作有效地进行整合,达到相互补充、各施所长,能够使孩子障碍发现的时间前移,使得早期干预走进家庭,使家长能够科学认识自己孩子残障的原因,以积极的态度加入到早期干预的行列中来,并主动与多学科专业团队紧密配合,形成教育和干预的合力,使更多的身心障碍儿童得到早期成功的康复,达到使孩子及其家庭都受益的双赢效果。(二)、社会各界,共同关心残疾儿童。努力争取社会各界的帮助,实现特殊教育管理职能和公共政策的有效对接。深化医教相互渗透的课程改革,构建特殊儿童发现、诊断、评估、转介、安置运行机制,实现特殊儿童医教结合服务的全程化。建设覆盖教育、卫生、残联的特殊教育信息共享平台,实现特殊教育机构、教师队伍、特殊儿童信息的全面连通和适时更新,形成多层次互动的“医教结合”服务体系,为各类特殊儿童提供全面的“医教结合”服务。归根结底,教育的本质在于对人的心灵的塑造。现代教育理念更强调人的身心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教育发展的规律应该遵循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为每个残障儿童提供适合他们的教育,满足他们自身的康复发展需求,使之融入主流社会,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实施“医教结合”,体现了特殊教育的本质,是特殊教育现代化、国际化的必由之路,是特殊教育内涵发展的重要命题,是尊重人权,珍爱生命的最好诠释!参考文献:1、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聋儿家庭康复教材》,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年2、刘全礼著:《特殊教育导论》,教育科学出版,2004年3、贺丹军著:《康复心理学》,华夏出版社,2005年4、肖菲等译:《特殊需要儿童教育导论》,中国经工业出版社,2007年5.张福娟、杨福义著:《特殊儿童早期干预》,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

1 / 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