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学会有效观察──由《点亮小灯泡》一课想到的吉林市回族学校刘海燕教学设计意图及研究价值作为科学教师我们都知道,小学科学教学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启蒙课程。把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列为科学教学的重点,教会他们学习之法、思考之法、创造之法和生存之道,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有效的科学探究的技能和方法有很多,包括观察、推测、实践、记录、分类、归纳等等。这其中,有效的科学观察是一种客观的、理性的活动。科学的求真性决定了观察的核心地位。记得曾经上过一堂关于电路的探究课,课上学生热火朝天的讨论、交流、实验,看上去课堂教学很有效,学生们掌握了电路的基本知识和连接电路的基本技能,探究氛围浓厚。然而课后,有老师随意地问了几个学生,电线怎么和小灯泡相连呢?学生们一片茫然。这给我触动很大,课堂上热闹了一场,学生们也“玩”得十分愉快,纷纷点亮了小灯泡,可为什么连最基本的电线连在小灯泡的什么位置都不知道呢?看来,还有一些很重要的方法应该教给学生。科学教学在强调科学精神的同时,必须重视科学方法的教育,关注科学能力的培养。出于科学探究始于细微观察的观念,在整个四年级的课堂教学中,教材将重点放在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科学观察的理解之上。可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的学生,也包括老师,仍然把精力放在材料的搭配和实验的设计、操作过程上,却忽视了对材料本身的细致观察,以至于做成功了实验,却不明白其中的道理。而要想弄清楚连接小灯泡的规律,必须先对材料的结构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点亮小灯泡》一课,是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学会观察,认识到在实验前或困惑时对事物本身进行必要的细致的观察,是成功的保证。不仅要点亮小灯泡,还要明白为什么这么做。当学生们领悟到观察的重要性,并且掌握一定的观察技能,将来独立进行科学探究的时候,就会少走许多弯路,并能发现许多事物本身的奥秘,更能激发他们进一步探究科学的热情与愿望。我想这样的课堂教学才是有效的。教学设计思路第一部分:尝试点亮小灯泡师:出示一个带有灯泡的漂亮玩具,引出灯泡,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点亮小灯泡。学生们尝试着用电池、电线连接灯泡,并从中发现问题:为什么都是用电池和导线两种材料连接的小灯泡,而有的小组点亮了小灯泡,有的小组却没有点亮呢?这里从学生的已有认知出发,自然地进入学习,并从矛盾中、失败中发现问题,引出观察活动。第二部分:观察灯泡的结构良好的方法能使我们更好地发挥运用天赋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则可能阻碍才能的发挥。在学生的新旧认知发生矛盾时,教师及时的给予有效的指导和帮助,强调认真细致的观察对科学实验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由外到内地观察灯泡的结构。从而发现灯丝的两端分别接在焊点和螺纹上。这部分主要是通过了解小灯泡及电池的结构,培养学生有目的、细致的进行观察,发现电池连接小灯泡的技巧,为点亮小灯泡的活动打下基础。第三部分:用更多的方法点亮小灯泡当学生观察认识了小灯泡的结构后,便能轻松地点亮小灯泡了。为了不重复前面的探究活动,并将探究推向更高层次,我启发学生用更多的方法点亮小灯泡,并在黑板上展示出连接方法。为后面的观察分析做好铺垫。第四部分:观察并找出点亮小灯泡的规律教师先引导学生观察点亮小灯泡的连接图,从各种不同的连接方法中发现点亮小灯泡的共同点。再引导学生观察不亮的连接图,找出点不亮小灯泡的原因。学生通过观察能总结出:小灯泡底部的焊点和金属螺纹要分别连在电池的正极和负极上,否则就不能点亮小灯泡,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五部分:引伸拓展学生们在观察认识了小灯泡的结构,并发现点亮小灯泡的规律后,教师加深了难度,将探究活动推向高潮——自主探究用两节电池点亮一个或两个小灯泡。这部分引申扩展,是在新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不断发现、创新。从整个教学过程设计来看,由浅入深,环环相扣,符合中、低段儿童的认知能力和接受水平,能够吸引学生积极热情地投入到探究活动中去,并能增长知识,培养能力,获得探究的乐趣。教学方案教学目标:1.科学探究:经历一个用一、两根导线,一节干电池点亮小灯泡的过程,探究点亮小灯泡的规律,逐步对科学事物进行有目的、细致的观察,并学习一定的方法。2.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探究如何点亮小灯泡的兴趣,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3.科学知识:知道只有电流通过小灯泡才会发光,能画出简单的线路,并能找出小灯泡不亮的原因。教学重难点:1.对科学事物进行有目的、细致的观察,探究点亮小灯泡的规律。2.知道只有电流通过小灯泡才会发光,并能找出小灯泡不亮的原因。教学准备:分组:一节电池,一个小灯泡,两根电线。演示:小灯泡的复合图片,小灯泡、电池的图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导入谈话: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件精美的小玩具,你们想不想看?出示玩具电筒,再看一看。(亮了)为什么会亮?(里面有小灯泡、电池……)观察内部,的确有小灯泡。(二)新课★观察认识小灯泡的结构1.谈话:我这里还有一个小灯泡,你能将它点亮吗?(不行,还需要电池和电线)为什么?(电池里面有电,电线可以从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得到电。)给你一个电池和几根导线,你能将小灯泡点亮吗?试试看!2.学生尝试着点亮小灯泡。3.交流:说一说你是怎样连接的。4.启发:为什么都是用的一个电池和几根导线将小灯泡连接起来,有的组点亮了小灯泡,有的组却没有呢?点亮了小灯泡的同学为什么说不出来道理呢?我们是不是忽略了什么?比如,对小灯泡的结构进行细致的观察。有时候,深入细致地观察是实验成功的基础。5.分组观察:小灯泡是什么样的?(出示图片)6.学生表述,教师小结并板书:小灯泡上用玻璃做的外壳叫玻璃泡,玻璃泡里面的金属丝叫做灯丝,玻璃泡下面是金属螺纹,螺纹上面有一个小黑的叫连接点,最下面的还有一个小黑点也叫做连接点。也就是说每个灯泡有几个连接点啊?(两个)7.讲述:如果我们把金属螺纹剥开(揭开挂图复合片),你又发现了什么?8.学生观察后表述:灯丝的一端接在金属螺纹上,另一端接在底端的连接点上。这样,当电流从灯丝中通过,小灯泡就会发光了。9.投影:解剖小灯泡(图片见后)10.点题:认识了小灯泡的结构,你们最想做的是什么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点亮小灯泡吧!(板书课题:点亮小灯泡)★探索点亮小灯泡的规律1.实验要求:分组实验,两个同学一套材料,把你们连接的方法画在纸上,有多少种方法就画多少种,点亮的方法画在一边,点不亮的方法画在另一边。先完成的同学在黑板上用图片、粉笔展示出方法。请看仔细,黑板上已经展示过的相同的方法就不再贴了。2.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3.讨论:我们来看看点亮小灯泡有多少种方法(编号),是不是都能点亮小灯泡?(把有争议的先遮住)余下的图大家都同意要亮,那么我们仔细观察,它们的连接方法上有没有共同的地方?4.学生交流,教师小结,多媒体板书:小灯泡的金属螺纹和底端的连接点要分别连在电池的两极上。5.判断:让我们一起去看看这些有争议的图(揭开),现在能确定它们到底亮不亮吗?(学生交流)。6.让我们再去看看这些小灯泡不亮的连接图,你能发现它们为什么不亮吗?7.学生交流。(强调短路的形成和危害,并演示,让学生感觉电线发烫,同时进行安全教育。)(三)引申活动:(出示漂亮的玩具电筒)里面有几节电池?(两节电池)。两节电池连接一个小灯泡该怎么连?(合并小组,共同探索)教学实录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件精美的小玩具,你们想不想看一看?(出示玩具电筒),再看一看,(亮了)为什么会亮呢?生:里面有小灯泡在发光。生:里面还有电池。(打开鲜艳的花形外壳,观察内部,的确有小灯泡。)师:我这里还有一个小灯泡,你能将它点亮吗?生:能。生:不行,还需要电池和电线。师:为什么?生:有电池才有电。生:电线可以把电池里的电引出来。生;我知道电池分正极和负极。(板贴图片,标出正、负极)师:现在给你一个电池和几根导线,你能将小灯泡点亮吗?试试看!(学生们两人一组,信心十足地尝试着点亮小灯泡。有的组点亮了,有的组没有。教师巡视分组实验情况,分别请点亮和没点亮的小组在黑板上展示连接的方法。)师:(指图)没点亮小灯泡的组,说一说你们是怎样连接的?生:我以为电池里的电用一根线连在灯泡上就可以了,但是灯泡不亮。师:(指图)点亮了小灯泡的组,说一说你们是怎样连接的?生:我用电线把电池和灯泡围成一个圈,才亮的。师:为什么要这样做呢?生:(沉默了一会儿)我也不知道。师:其他同学知道吗?生:(沉默)。教师启发:都是用的一个电池和几根导线将小灯泡连接起来,为什么有的组点亮了小灯泡,有的组却没有呢?点亮了小灯泡的同学为什么说不出来道理呢?我们是不是忽略了什么?比如,动手操作前对小灯泡的结构进行细致的观察。(学生们的已有经验遭遇了挫折和失败,反而激起了探究的欲望,听的格外认真、安静。)师:有时候,深入细致地观察往往是实验成功的关键。我们还是冷静下来,由外到内好好的观察一下小灯泡吧,看谁观察的仔细,说的清楚。(学生们分组观察:小灯泡是什么样的?)教师在黑板上张贴小灯泡的复合图片,请学生描述。生:小灯泡有一个玻璃做的像球一样的外壳,可以保护里面的灯丝。它的下面部分是黄颜色的金属围成的外皮,上面还有一圈一圈的条纹。生:小灯泡的灯丝被缠成螺旋状,它和两端的金属支架用的材料不一样。生:小灯泡的最底下有个灰色小点儿,周围是一圈灰色的玻璃。……生:小灯泡的那两个金属支架中间还连着一块蓝色的玻璃。老师,我想问一问,那块蓝色的玻璃用来干什么?师:(露出赞许的笑容)我很欣赏你敢于提出疑问的品质。那块小小的蓝色玻璃可以固定、分隔那两个金属支架,使灯丝能更好的发光。生:(微笑着点点头)师:(一边小结一边板书)小灯泡上用玻璃做的外壳叫玻璃泡,玻璃泡里面的金属丝叫做灯丝,玻璃泡下面是金属螺纹,螺纹上面有一个小黑的叫连接点,最下面也有一个小黑点也叫做连接点。也就是说每个小灯泡都有两个连接点。师:支撑灯丝的两个金属支架又连在哪里呢?它被金属螺纹的外壳遮住了。根据黑板上的点亮小灯泡的图去推测一下,金属支架连在哪里的?生:灯丝的一端可能接在金属螺纹上,另一端应该接在底端的焊点上。师:大家同意吗?(投影解剖小灯泡,果然如此,学生们发出喜悦的欢呼。)这样,当电流从灯丝中通过,小灯泡就会发光了。师:认识了小灯泡的结构,你们最想做的是什么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点亮我们的小灯泡吧!(板书课题:点亮小灯泡)师:两个同学合作。先完成的同学在黑板上用图片、粉笔展示出方法。请看仔细,黑板上已经展示过的相同的方法就不再贴了。(学生们再次尝试点亮小灯泡,课堂上欢呼声此起彼伏。黑板上很快展示出9种连接方法。)师:我们来看看点亮小灯泡有多少种方法(编号),是不是都能点亮小灯泡?(把有争议的先遮住)余下的图大家都同意要亮,那么我们仔细观察,它们的连接方法上有没有共同的地方?生:要让灯泡亮起来,就要把电池的正极和焊点连起来,把电池的负极和金属螺纹连起来。或者把电池的正极和金属螺纹连起来,负极和焊点连起来。师:(一边小结,一边多媒体板书)小灯泡的金属螺纹和底端的焊点要分别连在电池的正、负极上。师:让我们一起去看看这个有争议的图,现在能确定它到底亮不亮吗?学生判断:这种方法小灯泡要亮。因为小灯泡的焊点连在电池的正极上,他的金属螺纹用了两根电线连在电池的负极上,小灯泡还是要亮,但是他用了两根线,有点儿浪费资源。师:让我们再去看看这些小灯泡不亮的连接图,你能说出它们为什么不亮吗?生:第一种方法小灯泡的焊点没有连在电池的负极上。生:第二种方法电池的负极没有连在小灯泡的金属螺纹上,而是连在了电池的正极上。生:电池的正极和负极都连在了小灯泡的金属螺纹上,焊点没有连。师:同学们都观察的很仔细,特别提醒大家注意的是第二种方法,电池的负极直接连在了电池的正极上。这种错误的连接法叫做短路。短路会迅速消耗电池里的电,并使电线发烫,严重的还会引起火灾。(演示:将裸露的电线直接连在电池的正、负极上,让学生感觉电线发烫,同时进行安全教育。)师(再次出示漂亮的玩具电筒):这里面有几节电池?(取出:两节电池)。两节电池连接一个小灯泡该怎么接?(学生合并小组,共同探索,教室里又不时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