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学术规范一、学术自由二、学术责任三、学术道德四、学术写作一、学术自由1.学术自由的法律依据历史上,“学术自由”观念出现的时间比“学术规范”早得多,渊源可以直溯到古希腊哲学家们的自由思想,没有思想的自由,哪里会有学问呢?学术自由成为一种法定的权利,只是一百多年的事情。1849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又称《法兰克福宪法》)规定:各种艺术和科学、研究和教学都是自由的。这是第一次以宪法明文保障学术自由。到1966年12月16日,联合国大会通过的《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第十五条第三款规定:“本公约缔约各国承担尊重进行科学研究和创造性活动所不可缺少的自由。”2.捍卫学术自由即使国际法和宪法有了规定,学术自由也从来不是一个现成的权利。学术自由不是自然而然就有保障的,尤其是现代大学逐步脱离了“价值中立”的学术态度而走出象牙塔,全面地介入到社会生活中,使得学术自由难以避免地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干扰和影响,如政治、经济、宗教、文化习俗等等,因此,真正的学术自由还需要我们去争取和捍卫。首先,在精神层面,学者自身应该树立学术独立的意识,自觉维护学术道德,遵守学术规范,开展正常的学术批评和学术讨论,营造宽容的学术氛围,使不同的观点有存在的空间和可能。其次,在法律权利层面上,我们要善于利用现有法律维护我们的学术自由,明确学术与行政的区别,支持用民主讨论的方式追求真理,反对滥用行政手段干预学术事务。同时我们也期待保障学术自由的法律法规可以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再次,在学术评价制度层面,我们应该努力建立一种符合学术活动性质的学术评价机制,要反映学术的自由和精神活动的特点,比如说适当放宽评价的时间尺度和数量标准,保证学术研究的自愿和高质;同时采取民间评价、同行评价,避免急功近利,使得学术真正成为自由思维的结晶而不是功利化社会的产物。二、学术责任1.追求真理的精神古希腊就已经有了亚里士多德的名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中国古代的《论语》中也有异曲同工的一句话:“当仁,不让于师”。北京大学的老师们提出了“用心血做学问,用生命写文章”。这些都告诉我们:学者应怀有一份对学术的虔诚去追求真理,发现真理。2.沉下心来做学问美国教育家约翰·杜威发表《我的教育信条》的时候年近四十,写出他集大成的著作《民主主义与教育》的时候,已经是57岁了。与杜威同庚的胡塞尔,写出现象学开山之作《逻辑研究》的时候41岁,得到哲学教授的席位也是57岁了。3.承担必要的社会责任首先,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要使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各位学者就必须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不断提高创新和科研学术能力,为科学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为国家的进步做出努力。其次,知识分子作为人类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继承者和传播者,作为精神产品的重要创造者,对于发展和传播先进文化有义不容辞的责任。第三,关注社会发展,对公众负责。学者是社会的一员,从事学术研究时应自觉地承担起社会责任,把握研究方向,使科学造福人类;关心政治,促进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反对伪科学,使那些明显违背科学精神和伦理道德的伪科学活动受到应有的抵制。4.批判地、独立地思考学者有权利也有责任独立地思考并发表自己的意见。所谓“真理”和“权威”并不能加冕自身,它们要通过理性的讨论和客观的实践才能显示它们的真实性。爱因斯坦曾说,应当把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放在首位,而不应把获得知识放在首位。如果一个人掌握了他的学科的基础理论,并且学会了独立思考,他必定会找到他自己的道路,而且比起那种主要以获得细节知识为其培训内容的人来,他一定会更快地适应进步和变化。三、学术道德尊重政治,但区分学术和政治不要把学术作为政治的工具或者传声筒,而应该保持客观冷静的态度和独立的学术精神来探求真理。要有精益求精的意识反对抄袭和剽窃(一)研究过程中的伦理原则1、政府有关法规1991年6月美国通过《保护研究对象联邦法案》和《注意事项与规则》律师、医生以及神职人员的沟通特权受法律保护(也就是说,他们受到法律保护而不必将他人要求保密的信息泄露出来),但是,教育研究者则没有这样的法律保护。因此,向研究者承认他们参与了犯罪是危险的,可能被起诉或拘捕。2、专业协会的道德准则(1)保护被试免受伤害(2)确保研究数据的保密性(3)尽量不欺骗被试研究者有责任确保研究工作符合道德要求,还应该确保合作者、研究助手、学生、雇员等对待被试的行为符合道德要求。不道德的实例1、未经父母同意,就擅自询问一年级学生一些敏感问题。2、删除收集到的数据中不支持其假设的部分。3、不事先告知情况,就让一组初中二年级学生参加一个可能对其心理造成伤害的调查研究。4、研究者收集了一些有关学生个性特征的资料,并将结果告知老师。该信息影响了老师对这些学生行为的理解,使他采取了比以前更消极的态度。5、研究者以考试成绩为标准将教师确定为水平高和低两类。随后观察他们的课堂教学行为来断定影响其教学效果的原因。校长了解到其中一位教师被划为“教学水平低”的一类时,就剥夺了他那次工资晋升的机会。6、研究者使用新型仪器来测量运动过程中的肌肉活动,方法是在四肢周围形成电场。这些仪器使某些人的四肢产生暂时疼痛,有一位被试说给他的一条胳膊造成了永久性的肌肉损伤。(1)保护被试免受伤害在这个研究过程中人们是否会受到伤害(身体上的和心理上的)?如果会产生伤害,能否用另一个方式进行这个研究以得到研究者想要的信息?研究中可能获得的信息是否很重要,以至于值得让它对被试造成可能的伤害?即使极其有价值,被试也应该在研究前被充分地告知所包含的危险,并且绝对不能够强制要求他们参加研究.当研究过程给个别被试造成了不良后果时,研究者有责任检查\消除或校正这些后果,包括长期影响.幸运的是,几乎所有的教育研究所包含的活动都是在学校或其他机构的习惯性和常规性活动,因此,它们很少或根本就没有危险.(2)确保研究数据的保密性在研究过程中所获得的有关被试的信息,除非经过事先同意,否则都应该是保密的.如果其他人有可能得到这种信息,在获得被试同意之前,需要向被试解释清楚保密计划.为此:应该确保没有其他人(除了研究助手外)会看到这些数据.应该从所有数据收集表中去掉被试姓名;如分派字母、数字或匿名.需要识别被试与数据对应关系的,必须严格保密.被试个人的姓名决不能出现在描述改研究的出版物上.研究的所有被试都有权利退出该研究或拒绝使用任何从他们那里收集到的数据.(3)尽量不欺骗被试只要有可能,研究者应该尽量采用不需要欺骗的方法。如果不能设计出其他可替代的方法,研究者必须根据研究在科学价值、教育价值以及应用价值等方面的考虑,来决定是否值得运用欺骗的手段。如果被试受到欺骗,研究者必须确保尽快地向被试提供充分的解释。运用欺骗的最严重后果是可能最终对于科学共同体的声誉产生影响。讨论一研究者计划隐蔽地观察40个不同班级的学生——8个观察者访问每个班级40分钟。这些观察的目的是寻找学生行为与特定的教师行为模式之间的关系。伤害的可能性:学校活动的一部分数据的保密性:如果看到教师的非法或不道德行为是否报告?欺骗:给被观察教师以理由讨论二研究者在一系列6个10分钟的教学时段中,训练高三学生学习一种运动技巧,以研究“失败”与“成功”的反馈效果。在每个训练时段后,将每个学生的成绩与其他学生进行比较,并把结果反馈给学生本人。为了控制无关变量,研究者将学生随机分配到两组中:一组被告知为“相对比较差”,另一组则为“做得好”,这样做并不考虑学生的实际表现。伤害的可能性:”失败”组与以前经验的冲突数据的保密性欺骗:不能适当告知(二)保护被试的具体程序1、公平选择被试对象保护、随机、特权2、获得被试接受研究的认可通知认可、自由退出、承诺报酬3、保护隐私,信守诺言谁可能知道、最少、匿名、署名4、评估风险-效益比值身心或法律上的损害,对参与人、研究进展、其他研究的帮助5、防范欺瞒的措施欺瞒是指拒绝提供资料、说谎、利用同谋反欺法:告诉受到欺骗减感法:意识到实验(三)伦理与法律争端1、研究项目构思与设计过程中的伦理问题(1)研究人员资格:有能力处理和解决的问题(2)对易受伤害的人群的研究:地位特殊的人群、儿童(3)利益冲突:经济利益(4)重大主题的忽略2、研究过程中的伦理问题(1)参照组:不公平待遇(2)实验结束时间(3)研究测试使用3、研究报告中的伦理问题(1)部分或重复发表(2)剽窃:直接与间接(3)著作权:署名与顺序四、学术写作学术写作的规范是对正式的学术文章的规范。学术性文章是学术研究成果的一种文字的呈现方式,举例说,正式的读书报告、文献综述、调查报告、工作论文……都是学术性文章。(一)论文的基本格式1.文章标题标题(title):也叫“题名”,要能很好的反映文章的核心内容。要求简练、概括、明确。写标题不要太随意,不宜过长,不宜超过20个字。须仔细推敲,须符合语法。如果主标题表达不到位或者范围过大的,可以用副标题加以限定。2.个人信息署名(name):作者姓名要署真名、全名和单位。学术文章一般不署笔名。如果属于集体成果,可署集体名或课题组名称。有多位作者的时候按照对文章贡献的大小依次署名。所在单位要写全称,比如“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不要简写成“北师大教育学院国比所”。3.摘要摘要(abstract):是论文的浓缩、梗概,对文章言简意赅的概括。摘要须得简明扼要地把文章主要的内容和观点、所用的方法讲出来,着重于描述而不是评价,更不是对自己的文章的评价。好的摘要应该是一段完整、相对独立的小文章。一般来说,摘要写200—300字为宜,不要太短也不要太长。摘要里只写最重要的信息,也就是只需要把文章最主要的论点写进去。本学科里面常识性的东西不用写到摘要里,在标题和引言里出现的内容也不用再写进摘要,以节省篇幅。4.关键词关键词(keyword):能够表示全文主题内容的重要词语,一般3—8个词。写在摘要的下面,最主要的目的是用于信息检索。关键词不要用意思太泛的词,比如说“教育”、“方法”,这样实际上起不到什么作用,不能把你的文章所涉及的领域有一个准确的描述,应该说具体些,比如“高等教育”、“农村教育”、“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方法”、“质性研究方法”。5.文献标识码文献标识码是对文献类型的分类,目的是便于文献的统计和期刊评价,确定文献的检索范围,提高检索结果的适用性。文献标识码分为以下五种,我们的文章可以根据这个标准自己分类:A——理论与应用研究学术论文(包括综述报告)B——实用性技术成果报告(科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总结(社科)C——业务指导与技术管理性文章(包括领导讲话、特约评论等)D——般动态性信息(通讯、报道、会议活动、专访等)E——文件、资料(包括历史资料、统计资料、机构、人物、书刊、知识介绍等)6、学位论文题目部分的其他内容(1)序或前言(preface):一般是作者对研究主旨、动机、经过等内容的简介。(2)致谢(acknowledgment):对研究过程中给予资助、支持、帮助的人员表示感谢。(3)目录(content):将研究报告的章节标题用页码排序,以显示文章的纲目结构。分内容目录和图表目录。(二)学术论文的正文1、绪论:是学术论文的引子,目的是要引起读者的兴趣。主要内容包括:研究的问题;中心论点;研究的目的意义;界定主要概念于术语;评述以前的研究成果。2、本论:是作者证明论点、分析现象、表达研究成果的部分。占2/3以上篇幅。重点在论证。3、结论:对研究的全面总结,是论题被证明后的出的结果,是研究问题的答案。(三)学术写作原则1、准确:应以事实为基础,评论要有分寸,不能任意拔高或贬低。2、简洁:开门见山,对事实不做过多的描绘,对观点的阐释不做繁琐的论证。3、朴实:不随便运用夸张的手法和奇特的比喻,不过多地使用华丽的辞藻。(四)学术写作须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