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背景(1)国际:帝国主义对俄国进行武装干涉。(2)国内:被推翻的地主和资产阶级企图恢复旧政权不断发动叛乱。2.内容(1)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2)工业:企业一律收归国有,实行高度集中管理政策。(3)产品分配:取消自由贸易,实行实物配给制和成年人劳动义务制,规定“不劳动者不得食”。3.评价(1)积极影响:①适应了战时需要,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提供了保证。②巩固了苏维埃政权。(2)消极影响:①实施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弊病和错误。②导致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二、新经济政策的实施1.背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不适应战争结束后的新情况,导致经济、政治危机。2.提出:列宁在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上提出。3.内容(1)农业: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农民可自由支配纳税后剩余的所有粮食。(2)工业:改变国营企业高度集中管理的办法,实行经济核算。在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实行国家资本主义,将部分国有企业采取租让制和租借制的形式。(3)商业:允许商品买卖,实行自由贸易。(4)分配制度:废除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4.作用(1)经济:使苏俄经济走出困境,为实现工业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国民经济已基本得到恢复,人民生活有了初步好转。(2)政治:工农联盟得到巩固,从而巩固了苏维埃政权。(3)理论:找到了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是列宁的一次有益探索。[轻巧识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一个背景:外国武装干涉与国内叛乱,内忧外患。两个特点:“战时”和“共产主义”。三个结果:战争胜利、经济危机、政治危机。四点内容:余粮收集制、企业国有化、取消自由贸易、实物配给制。[思维升华]新经济政策的“新”及其实质表现主要“新”在重视商品经济、开放市场、允许自由贸易和货币流通实质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巩固与扩大工农联盟,逐步地、间接地过渡到社会主义,推进以生产力为核心的现代化建设[概念阐释]新经济政策中的租让制和租借制租让制是在苏维埃政权的监督下,通过订立合同把国家当时尚无力经营的某些工矿企业、森林、油田、土地等按一定条件和期限租给外国资本家,由承租的资本家经营,承租者把产品的一部分交给苏维埃国家,并按合同提取利润,合同期满后,国家即将企业收回,资本家得到的是利润,国家得到的好处是发展了生产力。租借制是把一部分国有的暂时无力经营或不便经营的中小企业或林地等租借给本国资本家、合作社或个体劳动者经营,旨在减轻财政负担,加速恢复日用必需品的生产。[整体图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一、斯大林的工业化之路1.方针:1925年12月召开的联共(布)十四大正式提出了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2.工业化成就(1)两个五年计划都提前完成。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2)国民经济结构发生了改变,工业总产值位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从一个农业国一跃成为世界工业强国。二、农业全盘集体化1.历史背景(1)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对粮食的需求日益增长,甚至出现了粮食收购危机。(2)为了配合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斯大林决定通过农业全盘集体化来克服粮食危机。2.实施过程(1)开始:从1929年集体化运动开始。(2)结束:到1937年,农业集体化完成。(3)影响:农业集体化的实现为解决工业化急需的粮食、原料、资金等创造了便利条件,但没有促进农业生产力本身的发展。三、斯大林模式1.形成标志:1936年,苏联通过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宣布苏联的社会主义已经基本建成。这标志着斯大林模式的确立。2.主要表现(1)经济方面:国家占有绝大部分生产资料,并对经济进行直接管理;指令性计划,排斥市场调节。(2)政治方面:①国家的权力高度集中于党,最高苏维埃成了只是通过党中央指示的表决机器,被称为“橡皮图章”。②斯大林开展大清洗运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遭到严重破坏。(3)思想文化方面:①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成为一股社会风潮。②思想问题和学术问题主要靠行政手段来管理。3.历史影响(1)经济上:一度推动了苏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从长远看,使经济发展失去了动力。(2)政治上:在当时的形势下保证了党对新生政权的领导,一定程度上维系了政局的稳定;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遭到了严重的破坏。(3)思想上:统一了全国人民的意志,却因过于单一而不利于思想文化的繁荣。[轻巧识记]斯大林模式两条途径: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三个影响:基本实现了工业化;奠定了战胜法西斯的物质基础;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阻碍了经济发展。四大特点:单一的公有制;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概念阐释]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道路斯大林领导苏联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通过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方针,进行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农业集体化运动。随着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完成,苏联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发生了改变,国家占有了绝大部分生产资料,作为剥削阶级的富农被消灭;1936年苏联通过《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宣布苏联的社会主义已基本建成。苏联最终通过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道路完成了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思维升华]苏俄(苏联)在农业方面的三大举措十月革命后,苏联(俄)先后在农业方面实行余粮收集制、粮食税和农业集体化,这三大措施对农业经济产生了不同影响。(1)余粮收集制是为适应当时战争的特殊需要而采取的非常措施,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提供了物质保障,但超越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2)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适应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减轻了农民负担,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3)农业集体化的实行,过度牺牲了农民的利益,后来也没有采取有效的调整措施,使得农业总产值下降,甚至出现了严重的饥荒。[整体图示]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一、摇摆不定的赫鲁晓夫改革1.背景(1)20世纪50年代,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现。(2)赫鲁晓夫在动荡后上台,开始改革。2.内容(1)农业方面:①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②削减农业税,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③大规模开垦荒地和种植玉米。(2)工业方面:改革工业管理体制,地方权力虽有所扩大,但企业并没有获得独立自主的经济地位。(3)政治方面:批判对斯大林个人崇拜,进行大规模的平反冤假错案活动。3.评价(1)冲击了斯大林模式,打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闸门,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2)未能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的框架。二、逐渐停滞的勃列日涅夫改革1.改革前期(1)措施:改革重点放在工业上,推行“新经济体制”。(2)结果:对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作用,军事实力和综合国力大为增强,没有改变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基本政策。2.改革后期(1)状况:过分的追求稳定,改革的步伐逐渐缓慢下来。(2)结果:经济发展呈现停滞和下降趋势。三、莫斯科落日——戈尔巴乔夫改革1.内容(1)经济:制定了发展苏联社会经济的“加速发展战略”。(2)政治:①提出用“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思想代替“科学社会主义”。②倡导“民主化”和“公开性”,纵容自由化思想。③推行政治多元化,实行多党制。2.影响(1)使苏联社会危机进一步加剧。(2)最终导致苏联解体。[通史链接]二战后的苏联政治、经济、文化内容链接点政治两极格局由形成、发展到走向瓦解二战后苏联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发展本国经济,特别是重工业,使苏联综合国力增强的同时,也奠定同美国在国际上竞争的基础,但长期美苏争霸,导致苏联国力下降,而苏联改革均未突破斯大林体制的束缚,成效不大,戈尔巴乔夫改革最终导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国内外经济为纠正斯大林体制的弊端,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不断对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进行改革文化第三次科技革命使人类社会、生活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改变了世界面貌;苏联文学艺术成就剧变,为苏联文学艺术创作提供社会基础[轻巧识记]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革一个对象:斯大林模式。三次改革: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四点措施:扩大自主权、改革经营管理制度、承认市场调节、实行政治“民主化”。[思维升华]苏联的经济改革与挫折(1)赫鲁晓夫改革:领域——农业、工业,以农业为突破口。评价:开了社会主义改革的先河,未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的束缚;造成人们的思想混乱,改革以失败告终。(2)勃列日涅夫改革:领域——政治、经济,工业改革为重点。评价:前期取得一定成效,但没有突破原有体制的束缚,最终失败。(3)戈尔巴乔夫改革:领域——政治、经济,从经济领域转向政治领域;评价:改革没有取得预期成效,最终导致苏联解体。(4)苏联经济改革的结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赫鲁晓夫改革把苏联搞“乱”了,勃列日涅夫改革把苏联搞“死”了,戈尔巴乔夫改革把苏联搞“垮”了。[易误辨析]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革与苏联的解体(1)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是对斯大林体制的局部调整,而戈尔巴乔夫改革并非局部改革,而是对斯大林体制的彻底否定,即放弃社会主义制度。(2)戈尔巴乔夫改革是导致苏联解体的重要因素但不是根本原因,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斯大林模式的弊端长期得不到纠正,从而积累了大量的矛盾和问题,戈尔巴乔夫改革激化了这些矛盾,从而导致苏联解体。(3)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只能说明斯大林模式的失败,而不能说明社会主义制度的失败。[归纳概括]苏联解体的原因,对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认识(1)原因:①历史原因: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和政策上的错误长期得不到纠正,积累了许多社会问题和民族矛盾。②直接和主要原因:戈尔巴乔夫背离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方向的政治体制改革。③外部原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2)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①社会主义是对资本主义的一种否定,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但社会主义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需要不断地发展和完善。②社会主义国家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过程,是不断探索、前进的过程。因此在改革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可能会遇到严重的挫折和困难,但社会主义是新生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其前途是光明的。[整体图示]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革和挫折苏联探索社会主义的三大实验1.追随“理想”的实验:战时共产主义(1)马克思对未来社会的构想: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实行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取消商品生产和货币。社会主义=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俄在战争逼迫的特定环境下采取的军事性非常措施。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集中了全国财力、物力、人力,战胜了敌人,巩固了苏维埃政权。它作为应战解危的非常措施是成功的。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是一项发展生产力的政策,作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尝试是失败的。2.面对现实的实验:新经济政策(1)一个勇敢的调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农业方面把农民的余粮全部收集到国家手中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农民可自由支配纳税后剩余的所有粮食工业方面把大中小企业收归国有除重要的工矿企业由国家经营外,中小企业可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商业方面取消一切自由贸易,一切生活必需品由国家集中分配废除实物配给制,商品通过市场用货币自由交换等(2)核心:通过市场机制来建设社会主义。3.回归“理想”的实验:斯大林模式(1)斯大林探索的途径: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集体化,阶级斗争尖锐化。(2)斯大林模式的主要特点①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②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③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主要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苏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1.十月革命后,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并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实行的,保证了军事斗争的胜利。2.列宁认为“后退一步是为了前进两步”,决定实行新经济政策。部分恢复资本主义的方式,适应了当时经济发展的要求,使苏维埃俄国经济明显好转,政权得到巩固。3.列宁逝世后,斯大林逐渐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