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陈琦主编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教育心理学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论本章要点•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A.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B.学习与教学的要素C.学习与教学的过程•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与趋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心理学是一门通过科学方法研究学与教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的科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是否是一般心理学原理在教育中的应用?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学习理论----核心内容•学习的实质是什么?•学习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学习有哪些规律和条件?•学习心理:•学习的动机及其激发;学习策略及其培养;(如何更好的学习)•教学心理:•如何设计和实施有效的教学,促进学习者的学习。包括教学目标的分析和表述、教学过程设计和教学策略的、学习环境设计、课堂管理、教学测评等•学生心理和教师心理:•学生心理:心理发展与教育的关系、学生的个体差异与因材施教的问题•教师心理:教师的专业品质和专业发展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学习与教学的要素•学生:主体因素。群体差异(年龄、性别、社会文化);个体差异(先前知识基础、学习方式、兴趣、需要等)•教师:主导作用。敬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教学风格•教学内容:是教学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和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如实物、文字、口头语言、图表、图像及动画等。•教学环境:物质环境(课堂自然条件、教学设施、空间布置等);社会环境(课堂纪律、课堂气氛、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校风、社会文化背景等)。Characteristicsofbestteachers•1.Haveasenseofhumor79.2%•2.Maketheclassinteresting73.7%•3.Haveknowledgeoftheirsubjects70.1%•4.Explainthingsclearly66.2%•5.Spendtimetohelpstudents65.8%•6.Arefairtotheirstudents61.8%•7.Treatstudentslikeadults54.4%•8.Relatewelltostudents54.2%•9.Areconsiderateofstudents’feelings51.9%•10.Don’tshowfavoritismtowardstudents46.6%Characteristicsofworstteachers•Aredull/haveaboringclass79.6%•Don’texplainthingsclearly63.2%•Showfavoritismtowardstudents52.7%•Haveapoorattitude49.8%•Expecttoomuchfromstudents49.1%•Don’trelatetostudents46.2%•Givetoomuchhomework44.2%•Aretoostrict40.6%•Don’tgivehelp/individualattention40.5%•Lackcontrol39.9%•新时代教师标准:上得了课堂,跑得了操场。批得了作业,写得了文章。开得好班会,访得了家长。劝得了情种,管得住上网。解的了忧伤,破得了迷惘。Hold得住多动,控得住轻狂。受得了奇葩,护得住低智商。查得了案件,打得过嚣张,。还有一点是,忍得住工资不涨。•1、学习过程---核心内容•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如学习的实质、条件、动机、迁移等是教育心理学的核心内容•2、教学过程•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教学情境(目标、题材、环境等),组织教学活动(选择方法),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信息呈现、答疑、讨论等),从而引导学生理解、思考、探索和发现的过程,使其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还包括教学管理•必要时还需要教育机智•3、评价/反思过程(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教学之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和评判•教学之中对教学的监视和分析•教学之后的检验、反思•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离不开不断地进行评价和反思•老教师-----新教师•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一、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1、作为独立学科的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1903年桑代克《教育心理学》•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1913-1914年,《教育心理学大纲》•人的本性、学习心理、个性差异及其原因•这是世界上公认的最早的、比较科学而又系统的教育心理学专著,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名称和体系由此确立。教育心理学之父、奠基人•2、发展时期(20年代到50年代末)•20年代以后,西方教育心理学吸取了儿童心理学和心理测验反面的成果•30年代,学科心理学发展很快•40年代,弗洛伊德的理论,有关儿童的个性和社会适应等问题•50年代,程序教学和教学机器兴起,信息论思想等•3、成熟时期(60年到70年代末)•教育心理学的内容日趋集中,有几个方面的研究为大多数人所公认,如:教育与心理发展的关系;学习心理;教学心理;评定与测量;个别差异;课堂管理;教师心理等•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具有独立的理论体系的的学科基本形成•4、深化拓展时期(80年代以后)•教育心理学的体系越来越完善,研究越来越深入•皮亚杰、维果斯基的理论、认知心理学的研究等的影响,人们对学习概念的理解发生了很大变化,对学习和教学过程及其条件研究得越来越深入细致。•建构主义作为认知学习理论的新发展对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和实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常用的研究方法•观察法:指研究者通过感官或借助一定的科学仪器,在一定时间内有目的、有计划地记录、描述客观对象的表现来收集研究资料的一种方法。•访谈法:研究者通过与研究对象进行口头交谈来收集有关的心理和行为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问卷法:研究者利用统一的、严格设计的问卷来收集研究对象的有关心理、行为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实验研究:指创设一定的情境,对某些变量进行操纵或控制以揭示教育、心理现象的原因和发展规律的研究方法,这种研究的基本目的是揭示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行动研究: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模式•行动研究是在教育情境中进行的、与特定问题相联系的一种方法,它旨在对现实世界进行功能性的干预,并检验这种干预的效果,这是从行动出发,通过进行、并着眼于改进行动的研究思路。行动研究主要具有以下特点:1情境性2合作性3参与性。本章话题•播放影片《放牛班的春天》:1.5小时•讨论1:我与老师之间的故事(教师应具备的良好品质排序;教师不应具备的品质排序,均不超过十个;假如我是老师,我将。。。。)•讨论2:设计一个教学实验:进行“故事续结尾”的作文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实验设计注意事项•假设界定:“故事续结尾”、“创造性思维”•学生被试:排除无关因素----年龄、性别、作文基础、情绪等•教师被试:排除无关因素----教学次序•时间与场所:•效果评估:同组对比(前测、后测)、等组对比(实验组与控制组)第二章学生心理特征与教育•本章要点:认知发展与教育(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与教育);社会性发展与教育(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及其教育价值);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智力差异与因材施教;学习风格差异与因材施教)•重点:认知发展与教育;社会性发展与教育•难点: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假如你正抱着一个婴儿,请你预测一下,他1岁时是什么样子?5岁呢?15岁呢?50岁呢?•心理发展: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是个体随着年龄的增长,在相应的环境的作用下,整个反应活动不断得到改善,日趋完善、复杂化的过程,是一种体现在个体内部连续而又稳定的变化。•认知能力的发展•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乳儿期:0~1岁•婴儿期:1~3岁•幼儿期:3~6岁•童年期:6、7~11、12岁•少年期:11、12~14、15岁•青年期:14、15~25岁•成年期:25~65岁•老年期:65岁~死亡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与教育•皮亚杰(JeanPiaget,1896—1980),瑞士心理学家和哲学家,在20世纪60年代初创立了“发生认识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认知发展观,并对教育产生了巨大的积极影响。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基本内容(一)建构主义的发展观•发展是一种建构过程,是个体在与环境不断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图式:个体经过组织而形成的思维以及行为的方式/用于理解和组织新信息的认知框架儿童最初的图式是先天的,即“遗传性图式”,吸吮图式、抓握图式认识是如何发生的?适应---认知机能同化(assimilation);将现有的心理模式运用到新的情境中。顺应(accomodation):通过修正已有的观念以适应新的要求。皮亚杰(JeanPiaget1896-1980)感知运动(0岁—2岁):靠感觉获取经验。在1岁左右,发展出物体恒存的概念;前运算(2岁—7岁):已经能使用语言及符号等表征外在事物;单维思维,不具可逆性,以自我为中心。具体运算(7岁—11岁):了解水平线概念,能使用具体物之操作来协助思考;获得了物体守恒的概念形式运算(11岁以后):开始会类推,有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让·皮亚杰客体永久性实验在游戏时,儿童用小木凳当汽车,用竹竿做马,木凳和竹竿是符号,汽车和马是符号象征的东西。儿童已能将二者结合起来,凭着符号对客观事物加以象征化。皮亚杰认为这就是思维的发生,同时意味着儿童的符号系统开始形成。皮亚杰儿童守恒实验问:你有兄弟吗?儿童:有。问:他叫什么名字?儿童:叫吉姆。问:吉姆有兄弟吗?儿童:没有。(思维不可逆)皮亚杰“三山实验”•揭示了儿童的自我中心性,即不能从对方的角度来看世界、想问题。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基本内容(三)影响发展的因素•成熟(可能性。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练习和经验(现实性。指个体对物体作出动作过程中的练习和习得的经验—物理经验和逻辑数理经验。“知识来源于动作而非来源于物体”)•社会性经验(指社会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社会文化的传递)•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当个体已有图式或认知结构能同化新的知识经验时,会在心理上感到平衡。若不能同化环境中的新知识经验时,心理上感到失衡,心理失衡的结果,使得个体产生一种自我调节的内驱力,经过顺应,个体的心理状态又达到新的平衡。)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教育价值1.不主张教给儿童那些明显超出他们发展水平的材料,即不主张毫无根据地或人为地加速儿童的发展。2.保持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主性,使他们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3.儿童在认知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个体差异。新式的婴儿学行车不但未能令婴儿早点学会走路,反而害他们较迟才学会坐立、行走、爬行,甚至连智力及身体发展也会较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Erikson'spsychosocialstages•艾里克森(1902—1994),生于德国的美国神经病学家,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学家。•信任对怀疑(0—1岁)•自主对羞愧(1—3岁)•主动感对内疚感(3—6岁)•勤奋感对自卑感(6—12岁)•青少年: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成年早期:亲密对孤独(18—25岁)•成年中期:繁殖对停滞(25—60岁)•成年晚期:完美感对绝望(60—死亡)心理社会发展理论的教育价值•1.帮助学生适应勤奋和自卑危机•2.适应同一性和角色混乱危机第三节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智力差异与因材施教•智力:我国心理学家认为,智力是指认识方面的各种能力,即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的综合,其核心成分是抽象思维能力。•智力测验:世界上第一个标准化智力测验量表是由法国心理学家A.比内(A.Binet)和医生T.西孟(T.Simon)于1905年编制而成的,目的是为了筛选不能适应正常班级教学的儿童,称为比内—西孟量表.•智商(intelligencequotient):比率智商,IQ=(智力年龄/实际年龄)*100。离差智商,IQ=100+15*[(

1 / 12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