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十二五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规划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厦门市“十二五”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规划前言本《规划》由市文化产业发展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会同市委宣传部、市发改委、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厦门广电集团等部门和单位编制,编制依据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福建文化强省建设纲要》、《福建省“十二五”文化改革发展专项规划》和《厦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主要阐明“十二五”期间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原则、定位、目标、模式、空间布局和保障措施等,是“十二五”时期推进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性、指导性文件。规划基期为2010年,规划期为2011-2015年,展望到2020年。第一章发展条件自2000年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思路以来,我国的文化产业在两个五年计划的时间里呈现高速发展的态势,年均增速到达了17%以上。从国际经济发展趋势来看,文化产业是代表经济发展方向的产业,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有利于拉动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有利于扩大就业和创业。发展文化产业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必然选择,也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抓手。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自新世纪以来,历届厦门市委、市政府都十分重视文化发展工作,特别是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极大地促进了我市文化产业的发展,为厦门“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条件。一、厦门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在“十一五”期间,厦门市文化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古玩和艺术品产业、演艺娱乐业、新闻出版和印刷复制业等传统文化产业比较优势明显,继续保持稳步较快发展的态势,影视产业、动漫产业和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高速发展,初步形成了聚集发展的态势。厦门已逐步形成包括文化创意、新闻出版、印刷复制、图书发行、影视制作、动漫网游、文化旅游、演艺娱乐、文化会展和艺术品产业等在内的综合性文化产业格局。2010年,厦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达160亿,占GDP的比重为7.7%,已经成为厦门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为“十二五”期间进一步加快文化产业发展速度和提升文化产业发展质量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二、厦门文化产业的发展特点从“十一五”时期的发展情况来看,厦门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以下7个方面的特点:(一)增长速度加快、效益提高、就业带动效应显著。(二)传统产业比较优势明显。(三)新兴文化产业呈现良好发展的态势。(四)文化服务业强劲发展。(五)文化产业展示交易平台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六)文化消费市场日益活跃。(七)民营文化企业快速崛起。三、厦门文化产业的薄弱环节从“十一五”时期的发展情况来看,厦门文化产业的发展存在以下3个方面的薄弱环节:(一)文化产业的结构性问题还比较突出。从“十一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的整体情况来看,厦门文化产业结构呈现了逐步优化的趋势,但是,我市文化产业的核心层发展不足,文化服务业比重偏低,结构性问题还比较突出。(二)文化产业缺乏龙头企业的支撑和带动。厦门市文化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缺乏有实力、有影响力、有较强竞争力的龙头文化企业。(三)文化产业存在分散化发展的局面。厦门文化产业布局分散、规模偏小、产业链不完善、园区建设滞后,还未形成规模化聚集发展的局面。四、厦门文化产业的发展环境“十二五”期间,厦门市文化产业发展将进入重要机遇期,发展文化产业面临有利的外部环境和良好的内部环境。从外部环境看,具有4个方面的有利因素:(一)文化产业的地位提升、支柱作用凸显。与传统产业相比,以创新创意为特征的文化产业环境污染少、资源消耗低,是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具有高附加值、高就业容量和高关联度的特点,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增长点,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成为拉动需求、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二)文化产业发展动力增强、需求驱动强劲。“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提出后,全社会对文化产业的重视程度和发展力度将大为提升,社会投资文化产业的热情更加高涨。发展的直接动力来自于需求。文化产业既是消费型服务业,又是生产型服务业,消费需求和生产需求的叠加效应,必然使“十二五”时期我国文化需求呈现加速发展的态势,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广阔空间。一方面,我国社会开始进入由耐用消费品为主的消费结构向以文化消费为主的消费结构演化的阶段。生活性消费需求急剧增长。另一方面,生产性消费需求快速增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对文化产业特别是创意产业的需求越来越大。(三)文化产业发展加速转型、结构优化升级。“十二五”时期,是经济发展的战略转型期,也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加速转型期。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既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也是文化与科技加紧融合的结果。现代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在文化领域的广泛运用和创新发展是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的具体体现,给文化产业的产业业态、发展方式、产业模式带来重大变革,促进文化产业加快从制造向创意转型、从低端向高端转型、从分散向规模转型,增强文化产业的带动能力和竞争力、推动文化产业从产业链低端向高端转移、提升文化产业的结构布局和整体层次。(四)文化与经济深度融合、促进互动发展。文化与经济加快相互渗透,文化产业与经济发展加紧融合,文化经济化与经济文化化趋势更加凸显。一方面,经济发展由产业链的低端向高端转移、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转移、从制造向创意设计和市场营销两端转移,产业经济需要借助文化力量增强文化含量和科技水平。另一方面,文化产业借助市场要素、产业平台和流通手段,借鉴现代产业模式,依托国民经济不断增强的综合优势,实现自身跨越发展,真正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文化与经济双向驱动推进了文化产业与国民经济的融合,让经济利用文化力量实现创新发展、转型发展,让文化借助经济因素做大做强。从内部环境看,具有5个方面的独特优势:(五)独特的对台区位。厦台一水之隔,两地文化一脉相承,方言、习俗、宗教信仰相同,经贸、旅游、文化交流、人员往来十分活跃,有近十万台胞在厦门工作生活。厦门是台商投资大陆最集中的地区之一,是两岸经贸交流最密集的地区之一,也是台胞进出祖国大陆人数最多的口岸之一,从厦门到金门的“小三通”因航程短、价格低、通关便捷,已成为台胞往返两岸的“黄金通道”。随着《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生效,厦门作为两岸交流合作的前沿平台,在推进两岸文化产业合作与深度对接方面具有先行先试的优势。(六)良好的社会人文氛围。厦门中西文化交融,人文底蕴深厚。厦门大学、集美大学、厦门理工学院、福州大学工艺美术学院等众多高校,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学术和人才教育基础。(七)优美的人居环境。厦门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实施“蓝天、碧水、绿色、宁静、洁净”五大工程,着力实施生态保护、生态修复和生态建设,先后荣获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际花园城市、联合国人居奖、全国文明城市等称号,被誉为海上花园。优美的自然环境和优越的人居环境,是吸引国内外文化创意人才聚集的一大优势。(八)坚实的经济基础和需求条件。厦门2010年人均GDP超过10000美元,按国际经验,这已进入精神文化需求占重要地位的发展阶段。(九)有重大产业项目的支撑。“十一五”期末,厦门华强文化科技产业基地、中国移动手机动漫基地、中国电信动漫运营中心等一批重大项目相继签约。动漫网游、艺术产业等文化产业门类已初步形成集群发展的态势。第二章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确定的文化产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当前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重点,深入贯彻落实《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以建设“活力之城”和“创意之都”为战略目标,利用厦门优越的自然人居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发挥独特的对台区位优势,大力培育市场主体,推动文化与科技和经济的融合,加快转变文化产业发展方式,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增强文化发展活力,建立和完善文化产业的产业链和价值链,持续做强传统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新兴文化产业、提升文化产业的生产性服务功能,重点发展创意设计、动画影视、文化旅游和数字内容四大产业集群,充分发挥文化产业融合性好、成长性高、带动辐射效应强和自然资源消耗低等特点,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厦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性产业,并通过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来促进城市功能的提升、城市环境的美化和经济结构的优化。二、基本原则制定厦门市“十二五”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规划的基本原则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根据《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福建省“十二五”文化改革发展专项规划》、《厦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及《关于进一步推动厦门文化发展的实施意见》的要求,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坚持以体制改革和科技进步为动力,增强文化产业发展活力,提升文化创新能力,坚持以优化结构为主线,把握国内外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趋势,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扩大产业规模,增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三、发展定位“十二五”时期,厦门市文化产业发展定位:――两岸文化产业合作的示范区――区域性创意设计之都――区域性影视产业中心――国家级数字内容与新媒体产业基地――国际知名的文化旅游目的地城市――国家级文化产品与服务的出口基地四、总体目标“十二五”时期,厦门市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到“十二五”期末,厦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400亿元以上,占全市GDP的10%左右,年均增长速度保持在25%以上,成为厦门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通过“十二五”时期的跨越式发展,厦门文化产业的结构明显改善,在文化产业增加值中,文化产业核心层和外围层比重超过70%,形成以核心文化产业门类或产业集群为主体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实现产业的高端化。――厦门在全国主要城市的文化竞争力排名在“十二五”时期末进入到前10位,力争成为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城市。五、发展模式本规划所指的文化产业是指以创新创意为核心、以数字技术为支撑、以现代知识产权制度为保障、具有生产性服务功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产业集群,内容涵盖创意设计、演艺娱乐、广播电视、影视动画、出版发行、文化会展、数字内容、新媒体、古玩与艺术品产业等。由于文化产业包含众多的产业门类,传统的发展模式一般从行业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责出发,按照行业门类来各自推进,从而造成了文化产业链的分割,无法实现文化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内在要求。为此,本规划根据文化产业自身的特点,从完善文化产业链和推进厦门文化产业集群化发展的需要出发,把握文化产业发展的最新趋势,打破按照文化产业门类来推进的传统发展模式,努力克服厦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把构建比较完善的文化产业链作为我市“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确立以产业集群建设为重点、以骨干文化企业或企业集团的培育为抓手、以重大文化产业项目为支撑的发展模式,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园区的聚集效应和孵化功能。六、四大集群“十二五”时期,厦门市文化产业实施集群化发展模式,重点发展的四大集群依据以下三项标准来遴选:(一)产业的融合性。产业的融合性是指本规划所要重点发展的文化产业门类必须具有带动辐射效应强、产业关联度高、产业间投入产出关系密切等特点。(二)产业的前沿性。产业的前沿性是指本规划所要重点发展的文化产业门类必须具有新技术、新业态和新的商业模式等特点,代表文化产业发展的新趋势。(三)产业的成长性。产业的成长性是指本规划所要重点发展的文化产业门类必须具有较高政策敏感性的特点,能够通过科学规划和政策扶持而实现高成长和跨越式发展。针对厦门市文化产业以往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依据上述三项标准,本规划确立厦门市在“十二五”期间要重点发展四大产业集群,逐步形成相互支撑的比较完善的产业链和能够实现较高增值效应的价值链。四大产业集群包括:――创意设计产业集群――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动画影视产业集群――

1 / 2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