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煤炭运输通道建设研究二○一一年九月一、煤炭运输总体状况我国煤炭消费地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而我国煤炭生产地主要集中在中西部的晋陕蒙地区,煤炭消费和生产分布不平衡的状况,决定了我国“西煤东运”、“北煤南运”的煤炭运输总体格局和以“三西(山西、陕西和蒙西)”煤炭基地为核心,向东、向南呈扇形分布的运输网络结构。我国煤炭运输总体格局我国煤炭运输以铁路为主,以水路和公路为辅助。铁路运输煤炭具有运力大、运价低、速度快、能耗小,在大型煤矿与发电厂、港口之间“门到门”运输等优势,因而一直是我国煤炭运输的主力。2008年,全国铁路运输煤炭17.81亿吨,其中原煤16.91亿吨、焦炭0.89亿吨;完成周转量约11395.2亿吨公里。原煤是铁路货物运输的最大货种。沿海水路运输煤炭具有运价低、运力大、能耗小,可直接到达用煤企业专用码头等优势,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煤炭运输的主要方式。内河水路运输煤炭具有运价低、方便,可直接到达用煤企业专用码头等优势,是长江、京杭运河、淮河、珠江等内河流域煤炭运输的重要方式。2008年,全国水路运输煤炭6.01亿吨,完成周转量7541.6亿吨公里,沿海规模以上港口煤炭吞吐量8.89亿吨,内河规模以上港口煤炭吞吐量2.80亿吨。煤炭是水路运输的最大货种。公路运输煤炭具有方便、灵活,可“门到门”等特点,是为铁路和水路集运以及短途煤运的重要方式。近年来,在煤炭运输紧张的状况下,公路在省际煤炭调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08年,全国公路运输煤炭27.03亿吨,其中省际调运煤炭4.78亿吨;完成煤炭周转量4831.6亿吨公里。煤炭是公路运输的第二大货种。近年我国煤炭运输情况表单位:万吨2000年2002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全国煤炭生产量154289166560271297296836319704311159全国煤炭消费量142664149528240857267538290665305146全国铁路煤炭发送量7791295322137176146971163927178068沿海港口煤炭出港量206412506340156442245103555518沿海港口煤炭出港量3574424963546574847410233全国公路煤炭调运量270300资料来源:《铁路统计资料汇编》、《全国交通统计资料汇编》等2008年,我国铁路、水路和公路共完成煤炭运量50.9亿吨,煤炭周转量23768.4亿吨公里。我国煤炭消运系数(运输量与消费总量之比)为1.67,其中铁路消运系数为0.58,水路消运系数为0.20,公路消运系数为0.89。也就是说,我国每消费1吨煤炭,平均需要由公路、铁路和水路联合完成1.67吨运量,并运输467公里方可实现。二、各煤运通道现状如下。(1)“三西”外运通道“三西”外运通道以铁路“三西”通道为主体、以水路“三西”下水通道为辅助,以公路为重要补充,担负山西、陕西和蒙西煤炭外运至周边京、津、冀、豫、苏等地,并通过京津冀苏沿海港口下水的任务。2008年,“三西”外运通道通过陆路外运煤炭10.53亿吨,其中,通过公路外运煤炭2.74亿吨;通过“三西”铁路通道外运煤炭7.79亿吨,其中北通路外运原煤5.04亿吨、中通路0.75亿吨、南通路1.56亿吨。通过“三西”水路通道的秦皇岛、唐山、天津、黄骅、青岛、日照和连云港等7港下水“三西”煤炭4.73亿吨。铁路“三西”通道煤炭运量占全国铁路煤炭总运量的44.7%,北方7港煤炭下水量占全国沿海港口煤炭出港量的85.3%,“三西”公路煤炭外运量占全国省际调运量的62.8%。“三西”外运通道是我国最重要的煤炭外运通道,也是华东煤运通道、中南煤运通道、东北煤运通道和进出口煤运通道的主要或重要源头。“三西”外运通道煤运总体布局(2)东北煤运通道东北煤运通道以东北铁路通道为主体,以东北水路通道和公路为辅助,主要担负蒙东(东北)基地煤炭外运任务,除供应本地区外,还通过辽宁沿海港口下水。此外,辽宁省也有部分煤炭通过本通道下水。2008年,东北煤运通道通过陆路调入煤炭1.40亿吨,其中铁路通道调入煤炭0.92亿吨,公路调入0.48亿吨。通过水路通道的丹东、大连、营口、锦州等沿海港口出港煤炭0.25亿吨,进港煤炭0.21亿吨。东北煤运通道中,铁路通道煤炭调入量占全国铁路煤炭总运量的7.6%,公路煤炭调入量占全国公路省际调运量的9.9%,沿海港口煤炭吞吐量占全国沿海港口吞吐总量的5.2%。东北通道煤运总体布局(3)华东煤运通道华东煤运通道以华东铁路通道为主体,以华东水路通道为辅助,以公路为重要补充。华东煤运通道一方面担负“三西”煤炭在山东和江苏沿海港口下水任务,另一方面还担负鲁西和两淮基地煤炭调运和向华东地区调入“三西”煤炭的任务。此外,华东沿海地区还通过本通道调入部分进口煤炭。2008年,华东煤运通道通过陆路调入煤炭2.71亿吨,其中通过华东铁路通道调入1.83亿吨,通过公路调入煤炭0.88亿吨;通过水路通道调入煤炭3.65亿吨,其中沿海港口进港煤炭2.06亿吨,内河港口进港煤炭1.59亿吨。华东铁路通道煤炭运输量占全国铁路煤炭总运量的10.3%,公路煤炭调运量占全国公路省际调运量的18.4%,华东水路通道沿海港口煤炭进港量占全国沿海港口的61.7%,内河港口煤炭进港量占全国内河港口的89.6%。华东煤运通道是我国最重要的煤炭供给通道,也是水陆联运量大的煤运通道。华东通道煤运总体布局(4)中南煤运通道中南煤运通道以中南铁路通道为主体,以中南水路通道为辅助,以公路为重要补充,担负河南基地煤炭调运和向中南地区调入“三西”、云贵等地煤炭的任务。2008年,中南煤运通道通过陆路向中南地区调入煤炭1.32亿吨,其中通过中南铁路通道调入煤炭0.96亿吨,通过公路调入0.36亿吨;通过水路通道调入煤炭1.18亿吨,其中沿海港口进港煤炭1.04亿吨,内河港口进港煤炭0.14亿吨。中南煤运通道煤炭调入量占全国铁路煤炭运量的5.4%,占全国沿海港口进港量的31.2%,占全国内河港口进港量的7.7%,占全国公路省际调运量的7.5%。中南煤运是我国重要的煤运通道。中南通道煤运总体布局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和煤炭产消布局,决定了我国煤炭运输通道呈现以下主要特点。(1)通道运输量大2008年,我国四大煤运通道承担了全国煤炭运输总量的50.6%。其中,铁路运输11.50亿吨,占全国铁路煤炭运输量的64.6%;沿海港口运输8.08亿吨,占全国规模以上沿海港口煤炭吞吐量的90.9%;内河港口运输1.73亿吨,占全国规模以上内河港口煤炭吞吐量的61.8%;公路运输4.46亿吨,占全国公路煤炭省际调运总量的93.3%。(2)涉及运输方式多在我国煤运通道中,铁路、水路和公路三种运输方式并存,且均承担较大运输量,在相当长时期内缺一不可。除此之外,铁路-水路联运、公路-铁路联运、公路-水路联运已成为各通道内的主要运输形式,任何一种运输方式无法独立承担。(3)运输距离长我国煤炭平均运距持续增长,2008年国家铁路原煤平均运距由2002年的567公里增加到622公里,同时焦炭平均运距也由869公里增加到980公里。水路和公路的煤炭平均运距也在不断延长,2008年水路达到1255公里;公路达到179公里。五大煤运通道煤炭平均运距已达1000公里左右,且随着煤炭生产重心西移不断增加。(4)流向流量逐渐变化近年来,我国煤运通道煤炭流向和流量逐渐发生变化:华东和中南地区对“三西”煤炭的依赖性越来越大,“三西”通道煤源重心逐渐向西转移,东北通道越来越依靠蒙东,进出口通道出口量不断下降、进口量增大。通道体系存在的问题我国煤运通道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管理体制不顺、运输能力不足、市场导向性弱、抗灾害能力差等。(1)管理体制不顺我国铁路、水路和公路的管理分属铁道部和交通运输部,铁道部政企合一仍实行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交通运输部已政企分开基本为市场经济管理体制,导致在煤运通道建设中缺乏宏观协调管理机制,在煤炭运输中缺乏微观市场监管机构。(2)运输能力不足“十五”以来,我国加大了交通基础设施尤其是煤运通道的建设力度,但在煤炭消费需求快速增长状况下,铁路主要通道的主要线路运输能力饱和,集运铁路建设滞后,导致公路运输量过大;水路主要装船港口能力紧张,沿海船队船型老化、数量不足。(3)市场导向性弱我国煤运通道尽管已覆盖了主要煤炭需求地和重点企业,但由于煤运通道的建设和运营尚未完全与市场接轨,运力配置市场导向性差,致使中南等地区长期处于煤炭供应紧张状况。(4)抗灾害能力差目前,除大秦铁路、朔黄铁路和秦皇岛港、黄骅港和曹妃甸港为煤炭专用铁路和港口外,我国煤运通道还须兼顾其他客货运输功能,运力缺乏弹性并易受其他运输影响。此外,由于尚未建立煤炭中转储运基地系统,煤运通道抵御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能力较差。三、十二五煤炭需求预测根据全国煤炭消费需求分析,预测2015年全国煤炭生产和消费总量为:原煤消费量低方案为41.0亿吨、高方案为43.5亿吨,原煤生产量低方案为40.5亿吨、高方案为43.0亿吨,净进口低高方案均为0.50亿吨;焦炭消费量为3.5亿吨,生产量为3.6亿吨,净出口0.1亿吨。1、2015年全国区际煤碳平衡表根据上述原煤需求总量预测,参考各省“十二五”能源规划思路中提出的原煤产消量,预测2015年全国省际原煤平衡如下表。低方案高方案产量消费量净调运产量消费量净调运总计405000410000-5000430000435000-5000北京市6002500-19006002500-1900天津市04100-410004500-4500河北省800025000-17000800026000-18000山西省880003200056000930003250060500陕西省460002000026000465002200024500内蒙区880002700061000940002800066000宁夏区1150010000150012000100002000辽宁省600016000-10000650016000-9500吉林省400012000-8000400013000-9000黑龙江1000013000-30001000014000-4000上海市07000-700007500-7500低方案高方案产量消费量净调运产量消费量净调运江苏省250025500-23000250026000-23500浙江省017000-17000019000-19000安徽省1650014000250018000150003000福建省15008000-650015008600-7100江西省25008100-5600250010500-8000山东省1450035000-205001500036000-21000河南省2000022000-20002100022000-1000湖北省100010500-9500100011000-10000湖南省50009500-4500500010000-5000广东省017000-17000017000-17000广西省6005900-53006006400-5800低方案高方案产量消费量净调运产量消费量净调运海南省0500-5000700-700重庆市48007800-300048008000-3200四川省8000115000-3500900012000-3000贵州省1900015000400021000160005000云南省1450012000250015000132001800甘肃省10000810019001100010600400青海省15003000-150015005000-3500新疆省2100011000100002600012000140002、大区际煤碳调运量预测煤炭区际调运量是指不考虑大区之间和大区内各省之间煤炭对流及品种调剂,仅考虑我国煤炭净进口和各大区之间的煤炭净调运量。根据省际原煤平衡表,2015年全国区际原煤平衡详见下表。2008年实际2015年低方案2015年高方案生产量消费量净调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