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信息化基础知识(1~4题)国家信息化体系要素:1)信息技术应用2)信息资源3)信息网络4)信息技术和产业5)信息化人才6)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战略要点:1)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2)推行电子政务3)建设先进网络文化4)推进社会信息化5)完善综合信息基础设施6)加强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7)提高信息产业竞争力8)建设国家信息安全保障体系9)提高国民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造就信息化人才队伍企业资源计划(ERP)4个阶段:阶段MRP(物料需求计划)1960’s初期根据生产计划、库存信息,制定出相关物资的需求时间表,从而即时采购所需物资,降低库存。缺陷:没有考虑到生存企业现有的生产能力和采购的有关条件的约束,也缺乏根据计划实施情况的反馈信息对计划进行调整的功能。闭环MRP1970’s在基本MRP的基础上,增加了生产能力计划、车间作业计划和采购作业计划,将整个生产管理过程纳入计划,并在计划执行中根据反馈信息平衡和调整计划,使得生产的各个方面协调统一。但尚不能进行能力负荷的平衡,这个工作由计划人员人工完成。MRPⅡ(制造资源计划)1980’s把企业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从整体最优的角度出发,通过运用科学方法对企业各种制造资源和产、供、销、财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组织、管理和控制,从而使各部充分发挥作用,整体协调发展。ERP1990’s在MRP中引入质量管理、设备管理、财务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形成了统一的企业资源计划。特点:统一的集成系统、面向业务流程的系统、模块化可配置的、开放的系统。物流管理模块4个功能:销售管理、库存管理、采购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2CRM(客户关系管理)竞争者媒体咨询政府部门代理商合作伙伴企业员工客户企业ERM(企业关系管理)SCM(供应链管理)3个阶段初级萌芽阶段:1980’s初期—1990’s初期,企业内部的供应链运作。形成阶段:企业内部、供应商和分销商的整条供应链整合。成熟阶段:21世纪之后,供应链网络的整体优化模式电子商务:建立和完善电子商务发展的支撑保障体系(9个):法律法规体系、标准规范体系、安全认证体系、信用体系、在线支付体系、现代物流体系、技术装备体系、服务体系、运行监控体系第2章信息系统服务管理(2~6题)1、当前我国信息系统服务管理的主要内容(4个)(1)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单位资质管理(2)信息系统项目经理资格管理(3)信息系统工程监理单位资质管理(4)系统系统工程监理人员资格管理3、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等级评定条件表CRM系统具备以下功能:(1)一个统一的以客户为中心的数据库;(2)具有整合各种客户联系渠道的能力;(3)能够提供销售、客户服务和营销3个业务的自动化工具;(4)数据挖掘能力;(5)良好的可扩展性和可复用性。2、系统集成主要包括:设备系统集成、网络系统集成和应用系统集成。(2010年下半年试题1)以下(1)不属于系统集成项目。A.不包含网络设备供货的局域网综合布线项目B.某信息管理应用系统升级项目C.某软件测试实验室为客户提供的测试服务项目D.某省通信骨干网的优化设计项目CRM系统准确定位:注重提高客户的满意度的同时,一定要把帮助企业提高获取利润的能力作为重要指标。34、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认定、审批认证和审批分离的管理原则;先由认证机构对企业的系统集成资质进行认证,对通过认证的企业再由信息产业部份审批。一、二级资质申请,由省市信息产业建设单位管部门,报信息产业部审批;三、四级资质申请,由省市信息产建设单位管部门审批,报信息产业部备案。资质证书的有效期为3年,届满3年应及时更换新证,换证时需由评审机构对申请单位进行评审,评审结果达到原有等级条件时,其资质等级保持不变。项目经理资质由省级信息产业部门审批持并报工信部备案,高级项目经理资质由工信部审批并备案。5、信息系统服务管理体系(1)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单位资质管理:一级、二级、三级、四级系统集成企业;人员/项目经理/高级项目经理注册资金研发经费年投入负责人一级220/30/105000从事系统集成4年以上,取得二级资质2年以上300管理:5年IT管理经历;技术:5年IT高级职称;财务:高级职称二级150/18/42000从事系统集成3年以上,取得三级资质1年以上150管理:4年IT管理经历;技术:4年IT高级职称;财务:中级职称三级50/6/1200从事系统集成2年以上,取得四级资质1年以上50管理:3年IT管理经历;技术:3年IT中级职称;财务:初级职称四级15//2/030从事系统集成2年以上,管理:2年IT管理经历;技术:2年IT中级职称;财务:初级职称4(2)信息系统项目经理资格管理:项目经理、高级项目经理、资深项目经理;(3)具有信息产业部颁发的《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证书》(一级或二级)作为“涉密系统集成单位”的必要条件;(4)利用财政性资金建设的信息化工程,用于购买软件产品和服务的资金原则上不得低于总投资的30%。6、信息系统工程监理(1)信息系统工程监理单位资质管理:甲、乙、丙三级监理企业.甲级:被监理项目没有投资规模限制;工信部审批和管理.乙级:被监理项目投资规模在1500万元以下;工信部审批和管理.丙级:被监理项目投资规模在500万元以下;省市审批和管理(2)信息系统工程监理人员资格管理:.高级监理工程师.监理工程师.监理员;(3)监理内容:“四控、三管、一协调”.四控:质量、进度、投资、变更控制;.三管:合同、信息、安全管理;.一协调:协调有关单位及人员之间的工作关系;(4)以质量为中心的信息系统工程控制管理工作是由三方:建设单位(主建方)、集成单位(承建单位)和监理单位分工合作实施的。7、ITIL(IT基础结构库)与ITSM(IT服务管理)(1)20世纪80年代英国商务部提出信息技术基础结构库(ITIL)(ITInfrastructureLibrary);(2)ITIL是有关IT服务管理流程的最佳实践;(3)实施IT服务管理(ITServiceManagement,ITSM)的根本目标:以流程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提供IT服务,提供高质量、低成本的服务;提供的服务是可以准确计价的。8、信息系统审计信息系统审计的目的是评估并提供反馈、保证及建议。其关注之处可被分为如下三类:.可用性:信息系统能否在任何需要的时间提供服务。.保密性:系统保存的信息是否仅对需要这些信息的人员开放,而不对其他任何人开放。.完整性:信息系统提供的信息是否始终保持正确、可信、及时。5信息系统集成专业技术知识1、信息系统集成分类(1)设备系统集成:智能建筑系统集成,计算机网络系统集成,安防系统集成(2)应用系统集成2、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1)立项阶段:概念形成过程和需求分析过程(2)开发阶段:总体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验收(3)运维阶段:维护四种类型(排错性/更正性维护、适应性维护、完善性维护、预防性维护)(4)消亡阶段信息系统项目的生命周期(P1624.4)一般把信息系统项目的生命周期划分为启动、计划、实施和收尾4个典型的阶段。监控作为过程贯穿于整个生命周期,而信息系统作为项目的产品也可按技术工作划分产品的生命周期,两个生命周期按时间的先后,以过程的方式相互穿插在一起。瀑布模型适用于项目需求清晰、在项目初期就可以明确所有需求,不需要二次开发的软件生命周期模型;优点——阶段划分次序清晰,各阶段人员的职责规范、明确,便于前后活动的衔接,有利于重用和管理;缺点——是一种理想的线性开发模式,缺乏灵活性(或风险分析),无法解决需求不明确或不准确的问题。快速原型模型适用于很快给用户演示产品原型的项目,用于解决需求不明确的情况。V模型是瀑布模型的变形模式,它提出了测试提前的理念。图左边是设计和分析,是软件的实现过程,同时伴随着制定测试计划的过程;右边是左边结果的验证,即对设计和分析的结果进行测试,以确认是否满足用户需求。可以提高程序质量,减少成本。螺旋模型适用于庞大而复杂的、高风险的系统。强调了风险分析,4个阶段:制定计划、风险分析、实施工程和客户评估。是原型实现的迭代特征与瀑布模型的线性顺序的结合。软件开发是一系列的增量发布。迭代模型适用于对事先不能完整定义产品所有需求,计划多期开发的项目。RUP(RationalUnifiedProcess)是迭代模型的一种,4个顺序阶段——初始阶段、细化阶段、构建阶段和交付阶段。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验收测试系统测试集成测试单元测试软件的生命周期可分为:可行性分析、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和单元测试、综合测试、软件维护等阶段。其中:在需求分析阶段要确定为解决问题,目标系统要具备哪些功能;可行性分析阶段要确定问题有无可行的解决方案,是否值得解决;概要设计阶段制定出实现该系统的详细计划;详细设计阶段就是把问题的求解具体化,设计出程序的详细规格说明。63、信息系统开发的方法:(1)结构化方法:开发过程分成若干阶段、依次执行,每个阶段又分成若干作业步骤顺序作业。优点:用户需求在系统建设前被充分了解和理解,注重开发过程的整体性和全局性。缺点:开发周期长;文档、设计说明繁琐;充分预料各种可能的变化并不现实;如果用户参与程度不高,容易造成系统交接过程不平稳,系统运行与维护管理难度加大。(2)原型法:根据对用户需求的初步理解,先快速开发一个原型系统,然后反复修改来实现用户的最终系统需求。原型发适合于用户需求开始时定义不清、结构化程度不高的系统开发。此方法更易于被客户接受,但如果用户配合不好,盲目修改,会拖延开发过程。原型法分为:(1)抛弃型原型(2)进化型原型(3)面向对象方法:客观事务由对象组成;对象由属性和操作组成;对象之间的联系通过消息传输机制来实现,对象可以按其属性来归类,子类可以继承其父类的特性;对象具有封装的特性;面向对象开发方法主要有分析、设计和实现三个阶段。三个阶段的界限并非十分明确。在系统的实际开发中,往往根据需要将多种开发方法进行组合应用,最终完成系统开发的全部任务。[补充]:极限变成技术XP(ExtremeProgramming)是一种开发软件的轻量级的方法,XP适用于小型或中型软件开发团队,并且客户的需求模糊或需求多变。74、软件工程描述需求时必须仔细,应该精确到能确认需求,验证需求的实现,估算需求的成本。软件需求定义了软件质量特性,并影响评价这些特性的度量方法和接受准则。软件需求分析阶段应提交的文档如下:软件需求说明书数据要求说明书初步的用户手册初步的系统架构建议书修改、完善与确定软件开发实施计划软件设计是定义一个系统或组件的架构、组件、接口和其他特征的过程。软件设计由软件架构设计和软件详细设计组成,软件架构是一个描述软件系统的子系统和组件,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软件复用级别:代码复用、分析复用、设计复用、测试信息的复用。软件质量管理过程:质量保证、验证、确认、评审、审计5过程。质量保证:验证与确认评审与审计:管理评审、技术评审、检查、走查、审计软件工程管理:集成了过程管理和项目管理,包括6方面:启动和范围定义、软件项目计划、软件项目实施、评审和评价、关闭、软件工程度量。软件需求说明书的作用:开发者与用户间事实上的技术合同书;开发者下一步设计和编码的基础;测试验收目标系统的依据。信息系统/软件体系结构:管道/过滤器模式、层次型、C/S、B/S、事件驱动、面向对象模式、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OSA)根据《软件工程—产品质量第1部分:质量模型GB/T16260.1-2006》,软件产品的使用质量的属性分类为4个特性:有效性、生产率、安全性和满意度。软件需求说明书一般包括如下内容:前言目的范围(要明确项目软件产品的名称、用途和应用)定义、缩写词、略语参考资料软件项目概述软件产品描述软件产品功能描述用户特点一般约束假设和依据具体需求功能需求外部接口需求性能需求设计约束属性其他属性8图名称描述作用(用来表示)结构图类图描述了类、接口、协作以及它们之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