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一、课程标准知识点:1.能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2.能识别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二、考点考点1:物质的变化1、概念: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例:石蜡熔化、水结成冰、汽油挥发化学变化——有其它物质生成的变化例:煤燃烧、铁生锈、食物腐败、呼吸2、判断变化依据:是否有其它(新)物质生成.有则是化学变化,无则是物理变化3、相互关系:常常伴随发生,化学变化一定伴有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不一定有化学变化.4、化学变化伴随现象:放热、吸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和生成沉淀.化学变化中发生能量变化,这种变化以放热、发光的形式表现出来.5、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和联系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概念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本质区别宏观: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微观:构成物质的粒子不变,只是粒子间隔可能改变宏观:生成了新物质微观:构成物质的粒子发生了变化,变成了另一种物质的粒子外观特征状态、形状、大小的改变常伴随发光、放热、变色、生成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举例水的三态变化、汽油挥发镁条燃烧、碱式碳酸铜分解区分依据有没有其他物质生成联系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往往同时发生,在化学变化中,同时发生物理变化;但在物理变化中,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注意:发光、放热、变色、气体放出、沉淀析出等现象能帮助我们判断是否发生化学变化,但不一定是充分依据,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才是根本的依据.考点2:物质的性质1、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表现出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挥发性、延展性、导电性、吸水性、吸附性等.2、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初三化学领先课程】第一单元走进化学的世界适用学科初中化学适用年级初中三年级适用区域人教版适用地区课时时长120分钟知识点1.能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2.能识别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教学目标1.能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2.能根据实验需要选择药品,并会取用药品.3.初步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的方法,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教学重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教学难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区分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金属活动性等.3、区别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物质的性质和变化是两组不同的概念.性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是变化的内因,而变化是一个过程,是性质的具体表现.在汉语表述中常常用“能”“会”“可以”等词加以区别.如硫在氧气中燃烧表述的是化学变化;而硫能在氧气中燃烧表述的则是硫的化学性质——可燃性.三、例题精析1.下列过程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用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B、菜刀生锈C、用滤网除去水中的菜叶D、面包发霉2.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火药爆炸B.面包发霉C.木柴燃烧D.葡萄榨汁3.下列前者为物理性质,后者为化学性质的是()A.汽油易挥发,氧气微溶于水B.铜绿受热易分解,氧气具有氧化性C.石墨能导电,钢铁易生锈D.酒精能燃烧,金刚石很硬4.下列各变化,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的是().A.从矿山上开采矿石,再将矿石粉碎B.酒精挥发成酒精蒸气,酒精蒸气在空气中燃烧C.钢锭轧成钢条,钢条又拉成钢丝D.冰熔化成水,电灯通电发光发热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学习目标1.认识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初步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的方法。2.能有意识地从日常生活中发现一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并能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实验方案进行实验,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3.能体会到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并进而体会到化学学习的特点是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等。二、考点考点3: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探究步骤观察物质的性质、变化、现象结论、解释点燃前⑴观察蜡烛的颜色、形态、形状⑵用小刀切下一块石蜡,投入水中燃着⑴用火柴点燃蜡烛,观察蜡烛火焰⑵取一根火柴,迅速平放在火焰中,1s后取出时⑶用一干燥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片刻,取下火焰上方的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石灰水,振荡熄灭后⑴将蜡烛熄灭观察⑵用火柴点燃刚熄灭时的白烟考点4: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实验探究步骤观察物质的性质、变化、现象结论、解释、化学方程式⒈用排水法收集气体⑴在两个集气瓶中装满水,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倒放在水槽中.将塑料管小心插入集气瓶内,吹气⑵在水中集满气体后,用玻璃片盖住瓶口,从水中取出正放于桌上⒉探究呼出气体的性质⑴向一个盛空气的集气瓶和一个盛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各滴入几滴石灰水,振荡⑵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盛空气和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⑶取一块干燥的玻璃片对着呼气,并与放在空气中的另一块玻璃片比较三、例题1.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研究和发展化学科学的基础是()A.数学计算B.化学实验C.逻辑推理D.物理测量2.蜡烛燃烧时,观察到的现象是()A.蜡烛燃烧时火焰分为三层,焰心主要是石蜡蒸气,温度最低,内焰火焰最明亮B.火柴梗接触外焰的部分首先碳化变黑C.燃烧后只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D.燃烧后生成水和二氧化碳3.有关蜡烛性质和实验现象的叙述错误的是()用火柴点燃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蜡烛能重新燃烧D.蜡烛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色火焰,放热并产生白烟4.下面记录的是探究普通蜡烛及其燃烧的实验现象,与事实不相符合的是()A.普通蜡烛是手感滑腻的固体B.普通蜡烛放入水中会下沉C.蜡烛燃烧的火焰可以分为三层D.熄灭蜡烛时产生的白烟可以被点燃5.在“人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探究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证明呼出气体含二氧化碳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证明呼出气体含氧气少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使木条燃烧更旺C.证明呼出气体含水蒸气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在玻璃片上结下水珠D.判断呼出气体含有氮气的依据是:空气中含有氮气,而氮气不为人体吸收6.下列收集人体呼出气体的操作正确的是()A.将集气瓶盛满水,用玻璃片从上往下直接盖住瓶口B.收集好呼出的气体,迅速从水中取出集气瓶,盖上玻璃片C.将集满气体的集气瓶在水中盖好玻璃片后取出,正放在桌上D.集气瓶集满气体后,放在水中,等用时再从水中取出7.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入如图l—7所示的两个集气瓶中,出现的现象是()A.a熄灭,b更旺B.a更旺,b熄灭C.a、b都变旺D.a、b都熄灭四、课后作业课题1+课题2课后习题一、单选题1.(2017•盐城)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火药爆炸B.冰雪消融C.钢铁生锈D.烧制陶瓷.下列变化中,是化学变化的是()A.干冰升华B.钢铁锈蚀C.酒精挥发D.蔗糖溶解3.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西瓜榨汁B.给球打气C.蜡烛燃烧D.电灯发光4.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石墨作铅笔芯B.金刚石作钻头C.用铜丝作导线D.天然气作燃料5.生活中的下列过程,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植物的光合作用B.人的呼吸C.燃放焰火D.用铅笔写字6.下列各图所示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带火星的木条复燃B.对着干燥玻璃呼气C.木炭在O2中燃烧D.紫色石蕊试液中通入CO27.下列过程是通过化学变化获得能量的是()A.水力发电B.火力发电C.风力发电D.潮汐发电8.(2016•南宁)下列属于物理性质的是()A.可燃性B.延展性C.酸碱性D.氧化性9.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酒精易挥发B.甲烷密度小于空气C.汽油能燃烧D.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10.某固体物质受热后变为气态物质,这种变化属于().化学变化B.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C.物理变化D.既不是物理变化,也不是化学变化11.水冷却后,除了会凝固成冰晶体外,还会形成玻璃态。它是由液态水急速冷却到-108℃时形成的,玻璃态的水与普通液态水的密度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由液态变为玻璃态,体积减小B.水由液态变为玻璃态,体积膨胀C.水由液态变为玻璃态是物理变化D.水由液态变为玻璃态是化学变化12.检验一种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的可靠方法是()A.通入石灰水,看石灰水是否变浑B.将燃烧的木条伸入气体中看火焰是否熄灭C.通入水中看溶解性D.通入石蕊试液中看试液是否变化1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是唐代诗人的名句。蜡烛在燃烧过程中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关于这一过程说法不正确的是()A.蜡烛的燃烧是蜡烛与氧气发生了化学反应B.蜡烛燃烧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C.蜡烛的燃烧是物理变化D.蜡烛受热熔化是物理变化二、填空题14.在下列叙述中加点的内容,可能属于①②③中的某一种情况.请将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在横线上.①反应现象②反应条件③结果或结论。点燃蜡烛________;从导管出来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________;证明此气体是二氧化碳________;人呼出的气体使玻璃片上出现水珠________.15.下图是学生“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操作的示意图,请回答有关问题.如图A所示,将一根火柴梗平放人火焰中,约1秒后取出观察.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如图B所示,检验蜡烛燃烧的产物,实验过程中有的同学观察到烧杯底部出现黑色物质.请帮他们分析产生黑色物质的原因是________.如图C所示,用火柴去点燃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如何操作才能确保实验成功________(只答一点).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一、学习目标1.初步学会使用酒精灯的方法,知道火焰的构成及与温度的关系。初步学会给固体和液体加热的方法;知道用试管加热固体和液体时的注意事项和安全措施。3.练习蒸发操作,初步掌握操作要领及注意事项。4.初步学会洗涤玻璃仪器的方法;知道玻璃仪器洗净的标准。二、考点考点5: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的名称和作用仪器名称仪器图片用途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原因试管①少量物质反应②制取或收集少量气体①加热前外壁擦干,均匀受热②加热时液体量≤1/3;固体量恰好铺满试管底部③加热液体时,管口对着斜上方无人处;试管与桌面成45°角;加热固体时,管口略向下倾斜①防止炸裂②防止加热时液体溅出③防止溅出伤人并增大受热面积;防止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试管夹夹持试管加热①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距管口1/3处②手握长柄,大拇指勿按在短柄上①防止污物进入试管②防止脱落玻璃棒①搅拌②引流③蘸取液体①搅拌时勿碰器壁②随用随洗—酒精灯加热①酒精量不超过灯身容积的2/3,不少于1/4②不可对火③用灯帽盖灭,不可吹灭防止溢出失火胶头滴管滴瓶吸取、滴加少量液体;盛放液体①勿吸太满;勿平放或倒置②勿伸入容器内滴加药品③前者用后洗净;后者放回原处,不用冲洗防止污染烧杯①较多量物质反应用②给较多液体加热③配制溶液①液体量≤1/3;不能给固体加热;垫石棉网加热②搅拌时玻璃棒勿碰器壁便于搅拌,防止溅出;防止炸裂量筒量取液体体积①平放后,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读数②不可量取热溶液;不可加热或配制溶液或作反应容器①否则不准②易炸裂蒸发皿加热蒸发液体、固体①可直接加热②移动热的蒸发皿用坩埚钳—漏斗①过滤②向细口容器内加液体不可加热防止炸裂长颈漏斗装配气体反应发生器下端管口必须伸入液面以下防止气体逸出集气瓶收集、贮存少量气体、作气体反应容器不可加热防止炸裂托盘天平称量物质质量(精确至0.1g)①用前调节平衡②称量物不可直接放在托盘上③左盘放称最物,右盘放砝码④用镊子夹砝码⑤加砝码顺序为先大后小—考点6:药品的取用⒈化学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图标.⒉药品取用的基本原则.⑴实验室取用药品要做到“三不原则”: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能尝任何药品的味道.⑵取用药品注意节约原则:取用药品应严格按规定用量.若无说明,应取最少量,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