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天然地基上浅基础设计Page2概述一、二、浅基础的类型地基基础•浅基础•深基础•天然地基•人工地基Page5Text人工地基不需要加固处理直接把天然土层作为地基需要进行人工加固处理后才能作为建筑物地基地基分类天然地基良好的地基应该具有较高的承载力和较低的压缩性。Page6Text深基础对一般房屋的基础,若地基土较好、埋深不大(≦5m),采用一般方法和设备施工的基础。如:单独基础、条形基础、筏型基础。如果建筑物荷载较大或地基土较软弱,需要将基础置于较深处(≧5m)的土层上,且需要借助特殊的施工方法及机械设备施工的基础。如桩基础基础分类浅基础按基础埋深(一)地基基础设计等级《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规定:(考虑地基的复杂程度、建筑物规模与功能、特征,以及由于地基问题可能造成建筑物破坏或影响正常使用的程度):甲级:重要的、30层以上高层、体型复杂、高低层差超10层、对沉降有特殊要求、场地与地质条件复杂等。乙级:甲、丙以外的工业与民用建筑。丙级:场地与地基条件简单7层及以下建筑、次要轻型建筑。(二)、地基基础的设计原则:地基设计应具有足够的强度,满足地基承载力的要求;地基与基础的变形满足建筑物正常使用的允许要求;地基与基础的整体稳定性要有足够的保证。基础本身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耐久性。(三)、地基基础设计规定所有建筑地基均应满足承载力计算要求;设计为甲、乙级的建筑均按地基变形设计;丙级建筑物符合规范要求的可不验算变形;经常受水平荷载的高层建筑与结构、挡土墙、斜坡上建筑与构筑物尚应验算稳定性;基坑工程应进行稳定性验算;地下水位较浅,有上浮问题,应进行抗浮验算。《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规定,地基基础的设计与计算必须满足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状态的要求。选择基础的材料和类型,确定平面尺寸;选择基础的埋置深度,即确定持力层;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确定基础的底面尺寸;进行必要的地基验算(如变形,稳定性等);确定基础的结构尺寸并进行结构设计;绘制基础施工图。(四)、地基基础设计内容与步骤:形状和大小二、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分类: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箱形基础独立基础6.2浅基础的类型条型基础6.2浅基础的类型筏形基础6.2浅基础的类型箱形基础材料的性能无筋扩展基础柔性扩展基础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分类:Page20•无筋扩展基础:由砖、块石、毛石、素混凝土、灰土和三合土等材料组成的,且不需配置钢筋的墙下条形基础或柱下独立基础。•特点:具有抗压强度较高,稳定性好、施工简便、能承受较大的荷载;但抗拉、抗剪强度较低,自重大,此类基础也常被称为刚性基础或刚性扩展基础。(一)、(1)砖基础砖基础具有一定的抗压强度,但抗拉和抗剪强度较低,砖基础具有取材容易、价格便宜、施工简单等特点,因此应用广泛。砖基底面以下一般先浇筑100~200mm厚的素混凝土垫层,其剖面通常做成台阶式,俗称大放脚,常用砌筑形式有“二一间隔收”和“两皮一收”。砖基础大放脚(2)毛石基础毛石是指未经加工凿平的石材,毛石基础应选用未经风化的硬质岩石砌筑而成。毛石和砂浆的强度等级应符合要求。毛石基础剖面形状有阶梯形和梯形。每阶高度一般为300~400mm,块石应竖砌、错缝,缝内砂浆应饱满,如图:(3)三合土基础三合土基础是由石灰、砂和骨料(碎石、碎砖或矿渣等)按体积比1:2:4~1:3:6配成,加人适量水拌和均匀后铺人槽内,分层夯实而成。三合土基础在我国南方地区常用,一般用于地下水位较低的四层及四层以下民用建筑。其厚度不小于300mm,宽度不小于700mm,如图:(4)灰土基础灰土是用石灰和黏性土配制而成。石灰和土料的体积比一般为3:7或2:8,加适量水拌匀,然后铺人基槽内分层夯实,方法与三合土基本相同。(5)混凝土和毛石混凝土基础混凝土基础的抗压强度、耐久性、抗冻性都较好,当荷载较大或位于地下水位以下时,常采用混凝土基础,为了节约水泥用量,降低造价,可在混凝土内渗入20%~30%的毛石,做成毛石混凝土基础。渗入的毛石尺寸不应大于300mm,且应冲洗干净。如下图:毛石(二)扩展基础扩展基础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一般做成无肋式,若地基土质不均匀也可做成有肋式。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现浇可做成台阶形或锥形,预制一般做成杯形。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独立基础形式柱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可以是单向将同一排的柱基础连通设置成条形,也可在柱网下纵横两方向设置,形成柱下十字交叉基础。基础的整体刚度大,可调整地基变形,减小不均匀沉降,而且施工方便。柱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柱下十字交叉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