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目标管理方案(讨论稿)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胜利第六十中学目标管理及评价方案(讨论稿)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八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6-2020年)》《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为依据,以激发学校内部活力,规范学校内部管理,盘活学校内部资源为手段,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二、制定依据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义务教育法》《关于加快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山东省中小学教学基本规范》为依据,根据国家有关教育法律、法规,结合学校教育实际,制定本方案。三、制定原则1、导向性原则:在指导思想、指标设定、权重分配上,正确引导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2、科学性原则:在指标设定、权重分配上力求科学,符合洞头教育实际,突出当前重点工作,注重可操作和简便性。3、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原则:考核方法做到定性与定量,力求公开、公正、公平。第一部分学校目标体系2一、学校目标(一级目标)1.学校办学愿景目标做有灵魂的教育,建设福乐校园,让师生在学校能够和谐幸福地生活,快乐自在地成长。2.学校使命我们秉承“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宗旨,努力“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创办适合学生的学校”,通过“启蒙人文精神、奠定知识基础、培养健全人格、发展核心素养”,把学生培养成能够“完善自我、改造社会”的具有道德的创造力、热爱世界的人。3.办学目标总目标是把学校建设成师生能“和谐幸福地生活,快乐自在地成长”的福乐校园。“福乐校园”有两层含义,一是师生幸福生活的“家园”,二是师生快乐学习成长的“学园”。“幸福的家园”其本质上是“精神家园”,它含有传统意义上“家”的基本元素——“环境”和“人”,但又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家园。“幸福的家园”的显著特征是“幸福”,它是“环境”与“人”和谐互动从而在人心理上激发的积极的情感反应。“幸福的家园”是“环境”与“人”和谐互动,环境改变着人,人也改造着环境。因此,“幸福的家园”的“环境”既有自然意趣,又具有文化意蕴的;“环境”里的人由于是文化的创造者,同时也是环境的改造者,他们在这一过3程中也实现了自我的再创造——具有了共同的、鲜明的文化印记和共同的心理特征。从静态上看,他们“内具和谐”“外具秩序”;从动态上看,他们既具有“完善自我”的能力,也具有“改造社会”的能力。在人与环境的互动中,创生了学校海洋文化。“快乐的学园”指向人的“行为方式”,也有两层含义,一是教师“教的有效”,二是学生“学的高效”。也就是说,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体现着福乐教育的精神——“快乐”“投入”“意义”!“海洋文化”“福乐教育”相依相生、相辅相成、互为条件。它们共同构成“福乐校园”的本质和灵魂,也是建设“福乐校园”的根本途径和动力源。“福乐教育”“海洋文化”是相互生成、相互影响的关系。“海洋文化”为“福乐教育”提供精神支持,“福乐教育”也丰富着“福乐教育”的内涵。4.办学理念办学追求: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创办适合学生的学校办学宗旨:学生成才,教师成长,学校发展办学策略:依规依法育全人,自主发展创特色,民主管理添活力质量立本,文化立魂,特色立校“提升素质、提高质量、提炼精神;质量立本、特色立校、文化立魂”的办学策略教育理念:享受学习的幸福,体验成长的快乐5.措施安排一是创造有利于学生最优化发展的环境、氛围,让学生真正能“享4受学习的幸福,体验成长的快乐”。二是围绕“一切为了学生发展”这一目的,开发、开设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化发展从而具有“道德的创造力”和具有“完善自我”“改造社会”能力的人的课程与活动。三是积极建构“福乐教育”模式,把握“快乐”“投入”“意义”的教育内涵,以学生外显和潜在的积极力量、积极品质为基础,以增强学生的积极体验为主要途径,从学生的内在需要出发,通过积极认知、积极体验和发展自尊等有效手段,培养学生积极人格、发展学生的潜能和积极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帮助学生创造快乐的现实生活和美好的未来生活。二、领域目标(二级目标)1.行政管理目标:精细化、规范化、民主化、人本化①落实规范化管理“十规范”:办学思想规范、岗位职责规范、领导决策规范、师德行为规范、养成教育规范、班组管理规范、教学教务规范、校园安全规范、综合考核规范、民主监督规范。②落实精细化管理“六标准”:学校常规管理精细、教师队伍建设精良、课堂教学设计精心、教育活动设计精彩、校本课程设计精当、校园环境设计精美。③落实民主化管理“八项”措施:管理师生广泛参与、愿景师生广泛认同、教改师生广泛参加、校务师生广泛监督、责任师生共同分担、文化师生共同创建、成果师生共同分享、利益师生共同享用。④落实人本化管理“六要求”:师生工作学习多关心、师生身心5健康多关注、师生发展成长多鼓励、师生困难需求多帮助、师生权益受损多维护、教工婚丧嫁娶多关怀。2.学生发展目标: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差异发展热爱运动,身体健康;基础扎实,学有所长;愉快乐观,积极向上;团结守纪,文明善良;自尊自信,自立自强。3.教师发展目标:敬业爱生,乐学善教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精深的学识水平;积极的人格特质;宽厚的仁爱之心。4.课堂建设目标:快乐、投入、意义①福乐课堂的原则:以学定教、先学后教;以学为主、积极体验。②福乐课堂的环节:创情导入——目标认同;激情精讲——投入精炼;移情组织——合作意义;予情评价——体验满足③福乐课堂的文化:自由、平等、开放教室文化:使教室体现出崇高的教育意义和审美价值(学习化、活动化、审美化);班级文化:使同学成为具有共同心理特征的生活伙伴(学习关系——互帮互学的学习共同体;情感关系——亲密友爱的情感共同体;工作关系——团结协作的班级共同体);教学文化:使教学成为充满生命活力的活动,献给学生一个对话的课堂、献给学生一个探究的课堂、献给学生一个建构的课堂、献给学生一个感悟的课堂、献给学生一个合作的课堂、献给学生一个体验的课堂、献给学生一个快乐的课堂、献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纪律(规则)文化:保障每一个学生的课堂权利(从外在的纪律向内在的纪律转变、从静6止的纪律向活动的纪律转变、从被动的纪律向主动的纪律转变、从暂时的纪律向持久的纪律转变);精神文化——教师精神:乐业的精神、求真的精神、宽容的精神;学生精神——乐学的精神、探究的精神、合作的精神;知识精神——认识社会、领悟人生、完善自我。5.教学工作目标:科学规范,优质高效①进一步构建和完善小班化福乐课堂模式。围绕“快乐”“投入”“意义”三大特征,坚持“个体、个性、个别”的小班化教育的基本价值追求,努力落实“备课到个体、指导到个体、面批到个体”和“互动百分百、激励百分百、展示百分百、面批百分百”的教学措施,努力做到教师“教的有效“,学生”学的高效“,教学质量名列中心前茅。②强抓校本教研。树立“问题即课题,措施即改进,研究即学习,结果即成长”的校本研究理念,坚持“接地气,重实践,全参与,高效益”的校本研究原则,做到“以小为主,大小兼顾”,努力做到“组组有主题,人人有课题”。③全面规范教学管理。落实“管”的制度,坚持“重导向、重激励、重实效”的制度管理原则,按照“适用,适宜,适度”的原则明确“管”的标准,实施标准化管理;突出各阶段的管理重点,过程管理做到“科学、精细、规范”;落实“教”的制度,从教学工作“备课、上课、作业、辅导、实验、评价”的各个环节入手,严格要求,明确标准,管理细致;落实“学”的制度,严格“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复习”各学习环节的制度规范和标准要求,保证学生学的7主动,学的愉快,学的高效。④校本教研做到每年一结题,每年有成果。⑤开展课外兴趣小组()个。6.活动与课程建设目标:学以致用,知行合一以激发学生多方面的兴趣爱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化发展、特长发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和“积极人格”为目标,以“求知”“助人”“活动”“感恩”“赏识“交往”“安全”等十个主题,建立学校福乐课程体系。让学生在学习、实践和探索中收获更多的积极情感体验方面的知识技能。①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开设课程,校本课程开发做到“一人一课程”,并有效落实选课走班。②校本课程管理方案制度化、规范化。从学校的办学目标、育人目标出发,做好学校的课程规划,编写好学校课程方案(课程设置)、学校课程的实施策略、学校发展性课程评价纲要、学校课程委员会的运行机制(课程管理)。③认真组织好课程实施。认真制定课程实施方案;完善保障措施制度;落实过程管理、健全课程实施的监控机制,对校本课程实施进行过程监督、检查,完善各种资料记录;及时反馈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加以督促改进。④建立合理的校本课程评价系统。认真研究制定学生的评价内容,形成学生评价标准,确立学生多元评价的方法,构建科学的评价8方式;检查教师对校本课程计划、进度安排的记载,必须有教案,有考勤评估记录,规范规定的校本课程的教学课时与目标,必须保存学生的作品及在活动、竞赛、上课中的全套完整资料,通过听课、查阅资料、调查访问等形式对教师进行考核。7.安全管理目标:积极科学预防、快速有效应对①加强安全规范建设。一是建立学校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从安全工作的“基本定位”“落实法律法规”“完善机构设置”“做好整体规划”“实现齐抓共管”等五个方面,建立学校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二是进一步建立健全学校安全工作规章制度。从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流程和安全预案三方面入手,梳理完善学校安全的各项管理制度。三是做好学校安全的基础管理工作。对学校各种基础设施、教学设施、设备做到了如指掌,按照国家的有关标准,定期对学校的大门、围墙、体育设施、实验设施以及教学的辅助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检查是否达标完备,是否存在老化、破损现象,是否具备正常功能。有问题做到及时发出预警信号,及时上报、处理解决。四是做好校园安全事故处理工作。有关人员要认真学习领会法律法规,掌握处理学生安全事故的法律、法规要点,明晰事故处理程序,能够妥善做好事故的善后工作,确保事故处理质量。②加强安全特色建设。一是课程特色。从学校实际出发,结合学校对安全事故的预判分9析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充分利用校内、校外资源,为学生开发喜闻乐见、便于学习掌握、富有特色的安全校本课程。二是管理特色。根据学校安全的整体规划,在全校范围内实施安全网格化管理和安全管理的实名制、责任制,丰富学校富有特色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三是教育特色。教育特色就是安全教学方式的个性化。学校创新安全教学方式,以学科安全教育为主渠道,以专题安全教育、实践为辅助,努力做到“六结合”(一是专门课程和学科渗透相结合,学生安全教育的途径以学科渗透为主,专门课程为辅;二是课堂教育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三是知识教育与强化管理、培养习惯相结合;四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五是国家统一要求与地方实际探索相结合;六是学生自救自护与力所能及帮助他人相结合),以“大小班”“长短课”等多种形式,开展适合不同年龄段学生学习特点的特色安全教育。③加强安全文化建设。一是学术化。把学校的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工作作为学校的一项重要课题来抓,认真做好科学研究和教育研究,与教师校本研训相结合,集中力量解决学校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难题。二是艺术化。安全文化建设要体现学校海洋文化特色和艺术性的特点,做到方式多样、布置美观、突出醒目、喜闻乐见。三是制度化。研究制定符合师生特点的安全行为规范并加强检查落实,用制度的力量确保安全知识的经常化应用,促使师生养成安全10文明的行为习惯。四是常态化。安全工作要做到安全检查的常态化、安全提示的常态化、安全教育的常态化、安全防范的常态化、安全监控的常态化。8.文化建设目标:①学校精神:平等博爱融和致远学校精神是我们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对教育本质、办学规律和时代特征的深刻认识的基础上,凝练沉淀而成的学校师生的群体意识、思

1 / 4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