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管理的领导艺术贵在“和”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太极管理的领导艺术贵在“和”国学管理首席专家张其成教授前言谢谢。昨天我们讲到了中华民族的一个核心精神,那就是和。我们讲了五个和,太和、中和、合和、平和、保和。我们再以中西方这种思维方式为例,我们再来看一看,中西方思维方式的最大差别。一、中西方思维的比较(一)亨廷顿的《两种文明的冲突》美国有一位教授是哈佛大学的教授,他的名字叫亨廷顿,他写过一篇文章,这篇文章的题目叫《两种文明的冲突》,亨廷顿认为,世界上有两种对立的文明,一种文明就是基督教文明,另外一种文明就是儒教、伊斯兰教文明。那么这篇文章,影响到什么?影响到了后来的不仅仅是美国的当政者,而且学术界。(二)富兰西斯·福山的《历史的终结与最后的人》其中,亨廷顿有一个学生,这个学生的名字叫做富兰西斯·福山,这个福山,更是在老师的基础上进行了发挥。福山说,他写了一篇文章,这篇文章叫《历史的终结与最后的人》。那这个观点就更加明显了,他怎么说呢?他说,两种文明的冲突,冲突的结果是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矛盾,还可以解决,而基督教和儒教的这种矛盾,是没有办法解决的。那最终是什么呢?最终可能就是儒教这种文明应该要消亡,然后,基督教文明应该要占统治,这样的话,历史就终结了。也就是说,历史发展到这样的阶段,就是以基督教文明占了上风,而且基督教文明战胜了儒教文明,在这个时候,历史就达到了最高层次了,就终结了,就不必要再前进了。而像基督教文明,比如说,像美国文明这种民主、平等、自由,像这种文明,就是什么样?在这个文明下生活的人也就是最后的人。好,这篇文章再加上他老师的两种文明的冲突,你想一想,我们在座的各位,电视机前的、我们中华儿女想一想,我们将是什么样子?那么这篇文章它是典型的二元对立思维的一种反映,就是这个图,我们曾经说过的,以前说过这张图,这两种文明之间是中间一道横线,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这道横线无法逾越,你死我活,这就叫矛盾。所以我说我们的思维是阴阳思维,而不是矛盾的思维,矛盾思维是什么呢?是对立的,所以它强调是一个斗。那我们来思考一下,他这个说法有没有道理?两种文明的冲突?(4:55)(三)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我想,说基督教文明跟伊斯兰教文明的冲突应该说有一定道理,为什么?从他们的宗教里可以看出来,你们看,他们的宗教基本上都是一神教。比如基督教,它也是这么一张图所示的基督教,基督教上帝和众人这个之间,有一条鸿沟,这个鸿沟永远无法逾越,我们有很多信基督教的教徒都非常虔诚,你能不能这么想,我信上帝非常虔诚,我就变成上帝了?可不可能?绝对不可能,不会这么去想的,都不会这么去想的。为什么?因为上帝是唯一的,上帝是统领一切、支配一切、创造一切,是我们的主宰,所以,中间有一条线,无法逾越,众人无法成为上帝,绝对不可能。而伊斯兰教也是这样,他说世界上唯一、最高的本体就是真主,真主是唯一的,所以,伊斯兰教的教徒也不会想,我非常虔诚,一天做五次祈祷就成为真主,他不可能这么想。真主是绝对的。这两种文明之间就有冲突了,一个是上帝是唯一的,一个是真主是唯一的,有没有冲突?有冲突。所以,亨廷顿和富兰西斯·福山说,这冲突应该说有一定的道理。当然,我们说,基督教的前身犹太教,犹太人和伊斯兰,伊斯兰教主要是阿拉伯国家,阿拉伯人,实际上他们的祖先是兄弟,都是亚伯拉汗的儿子,一个是以撒,一个是以扫,可是到后来呢?兄弟不合了,造成了冲突,反而造成了冲突。(四)儒、道、释这篇文章的错误之处在哪里?它把我们儒教文明和基督教文明给对立起来。实际上,我们儒教文明就是以易道为核心的儒、道,以及中国化的佛教,像这种儒释道三家都不是这种思维,而是一种太极思维,是可以纠在一起的,也就是说,儒教追求的目标是成为圣人,道家追求的是成为一个真人,道教是仙人,佛家是觉悟的人,也就是佛,那么这个之间,圣人、真人、觉悟的人和凡人之间有没有一道鸿沟呢?没有。你只要修身、修炼、修养你就可以成为圣人,人人皆可为尧舜,人人皆可为圣贤,当然,人人也可以成为真人,人可以成为觉悟的人。有很多成语,放下屠刀,还立地成佛,灵醒见性,即可成佛,都可以成为,没有一道很明显的鸿沟,我们是太极思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是这样截然对立的。那么我们来看一看中国的历史上是怎么来思考这个问题的。(9:48)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二、从历史看“和”(一)和字我说,我们的思维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和。这个和这个字,我们先看这个字它是怎么写的。这是一种写法,和。另外还有一种写法,这个和。我们先看上面这个和,上面是个口,那就是跟嘴有关系,它最早是表示发出来的一种声音,用嘴发出来的一种声音,那下面这个字呢?下面有三个孔,有三个孔,这三个孔,好比是一个主管的,三个孔,这个主管是干什么?就是定音的笛子,好像是一个定音的笛子,它是拿来调和音乐,调和声调,使音乐发出一种和谐、优美的声音,这就是和这个字的本意。(二)《尚书·尧典》的记载那么和字,后来和这种精神,其实我们在中国历史上很早很早就已经有了,比如说,在《尚书·尧典》这一篇里记载了,在尧的时候记载有这么几句话,这几句话对后世影响非常大。它说,“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和要从谁做起?中国人有一句话叫什么?家和万事兴。要从家做起,和。那么它这里是什么意思?“克明俊德”,要显明、彰明这个美好的品德,“以亲九族”使九族都得以和睦。那这个九族是哪个九族?九族是以我为一个出发点,我的父亲、我父亲的父亲,我的爷爷,这叫祖父,祖父的父亲,叫曾祖父,曾祖父的父亲,高祖父,然后,我的儿子,儿子的儿子,孙子,孙子的儿子,重孙,然后,曾孙,玄孙,就这个九族,实际上就是祖祖辈辈,一个家庭都得以和睦,九族和睦了之后,“平章百姓”,老百姓也就和睦了。自己的家管好了,那么,每一家都管好,整个国不也就管好了吗?所以,国家,先要从家做起,然后把它扩展到国,扩展到全体老百姓,老百姓都昭明了,明了这样的道理,“协和万邦”,就是万国,各个国家也就和谐了。所以我们中国人始终是强调和字。(三)管鲍之谊那这里到春秋时期有一个人,是非常有名的一个人,他的名字叫管仲。管仲和鲍叔牙的故事,管鲍之谊,那就是充分体现了和。我们来看一看,管仲是什么人。管仲他后来是齐桓公的宰相,正因为有管仲的辅佐,所以,使得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首,那么,我们可以看出,他跟鲍叔牙的这一段交往非常有意思,这个也就体现了我们昨天所讲的那种中和、合和、平和的精神。(15:20)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管仲后来回忆的时候,他自己非常地感叹,他在回忆起自己和鲍叔牙的这段交往,他这么说,他说,“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我很小非常穷困的时候,曾经跟鲍叔牙一起做生意。结果,“分财利多自与”,分到的钱财,他都自己往口袋里揣了,管仲都往自己口袋里放。“鲍叔不以我为贪”,鲍叔牙他不以为我这是很贪婪,“以我家贫也”,他认为我家里很贫穷。“吾尝与鲍叔谋事而更穷困”,我曾经和鲍叔牙一起做事情,结果越做这个事情做得越差,越不好,你不给他出谋划策还好,一给他出谋划策这件事情做得更糟糕,“鲍叔不以我为愚”,鲍叔牙不认为这个管仲很愚蠢,“知时有利不利也”,他知道,时势有有利的时候,也有不利的时候,肯定我这时候是不利的事情。“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我三次做官,结果三次被君主给开除了,多次,这个意思就是多次,我多次做官,又多次给领导开除,那这个时候,“鲍叔不以我为肖”,鲍叔他不认为我这是没有才能,这个人肯定没有什么才能,所以领导不用他。“知我不遭时也”。他知道我这是还没遇到那个时机,没遇到那个机会。最后,管仲,管子感叹一句,“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他们这种友谊,那充分体现了和。我们来思考一下,这个和是怎么达到的,怎么才能有这种友谊?应该从鲍叔牙这个角度来看,可见鲍叔牙这个人他非常地宽容,而且能赏识别人,能原谅别人,就要有这种精神,才能达到和。所以这种友谊,那当然是像这样的管鲍之谊,充分体现了合和。(四)“和”与“同”1、晏子:和如羹焉我们再来看一个人,这个人的名字叫晏子,晏子这个人他也是齐国的一个宰相,晏子大家可能听说过,他的个子很矮,其他人老欺负他,但是,这个人非常地机智,都不能用聪明来形容他,他非常地机智,非常地有智慧,曾经有一次他出使楚国,到楚国去,他是齐国的,出使楚国,楚国的国君想羞辱他,说这个小矮子,他还要到我们这里来,叫下面人把城门的门洞打开,叫他从洞里钻进来,因为他矮,想羞辱他。(20:05)这时候,晏子站在门口,怎么做?我们在座的各位也可以想一想,他非常机智,就说,我听说如果是一个大的国家,它开的是大门,如果是小的国家,开的是小门,如果是狗的国家,那开的就是狗洞。他说,你们楚国是不是狗国?如果你是狗国,我当然从狗洞里钻进去。一下子,楚国的国君一听,不行,我们怎么是狗国呢?马上把大门开开了,让他进来了。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就是这么一位非常机智的齐国的宰相,他说了一句名言,他说这个和是什么?和如羹焉,和就像这个羹,那还不像是汤,比汤还要稍微浓一些的那种羹,原来齐国的国君他就说了,他说,我们这个国家里面就一个人跟我是非常地和,他的名字叫据,根据的据,他说据跟我是最和的,晏说,不对,“和”好比是一个菜的菜羹,菜羹需要各种各样的调料和在一起,据他只是意见跟你完全相同,你说什么他就说对,你说什么不好他就说不好,你说什么好他马上说好,这不叫和,他说这个和是什么呢?就是要把我们调羹的要醋、酱油、盐、水、等等所有不同的东西综合在一起,那个叫做和。2、史伯: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后来也是春秋时期,有一个人,他的名字叫史伯,史伯就说了非常有名的八个字,这八个字我们温总理还曾经引用过,叫做“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说得非常好。和实生物,只有和才能产生万物,而同那是不能产生万物,没有可持续性发展,如果什么都相同了,那还行吗?3、孔子: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句话,后来当然为孔夫子进一步发挥,孔子也有两句非常有名的话,叫做“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4、启示就是和跟同是两回事,和是什么?是要把不同的东西,把它和谐在一起,调和在一起,而同是什么呢?是往往相同的东西,晏子说了,就像煮那个菜羹,如果都用水来调和这个水,你永远调和不出一个新的味道出来,只有不同的东西调和,才能产生出一个新的、美味的东西。所以,同跟和,我们来看一看,我们做企业的,你想,比如开董事会的时候,如果你一提个意见,大家都说好,没有别的意见,那还要开会干嘛?那就叫同而不和,那可能叫同,就是同了。只有不同的意见,你才能把它有一种提升,把它综合在一起,才能提升。当然我们用人也同样如此,你要用团队里面,尤其是管理团队里面,一定要部下那些有不同意见的、不同个性的、不同风格的,有这样的人才显得非常有生机,然后要尊重他们的意见。尤其是我们老总,千万不要说“我一个人说了就算了”,这样的话变成一个同的局面,完完全全相同,没有什么不同意见。这样,就没有生命力,就同则不继,不可能继续性发展。(25:30)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五)老子:中气以为和好,我们再来看一看老子是怎么说的,《老子》在现在通行版本,《老子》八十一章,其中第42章它是这么说的,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充气以为和。”这是通行本,马王堆帛书本就是说什么?叫“中气以为和”,中和,中和,我们不是说了。太极图看到没有?中间有一个S曲线,那是三,太极图是把三个东西,阴阳,还有中,把它合在一起,叫含三为一,那老子就说了,万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这个三是什么?三实际上是和,把阴阳合在一起,这样,才产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万事万物都分为阴阳,而阴阳都合在一起,中气以为和,气把它和成一个中的,调到一个中的地步,就构成和了,就太和了,太和的境界了。所以,从历史上我们可以看出,这个和字,一直是我们中国人的一个传统,我们还有很多、很多的话,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