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知识管理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学习导航通过学习本课程,你将能够:●清楚如何成为分享型的知识工作者;●懂得如何成为思考型的知识学习者;●熟知如何成为跨领域的知识管理者;●学会有效进行个人知识管理。个人知识管理一、成为分享型的知识工作者作为知识工作者,不只是拥有知识、应用知识、分享知识的人,更是懂得让知识变成个人竞争能力并创造价值的人。检验一个知识工作者,当其拥有了知识(MoreKnowledge)、绩效(MorePerformance)时,还要看他是否拥有了时间(MoreTime)。1.如何成为知识工作者知识工作者的特质Broberg在2000年曾经总结出知识工作者的如下特质:工作环境身处于庞大的信息中。知识工作者的工作环境中到处都是信息,包括网络信息和人的信息等,正如现在每天随时打开电视都有几十甚至上百个频道,打开网络就会出现海量的信息,甚至走在路上也会有一大堆信息铺面而来。在取得信息的过程中能确认并保持焦点。在当今信息时代,人们在工作中很容易分心,比如不时地浏览网页、更新微博或查看电子邮件等,因此在取得信息的过程中必须学会保持焦点。从工作中不断持续学习(Learningbydoing)。要学会从工作中不断学习,甚至还要学会尝试错误并从错误中学习。需要知道他所知道的和他所不知道的。换句话说,就是要学与自身有关的知识,也要学与自身无关的知识,然后再从无关里面找到与己有关领域里面的答案。会使用信息技术。当今时代,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知识工作者必须熟练掌握的基本技能。有些工作在实体世界进行,有些工作在信息网络的虚拟世界进行,有些则是在虚拟/实体的交会地带进行。知识工作者的世界不再只有实体世界,也会有虚拟世界,要学会在实体和虚拟的世界里交错运作,让自己的工作更有效率,这是知识工作者应该具备的能力。知识工作者的成长步骤时时内省,才得以发现自我的缺失。知识工作者要时时内省,才能够发现自己的缺失。内省与内化既有关联,又有差别,简单地说就是内省才会放空,知识才能够进得来;内化则是让知识进来后可以长久。比如,有些家长会跟孩子一起参加一些亲子讲座,讲座结束后小朋友都反映爸爸妈妈对自己的态度变得很好,但是只能持续大约一个礼拜,然后又会变得跟原来一样,这是因为父母没有把从亲子讲座上获得的知识内化成永久的知识。还有一个例子:一个人决心要晨泳,并且为了养成这个习惯决定连续坚持21天,但第22天他感到终于完成了,就不再去了,而正确的做法是,要学到真正的心法,而不是“21天法则”的皮毛,这样才能变成长期的习惯。时时放空,才容得下进来的知识。一个人只有时时放空,才能够让外界的知识进得来,如果自己的心过于自满,就很难继续学习和进步。很多人喜欢在微博或博客上展示自己的东西,对于这种做法一定要清楚是正面的引导还是负面的影响,如果将其当作一种督促自己的动力或者是暴露自己短处以博一笑的玩笑当然可以,但更应当扎扎实实地读书、学习、生活,不断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多元智能(八大智能),找出专长。如图1所示,人有八大智能,但每个人都有比较强的方面和比较弱的方面,通过分析自身的多元智能分布状况,就能够找出自己的专长。图1人的多元智能SWOT分析个人优点/弱点。SWOT分析法是一种用来分析人的优缺点以及外在的机会和威胁的常用工具,通过这种分析能够为自己的发展方向提供重要参考。如图2所示。图2SWOT分析法发挥强项,胜过打造完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强项与弱项,对此有人认为首先应当发挥强项,有人则认为补强弱点更重要,这两种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人们固有的许多弱项有时是很难甚至无法改变的,比如身高、年龄、天赋等,这种情况下更应当闪过自身的弱点,直接放大自身的优点,找到适合自己的路。找出优点,摆对定点。在进行个人知识管理时,通过认清自己、盘点自己、梳理自己,把自己的优缺点找出来后,就要将自己的优点摆在对的定点,这样就会成为一个有用的人,而且能够发光发亮。掌握趋势、接轨未来。一个人除了对自身优缺点的分析外,还应当掌握外界的发展趋势,顺应趋势,与未来接轨。2.保持知识流动增值知识获取:知识获得、整理、保存的技巧知识获得。知识获得有许多管道,要注意以下方面:第一,书籍/教育/专家——阅读书籍、上课参与教育训练以及与专家互动都是学习知识的主要管道。第二,网络/传媒——虚拟的网络空间和大众传媒已经成为现代人获取知识不可或缺的管道。第三,内部/外部——企业内部和外部的知识应当并重。第四,专业/非专业——专业知识和非专业知识应当并重。第五,好/坏、有用/没用——人们的习惯是当出现了亲子问题,就一定要上亲子课程,去找亲子教育专家;当出现了沟通问题,就要去翻阅沟通方面的书籍。而真正的个人知识管理高手则是在看风、看云、看海中都能找到面前的问题的答案。知识整理。知识整理有很多方法,每个人在记笔记时会采用不同的方式,有的人用思维导图,有的人用表格或画图,有的人则是用漫画或拍照记录人生,还有人则是习惯用演讲、微博和社交网站记录自己的每一天。所以,每个人整理知识的方法不同,每个人过每一天的方法不同,一个人可以用自己最适合的方式记录自己,只要自己觉得是一种沉淀即可——可以躲在自己的日记里,可以对着墙壁,可以对着暗室,也可以对着自己的信仰和上帝。一般来说,在进行知识整理时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分类、归档、更新;第二,命名、标签、搜寻;第三,分享,是最快的自省。分享,是最好的整理,也是最好的反省。一个好的讲者在演讲和微博互动中,应当多讲一些自己的荒唐岁月,把更多的信心给听者,而不是把信心给自己。知识保存。人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不是在满足自己,而是希望自己保存下来的东西对社会有意义。因此,正确的价值观是希望整个储存体系以后能够放给别人。知识保存的方式主要有三种:第一,书面化;第二,数字化;第三,云储存。未来的知识会在网络的世界里,在云储存的世界里无所不在,轻易取得,且都是免费的。知识增值:知识分享、应用、内化的技巧知识分享。未来在进行个人知识管理的分享时,可以跟企业一样,做到以下两点:第一,个人→团体→跨团体→组织→跨组织——知识可以通过各个途径分享给更多的人;第二,封闭式→开放式(有关→无关、有用→无用)——封闭的知识应当开放出去,有关的变成无关,有用的变无用,有关无关、有用无用都是可逆的,知识的价值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知识应用。在知识应用的过程中,可以遵循以下做法:第一,Step-1:阅读、学习、说出、写出——要养成阅读的习惯,在学习的过程中阅读,回去则要练习说出来,对于一时无法掌握的大量知识,可以试着去讲、试着去写。第二,Step-2:行动、实践、领略、体悟——如果写作不是自己的专长,就可以直接去实践,然后再去讲,这样很可能自然而然地就通过了。许多知识管理专家不只是知识管理者,还是非常务实的有理想、有梦想的实践者,他们有着很强的行动力和实践力。当人们怀疑他们的理念过于理想化时,却发现他们已经将具体的范例和行动做出来了。可以说,知识管理是一项理论兼实务的工作,既要有梦想和期许,更要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在这条路上不断推行和实践下去。知识内化。知识到最后要内化、领悟,让悟出来的知识长久地留存在心中,变成重要的个人财富。在整理个人知识时,如果能做到利他,自然而然就会利己,也就是说利己不一定利他,但利他一定会利己。对于知识工作者来说,如果懂得分享和利他,对方自然而然就会回报到你的身上,而且能量比原来想要利己的要多出很多倍。3.个人知识管理的好工具建立个人的实体/虚拟知识地图企业在进行知识管理时,要建立知识库、知识社区、专家资料库,同样个人知识管理也要建立自己的知识地图,包括知识库、知识社区和专家库,此外还可以将实体与虚拟知识地图搭配运作。建立个人知识来源——有自己时常阅读、参考的实体/虚拟图书馆或知识库。个人的知识库包括实体的书店、图书馆,以及网络上的维基百科、百度、谷歌图书馆等。正如人生的对立和矛盾本就存在,网络也是一个污秽与美丽并存的世界,但是其中有知识工作者一生都汲取不尽的宝贵资源。建立个人知识社区——有自己时常分享、互动的研习营、读书会或网络社区。包括听各种讲演,以及参加沙龙、论坛等。建立个人专家库——有自己时常请教、学习的前辈、专家或各界达人。很多时候,专家的一句话或一个资源,可以让一个人少奋斗很多年。如今,当云世界和社交网络平台出现后,个人知识管理的知识地图也会变得大不一样。比如,当人们在读iPad版本的乔布斯传记时,就可以通过上面的提示讯号获知全世界有多少人在读这本书,这些人分布在哪些国家和地区,同时还可以在旁边的信息栏看到乔布斯的其他书和乔布斯演讲的视频等。未来透过社交网络和云平台,会让个人知识库从实体走向虚拟,从一个人读书变成跟一群人一起读书,主要收获有:第一,发现某些同事,也对某些类型文档有兴趣——某一天当你在调取某一份文档时,很可能会发现有一个同事也在调取同一份文档;第二,认识相似兴趣同事,接触更多元的文档——当你认识某些与你具有相似兴趣的同事后,会发现他们还看了很多你从来没有看过的文档,这样就能从他身上学到很多东西;第三,发现某些同事,也对某些类型话题有兴趣——在知识社区中与某位专家互动时,很可能会发现其他同事也认识这位专家,并且对这个话题都感兴趣;第四,认识相似想法同事,接触更多元的话题——在知识社区中因为某个话题认识想法相似的同事,通过进一步交谈又会发现许多新的话题;第五,发现某些同事,也对某些领域专家有兴趣——在一起听某位专家的课程时结识了新的朋友,然后通过交谈发现彼此还听了许多其他专家的课程,由此双方都认识了许多新的专家。这就是社群网络的力量,在知识经济时代,通过将实体和虚拟的知识地图整合在一起,个人的知识管理就会变得没有界限。尤其是在如今的社交网络上,通过微博认识一个人或者被转发一则消息后,通过慢慢探索对方就能认识许多其他的人,可以说这是一个非常神奇的世界,它给知识工作者的知识体系和阅读体系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机会。使用个人知识管理工具在进行个人知识管理时,也要善于使用一些非常好用的工具,如表1所示。表1个人知识管理工具表名称标志举例&特点&用途思维导图(Mindmap)适合记录没有系统性的讲话,可以跟随着讲者的思维跳跃,最后很系统地完成记录谷歌图书馆/维基百科Googlebooks/Wikipedia)阅览量大,内容丰富,谷歌图书馆有很多精彩的国外书籍网络微盘(Dropbox)虚拟硬碟,可以存储大量的知识和信息,如Vdisc等社交网络/微博(Facebook/weibo)——互动性很强TED/百家讲坛/MIT里面有许多精彩的视频和课程,课程很完整,而且免费时间管理工具(Timemanagement)包括九宫格、番茄工作法、行事历、Todolist等;需要注意的是,时间管理系统再好,如果心法不对,也不能发挥系统的作用,比如对于习惯拖延工作的人,即使使用了Google云端的Calendar,仍旧可以把明天的日程推迟到后天,继续拖延;即使把未完成的文件放在了桌面的“未完成文件夹一”,也可以继续新建“未完成文件夹二”,等等。总之,工具只是一种辅助手段,一个人的心最重要。其他——二、成为思考型的知识学习者大前研一在《思考的技术》一书中说过:“比别人多一倍思考时间的人,可以拥有比别人多十倍的收入;比别人多三倍思考时间的人,可以比别人多赚百倍的利润。”这句话听上去似乎有些夸张,但却充分说明了思考的重要性。在读书的过程中,很多人只注重数量,却忽视了思考。当读完一本书后,大部分人只能粗略地说出书中写的是什么,这就好比一个普通大学毕业生的水平;有些人不但能说出书中写的内容,还能发现书中的一些问题,这就是一个硕士研究生的水平;还有人读完一本书后,能够发现书中的很多问题,并且开始找答案,这就是一个博士级的水准,决定这三种读书层次高低的是思考的深度。因此,作为知识工作者,在读书学习的过程中应该遵循三步曲:第一,阅读知识。专心上完一堂课或阅读完一本书,说得出上课或书本的内容。第二,发现问题。除了说出内容,还可以提出对于课堂中或书中的疑问。第三,找出解答。除了提出疑问,自己还会尝试将所有疑问的答案一一找出来。1.思考的方式与方法当前,许多人

1 / 2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