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学海文王斌2009年4月12日钻石卡基础知识重难点课程哲学部分马哲在命题中的地位、特点分值最高难度最大命题最灵活区分度最高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唯物史观马哲部分总体构架马哲各部分命题地位、特点绪论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唯物史观分值最高、主考大题主考选择题分值不高、选择题地位和分值有提高的趋势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1.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无产阶级学说,博大精深2.对马克思主义科学内涵的全面解读从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从阶级属性讲从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从狭义上说从广义上说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3.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完备而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1.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1)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经济、社会历史条件(2)无产阶级的斗争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2.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的继承与创新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3.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1)列宁主义的产生(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2)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两次飞跃、两大理论成果三、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1.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1)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2)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的哲学基础2.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1)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决定了自身的政治立场(2)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了自身的政治立场(3)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3.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首先,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反映。其次,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最后,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4.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马克思主义是()(仿真模拟题,多选)A.国际性的理论B.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C.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D.全人类的学说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本章主要内容唯物论辩证法物质观意识观运动观时空观实践观第一部分唯物论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2)哲学的基本问题唯物主义可知论不可知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谁是第一性是否有同一性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1997年理科单选题第1题)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意识和物质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出这个范围,其对立便是相对的。这是因为()(2002年文科多选题第16题)A.意识根源于物质B.意识是物质的反映C.意识是物质的固有属性D.意识是物质的存在形式E.意识可能转化为物质物质和意识的对立只有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过这个范围变是相对的了,这个范围是指()(2009年单选题第1题)A.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B.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统一性C.物质和意识何者更为重要D.物质和意识何者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更密切一、物质观1.物质的含义列宁:“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a、物质本质上是一种客观实在b、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c、这种客观实在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2.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的理论意义P13(1)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2)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批判了不可知论。(3)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4)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3.人类社会的物质性P14(1)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2)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3)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4.世界的物质统一性P13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客观实在性)。整个世界有共同的根源和本质。二、运动观1.运动的含义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2.运动和物质(不可分割)(1)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2)物质是运动基础和承担者。(3)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辩证法形而上学联系发展全面孤立静止片面根本分歧——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空间位置暂时未变根本性质暂时未变3.运动与静止(1)静止的含义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a.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b.运动和静止相互渗透,动中有静、静中有动(2)运动与静止的关系没有离开物质运动的“纯粹”时间和空间。没有离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三、时空观1.时间和空间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特点是三维性。2.物质运动的和时空的关系(1)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是不变的、绝对的。(2)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性随物质运动变化而变化,因而是相对的。3.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四、意识观1.意识的产生P12(1)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一切物质都具有反应特性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高等动物的感觉、心理人的意识(2)社会历史的产物a.劳动是动物心理向人类意识转化的决定性因素b.语言是意识的物质外壳200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试题(文科)2.人类创造的自然语言和人工语言()A.是人类的主观意识B.既非物质,也非意识C.是人类意识的物质外壳D.是意识的客观内容2.意识的本质(1)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2)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3)人脑的机能和属性199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试题(理科)11.鲁迅说过:“描神画鬼,毫无对证,本可以专靠神思,所谓‘天马行空’地挥写了。而他们写出来的却是三只眼、长颈子,也就是在正常的人体身上增加了眼睛一只,拉长了颈子二三尺而已。”这段话说明,人们头脑中的鬼神观念是()A.头脑中主观自生的B.人脑对客观世界的歪曲反映C.人脑对鬼神的虚幻反映D.可以从人世间找到它的“原型”E.人按照自己的形象塑造出来的3、意识的(能动)作用P36控制、影响人的生理活动主要表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目的性、计划性创造性(现象、本质;过去、现在、将来)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近一年多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迅速在全球蔓延,在危机面前,人们应该积极主动应对,化危为机。下列名言中符合意识能动性原理的是()(2009年多选17题)A.信心比黄金更重要B.我们唯一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C.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同时产生的D.事不必难,知难不难2.实践的特点①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②实践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体现了自觉的能动性。③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五、实践观P151.实践的含义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2008年第3题在听完一位成功的企业家讲课后,一些来自企业的学员感到有些失望,便问他:“你讲的那些内容我们也差不多知道,可为什么我们之间的差距会那么大呢?“这位企业家回答说:“那是因为你们仅是知道,而我却做到了,这就是我们的差别。“这句话表明了实践高于理论认识,因为实践具有()(单选)A.普遍有效性B.客观规律性C.主体能动性D.直接现实性典型真题3.实践的基本形式①物质生产劳动实践②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③科学实验4.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①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②实践集中表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③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2.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1)实践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分化和统一的基础。(2)劳动实践是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基础。(3)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第二部分辩证法二大特征三大规律四对方法五对范畴联系和发展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原因与结果、必然性与偶然性、可能性与现实性、现象与本质、内容与形式一、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P27(一)事物的普遍联系1.联系含义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1)客观性(2)普遍性a.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b.任何事物都同其他事物相互联系之中。c.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3)多样性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2.联系的特点(二)事物的永恒发展1.发展的含义及实质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2.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1)矛盾---就是对立和统一同一性斗争性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矛盾双方相互转化二、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矛盾双方相互分离(2)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1.矛盾及其基本属性(3)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a.利用对方的发展发展自己。b.吸取对方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发展自己。c.通过向对方转化发展自己。(4)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a.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为对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b.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力量。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1)矛盾的普遍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2)矛盾的特殊性有三种情形a.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b.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c.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矛盾群中又存在着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每一对矛盾中又有矛盾的主要方面与矛盾的次要方面(3)矛盾特殊性的方法论意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4)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三、量变质变规律1.质、量、度、关节点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示的规定性。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度的两端叫关节点或临界点。(1)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2)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3)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第三,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2.量变质变及其关系四.否定之否定规律1.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肯定因素是维持现成事物存在的因素。否定因素是促使现成事物灭亡的因素。2.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第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第四,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3.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1)前进性体现每一次否定都是质变,都把事物推到新阶段;每一周期都是开放的,不存在不被否定的终点。(2)曲折性体现曲折性体现在回复性上,其中有暂时的停顿或倒退,但是经过曲折终将为事物的发展开辟道路。五、辩证思维的方法P34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个别一般个别一般归纳演绎部分整体分析综合感性具体理性抽象理性具体认识抽象和具体在抽象的基础上形成的综合整体反映对客观事物某一方面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