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观与教育观关系解读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儿童观与教育观关系解读——兼谈有效的师幼互动王浩宁波大学学前教育系推荐书目1、《大教学论》夸美纽斯,人民教育出版社。2、《爱弥尔》卢梭,人民教育出版社。3、《人的教育》福禄贝尔,人民教育出版社。4、《蒙台梭利幼儿教育科学方法》蒙台梭利,人民教育出版社。5、《有吸收力的心智》蒙台梭利,人民教育出版社。6、《童年的秘密》蒙台梭利,人民教育出版社。7、《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杜威,人民教育出版社。8、《育人三部曲》苏霍姆林斯基,人民教育出版社。9、《儿童的一百种语言》甘第尼,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0、《童年与解放》黄武雄,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1、《本能的缪斯》布约科沃尔德,上海人民出版社。12、《儿童文化与儿童教育》刘晓东,教育科学出版社。13、《儿童的生活与教育》侯丽敏,教育科学出版社。14、《儿童精神哲学》刘晓东,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5、《儿童精神:一种人文的表达》丁海东,教育科学出版社。16、《新文化运动中儿童的发现》王浩,社会科学出版社。17、《超越早期教育保育质量:后现代视角》冈尼拉·达尔伯格、彼得·莫斯、艾伦·彭斯,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主要阐释内容一、儿童观和教育观二、儿童观与教育观的关系三、指南中的儿童观与教育观四、从一则案例看儿童如何学习与发展五、超越指南而树立何种儿童观与教育观一、儿童观和教育观(一)儿童观的概念(二)儿童观的形态(三)儿童观的结构(四)教育观的概念(五)教育观的形态儿童观是指成人(教师或家长)理解与认识儿童观点的总和,它涉及儿童的心理与发展特点、儿童的地位与权利、童年期的意义与价值等诸多问题。心理学社会学哲学(二)儿童观的形态1、社会主导形态的儿童观2、学术理论形态的儿童观3、大众意识形态的儿童观它是指一定社会中居统治和支配地位的人所认定的儿童观。这种儿童观往往以法律、政令、规章等形式加以正式确认。它往往是一元的。它是指心理学、社会学、哲学、教育学、经济学等学术领域的研究人员所持有的儿童观,它往往是多元的。它是指广大国民对于儿童的根本认识和态度,这是一种最具实际意义的儿童观。它也是多元的。从上述儿童观的形态出发,您认为《指南》中体现的是何种形态的儿童观,为什么?帮助幼儿园教师和家长了解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三)儿童观的结构1、自然构面儿童是一种自然的存在,儿童是自然之子。2、精神构面儿童是一种精神的存在,有自己的思想和情感。3、社会构面儿童是一种社会的存在,是社会的未来和希望。4、文化构面儿童是一种文化的存在,有属于自己的文化。(四)什么是教育观教育观是指人们对教育以及它与其它事物关系的看法。具体地说就是人们对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评价等要素及其属性和相互关系的认识;还有人们对教育与其它事物相互关系(教育与政治;教育与经济;教育与文化等)的看法,以及由此派生出的对教育的作用、功能、价值等各方面的理解。(五)教育观的形态1、社会主导形态的教育观2、学术理论形态的教育观3、大众意识形态的教育观二、儿童观与教育观的关系•(一)儿童教育与国家的文明•(二)儿童观之于教育观的价值•(三)儿童发展与儿童教育的关系(一)儿童教育与国家文明的关系你要看一个国家的文明,只消考察三件事:第一看他们怎样待小孩子;第二看他们怎样待女人;第三看他们怎样利用闲暇的时间。——胡适《指南》的颁布以及《指南》中有关儿童以及儿童教育的描述,能否深刻体现出国家的文明?(二)儿童观之于教育观的价值三天不打,上房揭瓦教育方法小孩子儿童观对于教育观的具体意义是什么?教育观儿童观理解先于教育(三)儿童发展与儿童教育的关系1、发展决定教育儿童的发展状况和发展水平决定了教育所应当采取的内容和方式,教育是由发展制约着、决定着的,或者说,教育从属于发展。2、教育创造着发展没有教育,儿童的发展将会是另外一番景象,甚至可以这样说,没有教育,儿童就无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他只能作为一个纯粹的生物体或自然人而存在。从这一角度看来,发展是由教育制约、决定与创造的。格塞尔的“成熟势力说”就是代表。人,只有受过教育才能成为人——康德3、发展与教育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尽管教育创造了发展,但它所创造的发展又必然遵循着儿童发展的必经途径,教育对发展的创造不是任意的、无边无际的,它的创造过程立根于发展,而且它的创造结果又必然地符合儿童发展的自然进程。因而,教育与发展是相互制约、相互决定的。从儿童发展与儿童教育的关系出发,我们该树立以及用什么样的思维方式来面对和开展我们的工作?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瑞吉欧的方案教学理论等都充分体现了上述思想。三、《指南》中的儿童观与教育观(一)《指南》中的儿童观(二)《指南》中的教育观(三)《指南》中的“教育建议”(一)《指南》中的儿童观1、指南中的儿童观主要是指儿童的学习与发展观,即儿童是如何学习与如何发展的,具体表现为哪些特点。在“说明”中第二部分:《指南》以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为目标,以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为核心,通过提出3-6岁各年龄段儿童学习与发展目标和相应的教育建议,帮助幼儿园教师和家长了解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建立对幼儿发展的合理期望,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让幼儿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主要体现在说明中的第四部分和每个领域前面的介绍以及相应的培养目标上,这里我们主要从说明中的第四部分来解读。2、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1)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儿童的(学习)发展是一个整体,要注重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而不应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发展。(2)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幼儿的发展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征。每个幼儿在沿着相似进程发展的过程中,各自的发展速度和到达某一水平的时间不完全相同。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发展进程中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他们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到达《指南》所呈现的发展“阶梯”,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3)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4)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良好行为倾向是终身学习与发展所必需的宝贵品质。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帮助幼儿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学习品质。忽视幼儿学习品质培养,单纯追求知识技能学习的做法是短视而有害的。(二)《指南》中的教育观1、《指南》中的教育观主要是指教师和家长如何去教育儿童的,即为了儿童健康、幸福、快乐地学习和发展,教师和家长该如何去做以及应注意什么问题等。在“说明”中第二部分:《指南》以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为目标,以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为核心,通过提出3-6岁各年龄段儿童学习与发展目标和相应的教育建议,帮助幼儿园教师和家长了解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建立对幼儿发展的合理期望,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让幼儿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教育观主要体现在《指南》中的第四部分和每个领域中的“教育建议”上,这里我们主要从说明中的第四部分来解读。2、说明中第四部分的教育观(1)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儿童的(学习)发展是一个整体,要注重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而不应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发展。(2)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幼儿的发展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征。每个幼儿在沿着相似进程发展的过程中,各自的发展速度和到达某一水平的时间不完全相同。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发展进程中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他们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到达《指南》所呈现的发展“阶梯”,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3)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4)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良好行为倾向是终身学习与发展所必需的宝贵品质。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帮助幼儿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学习品质。忽视幼儿学习品质培养,单纯追求知识技能学习的做法是短视而有害的。(三)《指南》中的“教育建议”1.营造温暖、轻松的心理环境,让幼儿形成安全感和信赖感。(健康)2.多给幼儿提供倾听和交谈的机会。(语言)3.成人以身作则,以尊重、关心的态度对待自己的父母、长辈和其他人。(社会)4.真诚地接纳、多方面支持和鼓励幼儿的探索行为(科学)5.尊重幼儿自发的表现和创造,并给予适当的指导(艺术)每条“教育建议”中,都或明或暗地体现或彰显着某种儿童观,也即儿童学习与发展的特点。由此可以看出儿童观与教育观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四、从一则案例看儿童如何学习与发展(一)《我和我的影子朋友》(二)幼儿学习的具体特点(三)幼儿学习特点下的教育我和我的影子朋友:光和影是常见的自然现象,并且是儿童能接触的,知道我有一个影人,但是儿童对影子的认识是怎样的?他们是否知道?知道多少?由此,老师寻找的切入点就是:如何认识自己与影子的关系?教师首先让孩子画一画“我和我的影子朋友”为活动切入点,让儿童相互之间比较一下各自画的是否一样,然后去和实际的影子对比一下,由此引发了一些列的儿童“问题”研究,也即儿童不断深入与探究的学习与发展过程,具体如下:(二)幼儿学习的具体特点由此《我和我的影子朋友》这一案例出发,您认为幼儿是如何学习的,或者说,幼儿学习有什么特点?幼儿学习的特点•做中学(直接经验)•玩中学(游戏)•生活中学(生活)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作为老师,自己又是如何学习的?我们能否清晰地明确自己和幼儿学习之间的区别是什么吗?儿童学习的过程,也是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简要归结为以下几方面:1、发现并提出问题(意识到并通过分析明确问题)2、寻找问题的“症结”(根据线索,推测原因)3、形成假设(根据原因分析设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4、验证假设(用适当的方法或手段检验方法是否有效)5、得出结论(儿童自己探索的结果和认识)它使幼儿体会到如何去思考,感受到影响事物因素的复杂性,学习多角度考虑问题;同时,“做事”、“研究”、“解决问题”的经验和能力也会逐渐提高。这个过程,可以称为“行动研究”的过程。儿童是积极主动的学习者、研究者与发展者!五、超越《指南》而树立何种儿童观与教育观(一)个体儿童观与教育观形成因素分析(二)我们该树立什么样的儿童观与教育观(一)个体儿童观与教育观形成因素分析1、情感因素2、重要他人3、环境因素4、努力与能力5、童年回眸(二)我们该树立什么样的儿童观与教育观1、儿童是人,他具有人的尊严与其他一切基本人权。2、儿童是一个全方位不断学习与发展的“整体”的人,他具有满足学习与发展需要的权利。3、不同性别的儿童应当受到平等的对待,拒绝重男轻女的现象。4、童年不止为成年做准备,具有独立存在的价值。5、儿童有其内在的精神生活,成人应当尊重和珍视这种精神生活,儿童还具有形之以外的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6、儿童是文化的产物,但儿童也创造自己的文化即儿童的文化。7、每位儿童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儿童的发展,还在于儿童的欢乐和幸福。8、儿童有权拥有欢乐自由幸福的童年,应最大限度的发展儿童的智能。9、儿童参与决定和建构自己的生活方式,是社会的一员,也参与决定和建构他人

1 / 5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