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PPT课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刮痧疗法刮痧疗法起源•起源于民间,古代称为砭术。•唐代人们开始用苎麻线来刮掠治疗疾病。“戛(jia)法”刮痧疗法起源•元代医家危亦林在《世医得效方》中记载,一种治疗“沙症”(即“痧症”)的方法:“又法治沙证,但用苎麻蘸水,于颈项两肘臂两膝腕等处戛掠,见得血凝皮肤中,红点如粟粒状,然后盖复衣被,吃少粥汤或葱鼓汤,或清油个葱茶,得汗即愈。此皆使皮肤腠理开发松利,诚不药之良法也。”概念刮痧疗法是用特制的刮痧器具,配以一定的刮痧介质,在体表进行相应的手法刮拭,使皮肤表面产生淤血点,斑点或点状出血,从而达到以防治疾病目的一种方法。扩张毛细血管,增加汗腺分泌,促进血液循环宣通气血、活血化瘀排毒解毒、促进新陈代谢增加机体免疫功能一、治病、保健的机理治病保健的机理和临床作用1.治疗作用2.保健作用3.诊断作用二、临床作用治病保健的机理和临床作用1.非药物疗法、无副作用2.疗效显著、立竿见影3.经常刮痧保持健康4.操作简便、自诊自疗三、临床优势治病保健的机理和临床作用牛角玉器刮痧工具刮痧器具——刮痧板木竹类刮痧板的选择•1.椭圆形:适宜于人体脊柱双侧、腹部和四肢肌肉较丰满部位。•2.方形:一侧薄而外凸为弧形、对侧厚而内凹为直线形,适宜于人体躯干、四肢部位(治疗疾病多用薄面刮拭皮肤,保健多用厚面刮试皮肤)。•3.缺口形:适宜于手指、足趾、脊柱部位。•4.三角形:棱角处便于点穴,适宜于胸背部肋间隙、四肢末端部位。•5.梳形:适宜于头部。刮痧介质——刮痧油刮痧油是中草药与医用油精炼而成的油剂。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炎镇痛、解肌发表、缓解疼痛等作用。刮痧介质——刮痧乳刮痧乳是天然植物合成的乳剂,具有改善血液循环、新陈代谢、润滑护肤增效的作用。•植物油、白酒、水、滑石粉等刮痧介质——其他持板方法用手握住刮板,刮板的底边横靠在手掌心部位,大拇指及另外四个手指呈弯曲状,分别放在刮板两侧。(刮痧时利用指力和腕力使刮痧板和皮肤之间夹角约45°为宜)刮拭要点(五度一方向)五度角度:刮板与刮拭方向保持20度—90度进行刮痧。长度:刮痧部位刮拭时应尽量拉长,如背部每条6—15厘米力度:力量适中均匀速度:适中程度:一般刮拭20次左右,以痧痕为度,停止刮拭。如一些不出痧或出痧少,不可强求。总原则:由上而下、由前而后、由近及远,即先面部、胸腹,在头部、肩部、背腰部,先上肢后下肢。1)单方向刮拭,不宜来回。2)刮好一部位(经络),再刮另一部位(经络)刮痧的次序与方向1)头部:一般采用梳头发,由前向后。2)面部:由正中向两侧,下颌向外上刮拭。3)胸部正中应由上向下,肋间则应由内向外。4)背部、腰部、腹部则应由上向下,逐步由内向外扩张。5)四肢宜向末梢方向刮拭。刮痧的方向按压力刮拭要领刮板作用力透及的深度应达到皮下组织或肌肉,如作用力大,可达到骨骼和内肌。正确的刮拭手法,应始终保持按压力。每次刮拭应速度均匀,力度平稳,不要忽轻忽重、头轻尾重或头重尾轻。点线面结合点即穴位,穴位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面即指刮痧治疗时刮板边缘接触皮肤的部分,约有1寸宽。线即指经脉,是经络系统中的主干线,循行于体表并连及深部,约有1毫米宽。点、面、线相结合的刮拭方法,是在疏通经脉的同时,加强重点穴位的刺激,并掌握一定的刮拭宽度。选择刮痧部位•1,选择病变部位相关经穴或经脉。•2,选择距离病变部位较远的穴位。•3,根据临床经验选择特点穴位。•4,按神经分布部位进行刮痧。头面胸腹腰背颈项肩胁头面四肢肩颈项肩颈项臂刮痧法常用体位消毒•刮痧前做好消毒处理,刮痧部位先用热毛巾擦洗干净,再用75%的乙醇常规消毒,刮具使用前也需要消毒。刮拭手法按力量大小分类1)轻刮法:力量小,被刮者无疼痛及其他不适感觉。皮肤仅出现微红,无瘀斑。适宜于老年体弱者、疼痛敏感部位以及辩证属于虚证的患者。2)重刮法:力量较大,以患者能承受为度。适宜于腰背部脊柱两侧、下肢软组织较丰富处、青壮年体质较强壮以及辩证属于实证、热证者。刮拭手法按移动速度分类1)快刮法:刮拭频率在每分钟30次以上。适宜于体质强壮者,主要用于刮拭背部、四肢以及辩证属于急性、外感病证的患者。2)慢刮法:刮拭频率在每分钟30次以内。适宜于体质虚弱者,主要用于刮拭头面部、胸部、腹部、下肢内侧等部位以及辩证属于内科、体虚的慢性疾病患者。刮拭手法按刮拭方向分类1)直线刮法:在人体体表进行有一定长度的直线刮拭。此法宜用于身体比较平坦的部位,如背部、胸腹部、四肢部位。2)弧形刮法:刮拭方向呈弧线形,刮拭后体表出现弧形的痧痕,操作时刮痧方向多循肌肉走形或根据骨骼结构特点而定。此法适宜于胸背部肋间隙、肩关节和膝关节周围等部位。刮拭手法1摩擦法2梳刮法将刮痧板与皮肤直接紧贴,或隔衣布进行有规律的旋转移动,或直线式往返移动,使皮肤产生热感。宜用于麻木、发凉、或绵绵隐痛的部位,如肩胛内侧、腰部和腹部,也可以用于刮痧前,使患者放松。刮痧板或刮痧梳从前额发际处及双侧太阳穴处向后发际做有规律的单方向刮拭,与头皮呈45°,动作轻柔和缓。用于头痛、头晕、疲劳、失眠和精神紧张等。按刮痧板接触体表部位分类刮拭手法3面刮法4角刮法用手持刮板,刮拭时用刮板的3分之1边缘接触皮肤,刮板向刮拭的方向倾斜30°至60°,以45°应用最为广泛,利用腕力多次向同一方向刮拭,有一定刮拭长度。这种手法适用于身体比较平坦部位的经络和穴位。用刮板角部在穴位上自上而下刮拭,刮板面与刮拭皮肤呈45°倾斜。这种刮法多用于沟、窝、凹陷部位,如胸部中府、云门穴。按刮痧板接触体表部位分类5点按法用刮板角与穴位呈90度角垂直,由轻到重,逐渐加力,片刻后猛然抬起,使肌肉复原,多次重复,手法连贯。这种手法适用于无骨骼的软组织处和骨骼凹陷部位,如人中穴、膝眼穴。6拍打法用刮板一端的平面拍打体表部位的经穴。拍打法多在四肢特别是肘窝和膝窝进行,拍打时一定要在拍打部位先涂刮润滑剂,拍打法可治疗四肢疼痛、麻木及心肺疾病。按刮痧板接触体表部位分类7按揉法8厉刮法用刮板角部与穴区呈90度角垂直,刮板始终不离皮肤,并施以一定的压力作短距离(约1寸长)前后或左右摩擦。这种手法适用于头部全息穴区。用刮板角部20度角倾斜按压在穴位上,作柔和的旋转运动,刮板角平面始终不离开所接触的皮肤,速度较慢,按揉力度应深透至皮下组织或肌肉。常用于对脏腑有强壮作用的穴位,如合谷、足三里、内关穴以及后颈背腰部穴位的治疗。按刮痧板接触体表部位分类9疏理经气法按经络走向,用刮板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循经刮拭,用力轻柔均匀,平稳和缓,连续不断。一次刮拭面宜长,一般从肘膝关节部位刮至指趾尖。常用于治疗刮痧结束后或保健刮痧时对经络进行整体调理,松弛肌肉,消除疲劳。按刮痧板接触体表部位分类•颈部大椎穴刮痧时力度宜小、轻,左右两侧刮痧时手法尽量拉长。颈项部项三线•腰背部较瘦的患者刮痧时,手法宜轻,以免损伤脊柱。•胸腹部胸部刮痧时,避开左右两侧乳头。膻中刮肋間隙腹部五线刮•胸腹部胸部刮痧应取肋间,不宜在肋骨上刮痧;饭后30分钟刮,肚脐应避开及不可擦油。肝硬化、腹水、胃出血或腹部手术不久禁刮。•四肢刮痧部位尽量拉长。肘窝刮委中三带刮痧的补泻方法按压力度小、作用浅、速度慢、刺激轻、顺经络行走、刮拭时间相对较长,对皮肤细胞、肌肉有兴奋作用。宜用于体弱多病、久病虚弱的虚证患者,或对疼痛敏感者。按压力度大、作用深、速度快、刺激重、逆经络行走、刮拭时间相对较短,对皮肤细胞、肌肉有抑制作用。宜用于身体强壮、疾病初期的实证患者以及骨关节疼痛患者。介于补法与泻法两者之间:按压力度和速度适中,时间因人而异。适宜于虚实夹杂体质者,尤适宜亚健康人群或慢性病患者的康复刮痧。补法泻法平补平泻法痧象分析•痧象颜色鲜红:热证•痧象紫红色:血瘀•痧象青紫或青黑:血瘀兼寒证•痧象晦暗无光泽:陈旧性疾病•痧象暗紫色、暗青色、包块状、青筋样:经脉严重瘀滞、缺氧,时间较长•痧象少量红色瘀点、瘀斑:身体健康者刮痧的时间治疗时间每个部位一般刮拭20-30次,通常一个患者选3-5个部位;局部刮痧一般10-20min,全身刮痧宜20-30min。治疗刮痧时,汗孔开泄,消耗正气。为有利于扶正法邪,或祛邪而不损正气,故治疗时间一般限制在20-30分钟之内,每次宜治疗一种病症。如采用泻刮手法超过30分钟时,正气消耗过多,会出现疲劳反应。治疗刮痧应在饭后半小时以后进行。刮痧的时间间隔时间第一次治疗刮痧完毕,出痧部位应待痧消退后,方可进行第二次治疗。痧消退的时间与患者体质、病情、出痧部位以及刮痧次数有直接的关系,一般约3至7天。因此两次治疗刮痧应间隔3至7天。刮痧的时间疗程刮痧治疗无严格的疗程之分。在治疗刮痧时,为便于观察治疗反应及疗效,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大致确定疗程如下∶急性病2次治疗为一个疗程(痊愈为止)。慢性病7-10次治疗为一个疗程。刮痧的程度1.刮拭的力量强度:刮痧时用力要均匀,由轻到重,以能够承受为度。2.出痧程度:一般刮至皮肤出现潮红、紫红色等颜色变化,或出现粟粒状、丘疹样斑点,或片状、条索状斑块等形态变化,并伴有局部热感或轻微疼痛。对一些不易出痧或出痧较少的患者,不可强求出痧。刮痧疗法虽然适应证多,临床运用广泛,但也有它一定的局限性,并非毫无禁忌,刮痧疗法的禁忌症主要有以下几种:1、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全身浮肿、极度虚弱或消瘦者。2、有出血倾向的疾病,如严重贫血、血小板减少症、白血病、过敏性紫癜症等。3、精神分裂、抽搐等不配合进行刮痧者。4、醉酒、过饥、过饱、过度疲劳者。刮痧禁忌症5、新发生的骨折患部不宜刮痧,须待骨折愈合后方可在患部补刮。静脉曲张、及未合的小儿囟门等处。恶性肿瘤患者手术后,疤痕局部处慎刮。6、原因不明的肿块及恶性肿瘤部位禁刮。7、孕妇的腹部、腰骶部、三阴交、合谷等穴及妇女的乳头禁忌刮痧治疗。8、局部有疖、痈、溃烂等疾病。禁忌症:1、初次刮痧患者,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恐惧心理,以免晕刮。2、治疗刮痧时应避风和注意保暖。3、刮痧工具要严格消毒,防止交叉感染,刮痧前要仔细检查刮痧工具,以免刮伤皮肤。4、刮痧手法要用力均匀,以患者耐受为度。刮痧注意事项刮痧注意事项5、不可一味追求出痧而加重手法或延长刮痧时间。6、刮痧治疗后饮温热水一杯。7、刮痧治疗后的数小时内应避免冷水刺激。8、刮痧后皮肤出现的颜色形态等变化都属于刮痧的正常反应,数天后自动消失,不需要特殊处理。出痧部位需痧消退后才能再次刮痧,退痧时间根据体质不同而有快有慢,一般为一周左右。9、刮痧过程中,要经常询问患者感觉,如遇晕刮应立即停止刮痧并处理。刮痧实例图片拍打实例图片拔罐实例图片刮拭主要部位为头部、肩颈部和上肢1、刮头部:患者取坐位1)头部两侧:刮拭右侧为例,一手固定左侧,一手握持刮痧板沿左头侧部足少阳胆经循行区域,从头前侧太阳穴附近开始,绕耳上,向头侧后部乳突和风池穴方向刮拭,先轻刮,然后逐渐加重,以患者能够耐受为度,最后再逐渐减力轻刮。每一侧刮拭10-20次为宜。常见病症的刮痧方法感冒(上呼吸道感染)2)头后部:一手扶持患者头顶部,另一手首先刮拭头后部正中督脉循行区域,从百会穴向头后部至颈项过风府穴方向刮拭,每一侧刮拭10-20次为宜,然后刮拭头后部双侧,从头顶向后部至颈项过风池穴方向刮拭,刮拭力量和次数同头后部正中部位。注意头部刮痧不需要抹刮痧介质,并且不可强求出痧。2、刮颈肩部:患者取坐位1)颈部:用直线刮法刮颈部督脉循行区域,从哑门至大椎进行刮拭,重点刮拭大椎穴,刮拭10-20次为宜。2)肩部:用弧形刮法刮两侧肩部,由风池及乳突根部从上向下,经过肩井,刮向肩端,每侧刮拭10-20次为宜,力量均匀适中,并在风池、肩井穴加点压按揉手法,增强效果。颈项部项三线3)刮上肢:一手牵拉前臂,一手用直线重刮法刮拭前臂手太阴肺经循行区域,从尺泽经孔最、列缺、经渠刮至太渊,每侧刮拭10-20次。在支沟、合谷穴处可用刮板棱角点压按揉3-5次。主要刮拭头部、颈肩部和上肢1、头部:患者取坐位。采用梳刮法,从前额发际处及双侧太阳穴处向后发际处做有规律的单向刮拭,使头部放松。注意重点刮拭太阳

1 / 6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