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照阅读目标文本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对照阅读目标文本,哪些内容是关于“知识和能力”的?哪些内容是关于“过程和方法”的?哪些内容是关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者之间又是怎样融合一体的?请把你的分析与理解写下来。新课程提出了三维目标的概念,是对我们中小学多年教育教学实践的总结升华,是对国内外教育教学理论的借鉴和创新(布卢姆、加涅等都有一系列的学习目标分类,国内目标教学也提出要在一个知识点的教学中,有机融合知识、技能、情感领域的学习目标)。那三维目标到底应该怎样来实现呢?以下我也谈谈我的看法。第一维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主要包括人类生存所不可或缺的核心知识和学科基本知识;基本能力——获取、收集、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传授式教学和探究式教学各有利弊。很多教师采用的最多的教学方法是传授式教学,这种方法是一种填鸭式的方法。对学生来说,这种方法很被动,但却是一种有效的记住知识点的方法。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主思考能力却不是很强,久而久之,学生会变得很呆。家长可能会说:“这个小孩怎么越学越憨呀?“探究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知识,学生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忘记这个知识点。我个人认为传授式教学适合物理定义定律的教学,而探究式教学适合实验。这两者有机结合是最好的。第二维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主要包括人类生存所不可或缺的过程与方法。过程——指应答性学习环境和交往、体验。方法——包括基本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具体的学习方式(发现式学习、小组式学习、交往式学习……)。课堂上老师和学生的互动,同学之间的互动,小组之间的互动是活跃课堂气氛的催化剂。老师如果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那便是最大的成功。小组讨论,同学之间争得面红耳赤,能激起学生很大的兴趣。第三维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责任,更重要的是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价值观不仅强调个人的价值,更强调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科学的价值,更强调科学的价值和人文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人类价值,更强调人类价值和自然价值的统一,从而使学生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一直是教育的重点。记得濮存昕做的公益广告词是“教育的根本是爱与责任“让学生成为四有新人是每一个老师的光荣。在物理的海洋中科学家的坚强,严谨治学的精神,探究的方法过程是每一位学生的营养。三维的课程目标应是一个整体,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互相联系,融为一体。在教学中,既没有离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也没有离开知识与技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学习。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要求根据各学科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设计课程目标。具体到教学实践,就是要把原2、学习新课程理念以后,我们知道阅读目标是以三维设计的。可是在备课时,怎样表述“教学目标”,尤其是三维目标融合的内容呢?请把你的建议写出来。1.首先要弄清楚我们学的是“什么知识”。先看一个板书内容:假设,让学生(或你)为这个板书加一个课题名称(标题),你会写什么?例如,“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这节课,从知识层面是让学生了解自然界的外力及其作用形式,认识不同地区的外力和外力作用形式的差异,解释各种外力地貌的地质成因。简单地说,就是让学生弄清楚(认识)外力作用与地貌形态的相互关系:外力作用塑造地表形态,地表形态反映外力作用。以下是两位老师这节课的板书内容:地质作用内力作用内力作用流水风力冰川侵蚀沉积再给出大家看一位位教师的板书(昨天没评上一等奖的老师的板书)比较以上两个析书,哪一个更能体现“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这节课的地理性?2.其次,要弄清楚今天我们要学“哪些知识”?下面是一位老师的“石油五问”:显然,这里关于石油的“五问”本身不是我们需要学习的地理知识,五问后面的“结论”才是我们的今天要学的知识内容。我们看看这位老师的板书中有没有把这些知识信息完整、清晰地传递出去。石油世界第一能源能源为何物有何用中国东部地区中东地区需求上升产油量下降有几许有何忧供求清洁可再生能源接班何物煤铁。。。。。第三,我们要弄清楚这些知识应当“怎么学习”。怎么学习?要分析学习对象,要课标和教材,要选择教学方法,要进行教学设计。(涉及过程与方法)技能教学。技能的范围比较广,有听说读写的一般技能,也有关于学科的特殊技能。就具体学科而言,侧重点应当在学科的特殊技能上——即地理技能。这里的地理技能主要是指地理的学习技能,或者是学习地理的技能。这方面与“过程和方法”有很多相通,技能与方法不同,方法是策略性的,技能上操作(技巧)性的。知识主要通过传授的方法获得,技能主要依靠训练(实践)的方法获得。例如:流水和风力的实验实验的目的还是获得知识,但为什么要通过实验,设计的意图是什么?应当是培养学生的学习技能,经历人的自然的认知过程,体验探究的过程,学习探究的方法。这个实验中有哪些技能应该得到训练呢?或者这个实验要求训练哪些技能呢?一是观察技能,能发现实验过程是发生的现象;二是感知和归纳,能通过观察得出合符实际的结论;三是运用得到的结论去解释自然界的现象,进而检验结论。这个实验的设计颇有创意,也很大胆,但有几点商榷:一是:观察需要目标。(“你看到什么现象?”如果改为“流水的冲刷作用使沙堆的形状发生了什么改变?”“流水搬运来的泥沙沉积物颗粒大小怎样分布?堆积形状有什么特点”?学生的观察可能更有目标性,不会茫然不知所“见”)二是:两个实验同时进行,不利于教学。可以先后分开做;也可以两组分别做;也可以只做一个,另一个让学生进行推理想象。这样会更好地落实技能训练的目标。尽管总体看实验效果没有达到设计和期望的效果。但作为一种探索,是值得肯定的。(这类实验,最好能放在地理实验室里进行)对地理图表的阅读技能和绘制技能,还有动手的绘图技能训练都比较重视,也做得很好。下面再看一例:“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中的探究学习技能训练,也许对“学习技能”的训练会有另一种启示。分布生态环境问题现状成因危害对策自然人为间接直接这个技能训练设计中,具有“案例学习”的一般学习方法,可以迁移运用到类似的其它环境问题的学习,这正是案例学习的基本要求。知识与技能目标如何在课堂落实这里只提几点建议,供老师们参考:第一点:要讲究知识教学的方法知识教学的方法主要有两信基本途径:一是被告知,大多是显性的、陈述性的一类知识,包括文本阅读、师生讲述、展示和演示等等;二是探究获知,主要是隐性的、策略性的一类知识,包括独立思考、同伴讨论、动手实验、图表绘制、野外考察等等。两者差异在哪里?前者,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需要激励的是兴趣;后者,学生采取主动的姿态,需要的鼓励的是热情(参与)。对不同内容,采用不同方法。第二点:要注意科学规范地表达知识(1)正确。正确就是没有错误,强调知识的科学性。从课堂教学中我们发现老师们在这方面存在不少的问题,希望能引起足够重视。有些是专业知识的缺陷,有些是老师自身的教学素养,有些可能是偶然性差错(口误或笔误)。这些存在的问题,施教者往往不会自己发觉,因此需要别人来诊断,所以同行之间相互听课,就有这个好处。高压低压这是地面这代表两种风向举几例:如对着舟山的海岸地貌图片,不能说这是海岸线;利用煤矸石做地砖,不能说是提高了煤炭资源的利用率;黄土高原形成不能说成是风力的沉积作用;还有在热力环流成因分析中,应该先画出等压面弯曲状况,再来画水平气流运动,而颠倒着来。下面的图示是不正确的(2)规范。讲地理原理知识,更要注意使用规范性的地理概念和术语,表达不准确会影响学生对概念的不当运用。要注意教学语言与生活语言的区别,运用生活语言讲地理知识,有很多优势,但不能随意、不恰当地使用。如果学生使用不规范,我们也要注意纠正,否则,学生讲地理知识就没地理味,考试或写文章就不会正确、规范地使用地理术语。举个例子,有老师面对黄土高原的地貌景观图片,问学生“作者是谁?”(补充:哪种外力),怎么创造出来?(强调:怎么形成的),你喜不喜欢这个作品?(说明:地貌对人类活动的有利和不利条件)。不是不能这样问,这样的语言可能更有亲和力,更易引发学生的思考力,但老师随之需要跟进的正确的地理用语,给学生以示范,培养学生习惯地使用地理语言。学生说“这里很难看”,其实是这里植被稀少,感觉很荒凉,环境不优美。又如“在什么条件下(水平运动和近地面)考虑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而不是“什么地方考虑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第三点:注意防止知识传递失真信息传递主要有三个途径:声音、文字、图象。基本要求是:(1)简洁性(图式化),这一点,老师们都在做,而且做得比较好。(2)完整性(知识结构)下面这个板书是有欠缺的,就是缺了知识的完整性:地质作用内力作用内力作用流水风力冰川侵蚀沉积下面的板书也是不完整,而且不有不够科学的地方,(你能否帮他改动一下?)(3)有效性我们把下面板书改动一下,看看是否更有利于学生的知识掌握:3、选择一篇课文,结合阅读教学的相关理论和策略/设计一则教学方案,把方案的要点写下来。学习目标1.认识坝、傣等5个生字。会写坪、坝等12个字。能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19个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课文,抄写描写窗外安静情景的句子。课前准备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2.具有云贵地区少数民族特色的音乐磁带或CD碟片。3.词语卡片。第一课时举行民族风情展示会1.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不同的的民族有不同的服饰,更有不同的风俗。下面我们举行一个少数民族风情展示会,请你展示自己找到的有关图片,介绍自己了解的少数民族的情况。学生展示介绍,教师提示学生着重介绍少数民族的服饰特征、生活习俗。2.视学生介绍情况,教师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补充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的情况。3.评选最佳学生,颁发小奖品。揭示课题,范读课文。1.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就有这样的一所民族小学,大家愿意不愿意去参观一下?2.板书课题:我们的民族小学。3.教师配乐范读。选择具有云贵民族风情的乐曲,如《小河淌水》、《蝴蝶泉边》、《有一个美丽的地方》等配乐。自学生字新词,试读课文。1.这所民族小学美不美?大家肯定想亲自去走一趟,转一圈。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2.学生试读。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教师相机出示每小节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也该提示。第一自然段:坪坝(bà)绒球花傣(dǎi)族景颇(pō)族阿昌(chāng)族德昂(áng)族绚丽多彩第三自然段:蝴蝶孔雀舞摔跤(jiāo)山狸第四自然段:凤尾竹摇晃(huàng)分组朗读,组间比赛1.分小组朗读,每组读一自然段,各组练习。2.各组练习后进行比赛。巩固字、词,指导写词。1.指名读生字,新词。2.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a.着重分析指导戴、蝴、蝶、雀、舞。并且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戴,半包围结构,右上包左下,注意各部分位置,相互要结合紧凑。蝴左中右结构,相互要靠近些。蝶字要注意右旁的构成。雀字小字下边的撇(丿)要长些。舞字中间四竖要写短小、靠拢些,第三横要长些,整个字第十三画是撇折。b.学生写字。3.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4、阅读评价的策略有哪些?(1)评价的目的:从甄别选拔走向促进全体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评价的目的究竟是什么?这是语文课程评价中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从目前语文课程评价现状来看,评价的目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甄别选拔性评价,例如,目前的高考和中考所采用的评价,其目的是淘汰和选拔;二是鉴定性的水平评价,例如,目前学校普遍采用的期中、期终考试就是鉴定性的水平评价,其目的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

1 / 1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