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下学期七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质量分析广厚乡中心学校冯雪冰七年历史期中考试考试质量分析通过两个多月的历史教学,迎来了期中考试,针对考试的情况对本次考试作深刻的分析,以此来改进自己的教学,在思想和方法上都争取有一定的突破,所以我在备课、上课我都更加认真,力求不耽误学生的成绩,以下是具体分析:考试得分情况为:七年一班参考人数为36人,历史总分1840分,平均分为51.14分,(年组历史平均分为50.2)优秀人数4人,优秀率11.1%,(年组优秀率为11.8%)及格人数为13人,及格率为36.1%,(年组及格率为37.8%)差生5人,差生率为13.9%,(年组差生率13.4%)。总体情况还好,优秀率、及格率同其它两班相比也有一定的差距,而且差生人数还很多。大部分学生都不及格,高分也很少,基本如实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态度。一、存在的问题及失分原因分析:(一)基础知识和掌握不到位,课堂上学的历史时间、事件等当时觉得比较清晰,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没有理顺;基础知识不扎实,基本概念混淆不清。无论是理解能力、运用能力,还是创新能力,都必须建立在双基掌握的基础上,部分学生平时听课效率不高,思考、理解不够,课后巩固不足,考试马虎,不求慎解是导致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的主要原因。其中张甜甜同学有明显的进步,上次历史排名第8,这次年组第4。但是张欣宇和崔畅历史成绩和总成绩相比,还是属于短板,所以我要格外关注这两位同学的历史学习情况。其余同学基本上历史成绩并没有影响到总成绩的排名,总分高,历史分也不低,保证了成绩的整体排名。另外,在不及格的几位同学当中,苗爽和李卓亮才考了10多分,这不仅影响了班级整体成绩,个人也成为了班级里的学困生,今后要多加关注。(二)学生审题能力不强,缺少解题的技巧和方法,一部分学生根本不审题,看到题目后马上作答,意识不到审题的重要性,结果所答非所问,答得不少,得分无几,甚至不得分。有的审题了,但只看前面,不看后面,认真程度不够。比如商鞅变法的内容课堂上同学们记得都很好,但是反映到试卷上换了种题型,有些同学答得就不是太理想了。(三)知识记忆不好,对知识的宏观把握不够,知识重组、应用能力较差。历史试题灵活多变,但万变不离其中,即离不开书本知识,尤其是材料分析题,材料的运用但学生对书本原理的理解应用,往往只知其一,不能知其二,思考问题的角度单一,而且比较肤浅,导致失分。(四)缺乏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和能力;有些学生对课本不熟、理解不深,迁移能力较差,导致答题错误,而且答题时不够深入,层次较浅。有些同学在做问答题时,太过脱离教材,单纯用自己的话答题仅局限于自己的某个单纯想法。对题目的理解把握不够,课外知识的积累欠缺。二、改进措施针对此次考试我将在今后教学中注重基础上对教学做出一些改进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一)、备好每一节课和学生,把握好每一节课的重难点,更加注重历史课联系社会热点、联系生活、联系学生,确保把最重要的知识体系化,常识普及化,可以在导学案上多下功夫。(二)、每一节上课时,都让学生把上一课的重点重复一遍。上课时,在严肃课堂纪律的基础上加强师生沟通,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学会灵活应用多种教学方法,扣紧课标和新课程理念努力把课堂激活,培养学生兴趣,打开学生视野。(三)、课后加强反思,分析每节课的优点和不足,进一步思考如何把优点发扬,把不足克服。主动与有经验的老师沟通交流,利用晚自修时间,对一些后进生加强个别辅导或“谈心”的力度。(四)、立足教材,做好笔记,强调学生加深对课本内容的理解,强调是课本内容与自身生活实际相结合。以上就是对本次考试的分析及在今后的教学的改进措施,如有不足,请各位领导同仁给予批评指正,我会虚心接受,认真改进,力求把学生的历史成绩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