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大学生就业的形势与对策来源:中国大学生就业时间:2003-6-2619:47:00点击:4826热【字号:大中小】人类社会刚刚跨入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就以超前的速度迈入了大众化时代,于是“扩招”、“质量”、“就业”便成为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倍受关注的敏感话题。特别是就业问题,更是学生、家长和社会关注的热点,井引起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如何认识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及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大学生就业形势,并提出应对之策,是高等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一、中国高等教育巳进入大众化时代连续几年的扩招,使中国高等教育迅速走人大众化。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知识经济初露端倪,加快发展高等教育成为世界性大潮,各国纷纷提出自己的奋斗目标。最早从发展高等教育中获益的美国,甚至提出了要让每个公民都接受高等教育的宏伟计划。一向强调发展中国家要倾力发展基础教育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发表了一项研究报告,指出高等教育对发展中国家的特殊重要意义。1999年6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刚刚结束不久,高校扩招决策立刻出台,一直稳步发展的中国高等教育开始了跨越式发展的历程。200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115万,2002年145万。2003年达到212万,2004年将超过250万,在2010年之前,每年的大学毕业生将达到350万以上。1998年我国高等学校在校生总规模为643万人。到2001年增加到1214万人。2002年达到1400万人,已接近排在世界首位的美国(1420万人)。度量“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指标是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即在校生与适龄人口之比,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美国著名教育社会学家马丁·特罗教授在《从大众向普及高等教育的转变》和《高等教育的扩展与转化》中提出了高等教育发展阶段划分的理论:当一个国家大学适龄青年中接受高等教育者的比率在15%以下时,属于英才高等教育阶段;15%-50%为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50%以上为普及化高等教育阶段。这一划分。现在通常被作为国际通行指教,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从1998年的9%上升到2001年的13。3%,2002年末,这个数字巳接近15%。据预测,到2005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15%,2020年将达到30%,达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标准。上海市教育科学院院长胡瑞文这样评价说:“三年扩招使我国高等教育总规模增长了近一倍,创造了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奇迹。”美国从1901年开始用了大约40年才进入大众化高等教育,日本大约在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中期完成了从精英阶段到大众化阶段的过渡,英国也在这个时期,用了12--13年走完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的历程。中国仅用短短几年时间,就走完了英、法、德、日等发达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用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才完成的高等教育由精英到大众化的转变。二、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大学生就业所面临的形势在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的条件下,大学生就业形势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并呈现出一些新的规律和特点:1.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由“精英”走向“大众”马丁·特罗的《从英才向大众高等教育转变中的问题》一文分析了英才、大众和普及三个阶段高等教育的特征,其中在英才教育阶段,高等教育是希缺资源乃至社会特权;而在大众化教育阶段,接受高等教育将成为相对多数人的权利。因此,大众化教育阶段与英才教育阶段相比,普通大众均可进入大学,大学生由“天之骄子“变为”普通老百姓“。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后,上大学不再需要“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相对多数人享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大学生不再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宠儿“,大学生的就业同普通老百姓一样,不存在统包统分的问题,而是要公平地参与社会竞争。这样一来,一部分大学生通过争竞进入社会的精英岗位,同时也必然会有一部分从事与大众化相适应的“蓝领工作”成为高级蓝领。在高等教育已经大众化的国家,特别是德国,这也是一种普遍的就业现象,大学生所从事的也都是基层的一般性工作。2.大学生就业市场进一步由“卖方”走向“买方”当高等教育处在“精英教育”阶段时,高等学校毕业生供给小于社会需求,是毕业生的“卖方市场”。随着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大学毕业生数量急剧增加,大学毕业生供给紧缺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大学毕业生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由“供不应求”转为“供需平衡”,直至“供大于求”,大学生就业基本趋于市场化,价格机制在就业市场的调节作用越来越大。大学生就业工作由过去的“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这是一个不以我们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历史性的转化,也是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所面临的新形势的一个重要标志。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都将处于“买方市场’,在社会需求总量增加不大的一段时间内,毕业生层次间的挤占岗位的效应将是一个趋强的趋势:同层次、相同专业毕业生的名牌校与普通校之间,培养质量和特色的竞争将格外激烈;毕业生整体求职的成本和时间将扩大和延长;毕业生整体的薪酬水平也将有所下降。3.高校毕业生就业向第三产业倾斜从世界经济发展看,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第三产业的职业数量迅速增加,其就业人数在发达国家均已超过50%,据国际劳动组织出版的《劳动统计年鉴1988))显示,第三产业从此者的比例以美国和加拿大最高,为69%,澳大利亚为68%,英国为66%,法国为63%,日本为58%,德国为54%。我国目前仅为24%。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期,第三产业必将有突飞猛进的发展,将会从现在占GDP的不到30%,上升到50%左右。现代化的第三产业是以知识和高科技为支持的,其中的金融保险业、法律、审计、财会、投资、心理、职业、出国留学等方面的咨询服务业,各类经纪人和中介机构,文化教育业等等服务产业的发展,要求其从业人员绝大多数取得大学学历。应当说,在这些行业中的从业人员多数是在第一线工作的。大学毕业生大量转移到第三产业一线岗位就业,也是大学毕业生就业“大众化”的表现。4.大学生毕业初期失业率相对较高根据西方一些国家在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转变过程中的经验和特点来看,大学生毕业后l-5年内失业人数比较多一些,失业率高一些,有时甚至高于社会平均失业率,但是总体上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的就业率要高于社会的平均就业率,而且待遇高于社会其他非受高等教育的人。我国近几年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串约为70%,2001年有30万毕业生在离校时未落实或未完全落实就业岗位,2002年有40万,2003年预计有60万,到2004年以后,这一数字将超过70万。今后几年内,大学生待就业的人数将会逐渐增加。三、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大学生就业的对策面对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走向“大众”这种历史性的变化,社会、政府,高校必须面对现实,认真研究,积极应对。1.全社会要重新认识高等教育目的,转变就业观念。第一,重新认识高等教育的目的。高等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因此,在大众化教育阶段,由于接受高等教育将成为相对多数人的权利,高等教育培养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的目的将被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所代替,大学生的特殊性淡化,普遍性将凸现。第二,树立大众化的就业观念。一方面,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各行各业的工作环境、工作方式,工作手段等都将有质的变化,高科技手段将会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角落。相当一部分的工作将由素质高、能力强、掌握先进科学技术和工作方法的人去做,高学历人才将遍布干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另一方面,在现实生活中,村民委员会主任、书记、乡镇以上的国家各级公务人员都应由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来担任;农村种植业、养殖业,家庭农场的主办人,乡镇企业、区街工业,个体企业的管理和技术人员也应该由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来担任,甚至一个受过高等教育而没有承担社会工作的家庭主妇,能科学养育子女、合理调理饮食起居,把社会的最小细胞家庭经营得文明,高雅、整洁,也需要高素质的家政教育。从这个意义上讲,大学生不是多了,而是少了。第三,打破英才教育与职业结构之间的旧有、刻板的联系,相对降低大学生职业期望值。随着民众素质的普遍提高和大学生人数的增加,可能过去由高中或中专生从事的职业逐渐由大学生来担任,这种“高才低就”的现象从个人讲可能暂时感到委屈,但这是社会不断进步的表现。如大学毕业生到小学当教师,过去可能感到屈才、浪费,但现在无论个人还是社会都是认可的。2.政府部门要深化劳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毕业生就业保障制度。毕业生就业工作涉及教育、人事,劳动、公安、保险等方方面面,必须统筹考虑,多方努力和配合。要建立开放的毕业生就业市场,打破地方保护主义,淡化户籍、部门、地域等因素对毕业生就业和流动的限制,运用市场经济机制,鼓励毕业生到各类用人部门就业。人的单位所有权是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的关键,要建立健全用人完全聘任制度,还单位人为自由人。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解除毕业生的后顾之忧。3.高等学校要改革培养模式,加强学生实际工作能力锻炼。随着社会的变化,技术的发展和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以及职业流动性的增加,高校毕业生必须主动适应社会需要,更新知识和学习新技术。对此,高等学校必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深化教学,教材改革更新知识内容,保证大学生见习期的任务在大学期间完成,毕业即能上岗工作。同时要主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保证课程和教学安排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使毕业生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应当注重学生能力的提高,加大实习实训力度,培养学生积极、务实的择业态度,使学生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工作环境中增强信心。要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强综合能力和人文素质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能力,特别是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适应能力和创业能力。要结合素质教育的实施,建立多元化和灵活的毕业生评价机制,逐步建立由偏重毕业生学业成绩的评价转向注重能力的评价机制,鼓励毕业生从被动就业转向积极创业。4.高等学校要建立健全就业指导机构,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就业指导虽然不能增加就业岗位,但可以协调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之间的关系,减少空岗时间,提高人才资源的配置效率。因此,高等学校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与时惧进,全面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指导与服务。首先解决机构人员问题,加强队伍建设,以就业工作专职人员与毕业生不低于1:500的比例,尽快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职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其次是加大对就业工作的投入,保证就业工作经费到位。将就业经费按学生全部学费的l%列入年度预算,切实解决目前高校在就业指导中普遍存在的经费不足问题。三是建立适应新形势需要的就业工作运行机制。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工作巳不再是—项临时性,阶段性、局部性的工作,而是体现和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涉及到学校工作的各个环节。因此一定要建立有学校领导统筹,主管部门牵头,职能部门配合,院系层层落实的就业工作运行机制。5.高等学校要完善就业指导体系,创新毕业生就业服务手段。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变化以及就业市场观念和模式的创新,就业指导要重点做好三件事:一是运用信息技术提升就业服务质量。充分利用因特网实现毕业生就业管理与服务的自动化,建立就业信息库,提高信息的准确度和规范性,让更多的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掌握对方的供需信息,避免盲目性。二是提供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大学毕业生都希望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这是人之常情。但是如何实现这种愿望,则需要大学生对自己进行客观评价和正确定位。面对就业,火事敷毕业生只考虑“我想从事什么职业”、“我愿意干什么工作”,却很少用“我能干什么”的眼光来审视自己。就业指导通过职业能力,职业倾向,职业适应性测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使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加强针对性,做到扬长避短,发挥优势。三是择业技巧指导。面临就业选择的毕业生,由干社会阅历浅,在就业供需见面过程中,往往比较拘谨,甚至手足失措,从而坐失良机。进行技巧指导,帮助毕业生掌握资料准备,推销自己,文明礼貌、语言交谈的方法,提高学生择业能力。6.高等学校要适应就业市场的挑战,主动开发未来市场。学校作为市场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