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市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课题《农村学校现代信息技术综合利用问题探索》开题报告宁晋县耿庄桥中学张连奎一、问题的提出(一)课题研究的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广泛使用,课堂教学也面临着改革和创新,在教师现有基础上,发现并找到适合农村学校信息技术综合利用的方法和规律,促进课堂教学效果以及教师素质的整体提高,是本课题的出发点。(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中提出“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是推动经济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大力推进信息化,是覆盖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和必然选择”。农村学校信息技术的综合利用问题具有即其重要的意义,一方面是采用什么样信息设备能适应农村的现实需要,另一方面,信息设备如何应用能发挥设备应用的作用。在这两方面的原因基础上,让信息技术与教学相结合,促进农村学校教学水平整体提高。让教师掌握信息技术,提高教师整体素质。这些都会对农村教育产生根本性的影响,促进农村教育有整体的提高。结合我校教学工作的特点和现有实际,集合我校各学科的部分优秀教师,结合个人所任教的科目,在此课题的框架下,在完善和提高自己课堂教学、自身素质的基础上,总结出适合农村学校的信息技术综合利用的经验。提高信息技术整体应用水平。(三)课题研究的特色我们课题组的研究与其他课题研究的不同在于,我校地处农村,信息技术设备最近几年才开始配备,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普遍较差,教学中信息技术的使用不到位,鉴于此,我们研究的重点在于根据我们的实际情况,探索出适合本校实际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并以此促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四)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随着新课改的发展,信息技术能力已经成为教师不可或缺的一项教育教学能力,在推广和使用信息技术较早的学校,信息技术已经得到了充分的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随着我校教学设施的改善,进行《农村学校现代信息技术综合利用问题探索》课题的研究,我校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一定得到明显的提高,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应用一定会取得长足的进步。二、课题研究的范围和基本内容界定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为农村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的综合应用。研究范围为耿庄桥中学六年级部三个班和七年级三个班,研究内容包括:现代教育技术在六、七年级语文、数学、英语等科目课堂教学方面的综合应用。实验班级为小学部六年级一班和中学部七年级二班。研究的主要内容为信息技术在各科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和课程有机结合,构建合理、有效的教育教学模式,促进教学的最优化。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一)素质教育理论九年义务教育现已在全国全面推开,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要使每个班每个学生得到全面而健康地发展。而借助信息技术整合数学课堂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素质,是我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技术手段。(二)主体教育理论主体教育理论的内容:一是主体教育的出发点,主体教育的直接指向就是完善人、发展人。二是自由、自觉地活动是个体主体性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而信息化教育的教学模式可描述为:以学生为中心,学习者在教师创设的情境、协作与会话等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当前所学的知识进行意义并用其所学解决实际问题。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和运用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指导者与组织者。在这种模式中,媒体不仅用来帮助教师进行众体教学,而且用来帮助学生查询资料、搜索信息、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即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意义建构、解决实际问题的认知工具。能够积极有效的促动学生主体的发展。四、研究目标本课题旨在通过研究发现并找到适合农村学校信息技术综合利用的方法和规律,促进课堂教学效果以及教师素质的整体提高。现在来说,针对城市现代信息技术的研究比较普遍,而针对农村学校现代信息技术综合利用的研究却较少。这一课题是“十一五”期间国家研究课题之一,多数省份将同一课题列入“十一五”课题之中,现在还没有形成完整理论体系,而且由于农村中小学软、硬件水平的地区差异,现代信息技术的综合使用应该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五、研究内容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分为两部分,一是信息技术在各科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二是在教学中使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得到长足的发展。通过各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构建合理、有效的教育教学模式,促进教学的最优化。六、研究的对象和方法(一)研究的对象研究对象为耿庄桥中学六年级部三个班和七年级三个班,共6个班,192名学生。(二)研究的方法1.资料和文献法参与教师结合课题研究内容,搜集相关文献资料,并对丰富的现象资料进行思维加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达到认识事物本质、揭示规律的目的。使参与教师能够更好的把握课题的方向。2.教育实验法教育实验是实验性的教育实践活动,又是教育性的实验研究活动,是实验性和教育性的统一。教师通过主动的信息技术应用实践,有控制的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完成多种形式的信息技术应用改革实验,为课题的顺利完成创造条件。3.教育经验总结法在课题研究取得一定成果的前提下,对取得的经验进行一般性总结和科学性总结,为课题的完成总结出具体有指导性意义的经验与论文。使课题的研究成果得以推广。4.个案研究法。通过对单项工作信息技术应用的分析,从而总结出好的经验与方法,促进信息技术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5.教育统计与测量方法应用数理统计学的一般原理和方法,对教育科研和教育实践中所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计算、分析与解释,整理出课题的成果。七、研究步骤第一阶段:准备阶段时间从2010年2月——2010年6月。本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确定课题参与教师,细化研究课题,制定研究方案确定实验步骤和措施。第二阶段:实施阶段时间从2010年7月——2010年12月。本阶段分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和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养以及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三部分。主要是做好课题的实施,参与教师将自己承担的内容进行实践、总结、再实践,以研究报告和经验总结两种形式完成自己承担的任务。第三阶段:总结阶段时间是2010年12月——2011年2月,本阶段主要工作是研究小组对实验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总结课题,撰写实验报告。课题结题。八、课题参加人员的组成和专长张连奎:信息技术理论研究***:中学信息技术研究***:小学信息技术研究***:中学信息技术研究***:中学信息技术研究***:教学方法探索***:小学信息技术研究***:中学信息技术研究九、现有基础我课题组成员有多人参加过课题研究,而且有部分教师的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的研究成果已经在公开刊物上发表,这就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持。学校近年来配备的现代教育技术设备为课题研究提供了充足的硬件支持。十、经费估算用于课题的经费估算为二千元,用于资料购买,打印,教师外出交流学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