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是孔子在继承和发展周公姬旦的思想基础上形成。1、殷文化到周文化(从神本到人本):①巫史影响早期文化:学术政治纠缠、神学科学交织、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混杂、社科出现文史哲的汇通;②周文化对儒家学说影响:i.周文化观念创新:天命靡常、敬德保民ii周文化制度创新:宗法建构iii.周公政治思想(明德慎罚敬德保民、周公制礼):儒家文化的直接源头。儒家文化倡导的中庸精神、仁爱精神、礼让精神以及自强精神等,奠定了我们民族精神的基调,成为中国文化与世界其他文化相区别的根本性标志。孔子的伦理思想的形成和特点儒家的创始人孔子生活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末年,他特别向往西周时代的政治秩序,崇拜西周时代制礼作乐的典范人物,仰慕西周时代盛极一时的礼制和文化,并在继承西周时代伦理观念的基础上,建构起了我国文化史上第一个究整的遵循规范体系,形成了相对系统的以“仁、义、礼”为核心的伦理道德思想。哲学思想既有唯心主义成分,也有唯物主义因素,是西周天命观向战国唯物主义自然观转变的过渡环节。继承传统的原始宗教的天命观,有时把天视为人世间的主宰者和人格神关于知识论孔子就知识的来源和对待知识的态度,把人分为四等: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矣;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强调后天的学习不学习,人身上应当具备的仁、智、信、直、勇、刚等品质就会被六蔽吞没,九思,学以致用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的显著特色①注重人的因素,重视“人生”的价值,提倡人的道德修养,主张“仁者,爱人”。②具有积极的入世精神,关注现实,关注社会问题,希望社会上下和谐。③希望实行“仁政”,爱惜民力,关心人民生机,有一定的民本主义色彩。④孔子主张“敬鬼神而远之”,有显著的人文主义精神。⑤提倡“中有”、“中和”,不仅注重人际和谐、社会和谐,更注重天人和谐、人生自身的和谐。儒家的义利观义利关系问题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中的重要命题。儒家学者对义进行评价时,往往把利作为它的对立面,在义刊之辨中反映出重义轻利的思想观念。利是物质利益,对物质利益的追求,须以人为前提,利合于义则取之,违于义则去之。君子看重的是自己的行为是否合乎道义,小人看重的则是个人的利害得失。重义者荣,重利者辱。董仲舒在这方面有进一步的发展,故至后代的宋明理学产生了天理人欲之辩,儒家的义利观为了强调义的重要性,而过分地抑制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追求,这种倾向曾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过不良影响,但是,如果剔除其中的消极因素,从中提取先义后利,以义制利的合理内涵,就可以看到中华民族崇尚道义,不重私利的传统美德。儒家文化的主要内容1儒家的思想核心是“仁”,“仁”的含义在孔子的言论中并未给出明确的定义,但通观《论语》及其他儒家文献,“仁者,人也”的说法最为基本。他人也是人,所以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应该是“仁者,人也”的最基本的要求。2孔子也很看重“礼”,并反对把“礼”看成“钟鼓玉帛”的形式,而是维系社会和谐、上下关系的保障物,实际也关乎人的生存,所以他强调人们应当用真诚之心去尊礼。“人而不仁如礼何”即是这样的意思。孔子特别强调为政者的道德感化力,如果上层人物以仁道治理社会,就会像天上的北辰那样,成为世人道德的方向。3孔子“仁”的观点,由孟子发展而为“仁政”,就是要求君主“制民之产”。孟子面对的现实与孔子不同,孔子时代是旧贵族普遍地堕落,而孟子面对的是残暴嗜杀的新贵,所以”救弊“方略有不同。但他们都把救世的理想,与掌权者的道德觉悟连在一起考虑。这是儒家学说中“救时弊”的内容,它基本是后代描绘社会蓝图的价值尺度,也是思想家社会批判的思想武器。(4)儒家学说还有关于人生理想的内容。孔子不谈超越形上问题。用仁道仁心善待他人就是道德就是善,儒家认为这种善、道德根源于”天地之大德“。孟子认为人性是善的,即人是天地创生的,含有天地之德。但这种德,只是一种根芽,需要加以培养,才能得到充分发展,最终成贤成圣。这就是儒家”修身之学“。另一部儒家重要的典籍是《大学》,认为最有价值的人生是从“修身”开始,一直到“治国”、“平天下”。儒家的人生哲学,是伦理的也是宗教的,对中国人的人生观有莫大的影响。“仁”的主要内容孔子提出了一个能够将诸德统摄起来、具有普遍性和一般性的最高的道德范畴就是“仁”。孔子认为“仁”是调节一切社会关系的道德基础,因此孔子学说的思想核心就是“仁学”。“仁”的基本含义是“爱人”,它至少包含两层意义:一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二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把“仁”作为人生追求的最高理想,提出“杀身成仁”的观点,成为士大夫阶层以及许多封建知识分子自我完善的神圣节操。还包含着爱惜劳动者的观点,主张“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孔子主张实行德政。包括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即经济上实行惠民政策,政治上对民宽刑罚而重教化。经济上惠民,使民足食。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反对无节制地剥削人民,认为过分剥削会造成不均;不均是有国有家者的大患。政治上宽民,反对不教而杀,反对单纯使用刑罚的苛政,主张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反对道之以政,齐之以刑。为了实行德政,孔子主张举贤才。孔子的功绩创立了儒家学:首先,它注重人的因素,主张“仁者,爱人”。2具有积极的入世精神,关注社会问题3希望实行“仁政”,一定的民本主义色彩4孔子主张“敬鬼神而远之”,有显著的人文主义精神5提倡“中有”、“中和”,注重天人和谐、人生自身的和谐。推动了平民教育的发展孔子兴办私学,培养了第一批儒家弟子,并奋力宣传和实践自己的思想主张。孔子作为从贵族阶级没落而来的下层的“士”,他首先揭起私学的旗帜,招收弟子,推动了学术下移。的思想初步形成以后,他的一生都在为宣传和实践自己的学说而努力。整理了古代文化遗产。中庸说孟子对孔子的伦理思想的发展孟子在孔子的基础上,对儒家的伦理道德思想进行了丰富和发展:①孟子将孔子的“三母德”(“仁、义、礼”)发展为四母德——“仁、义、礼、智”;②孟子将具体的人际关系归纳为“五伦”,即父子、夫妇、兄弟、君臣、朋友;②孟子为“五伦”中的每种社会角色规定了行为规范: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朋友有信,即所谓“五伦十教”。儒家思想强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抱负,甚至“知其不可而为之”;道家思想则强调“道法自然”、“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追求精神世界的“逍遥游”,主张“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苦命”对儒、道思想的理解和看法。1儒家思想的特点:重血亲人伦、重实用理性、重道德修养,以“仁”为思想核心,以“义”为价值准绳2联系实际谈个人对儒家思想的看法3道家思想的特点:主张“天道”、“无为”,“超世”、“顺世”、“游世”4、联系实际谈个人对道家思想的看法5对中国文化中的儒道合流进行自己的论述和评价。理学,称新儒学。之所以称其为新儒学,是因为理学虽以儒家礼法,伦理思想为核心,但其张扬的孔孟传统已在融合佛,道思想精神中被加以改造,具有一种焕然一新的面貌。程朱理学与王阳明心学的异同:程朱理学:“理本论”,尤其是程颐的理气论,认为理或天理是宇宙的本源或根本,天地,人,物都是因“天理”而存在都是由最根本的理所产生,所承载。王阳明心学:高扬人的主体性观点的唯心主义的哲学。作为理学家,王阳明与朱熹同样以建立伦理学主体性的本性为目标,同样喜欢鼓吹“明天理,去人欲”。而二者思维走向却大不一样:前者以理为本体,充分肯定理的客观性与人的理性认识客观的理的可能性,人是受外部的天理或自身的人欲支配的客体,而不是具有自主能动性的主体;后者以心为主体,从而导出了人的主体性这一主调。评析宋明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伦理理论:二程和朱熹将理视为绝对的具有道德意义的天理,表明了它是一种道德本位(体)的伦理哲学和政治思想。二程说:“‘人心’,私欲也;‘道心’,正心也。”又说:“人心,私欲,故危殆;道心,天理,故精微。灭私欲,则天理明矣。”朱熹继承和发展了二程的人心、道心二分说和理欲对立说。他虽然肯定人心是人正常的生理需求,“虽圣人不能无人心,如饥食渴饮之类”,但是,又强调人心的危害性,说:“人心者,人欲也。危者,危殆也。”又说,“人心”出之于“形气之私”,“人心易动而难反,故危而不安”;“人心既从形骸上发出来,易得流于恶”。然而,“道心则是义理之心”,“道心是本来禀受得仁义礼智之心”,因此,道心是至善的。由于人心是恶,是危殆,所以,人君必须要正心,以此去人心及私欲,这样才能明道心和天理,才能为圣为王。质言之,不正心(去人心和私欲),就不能存道心和明天理。故此,朱熹十分赞成孟子“天理人欲,不容并立”的观点。换句话说,这里的天理是指那些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或事,而人欲则指人的私欲或说不好的,不道德思想。所以,宋明理学之所以推崇“存天理,灭人性”这句,就是告诫人们在内在道德品质的修养上合乎义理,不要因为一己之私而害了别人。儒学为什么带有宗教色彩1先秦儒家“天命观”的宗教色彩。孔子不抛弃“天”与“天命”在《论语》中有许多“天命观”的内容。认为统治者是按天意、或者天命行事,来治理天下的。可见先秦儒家的“天命观”虽不是宗教,但却有宗教的色彩2董仲舒的阴阳五行说与今文经师的谶纬使儒家宗教化。汉武帝即位后独尊儒术,董仲舒的《春秋公羊》,认为天地的精气合起来成一,分开成阴阳,再分成四季,配列五方成五行,得出“道之大原出于天”的结论,使儒学走向神秘。谶纬是谜语式预言。董仲舒用阴阳五行推论灾异,为儒生造谶开了先路,西汉末造谶成了儒生的专业。两汉使儒学宗教化到了严重地步3宋明理学的宗教功能。三教的融合造就了新儒学---宋明理学,此学把佛道的许多思想内在化了,因而具备了一定的宗教功能。摄取佛教的心性理论融合到自己义理之中。理学家强调坐禅、主静可以看出宗教的意识。宋明理学宗教功能宋明理学的宗教功能。三教的融合造就了新儒学---宋明理学,此学把佛道的许多思想内在化了,因而具备了一定的宗教功能。1)宋明理学摄取佛教思想。儒家本来也是讲心性的,隋唐佛教吸收了心性说。宋明理学将隋唐佛教的心性理论融入自己的义理中,表明这种义理的实质是儒学化的理论,因而带有明显的宗教功能。(2)宋明理学要达到的目的是“存天理、灭人欲”为此提出的修行方法更是由“修心养性”转向禅宗的“明心见性”,所以主张坐禅、主静。这种目的和方法,也是将宗教意识和功能注入其中儒家思想的三个发展阶段1)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是仁、义、礼,这三个方面可以视为三母德。在此之外,他还提出了孝悌、忠恕、恭敬、诚信等德目,把人们之间的道德规范具体化。2)孟子在孔子的基础上,对儒家的伦理思想进行了丰富和发展。他的的四母德:“恻陷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这四母德是与生俱来的。3)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基义》把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伦理关系视为“王道之三纲”,明确规定了他们之间的尊卑和隶属关系。他还提出了“五常之道”。在孟子四母德之上,加了一个“信”,形成了五母德。这些思想的发展,使家国一体的宗法社会政治结构得到了强化。儒家所崇尚的理想人格是什么?如何为中华民族的理想人格赋予新的内涵?是圣贤。圣贤包括两个层次的人格追求,即圣和贤。圣指圣王,主要是最高统治者追求的人格目标,其典范人物是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等;贷指道德修养较高的人,是一般士大夫和普通百姓肪追求的人格目标。由于圣王是一般人所难以企及的,所以儒家的理想人格更例重于适合广大民众的贤人。贤人在儒家经典中通常是用“君子”一词来表示的。与其说儒家的理想人格是圣贤,不如说儒家的理想人格是圣贤身上所具有的那种仁爱礼让、真诚有信、胸怀坦荡、光明磊落、坚毅顽强、重义轻利、团结他人而不结党营私、身处逆境而固守节操、好学自强、严于律己的高尚的道德品质和优秀的个人家养。对我们现在纳入来说,我们的理想人格应是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志存高远、胸怀宽广、不谋私利、乐于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英雄模范人物以及那些可以作为效法榜样的人道家文化创始人贡献《老子》(《道德经》)宇宙观:宇宙本源论“道生万物”;宇宙法则论“道法自然”。辩证法:“反者道之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