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小学语文名师教学艺术》有感中和小学吕莉在暑假期间我有幸拜读了《小学语文名师教学艺术》一书,其中的“经典深例”“观点”“解读”“讲述”等板块详细展示了小学名师的各种教学艺术,让我深受启发,感悟良多。(一)于永正老师的“艺术人生”人们常用“庖丁解牛,游刃有余”比喻技能上极高的境界。将于永正老师比喻为语文教学的“庖丁”,绝非其实。他说:“没一个学生都是一个‘人’,都是‘上帝’赐予我们的一件艺术品。尊重是教育的第一原则,也是‘爱’的主要表现之一。我尊重每一个学生,不仅仅让他们感受到我的和蔼可亲,更重要的是我理解并尽力满足他们的内在需要,无论是学习上的,心理上的,还是生活上的。”综观于永正老师的课文,他始终将学生摆在课堂的主体位置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对学生的答案,即使是有误时也不是全盘否定,而是用他特有的“于氏引导法”进行恰当引导,将学生的思维一步步引导向正确的一面。于永正老师的人格魅力、独特的教学方式向他的学生、向广大教育工作者展示了他作为特级教师的“艺术人生”。(二)孙双金老师的“情智课堂”孙双金老师常说,他的成功归功于课堂,课堂给了他一块金光闪闪的金牌,他要还课堂一座金库,他课堂变成点石成金的地方。怎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呢?孙双金老师认为,首先要研究的问题是什么样的可是好课,即好课标准问题。拿语文课来说,孙双金老师把好课的标准归纳为16个字:“书声琅琅,议论纷纷,高潮迭起,写写练练”。近两年来,孙双金老师又发展了他的好课观。他以为随着学生主体观的重新确立,看一堂课好不好首先要看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他又重新总结了16字好课观,即一堂好课要上得学生“小脸发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孙双金老师把从课堂里、从实践中感悟出来的经验,及时地与同行交流,他觉得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工作,因为者能够把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教改设想传播给更多的同行,带动语文教学攀登新的高峰。(三)王崧舟老师的“精致大气的诗意课堂”细致解读了王崧舟老师不同时期语文经典课例后,总结出他诗意语文教学的一个连续谱系,贯通这个教学谱系的是一种精神,一种境界,那就是王崧舟老师对自己的永无止境的超越。他的课堂教学之一:读出画面——教学构思的超越;之二;让学生自己提问——教学模式的超越;之三:情与情的谐振——教学艺术的超越;之四:反教案——教学习性的超越;之五:归于平淡——教学风格的超越。纵观课堂,王崧舟老师坚信“人品、师品、学品、课品”的统一是事业成功的基石。他所追求的是这样一种事业境界:在促进学生生命和谐发展的同时,努力实现自我生命的和谐发展,让师生在语文的大地上诗意栖居。(四)赵景瑞老师:追求课堂教学魅力已退休的赵老师像一个省略号,他退而不休,经常应邀到全国各地讲学。他那深湛的造诣、通俗的讲述、幽默的活语、谦虚的态度常常引起场下的共鸣与笑声,受到热烈欢迎,也是我们细致学习的典范。他在《语文教学的真谛》一文中提到“教文要育人,作文学做人;语文是生活,生活中有语文;语文要训练,语文需交际;‘教材观’的三部曲——看透、转透、用透;激学生主动地学,启学生创造地学;重视学习结果,更应关注学习过程”等观点都看透了赵老师课堂教学的无限魅力。(五)闫学老师追求的语文之道有人说,好课种种,韵味各异:有的像美酒,芬芳浓烈,饮之醉人;有的似白水,纯极淡极,却不是本真;有的则如清茶,香在隐约之中,味在有无之间,然品只却自有一种回味久久不散——这便是一种境界,是课的境界,也是人的境界。闫学老师心中的语文是目中有“人”、心中有“人”的语文。她探索有生命活力的语文,演绎精致美丽的语文,追求灵动的语文,走进远方的语文……执着追求,不断反思,超与自我,永不言弃——这就是闫学老师,一个永远在求真、求善、求美的人。(六)盛新凤老师的“和美语文”盛老师曾这样说过:“我一直在憧憬这样一个诗化的语文境界:师生活吟或诵,或争或辩;或浅吟低唱,如此如醉;或慷慨激昂,面红耳赤,尽性尽情,痛快淋漓。可谓过瘾。“以两极端通之和,求雅俗共赏之美”的“和美语文”,是盛新凤老师在借鉴古今外哲人智慧的基础上提出的概念。此概念的提出,诣在平衡小学语文于都课堂教学中诸多的极化现象,构建两极融通之和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境界,生成雅俗共赏的和美课堂。盛老师的“和美语文”扎根于课堂实践,从她的几个经典课堂案例中我深切感受到了“和美语文”的理念,感受到了盛老师精湛的课堂教学艺术。浩瀚的语文之海博大精深,行走于优美的文字之间,沉醉于语文大师们的教学艺术魅力之中,品味书香,我想,语文路漫漫,教无定法,教无止境,我将不懈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