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入地“变”一次—多角度研读教材包钢三中朱海燕《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说:“阅读教学的过程,是学生、教师、文本对话的过程。”课堂教学的过程总是随着学生与文本、教师与文本、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对话持续展开而不断深入的,教学的效果主要从“对话”的质量上反映出来,即取决于对话是否有效地得以由浅入深地延续。而保证对话质量的关键因素是教师的引领、点拨、指导是否得法而到位。而要能正确地引领,得法地指导,恰到好处地点拨,全仗着教师对课文内容有自己独特而深刻的理解,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各种疑难和困惑早有充分的预见并有周密的对策。如果教师没有独立自主的钻研文本,没有认真“倾听作者”的切身体验,没有对作品内容的深刻理解,没有对思想感情的独特感受,那又何谈课堂教学中正确地引领,得法地指导,恰到好处地点拨呢?所以我认为教师当变换多种角色,细致深入、灵活创造的解读文本。一、站在作者的角度,尽量寻找作者写作初衷,与文本对话,完成求其“真”的过程。文本主要传递什么信息,主要抒发什么情怀?其源初本义为何?这一过程其实便是追寻文本基本涵义的过程。“识真”既是对作品的尊重,也是进一步求解的先在。和作者对话要力争准确还原文字传载的信息。“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作者与读者间固然由于诸多因素,无法达成合一的体认,但文字毕竟具有一定的客观性,阅读者完全可以凭借文字信息的深刻把握,最大限度地逼近作者的本义所在。要识得其“真”,就须真切地走进,实在地揣摩,从而还原亦或重建。和作者对话要以接近作者的情感,面对文本,时间、空间、阅历、背景、气质都是横跨作者与阅读者间的鸿沟。阅读者就要设法通过先走近作者,再走近作品。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是动人心弦的经典名篇。大家都认为,《背影》之所以感人,是因为作品中渲染了浓浓的父爱,是父爱让作者一次又一次感动流泪,是父爱感染了读者,让读者动心动情。然而,反复细读《背影》,我们会发现,作品感动读者的绝不仅仅是父爱之情,“背影”里蕴含的也不仅仅是父爱。背影是人的背后之影,人们从背影中往往会联想到别离、远去、牵挂、凄凉、伤感之意。形象总是比文字更具有丰富的内涵,朱自清选择父亲的背影来承载和抒写父子之情,是极具智慧的举措,读者透过“背影”,能体悟到更为深广的意蕴。父亲十年前的那次车站送行,为“我”买橘子艰难攀爬月台时留下的背影,“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正是父子即将分别时的形象定格,这背影里粘连着父子别离的牵挂,记录着家境衰微的凄凉,承载着父亲世途的心酸,也缠绕着父爱难偿的惆怅,也就是从那时起,父亲的背影就永远和儿子的思念粘连在一起了,一想到父亲,儿子的脑海中就会立刻浮现“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就会想到背影里那“一日不如一日”的“家中光景”,想到父亲一辈子的艰辛,奔波劳碌中的快速衰老,更想到父亲蹒跚远去的身影,已离“大去之期不远矣”,伤心之泪怎不簌簌地落下?无法补偿的父爱久久缠绕在儿子心头,又是怎样的一种愧疚和惆怅?所以我在授课时,就会设计一个主问题,“父亲的背影仅仅诠释了父爱吗?透过父亲的背影,你能读出哪些更深远的意蕴?”二、站在普通读者的角度,与文本对话。一篇文章,一定要通过反复读文本,思考并明了文章要介绍的主要人物、事件是什么?他做了什么或者有什么突出表现,文本中对这个主要人物做了怎样的介绍?在此基础上对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概括。概括之后,反复推敲自己做出的概括,看看做出的概括是否是文本所介绍的主要人物的基本特征或基本品质,选取主要的,有现实意义的。如宋濂的赠文《送东阳马生序》一文,普通读者会从这篇文章中读懂什么呢?或许正如作者所言,“盖余之勤且艰若此”,或许不止是《教师教学用书》里着重分析强调的“勤”和“艰”,或许还会有非常重要的一点,那就是作者的“诚”字。作者幼年时嗜学,可家贫无从致书以观,只好借书来抄,他的秘诀就是“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作者非常清楚“有借有还,再借不难,久借不还,再借必难”的道理,所以借到书之后,克服一切困难抄书,保证按约定的时限将书还给人家,因而得以遍观群书,从最初的“无从致书以观”到后来的“因得遍观群书”,除了作者的“勤”和“艰”以外,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诚信”。作者成人后,由于“益慕圣贤之道”,故远道而来,总是立在德隆望尊的先达左右,执经叩问,俯身倾听。如此求师问道,没有极大的诚心诚意是很难做的的。越是遇到先达严厉批评,作者就越是感到是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也就越是发自内心地表现出对先达的一种敬畏和尊重。作者为人诚恳的品质堪为当代学生榜样。与作者朝夕相处的同舍生,他们的生活条件相当优越,穿戴吃用远远胜过作者。而作者却安贫乐书,安贫乐读,这表现出来的不正是一种极为难得的诚朴品质吗?从作者的求学经历来看,不仅有“勤”和“艰”,更有为人们所忽略的“诚”,这就是作者为后世所特别称道的诚信、诚恳和诚朴。三、站在学生的角度,与文本对话。“用孩子的眼睛去观察,用孩子的耳朵去倾听,用孩子的大脑去思考,用孩子的心灵去感受”,你会发现,世界如此精彩,把文章读懂、读美如此快乐。所以在研读文本《列夫·托尔斯泰》一文时我想,假如我是一个十一、二岁的孩子,很可能对“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这一语句的含义难以理解,这首先确定了教学难点,其次对这一句《教师教学用书》是这样解释的:这句话从修辞手法上看是夸张,但它恰恰很好地道出了托尔斯泰那种能把万物尽收眼底的全方位的观察力。而我们教给孩子的读懂句子含义的最基本的方法,应该是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即联系上下文看句子所在的第7自然段,上文的第6自然段和下文的第8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读后明白,这“一百只眼珠”既是夸言其目光之多变之丰富(见第7段),也是赞其目光之强烈之有穿透力(见第6段),至于教材所言“它恰恰很好地道出了托尔斯泰那种能把万物尽收眼底的全方位的观察力”,是“一百只眼珠”的又一层含义,它见于后面的第8段。由此看来,这句话在文意上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一百只”这个修饰语也寓意丰富,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四、回归教师本位,统整各种角色,与文本对话。“我是教师”,是多种角色的融合。以作者的视角易于领悟文本的原始意义,以孩子的视角易于了解学习对象的心理状态,但这些仍都不够,笔者们还要斟酌。作者所寓是否适于向孩子揭示,应该领着孩子求解到何种程度?文本进入教材,除却原先意义的价值,编者又赋予其何种担负?这就是教师的视角。“我是教师”是一种专业解读。教师对教材文本的解读同一般读者的文本阅读是不尽相同的。一般意义的阅读主要旨在理解文章内容、接收相关信息、获取精神享受等等,具有一定的随意性与自由度。教师阅读则更讲究准确与深入,同时还是一种“为他”式解读,一切皆是为着更好地扶助儿童,考虑的是如何以其为凭借促成学生的言语发展、文化熏陶。但愿研读教材能成为一种习惯,让我们的语文课充满馨香的书卷味,充满浓浓浓的文化气息,充满深厚的文化底蕴。让研读时思维碰撞的火花照耀和震撼学生阅读的心灵。让研读成为打开教学大门的金钥匙,使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举重若轻,游刃有余,驾轻就熟,得心应手。《爸爸的花儿落了》教学设计包钢三中朱海燕[教学目标]1.了解并能复述故事情节。2.通过细节把握爸爸这一人物形象,体会爸爸爸的教育对英子成长的影响。3.理解“成长”内涵,促进自己健康成长。[教学方法]诵读法、品味法[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这篇课文选自林海音的自传体小说《城南旧事》。作者曾经在《城南旧事》的序言中写道:(PPT呈现)“我是多么想念童年时北京城南的那些景物和人物啊!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来吧,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就这样,我写了一本《城南旧事》。”“这些故事,以我的童年为背景……每一段故事的结尾,里面的主角都是离我而去,一直到最后的一篇《爸爸的花儿落了》,亲爱的爸爸也去了,我的童年结束了。”(师读,缓慢)为什么爸爸去了,“我”的童年就结束了呢?英子在这篇文章中向我们讲述了童年时她和爸爸之间的哪些故事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二、整体感知课文速读课文,把握记叙要素。梳理一下文章主要写了哪几件事?文章比较长,老师推荐的这两种读法能让你更高效地读懂文章。PPT呈现:(1)从事件人手,跳读课文,勾画或圈点能概括括事件的相关语句。(2)从人物人手,尽量用有表现力的语音语调读出人物的语言内涵。一、二组和三、四组同学分别从事件、人物入手有选择地读。读后交流:主要讲述了以下几件事情:上学赖床被爸爸打;爸爸送夹袄和零钱;爸爸让我独自到银行汇款;毕业典礼前去医院希望爸爸能到会;毕业典礼后爸爸去世,冷静地面对。过渡:文章讲述了英子参加毕业典礼前后的全过程,在典礼中回忆了和爸爸之间发生的几个故事PPT呈现:关于文章的内容框图三、揣摩细节,理解人物。(抓住:一句话,一个动作,一处心理活动。)(对文本细节的剖析这一部分,要让学生读出其中的情味。这些细节应该是浸泡着泪水的,是心酸的、凝练的。)这些故事中,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为什么?(爸爸对“我”的爱的细节。此环节激励学生要找得又快又准。)主要有:(1)上学赖床,打了“我”。(爸爸以严厉方式表达出来的爱,他要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和端正的态度。)(2)打了“我”之后又赶到学校为“我”送夹袄,看我穿上。(表现爸爸的爱默默而又细腻的一面,心里很疼我。)(3)逼我去汇款。(引导我进入社会,去独立地做事。)透过这些故事,我们深深感受到,在平常生活中,爸爸用其独特的方式传达出沉甸甸的父爱。PPT呈现:爸爸的爱用独特的方式表达出来,成为英子成长的动力!——“世界上有许多种爱,只有父母的爱是为了离开。”在离开这个世界前,爸爸是如何让英子理解这种“为了离开”的爱的?下面我们一起来品读第4-12段。分角色朗读(全班读旁白,男、女生各一人读爸爸、英子)。评价朗读并作指导。这是病重的爸爸和女儿的最后一次对话,每一个细节都会永远刻在英子的脑海里。让我们跟着英子一起回忆爸爸留下的最后一幕。全班齐读第8段。对朗读进行评价、指导:语速缓慢;要符合当时人物的心境;三句话,呈现出三组镜头,要留有想象的余地;角色替换,把自己想象成“我”,眼前浮现的就是一个病重的爸爸。一句朴实的话,一个微妙的动作,一段看起来平静的沉默,都会满含着深深的爱。让我们通过分析细节来读懂爸爸。分析一个动作、揣摩一处心理:“不说话”,此时无声胜有声;“把脸转向墙那边”,掩饰心中的痛苦,不愿让女儿担心;“举起手……看指甲”,此时的内心活动、神态(掩饰含泪?);“叮嘱”,不是一般说说,而是郑重交代。引导学生认识:一个父亲在面对死亡时,最无法舍弃的是自己的孩子,更何况他的孩子还那么小。爸爸内心的痛苦不愿意让女儿看到,只有自己默默地承受。领悟一句“叮嘱”(学生自己先读,在老师分析、指导之后再读),你从爸爸的最后一句话里读懂了哪些含义?PPI呈现:“没有爸爸,你更要自己管自己,并且管弟弟和妹妹,你已经大了,是不是?体会含义:(1)“没有爸爸”——语意双关。(爸爸不在身边爸爸去世)(2)“你更要自己管自己”——要自力更生,要严于自律,要以身作则。(3)“管弟弟和妹妹”——担当起做姐姐的责任。(4)“你已经大了,是不是?”体会爸爸说这话时的内心复杂的情感:有因自己生病而不能继续抚养孩子的愧疚,更多的是对女儿的鼓励和期待。小结:刚才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的细致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物形象和文章内涵。我们在作文中要能运用细节描写手法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四、理解文章主旨——“成长”的含义在爸爸爱的教育影响下,英子有了哪些变化?最能表现她成长的是哪件事?学生交流,认为主要有以下变化:(1)不再迟到,到校很早,成为优秀毕业生。——学习态度的教育。(2)独自去银行汇款。(读46-53段,重点理解爸爸的语言含义)——“闯练”,培养自立的生存教育。(世界上所有的爱当中,只有父母的爱是为了离开。)(3)镇定、安静地面对爸爸的去世。——我已不再是小孩子。可以说,这些变化就是成长。大人们总希望我们快快长大,但正如文中所说,“我们是多么喜欢长高了变成大人,我们又是多么怕呢!”为什么孩子们喜欢长大又怕长大呢?长大有什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