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强弱联姻帮学结合武强县农村干部“双向挂职”开创强村带弱村共同发展新路今年以来,武强县为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着眼于改变部分先进村“一支独秀”,周边相对落后村发展缓慢的局面,打破过去单纯组织落后村学先进学不好,先进村帮钱帮物效果不明显的传统工作方法,创新工作思路,将先进村与后进村“捆绑”,实施了先进村干部到后进村挂职指导帮扶,后进村干部到先进村挂职学习锻炼的“双向挂职”新举措,使先进村与后进村强弱联姻,帮学结合,通过先进村的辐射和帮扶,带动后进村党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实现先进与后进共同发展,营造“百花齐放春满园”的新局面,进而提高全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整体水平,推动全县农村经济发展。一、党委牵头,精心组织搭鹊桥。一是出台政策“明身份”。县委对“双向挂职”工作高度重视,进行了精心谋划。为保证“双向挂职”工作的顺利开展,使后进村学先进村学的气势,先进村帮后进村帮的踏实,经过认真调查研究,制定出台了《关于在村级组织中实行“双向挂职”的实施意见》,为先进村与相对落后村之间的帮扶、学习亮明了“合法身份”。明确先进村和后进村一名“两委”干部分别到对方村挂任党支部副书记或村主任助理等职务,挂职期限为6—12个月。二是双向选择“结对子”。要求各乡镇党委对所辖村的“两委”班子、党建工作、经济发展、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进行全面调研分析,准确把握每个村的特点,研究确定若干个先进村和相对落后村作为“双向挂职”遴选对象。入选的先进村和后进村根据各自班子的自身特点、产业特色、地缘关系等,找准结合点,进行双向选择,结成学2习帮扶对子,相互推选挂职干部,经乡镇党委备案批准后到对方村挂职。经过认真遴选,将南立车、北谷庄、古坛、西岔河等27个示范村和51个相对落后村定为“双向挂职”村,共结成27组双向挂职对子,其中一对一挂职12组,一对二挂职8组,一对三挂职6组,一对五挂职1组,形成了一个先进村帮带一个或数个后进村的“1+X”帮带模式。三是明确职责“留作业”。县委要求各乡镇党委具体负责双向挂职村及挂职干部的协调管理和指导,加强班子建设,完善工作机制;各村党支部负责抓好“双向挂职”工作的实施,负责为挂职工作做好协调服务,为挂职干部开展工作创造条件,提供方便,并纳入年度考核内容。先进村干部到后进村挂职主要承担指导帮扶任务,具体做到“五个一”:帮助建强一个好班子,规划一条好的发展路子,完善一批规章制度,提供一批致富信息,解决一个制约发展的难题。后进村干部到先进村挂职,主要任务是学习取经,拓思路、开眼界,学方法、受锻炼。具体要做到“六个一”:开展一次调研,提出一条建设性的好意见,参与谋划一项重要工作,学到一批先进经验,谋划一条促进本村发展的好思路,制定一套整改方案。四是岗前培训“扶上马”。“双向挂职”村确定后,县委召开了动员大会,做好挂职前的思想动员,明确了挂职干部、乡镇党委、县直帮扶部门及各村党支部的职责任务。县委组织部在县委党校就党的理论、农村政策、工作方法、村务管理以及挂职的职责任务、组织纪律等内容,对挂职干部进行了为期2天的封闭岗前培训,确保挂职干部不辱使命,顺利上岗。二、深化内涵,搭建载体促实施。为确保“双向挂职”工作深化扎实开展,取得实效,在双向挂职村中开展了“岗位历练”、“经济联谊”、“党建联姻”、“文明牵手”四项主题活动,拓展了“双向挂职”3活动内涵。一是开展“岗位历练”活动,促进挂职干部素质提高。挂职后,使农村干部面临新岗位、新环境、新考验,经受新的磨练。先进村挂职干部帮助后进村转观念,创新业,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提高自己创造性开展工作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后进村挂职干部在先进村学经验,学方法,拓视野,找差距,增强开拓创新意识,提高自身素质,进一步增强带领群众致富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北王庄村党支部书记李双奎在董庄村挂职后,结合本村实际提出了“一户两头斯格猪一个沼气池”的发展思路,引导群众走“种植-养殖-种植”良性循环发展的路子,加快了创建文明生态村的步伐。二是开展“经济联谊”活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各乡镇党委组织各组双向挂职村干部、私营企业主、致富能手、技术能手以及帮扶部门负责人,结成经济发展联谊会,定期进行交流研讨,帮助后进村谋划发展高附加值产业,壮大产业规模;引导各村根据各自产业特点和群众意愿,结成“姊妹村”或特色产业联合体,通过短期挂职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由先进村对后进村提供技术指导、原料购买、产品销售等方面的支持,使特色产业上规模上档次,增加农民收入,实现结对村共同发展,达到双赢。北谷庄、铺头等棚菜生产先进村与周边南谷庄、拜口、郝庄等村通过联谊结成了蔬菜产业联合体,形成了一个覆盖十几个村庄种植面积达4000多亩,温室大棚达2000余个的蔬菜种植产业带,蔬菜销售收入超过4000万元。三是开展“党建联姻”活动,促进党建水平提升。将“双向挂职”各组村的党建工作联姻,一起开展党组织活动,一起谋划交流,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南立车村党支部书记李会明到北立车、西樊屯等5个村挂职,并组建了联村党总支。他帮助其他5个村强班子,带队伍,通过设立4“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评定星级党员”等形式,使各村党员保持先进性。他指导各村健全完善党员大会、党员议事、村民代表会议等制度,规范村级工作运行机制,大大增强了村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推动了几个村整体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南立车村的带动下,一个村由后进班子顺利转化,一个村进入先进村行列。四是开展“文明牵手”活动,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各结对村组织党员、群众代表互查不良用语和陈规陋习,倡导文明新风尚,培养文明生活习惯,共同组织党员干部带头,带领群众整修街道、美化村容村貌,打造整洁舒适居住生活环境。省级文明生态村西岔河村组织文化骨干通过“拉、帮、带”等形式为东岔河村培育农村文化骨干,两村联合组建了篮球队和秧歌队,经常利用农闲时间开展活动,大大丰富了农村业余文化生活。目前,各村共整修街道公路8万米,安装路灯300多盏,建成村民休闲广场3个,植树60000多棵,新建沼气池860个,卫生改厕520个。三、健全机制,多管齐下聚合力。为配合“双向挂职”活动的开展,县委还采取了一系列配套保障措施。一是领导分包到一线。县级党员干部每人联系指导一组“双向挂职”村,每个月至少2次深入到联系村调研指导工作。各乡镇党委成员每人分包一组“双向挂职”村,同时每个村选派一名乡镇干部作为“双向挂职”活动专项指导员,驻村帮助开展工作。县委书记王世昆除到自己联系的双向挂职村指导工作外,每到一个乡镇都过问“双项挂职”工作开展情况,并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县委常委、组织部长王文正每周必抽出一天时间到双向挂职村调研指导工作,并经常利用周日时间到自己的联系村了解情况,解决问题。二是部门帮扶推一把。为帮助解决“双向挂职”工5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充分发挥职能部门作用,实行双部门包村制度,每组村安排了一个经济部门和一个政法党群部门负责帮扶,明确了帮扶责任和目标。要求各部门要根据各村特点确定帮扶思路和帮扶措施,在政策、资金、项目、人才等方面给予优惠和支持,帮助被帮扶村解决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及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县农业局为加强对北谷庄等棚菜种植村的技术支持,专门指定3名技术人员作为“专用”顾问;县扶贫办专门为贫困村开辟了“扶贫绿色通道”,开办了畜牧养殖、汽车维修、微机操作等7个类型的培训班,为贫困村提供技术和就业扶贫。三是“三档三考”促落实。“三档三考”即县委组织部对挂职干部、乡镇党委、包村部门分别建立档案,分别进行考核。县委组织部将每位挂职干部挂职期间的学习、履行职责、开展工作等情况登记造册,建立“双向挂职干部”档案,挂职期满,由县委组织部采取调阅资料、了解履职情况、查看工作实绩、开展群众满意度测评等形式,对挂职干部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对特别优秀的挂职干部予以表彰,确定为村党支部书记或村委会主任后备人选;对表现较差、敷衍应付的挂职干部,建议乡镇党委及时更换挂职人选。建立乡镇“双向挂职”工作档案和部门帮扶档案,将这项工作纳入各乡镇党委基层党建考核和县直部门年度考核内容,通过看重视程度、组织力度以及帮扶措施、落实效果等进行多层面考评,对在活动中表现突出的乡镇党委、帮扶部门进行大力宣传和表彰,并作为评选优秀党委、评价县直部门工作实绩的重要依据。“双项挂职”活动开展以来,各乡镇、村和帮扶部门严格按照县委要求,缜密运作,扎实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是使一批农村干部得到锻炼提高。挂职干部通过“岗位历练”,锻炼了化解农村6矛盾、处理复杂事务、领富带富促发展的能力,特别是后进村干部学到了先进的思想理念,观念进一步解放,工作方法、领导艺术不断丰富,能力素质明显提高。活动开展以来,挂职干部共撰写调研报告12篇,提出建议、意见156条,化解矛盾、处理复杂纠纷200多起。二是使一批后进村班子得到转化升级。通过开展“党建联姻”活动,后进村在先进村的帮助下,党建工作、村务管理不断规范完善,村级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得到提升,工作活力明显增强。活动中,各村共设立党员示范岗356个,党员责任区268个,评选星级党员741名。三是使一批农村特色产业进一步壮大。通过开展“经济联谊”,整合了农村资源,后进村经济发展大大加快,一些特色产业壮大了规模。今年以来,增建村级工副业小区4个,新上企业摊点15个;增建养殖小区5个,新发展养殖户156家;建成芦笋、辣椒、蔬菜千亩大方4个,累计新增经济作物种植面积8000亩;初步形成了以南立车、北立车为中心的工副业产业带,以北谷庄、铺头为中心的大棚蔬菜产业带,以东五、西五为中心的蛋鸡养殖产业带,以杜林、庄火头为中心的奶牛养殖产业带等十几个特色产业群体。四是使一幅文明新农村的景象逐步呈现。通过“文明牵手”活动,农民群众开始摒弃陈规陋习,积极开展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建成了皇甫村农民业余京剧团、合立村夕阳红书画社、大王庄梅花拳协会等一批民间文艺组织和团体,全县新组建起农民篮球队6支,秧歌队12支,锣鼓队11支,培育农民文化骨干350多人,农村文化娱乐活动日益丰富多彩,促进了农村和谐稳定。中共武强县委组织部2007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