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原始儒家之宗教性:以方东美先生观点为例的探讨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71-論原始儒家之宗教性:以方東美1先生觀點為例的探討2黃信二中原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內容摘要:人類文明的重要特徵即是從神話、宗教時代進入哲學時期,此歷程代表的是文明朝向合理性的發展,脫離原始與蠻荒;然而,原始的意義等於蠻荒嗎?文明從神話、宗教進入哲學時期後,哲學強調的純理性原則與藉理性反對宗教即為合理嗎?本文將透過方東美先生的觀點,一方面指出原始儒家透過《周易》強調原創性哲學的意義;另一方面,將分析哲學與宗教關係中合一之特性,指出原始儒家從宗教時期進入哲學時期後,仍有復歸宗教需求的特徵。即如依歷史進展而言,中原地區在商周之際確實已從宗教時代進入哲學時期;但史實仍告訴吾人,進入哲學時期後,哲學家仍需根據人性內涵,還原出宗教需求在哲學時期潛在而實存之狀態。此1方東美(1899年-1977年),原名珣,字東美,安徽桐城人。方先生是新儒家(劉述先最早提出)或是新道家(陳鼓應、胡軍等人主張)學界有不同看法;例如李明輝先生即認為「我們只能說:他(方東美)欣賞儒家思想的某些側面,卻不宜說:他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亦有學者稱方先生為「不屬於任何一派而極有成就的學者」。李明輝:《當代儒學之自我轉化》,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1984,頁150。項退結:〈當代中國哲學的特色與內容〉,《中國人的路》,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8,頁255。劉述先觀點參見〈方東美先生哲學思想概述〉一文,收錄於羅義俊編:《評新儒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頁458-490。胡軍:〈方東美哲學思想的道家精神〉,《中國哲學史》,2000年1期,頁70-76。「原始儒家」一概念除了方東美先生使用外,從1994至今學界約有三十餘篇論文探討,例如(1)胡治洪:〈原始儒家德性政治思想的遮蔽與重光——《緇衣》郭店本、上博本與傳世本斠論〉,《孔子研究》,2007/01。(2)楊高男:〈原始儒家倫理政治的理論創設〉,《雲南社會科》學,2006/01。(3)楊高男:〈原始儒家倫理政治的理論特質〉,《湖湘論壇》,2007/02。(4)鄭臣:〈原始儒家的內聖外王之道〉,《聊城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01。(5)黃明晶:〈原始儒家的精神〉,《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學科版)》,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學科版)等等論文。王邦雄先生亦曾探討「先秦原始儒家」,參見為牟宗三先生《時代與感受》一書所撰「導言」,頁7-9。(鵝湖出版社,1984。)2本文曾發表於「中國哲學會」主辦2010年「方東美與懷海德學術研討會」,台灣大學哲學系,2010/12/19。本文是筆者系列研究之部分,前期相關論文分別為〈論儒家「天人合一」之可能與不可能性〉、〈論儒學之宗教性:以唐君毅、牟宗三先生為例的思考〉與〈在儒學與宗教之間:論以人象天之哲學意涵〉。哲學論集第四十四期-72-外,方先生透過字源學、哲學制定,以及哲學人類學等方法的探討歷程,亦值得吾人效法。關鍵字:方東美、原始儒家、哲學制定、宗教性一、原始儒家及其宗教性之內涵人類發展的重要特徵之一即是從神話、宗教進入哲學時期,方先生認為「中國上古之形上學基調表現宛若一部神話、宗教、與詩歌之三重奏大合唱」,3此三種表達類型分別代表文明發展的不同階段。神話時代的特徵為以人創造之神話故事(包含合理與不合理的)嘗試解釋世界起源,生命之意義與價值,代表人文宗教出現前的原始宗教階段;4而宗教時代在本文中主要指紀元前後興起的人文宗教,其意義在於對原始與神話文明進行更為複雜的人文性設計;哲學時期的重要特徵,則為以理性原則解讀人與世界的關係。根據此分析,本文之問題意識如下:本文試圖思考文明從神話宗教進入哲學時期後,哲學強調的純理性與藉理性為唯一標準進而反對宗教,其立場是否合理;同時「原始」文明的意義是否等同於「蠻荒」,此亦為本文欲探究的問題。5本文將以方先生對原始儒家宗教性的探討為案例分析上述問題,方先生對原始儒家、道家都有其定見,認為儒家的基本價值是生命的創造精神,道家的基本目標則是超脫之精神,兩者皆為中國哲學的重要內容;以下將先說明方先生對原始儒家宗教性之定位與研究方法,同時分析上述之問題意識。3方東美:《中國哲學之精神及其發展》,台北:成均出版社,1984,頁59。4所謂的神話,凱倫.阿姆斯壯(KarenArmstrong)在《神話簡史》中認為神話是指:「人創造出故事,將自己放進更宏觀的世界裡,顯現潛在的模式,讓自己感覺即使現實生活中處處是沮喪和混亂,生命卻真的有它的意義和價值」阿姆斯壯(Armstrong,Karen):《神話簡史》,台北:大塊文化出版,2005,頁10。在其另一本著作《神的歷史》中則認為神話的作用在於其象徵意義,是描述創世唯一合適的方式;同時,神話表達了文明的內在意義,它所寫的乃是事物的自然本質,神話同時也表達了他們的信念。凱倫.阿姆斯壯(KarenArmstrong):《神的歷史》,台北:立緒文化,1997,頁20-24。關於神話,賀麟則認為「神話是原始人解釋周圍環境的嘗試,是關於自然、神和粗糙的哲理的原始記述。J賀麟:《哲學與哲學史論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1990,頁14。5本文有此疑慮乃因觀察到在科學昌明時代我們仍深受宗教的影響,例如凱倫.阿姆斯壯即認為「儘管目前西方社會的基調乃是傾向世俗的,但是神的觀念仍然影響著數以百萬計人們的生活。」參見凱倫.阿姆斯壯(KarenArmstrong):《神的歷史》,台北:立緒文化,1997,頁9。黃信二:論原始儒家之宗教性:以方東美先生觀點為例的探討-73-(一)原始儒家之定位方先生所謂之原始儒家主要有兩時期其探討的縱深相當久遠,彼言道:余論原始儒家家,析為為二期:第一期之儒家承受一套原始初民之上古思想遺跡,企圖納諸理性哲學。第二期之儒家則根據另外一套不同之久遠傳承,創建一體大思精之思想體釆,肯定人性之祟高峻極,天地之大美莊嚴,二者者雍容浹化,合德無間……漢儒固可列為儒家第三期,聊充附屬耳……哲學見地,卑無甚高,姑置之弗論可也。……余意概謂兩大哲學文獻:一曰尚書,一曰易經。6從引文可見遠從紀元前二十三世紀起,經歷商周至春秋戰國都是原始儒家之發展期;其中第一期主要是指原始初民之上古思想遺跡,企圖納諸理性哲學。第二期則從紀元前一一二二年商周交替之際至春秋戰國時期,其間對宗教與哲學的交互影響有較多論述,探討之文本則以《尚書》與《周易》為主,7《詩經》、《周禮》與《禮記》為輔。8其區分原始儒家與宋明儒家或有正名之意,9但主要目的仍在於尋求儒學之根源,避免儒學史成為無根源之哲學史。根據方先生的觀察,中原地區從紀元前二十三世紀中葉至紀元前十一世紀初期近一千多年有關宇宙論的型態,方先生稱此時期為Protocosmology,即所謂宇宙論萌芽的時期。10方先生指出夏朝年代約為紀元前二十一世紀初至前十六世紀初,商代則約為紀元前十六世紀初至前十一世紀初;至周武王時代,殷之聖賢中微子已死,只有箕子算是殷遺老,是為政權交替之際的文化傳承者,箕子把古代自夏禹以來流傳之重要學說列為主文,其精確竟義有待解說,如此一方面是古6方東美:《中國哲學之精神及其發展》,台北:成均出版社,1984,頁58。7亦有學者持不同看法,例如胡軍說:「孔子是儒家的創始人,所以孔子以前的典籍如《尚書》和《周易》當然也就不能算在原始儒家的帳上。」參見胡軍:〈也論方東美哲學思想的儒家精神〉,《中國哲學史》,2001年4期,頁106。8方先生說:如果要想仔細了解這一層,只憑《尚書》是不夠的,還要把世界根源從宗教上發現其秘密之源起。然後透過《周禮》、《禮記》與《詩經》來了解,拿詩來歌頌宇宙的精神主體。參見方東美:《原始儒家道家哲學》,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83,頁104。9方先生認為宋明儒家「思想架構旁雜不純……不免援道證佛,變亂孔孟儒家宗旨」。方東美:《中國哲學之精神及其發展》,台北:成均出版社,1984,頁14。10方東美:《原始儒家道家哲學》,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83,頁88。哲學論集第四十四期-74-代遺文,一方是解說。11即此時期於中原地區約為夏商兩代,其文獻記錄貧乏,僅能依靠殷代箕子口述之文本。方先生認為儒家文本自遠古以來,約略可分為守舊與創新兩系統。12守舊一派在時間上注重永恆與歷史傳統,或稱為復古的一派,其思想根源在《尚書》,特別是〈洪範〉篇。《尚書》雖具復古之價值,但仍代表古代中國思想由神秘宗教到理性哲學的轉變。13創造的一派則是根據《周易》十翼之註來說,重視孔子及其弟子之創新的貢獻,強調對時間觀念與創造過程的重視。14而漢代儒生從伏生、劉向、劉歆至董仲舒一派,則為方氏評為墮落的一派。15原始儒家除了代表中原地區由神秘宗教到理性哲學的轉變,最明顯特性在於顯現出當時的哲學家以文化理想治國的企圖;以《尚書.洪範》為例,方氏指出本篇之重點在「皇極」觀念,他說:「皇極,皇建其有極」。斯乃洪範一篇哲學寶藏之核心所在,是其大頭腦處:肯定當建「大中」為存在及價值之無上極則,且為人人之所當共尊……蓋「大中」者,乃是「本初」,代表近代比較宗教史家所謂之「天上原型」,萬物資始「大中」,復歸本「大中」。1611參見方東美:《原始儒家道家哲學》,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83,頁53。此時期的資料雖然存在,但基本上仍是不充分的,我們亦可參考西方人類學之研究成果,例如默西亞.埃里亞德(MirceaEliade,1907-1986)指出《詩經》等資料提供給我們的只是有關於商朝宗教的某些側面,基本上只是王室信仰與祭典;正如新石器時代一樣,神話學及神學方面大部分是不可知的。默西亞.埃里亞德:《世界宗教理念史》卷二,台北:商周出版,2001,頁18-19。(Eliade方先生譯為愛理亞德,參見《原始儒家道家哲學》,頁92。)另外,如果我們試圖靠神話解釋原初中國之思想內涵有可能也會失望,在「中國高度文明裡沒有諸神故事,沒有天界戰鬥,垂死的神祇或神聖的婚姻」。參見阿姆斯壯(Armstrong,Karen):《神話簡史》,台北:大塊文化出版,2005,頁114-115。12方先生認為儒家自遠古以來其精神可謂ancientandmodern,dynamicandstatic交替,一方面守舊,二方面創新,頗為複雜。方東美:《原始儒家道家哲學》,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83,頁46。13方東美:《原始儒家道家哲學》,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83,頁47。14此創新之一派為方先生歸為原始儒家第二期,以《周易》為代表文獻;其形上學特徵有二:第一、肯定乾元天道之創造力,第二、強調人性之內在秉彝,即價值。參見方東美:《中國哲學之精神及其發展》,台北:成均出版社,1984,頁123。15《周易》十翼之彖、象、文言、說卦、繫詞等,旨在說明時間以及創造過程,可稱為儒家開創的一面。漢代由伏生、劉向、劉歆至董仲舒一派,外表為儒,其實是陰陽家,雜家,是墮落的一派。參見方東美:《原始儒家道家哲學》,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83,頁46。另外,方先生稱「董仲舒為儒家之罪人」,參見同書頁53。16參見方東美:《中國哲學之精神及其發展》,台北:成均出版社,1984,頁61。黃信二:論原始儒家之宗教性:以方東美先生觀點為例的探討-75-方先生此一「大中觀念」涉及哲學與宗教兩層面,一是哲學所欲探討的萬物起源、萬物資始;另一則是宗教所欲追求之「天上原型」,17由於其為哲學與宗教共同的起點,故是原始儒家最核心的思想之一。一旦「大中」觀念落實於政治中,方先生認為從《尚書》〈洪範〉篇,可觀察到原初儒家不僅視國家為一政治機構,而且更視為是一文化園地、教育機構。例如「天官冡宰」講六典,其中治典只是一項,此外還有政典、教典等,處處拿文化理想來支配國家;即先透過道德的修養與知識的修養,使人民都變成開明的人民,然後才可以從事開明的國家建設。18方先生「大中」觀念給我們的啟示在於,若以統治者言,由於人的品質將保障決策的品質,即正確的決策品質最重要,因此其源頭──決策者本身的品格即是關鍵;若以人民而言,文化素養將決定人民遵守法令的情形,即人民的素質決定其實踐道德與遵守法律的程度。即不論領袖

1 / 2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