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4.21大港油田“9.9”井喷事故案例分析钻井培训中心中国石油“9.9”井喷失控着火事故案例分析2007年9月9日13时30分左右,大港油田集团第二钻井工程公司20508队承钻的西60-8井发生了一起井喷失控着火事故,造成一部ZJ20K钻机大部分烧毁(直接经济损失160.91万元),一人死亡。井口装置示意图实际井身结构示意图西60-8井是大港油田老区新块的一口二开三段制开发定向井,由大港油田集团第二钻井工程公司20508队承钻。一、事故经过9月9日,因已钻开设计的明Ⅱ油层,在1005m和1025m分别见到两次气测异常;10:55,该井定向钻进至井深1032m,边循环边活动钻具55分钟(地质迟到时间23分钟左右)。全烃含量由最高18.67%降至零,卸掉方钻杆,修理液压大钳,期间上提下放活动钻具;12:17开始起钻,起到第11柱时,钻具上提力由420KN增至441KN,当班司钻初步判断为井下抽吸。起完第12柱时,发现上提钻具时出口槽有少量钻井液流出,停止起钻时出口槽无钻井液流出,工程技术员及当班司钻认为,可能是井下发生抽吸,决定接方钻杆循环,进一步验证井下情况;一、事故经过13:26,坐岗人员发现出口槽有溢流,立即通知司钻。司钻立即发出关井信号,场地工打开4号平板阀,此时,司钻在上提方钻杆的过程中,被井口喷出的钻井液击倒,刹把失控,方钻杆连同钻具坠入井内,水龙头砸在转盘面上,水龙头提环与大钩脱钩。一、事故经过一、事故经过正在跑下梯子去关井的工程技术员及副司钻听到碰撞声后,返回钻台,将司钻救起,并试图快速提升大钩,挂上水龙头,继续上提方钻杆。因见大绳有断股,未实施。由于喷势增大,工程技术员、司钻和副司钻撤离钻台。副司钻、工程技术员再次跑向远程控制台关井,途中(13:30左右)井口着火。由于远程控制台被火焰包围,未能实施关井,最终导致井喷失控着火。一、事故经过着火后3~5分钟,井架倒向东侧。期间,在二层台作业的井架工解照品在朝向东侧的逃生绳索无法逃生的情况下,爬上天车从井架西北侧4号绷绳滑到地面落入火中丧生。该井钻遇气层,在起钻前活动钻具和短起下时,由于循环压耗的丧失和钻柱上提的抽吸作用,致使地层气体侵入井筒并上窜;起出12柱钻杆后循环泥浆使得已进入井筒的气体快速上移膨胀,形成溢流;由于现场判断失误、处置不当,没有果断关井,致使溢流发展为井喷;正在运转的主柴油机或井口喷出的地层泥砂打击井架产生火花,引发喷出的气体着火;由于风向影响,远程控制台被井口火焰包围,失去了最后关井机会,致使井口敞喷失控、着火。在二层台上作业的井架工反应不及时,没有及时从井架撤离,失去了逃生的有利时机,是导致井架工从井架绷绳下滑落入火中丧生的直接原因。二、事故原因——直接原因1、起钻时作用到气层的当量泥浆比重降低,使得地层气体大量侵入井筒。本井在钻进和循环工况下正常,证明当时的泥浆静液柱压力加上循环压耗是可以平衡地层压力的。但是,在停泵活动钻具和起钻工况下,由于循环压耗的丧失和钻柱上提的抽吸力的共同作用,抵消了部分泥浆静液柱压力,导致地层气体大量侵入井筒。特别是起钻前,在井底5~13m范围内进行了11次共计23分钟的上提下放钻具,加剧了地层气体大量侵入井筒的过程。二、事故原因——间接原因2、由于判断失误、应急处置不当,错失了关井控制井口有利时机。思想麻痹、判断失误,导致未能及时发现溢流。工程技术员和司钻对本井是否钻遇气层认识不足,警惕性不高,尽管在短起下前,气测显示全烃最高值达18.67%,经循环全烃值降为零,仍认为储层不含气。在起11柱钻杆灌不进泥浆和起12柱钻杆环空泥浆上返的情况下,仅凭大钩负荷误认为起钻抽吸,未能及时准确判断出溢流。发现井下不正常时,工程技术员又错误决定接方钻杆循环观察,共计开泵循环5~6分钟,使得进入井筒的气体快速上移膨胀,导致井口溢流,进而发展为井喷。二、事故原因——间接原因3、执行关井程序不果断,导致井喷失控。在发现溢流,司钻发出关井信号后,班组各岗位按“四·七”动作程序跑位过程中,司钻被喷出的钻井液击倒,刹把失控,方钻杆连同钻具自由下落,水龙头砸在转盘面上且与大钩脱钩。在听到钻台碰撞声后,正从钻台跑下的副司钻和工程技术员,没有继续跑向远程控制台实施关井操作,而是共同跑上了钻台,从而错失了关环形防喷器的有利时机,导致了井喷失控。井喷着火后,由于井场风向的影响,远程控制台被井口火焰包围,失去了最后关井的机会。二、事故原因——间接原因1、对地下复杂情况认识不足港西油田属于复杂断块油藏,构造极为复杂,砂体小、断层多,底油(水)顶气储层分布特点认识难度大。对底油(水)顶气储层在钻井过程中的井控风险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对港西油田多次发生井涌、溢流、气窜的产生原因没有进行系统分析,麻痹大意。二、事故原因——管理原因2、井控措施在现场未得到有效落实在实施短起下钻过程中,起第11柱钻杆时,司钻发现大钩载荷增大,凭经验认为可能是起钻抽吸造成,继续进行起钻杆作业。在起出第12柱钻杆,发现泥浆难以灌入时,没有认识到储层有气可能带来的危害,没有意识到是产生溢流,没有按照《大港油田钻井井控实施细则规定》要求的“四七”动作及时采取停止起钻和关井。由于带班干部(工程技术员)和当班司钻判断失误,又起出第12柱钻杆后接方钻杆循环泥浆进行观察,加快了地层流体的上窜速度,延误了井控处置时间。在停泵发现溢流按“四七”动作实施关井过程中,又发生司钻刹把非正常失控,副司钻未能安全及时关井,继而溢流演变成井喷、井喷失控和着火。二、事故原因——管理原因3、井队班组和员工应急处置能力不强一是司钻对井下出现溢流情况缺乏判断经验,反应不及时、处理不果断,工作中忙中出错。在紧急情况下,司钻发出关井信号后还被突然喷出的泥浆击倒,刹把失手、钻机失控、游动系统运行失灵,井控指挥失去中心枢纽作用。二是当司钻发出关井信号后,副司钻没有及时跑位,慌乱中忘记自己的井控岗位职责。在跑向远程控制台过程中听到钻台情况异常后又返回钻台,错失了关封井器的有利时机,导致了井喷失控。三是井架工听到关井信号后,反应迟钝、动作慌乱,不知如何应急,未及时从井架上撤离,等井喷失控并起火后才无奈爬上天车台,错过了有利的逃离时机,等无路可走时才选择了从井架绷绳滑下掉入火海。四是在这次短起下钻过程中,整个班组作业人员识险能力不强,配合、协调能力较差,内钳、外钳人员在第一时间逃离钻台经过远程控制台时,在慌乱中没有想到去关封井器。二、事故原因——管理原因4、关键岗位人员素质偏低近几年,由于工作量的迅速增长,钻井队伍建设和人员配备跟不上业务发展和生产的需要,现场一线岗位人员存在缺员现象,新员工的比例过高,尽管我油田集团公司进行了大量的岗前培训和井控培训(新员工培训时间为三个月),但仍然存在工作经验不足、安全意识不强、技能素质不高等问题。二、事故原因——管理原因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