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纪录片概述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一章纪录片概述——纪录片,影视艺术中最具生命力的花朵第一节纪录片的界定第一章纪录片概述第一节纪录片的界定一、从电影母体到电视节目纪录片本身就是现代电影艺术的母体。纪录片英文是documentaryfilm,在英语中,documenl这个词的意思是“文献、文件、证书、证件”等,都有不可伪造的意思,这个词用在电影上,汉语译为纪录影片或纪录电影。第一章纪录片概述以影视纪实手段表现真人真事的纪录片,反映生活、记录历史,这就是它的魅力和生命力所在。在电影发展史上,纪录片的地位常常比故事片要重要的多,一些革命性的电影艺术浪潮往往在纪录片领域兴起,转而推动电影艺术的发展。许多国际著名导演在拍故事片的同时又不放弃拍摄纪录片。两种艺术既各自独立,又互相渗透,而这种趋势却从未中断过:故事片向纪录片靠拢——追求客观记录风格;纪录片向故事片靠拢——追求情节化、故事化。第一章纪录片概述二、纪录片的界定1、抓住现实的片段,将其有意义的结合起来。——吉加·维尔托夫2、对现实生活的创造性处理。——约翰·格里尔逊3、具有文献资料性质的、以文献材料为基础制作的影片,被称为纪录片。——法国《电影词典》第一章纪录片概述4、纪录片,一种排除虚构的影片,它具有一种吸引力的、有说服力的主题或观点,但它是从现实中汲取素材,并用剪辑和音响来增进作品的感染力。纪录片,一种非虚构的影片,它直接取材于现实,并用剪辑和声音增进主题思想。——1979年,美国四所大学电视系联合编撰的《电影术语辞典》第一章纪录片概述5、以摄影或摄像手段,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自然和历史事件等作比较系统完整的纪实报道,并给人以一定审美享受的影视作品。它要求直接从现实取材,拍摄真人真事,不容许虚构、扮演,其基本手法是采访摄影,即在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用“挑、等、抢”或追随采访的摄录方法,记录真实环境、真实时间里发生的真人真事,在确保报道整体真实的基础上,要求细节的真实。——中国传媒大学任远第一章纪录片概述三、纪录片与专题片1、电视专题片与电视纪录片的关系,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看法:(1)“等同说”,认为电视专题片就是电视纪录片,它们没什么区别,只是同一种节目形态的两种不同称谓而已。(2)“独立说”,认为专题片和纪录片各自成为独立的节目类型,真实性是它们的生命。但是,专题片允许主观表现,纪录片则排斥主观、排斥造型。第一章纪录片概述(3)“从属说”,认为专题片和纪录片互为从属,尤其是电视专题片,它是专题节目或专题栏目常用的形式。(4)“怪胎说”,认为电视专题片是中国特定国情下产生的怪胎,这种“画面加解说”的作品,本来就不应该存在。第一章纪录片概述2、关于专题片与纪录片关系的研讨(1)研讨情况介绍:针对人们认知的混乱情况,电视界人士意识到问题出在电视专题片这个概念本身。古人云:名正则言顺。说的是名分对于事物的合理存在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为了促进我国电视专题节目的理论研究,中央电视台研究室邀请全国电视界部分专题节目编导和学术界部分专家(100多人次)于1992年11月、1993年4月和11月分别在北京、浙江舟山和湖北宜昌,举行了三次中国电视专题节目分类与界定的研讨活动。第一章纪录片概述(2)研讨结论:《中国电视专题节目分类条目》不再使用专题片的名称,而是明确提出:电视专题是电视专题节目的一部分,被涵盖于其中的报道类,是报道类节目中的主要形式。报道类(含电视专题)根据其叙述表述方式的差异,可分为纪实型、创意型、政论型、访谈型和讲话型五种。这五种类型基本包括了以前被认为是专题片和电视专题的电视片。至此,关于电视专题和专题片名称的争论便暂告结束。第一章纪录片概述此后,电视专题片的说法渐渐淡出,而含电视纪录片的电视专题节目逐渐成为大家都接受并普遍使用的一种名称。第二节纪录片的历史沿革第一章纪录片概述第二节纪录片的历史沿革一、从原始电影到(美)弗拉哈迪的《北方的纳努克》1、1895年,卢米埃尔在巴黎放映的第一批短片《工厂大门》、《火车进站》、《水浇园丁》、《婴儿吃奶》等,都取材于真实生活,被称为“活动相片”。他坚持他的影片只是“再现生活”。第一章纪录片概述2、罗伯特·弗拉哈迪被称为“纪录片之父”,纪录片的创始人,他的《北方的纳努克》(1922年)被国际影视界公认为第一部完整意义的纪录片。《北方的纳努克》既坚持非虚构,又巧用虚构影片的手法。它不再是呆板纪录景象式的“再现生活”,而是一部有人物、有故事、充满诗情画意的再现真实生活的纪录片。第一章纪录片概述3、弗拉哈迪:美国人,出身于一个煤矿工程师的家庭,从小就随家庭出去探矿,这使得他和土著的爱斯基摩人形成了很好的关系,后来,他自己也开始从事探矿的冒险活动,曾经三次出入加拿大北部,他把他探矿的过程都用胶片记录了下来,总共有7万多尺的胶片,但是这些胶片在他转字幕的过程中被火烧毁了。法国的皮毛商弗雷斯兄弟资助他第四次前往拍摄,这样,历史上第一部经典的纪录片《北方的纳努克》就诞生了。第一章纪录片概述4、浅析《北方的纳努克》这部影片讲述的是加拿大北部的爱斯基摩人的生活,21.5格/秒,影片大全、中景居多,很少有近景,构图主要以环境为主,而不是以人为主,人总是在边缘的地带出现。(1)一改以往的猎奇、游戏心态,开始关注人文,关注人与自然的冲突,开创了人类学纪录片。第一章纪录片概述(2)把制作者隐藏在摄影机的背后,成为不介入的观察者,而且只将制作者的存在限制在字幕之内,因而使这类影片显得更加客观。但事实上,也有很多摆拍,这些并不影响我们对真实的认知。第一章纪录片概述(3)长镜头和全、中景的景别。长镜头的时间流程和生活一样,重视过程的记录,显得很真实,保持了生活的原态,恰恰吻和了他观察而不介入的创作理念;很少有近景和特写,都是大全景,这和他的表意功能有关,是造成一种在大自然面前人力量的渺小和脆弱。用大全景来反衬浪漫情调和人的乐观。这两点正是纪录片的最基本的用镜方式。罗·C·艾伦说过:“纪录片是电影制作者放弃了对电影制作过程的某些方面的控制,并以含蓄地向人们召示影片在某种程度上的真实性和可信性。”所以,真实性是纪录片创作的核心。第一章纪录片概述(4)以自身的形象扮演自身——非职业演员。纳努克的真名叫阿拉卡瑞·阿拉卡,“纳努克”是为了拍电影给他取的名字,但他不是虚构的人物,是现实生活中的人,而不是演员,只是符号发生了变化而已。为了追求真实,不惜搬演。(5)表达情感浪漫、有传奇色彩。这个与作者经历有关,他是通过影片来抒发自己对爱斯基摩人的热爱。他对现代文明的破坏力深有痛感,却不直接触及,而是去描写古老文明的善与美。如一家人下筏上岸的镜头。第一章纪录片概述但是它也遭到了非议,主要是:有人批评建冰屋、猎海象是造假;还有人说他用长镜头组织情节等。由此引发了纪录片再现与表现之争、艺术与现实之间应该保持多大距离的不同意见,一直争论到了今天。第一章纪录片概述二、(苏联)吉加·维尔托夫和“电影眼睛”理论(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很重视电影的社会作用,把新闻纪录片视为形象化政论。1918年6月开始上映的杂志型新闻片《电影周报》在全国发行,影响很大。《电影周报》的主编吉加·维尔托夫则在新闻片的基础上创作了很多纪录片,开办了《电影真理报》(每期20分钟),并完备了自己的纪录片电影理论,也就是“电影眼睛”理论。第一章纪录片概述1、吉加·维尔托夫:原名丹尼斯·a·考夫曼,出生于艺术家庭,弟弟迈克·考夫曼是《码头风云》的摄影师。维尔托夫意为“旋转的陀螺“,受到未来主义思潮的影响。他后来加入了电影委员会的《电影周报》,把新闻集在一起用来鼓舞士气,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摄影机可以记录真实的现实。到了1922年5月,他在苏俄中央机关报《真理报》上发表了文章《电影眼睛——一场革命》,标志着电影眼睛理论的形成。第一章纪录片概述2、“电影眼睛”理论的主要观点主张:强调摄影机的特殊功能,重视拍摄角度、景别以及特技等摄影技巧,他认为多视角的机械“电影眼睛”无所不能,不受限制,远胜过人类眼睛的功能,既能看到事物的外貌,也能说明“您未知的世界”。剪辑对素材的艺术处理也要重新去挖掘。他的观点对当时的电影制作观念和方法形成了颠覆性的挑战,被很多人排斥,但又可以在此后的很多人的作品中看到他的影响。第一章纪录片概述3、《电影真理报》的观点:“要到生活中去,不要把视线避开真实的生活,要成为独具慧眼的观察生活的巨匠,透过表象认识生活的真实。”此后出现的“真实电影”和“直接电影”都是受《电影真理报》的影响,到生活中去捕捉生活本身的东西。第一章纪录片概述4、浅析《带摄影机的人》《带摄影机的人》既是“电影眼睛”理论的形象宣言,又是摄影机和摄影师的赞歌。接头所向无所不至,拍摄角度极尽变化;时不时地插入摄影机和摄影师的动作,对摄影术进行揭秘。每个镜头都是对生活的真实记录,是一些生活的碎片,所以它是纪录片。第一章纪录片概述从表面上看:整个影片可以分为现实生活和电影技术两个层面。现实生活的层面展现了俄国人的生活状况,把它们压缩到了一天:醒来、洗漱、上班、工作、游玩、生老病死……从技术层面看,则展现了电影制作的过程。怎么拍不同的画面、用什么角度、剪辑师怎么选片子……从摄影的角度用了高速摄影、升格、降格、负片、焦点不实……从剪辑方面则用了分割画面、分格、抽格、快速剪辑……特技方面他用了二次暴光、反向运动……向观众呈现了电影技术的方方面面的潜能。他的整个片子一共有1700多个镜头,是当时好莱坞故事电影镜头的两倍。第一章纪录片概述他的影片不断的颠覆着观众以往的观影经验:在电影中人们看到的生活不再是平常看到的样子,他想让人知道,原来生活是可以这样被观察的。如通过电影技术我们可以看到缓慢的跨栏的那个瞬间。并且慢动作的介入并不是主观的介入,只是让我们的观察更细致、更深入了。让观众从不同的视角去观察生活,打破了以往观察生活的既定视角。从不同的角度去看事物,再把它们拼贴起来,可以跟直接地接近生活的本质。第一章纪录片概述《带摄影机的人》的特点:他尝试着通过运用激进的电影制作技术来挑战我们既有的感知现实的能力。如在影片的开头,一个摄影师爬到了一个很高的架子上,这就是一个隐喻,揭示了电影具有改变现实的魔力,昭示出了摄影机的特性和潜能,贯穿影片始终。挑战我们贯常的有关电影的表现性规则。他把生活变形了,即我们看到的真实是电影机传达出来的被结构了的真实。第一章纪录片概述三、(英)格里尔逊学派和英国纪录电影运动(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1、格里尔逊:在美国研修社会学期间注意并开始深入思考电影的社会功能问题。他意识到了电影作为教育了意识形态工具的巨大潜力。他第一次使用了“纪录电影”一词,并把纪录电影创作概括为“对真实事物做创造性处理”,强调了主观能动性。他主张把电影作为宣传、教育和舆论的手段。第一章纪录片概述1927年他回到英国,向帝国商品推销局推销自己的主张,双方一拍即合,用当局的拨款拍了纪录片《漂网渔船》,形象地表现了现代鲱鱼捕捞技术如何取代传统的生产方式,使商品走向国际市场的经历。之后他为了得到商品推销局的支持,就建立了一个隶属该局的电影小组,专门从事纪录片创作。他们研究弗拉哈迪、维尔托夫、爱森斯坦、伊文思等人的理论、作品等。博采众长为己所用,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作品:《住房问题》、《夜邮》、《锡兰之歌》……第一章纪录片概述2、格里尔逊学派的基本艺术观点是:(1)重视电影的认识功能,强调纪录电影创作要面对现实、剖析社会问题。(2)主张把电影直接作用于宣传教育,把电影院作为讲坛。(3)主张“创造性地处理生活场景”,允许在拍摄中进行艺术加工。他认为纯客观的纪实电影是不存在的。强调“电影是榔头,而不是镜子”,电影人首先是政治分析家、宣传员,其次才是艺术家。说到底他主张在记录中融入主观意识。(4)创造性地把现场录音和解说词作为内容和形式的有机部分。有的作品不惜让解说词占主导地位,致使画面显得无关紧要。(注意:30年代,声音出现了)第一章纪录片概述这个学派对纪录片创作的影响长达20多年,尽管后来“解说+画面”成为“格里尔逊式”的同义语,明显的

1 / 11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