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课堂作业:40%其中:随堂小测验20%作业10%考勤10%研讨:20%专题论文、案例分析:40%企业生产有哪三大要素是必不可少的?企业生产的三大要素:人、财、物物:包括劳动手段与劳动对象。其中,劳动对象主要是原材料;劳动手段(劳动资料)主要指:厂房、土地及建筑物、机电设备及附属设施等。其中设备是企业生产的主要工具(直接参与生产),也是企业现代化水平的主要标志。没有现代化设备,就没有现代化企业;设备越先进,相应的管理水平要求也越高。一、设备及现代化设备的特征1.什么是设备?广义,有形固定资产的总称,包括土地、厂房、机器、工具等。狭义,在生产或生活中所需机械、装置和设施等可长期使用并在使用中基本保持原有实物形态的物质资料。机电设备是机械设备、电器设备和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总称。煤矿机电设备主要是指在煤炭生产企业所使用的机电设备,其特点是煤矿井下的机电设备要具有防爆性能。煤矿机电设备大致分为两大类:一类为煤矿电器设备,主要包括变压器、电动机、高压电器、低压电器、矿用防爆型高低压电器、矿用成套配电装置和电测仪表;另一类为煤矿机械设备,主要包括采煤机械、运输机械、回采工作面支护设备、掘进机械、提升设备、矿井提升设备和矿井压气设备。2.设备在现代化生产中的地位(1)机电设备是现代化企业的物质技术基础,是企业生产水平与现代化程度的主要标志,没有现代化设备就没有现代化生产。比如采煤机的发展: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英德出现刨煤机—固定滚筒采煤机—单摇臂采煤机—双摇臂采煤机(以上为链牵引)--电牵引采煤机,装机功率也由最初的几十KW—一二百KW—七八百KW到目前一两千千瓦,神华引进采煤机1500KW。(2)设备是现代化企业固定资产的主体,占60~70%,它的经营与管理的好坏,对企业兴衰关系重大。(3)机电设备涉及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全局,与企业的产品质量、产量、交货期、成本、效益以及安全、劳动情绪密切相关,是影响企业生产经营全局的重要因素。3,现代化设备的特征(1)大型化或微型化:容量、规模、加工能力、功率、重量,现代工业生产的大型化与集中化导致了设备的大型化,设备大型化带来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年产百万吨的乙烯工程(上海金山、扬子、齐鲁、大庆等)、几十万吨及百万吨远洋货轮、年产千万吨甚或更大的煤炭综采超重型成套设备等等。新材料、新技术特别是半导体和电子技术的应用以及微纳米技术的发展,使许多高新技术设备向微型化、轻量化发展,如计算机、航空航天设备、医疗设备、通讯设备、故障诊断仪器等。(2)运行高速化:即生产效率的提高。生产速度、加工速度、化学反应速度。传统有梭织机:400R/M而喷气织机:6~10万R/M;计算机的运算速度,铁路机车的行驶速度(3)连续化、自动化: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自动加工中心可以将车、钻、镗、铰等工序集中在一台机床上自动顺序完成;自动焊接线、自动装卸线等。采煤机、刮板机、皮带运输机、提升机等共同完成采煤运输提升功能。(4)功能高级化(电子化、精密化):产品质量要求、安全性要求、操作性要求、舒适性要求;也是现代化设备的重要标志之一。数控加工中心性能更完善,精度提高,操作更人性化。高性能的家电、汽车、飞机等。现代化设备给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利益和好处,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那给我们带来的问题有哪些?二、设备管理发展概况使用设备就要管理设备,设备不同,管理方法与管理水平也就有差异。设备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设备在现代化生产中的作用与影响日益扩大,加上管理科学的进步,设备管理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并逐步形成一门独立的科学——设备综合工程学。设备管理发展三阶段:(1)事后维修阶段:故障后修理(2)预防维修阶段:维修纳入计划,按计划进行(3)综合管理阶段:按设备性能、故障类型及经济性综合考虑,分别选择更经济合理的维修方式1.事后维修阶段:19世纪初,工业生产刚开始,机械设备出现,由于规模小、水平低、结构简单,一般故障后修理--事后维修,由操作人员承担。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设备结构越来越复杂,修理技术、专业要求提高,从操作工中分离出一部分专门从事设备维修---事后维修基本的管理制度,这种制度一直延续到20世纪30、40年代。事后维修缺陷:维修不足优点:充分利用了零部件的性能。2.预防维修(计划维修)阶段:维修纳入计划,按计划安排维修。20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技术进步以及社会化大生产的诞生,生产规模扩大,设备的完好对生产的影响越来越大;特别是流水线作业,设备的故障会影响生产的全局,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预防维修诞生。“防患于未然”,以降低停工损失费用和维修费用。对设备实施定期检查,预防维修,将故障消灭于萌芽状态。优点:避免大部分突发故障缺点:维修过剩,计划的科学性要求高,还会有突发故障。3.综合管理阶段: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化设备-----大型化、高速化、流程化、自动化越来越高,市场竞争带来了高效率、高效益,设备投资量大,对生产的影响、作用大,社会化程度提高,设备的维修费及故障损失大大提高,不足维修、过剩维修都将影响企业效益,因此,诞生了建立在可靠性、维修性和寿命周期费用理论基础上的设备综合管理。设备维修体制在正确的日常保养之外,其维修按设备技术性能、故障特点、维修难易以及生产需要,综合考虑技术、经济各方面,分别采取不同的维修方式,大大提高维修的经济效益。----美国的生产维修。三、设备管理体系简介1.英国的设备综合工程学:对设备的一生进行技术、经济的全面研究,以达到寿命周期费用最经济的效果。1971年,由英国设备综合工程中心所长丹尼斯.巴克斯首先提出。它强调对设备一生的管理,并提出了寿命周期费用的概念。2.美国的生产维修和后勤学:从设备制造单位的立场出发,设备在设计制造阶段就必须考虑其可靠性、维修性及其必要的后勤支援方案,为用户提供技术资料、检测手段、备件以及人员培训等方面的周到服务,以保证用户达到寿命周期费用最经济的目标。1954年,美国通用电器公司提出了生产维修的概念,强调以生产为核心,系统地管理设备,按设备的重要程度分级管理。后勤学是在经典军事后勤学基础上扩展应用到生产企业。为此,设备维修分为三级:现场维修:使用者完成,定期检测、清洁、润滑、更换易损件;中间维修:专业、固定维修人员完成,有固定车间或流动维修车,部分零件的更换修理;基地维修:由专业的维修厂或设备制造厂完成,全部解体,大修、翻新、改造。3.日本的全员生产维修:全效率、全系统、全员参加的设备管理和维修制度。1971年,由中岛清一正式提出5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目前,我国的宝钢集团、科龙电器、山东将军集团等引进了TPM,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全效率:设备的寿命周期费用和综合效率的评价与提高;全系统:设备整个寿命周期全过程,从设计制造一直到报废更新的各个侧面、各个系统;全员:凡与设备一生全过程有关的人员,上至企业领导,下到操作工全员参加设备的生产维修。4.德国的专业化维修:设备维修维护是一个行业,有专业维修公司完成,并建立严格的工业标准。维修人员技术全面,维修效率高。德国的工业标准:DIN31051是设备维护理论的核心瑞典的维修体制,代表人物乌尔曼教授,科德斯特.依德哈马关于寿命周期费用规律的研究。5.前苏联的计划预修制:根据设备的磨损规律,科学确定设备的维修周期,对设备进行定期维护、维修。大、中、小修与日常维护保养。四、设备综合管理(设备工程)1.含义:以提高设备综合效率,追求寿命周期费用最佳化为目的,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对设备一生(从规划、设计制造到使用、维修和更新报废)的全过程,从技术、经济、管理等方面进行的综合研究和管理。技术侧面:设备的可靠性、维修性设计技术;设备制造技术,故障诊断技术,维修技术。经济侧面:寿命周期费用评价与综合效率提高;设备投资和折旧,维修费和设备劣化损失分析,更新、改造和大修的经济性分析。管理侧面:设备一生的综合管理系统;规划管理系统,维修管理系统,信息系统。2.特点:一生管理,从计划、设计、制造到使用、报废、更新的全过程;两个目标,提高综合效率,LCC最佳化;五个结合:设计制造与使用,修理与改造,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日常维护与计划检修3.意义(1)有利于提高产品的产量与质量(2)有利于降低成本(3)关系到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4)有利于企业生产资金的合理利用我国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1)设备落后陈旧,更新缓慢(2)生产与维修的辨证关系认识不足,重生产轻维修,重使用轻管理,影响安全生产和产品质量(3)只追求短期利益,设备失修和拼设备普遍存在(4)设备管理人员不足,设备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落实不到位,技术人员和操作工培训做的不够(5)设备一生管理理念缺失,设备前、后期分段管理。4.任务:(1)保持设备完好,提高设备利用率(2)改善和提高技术装备素质,充分发挥设备效能(3)优化设备结构和设备资源配置(4)取得良好的投资效益五、设备管理体制1.设备管理组织机构的设置原则:(1)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在厂长(经理)的领导下,由主管设备的副厂长统一指挥、统一部署各级设备管理组织,开展各项活动,使设备系统正常、有序工作。(2)精简、高效、节约:各级人员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胜任其职责,因事设职,因职设人,减少管理层次,精简机构和管理人员(3)合理分工、互相协作,责权利统一2.影响设备管理组织机构设置的有关因素(1)企业规模:大型企业,生产环节多,设备结构复杂,设备管理工作量大,相应组织机构复杂,一般主管厂长下设总机械师和动力师直接领导机械部和动力部(处);小型企业一般主管厂长领导设备科即可。(2)机械化程度:设备越先进、结构越复杂,设备管理维修的工作量也越大、技术含量就越高,设备管理机构分工越细、机构越多。(3)生产工艺性质:化工、冶炼及自动化连续生产企业,设备运行与完好要求高,设备管理维修工作量大,管理机构相应要齐全。(4)协作化程度:社会化、专业化、协作化程度高,企业设备管理机构可以精简。比如:宝钢备件供应社会化。六、设备寿命周期理论设备寿命周期理论是根据系统论、控制论和决策论的基本原理,结合企业的经营方针、目标和任务,分析和研究设备寿命周期的技术理论、经济理论和管理理论的理论。1、设备寿命周期费用:设备一个寿命周期内的总费用(LCC)。LCC——lifecyclecostLCC=规划工程费用AC+维修工程费用SC规划工程:设备的规划决策,设计制造或选型,安装调试与初期管理维修工程:设备初期管理,使用与维修管理,设备报废,更新改造。对于生产用设备,规划工程费用和维修工程费用那个更多?2.寿命周期费用的构成:(1)规划工程费用构成:研究开发费、工程设计费、制造设备费、安装工程费、建筑物或构筑物费、试运行费、备件费、其他费用(技术文件费,培训费,管理费)等等。(2)规划工程费用的估算方法:0.6乘算法——初期阶段,决策项目是否进行,误差±20%;美国学者Williams和Nelson经统计总结发现,成套设备的费用依其容量比的b次方变化,这种方法不适用于小型、高压设备。如式:YB=YA(XB/XA)b其中b的取值据具体实际情况可在0.5~0.8之间选择,一般取0.6。机器比例法或费用系数法——设计中的方案选优,误差±15%;以主机费用为基础,乘以某个系数概略地对规划工程费用进行估算。比如,某生产线主机费用为100万元,则规划工程费用=100/0.7=142.86万元。详细单价估算法——已批准时的预算、审批,误差±10%。(3)维修工程费用的构成:设备的原始购置费为固定费用,用C表示;设备的使用维修费用为可变费用,用V表示,V往往大于C数倍,据统计:V/C有:生产用固定资产设备10~16非生产设备(小汽车等)3~6消费品(冰箱、洗衣机等)3~4维修工程费用构成:1.维修费M:日常维保费,设备检查费,修理费,停产损失;2.运行操作动力费D:动能费,运行劳务费,环保费;3.材料费E:原材料、辅料费,备件、配件费,库存费;4.其他:改装调试费,技术资料费,培训费,报废费用。据统计,对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