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的萌发--说课稿(详细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课标解读《种子的萌发》是生物新课标中第四个一级主题“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里二级主题《被子植物的一生》的第一节,课标中具体的内容标准是“描述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科学探究”被放在《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十个主题的首位,让学生进行探究的真正意图,不仅在于掌握生物学知识本身,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让他们亲自体会科学家是如何困惑于问题;如何假设问题的“答案”;考虑从哪些途径去解决问题,并以此渐渐地养成探究的态度、方法和思维的品质。教材分析1、本节内容的地位:本课时实际就是一个探究实验: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这个实验是七年级(上)教材安排的第三个探究实验。第一个探究实验重在展示探究的一般过程,控制的变量只有一个;第二个探究实验,重在训练学生作假设和处理数据表格的能力;而第三个探究实验要求让学生自主学会设计对照、控制变量,而且考虑的是三个变量。可以说,这个实验是七年级(上)探究实验的核心实验,一旦学生学会了控制变量,设计对照实验,对后面的探究实验就尊定了良好的基础。2、重点、难点的确定:在本节课中,关于变量和对照实验学生们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本节课的重点就是学会控制变量,设计三组对照实验;难点就是学会利用三组对照实验控制三个变量,初步明确对照组和实验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阐明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和环境条件;2、描述种子萌发的过程。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的合作探究、实验,加深对影响种子萌发的条件的理解,培养观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2、结合生活经验及实验观察尝试着描述种子萌发的过程;3、尝试用抽样检测的方法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学会计算种子的发芽率。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了解种子的休眠特性、种子的寿命进行生物科学价值观的教育;3、通过动手操作、分组讨论,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2、通过本节课学习,认同“人与大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与快乐,培养持之以恒的科学态度,培养、增强爱护植物的情感。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对生物有深厚的兴趣,好奇心强、好动胆大、敢问敢讲,玩的成分占优势,本节课通过课前做实验,展示查阅资料、设计探究方案等活动,加强学生注意,提高课堂效率。从而在满足学生求知欲、好奇心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的潜能。针对七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发达而逻辑思维欠缺的心理特点,在教学中应多采取观察思考、教材分析从而达到教学目标,并通过设计探究方案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通过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阐明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和环境条件。2、描述种子萌发的大致过程。教学难点:学生尝试设计探究方案,学会控制变量。本节内容介绍本节安排了三个方面的内容: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和种子萌发的过程;第一个内容里安排的是“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第二个内容里安排的是“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实验,但这两个探究实验中,重点是第一个实验,教参确定本节的课时是两个课时,所以我这样安排本节内容:“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合为一个课时,种子的萌发用一个课时。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就是第一个课时《探究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和环境条件》。本课的重点内容为种子萌发所需的条件,更重要的是种子能否萌发,在此要强调:一粒种子的萌发需要内因和外因条件,其内因有:胚的完好;胚乳或子叶内的营养贮存充足;种皮的完整以及是否处于休眠和寿命之内;外因有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等。种子的休眠和寿命虽然不是重点,但这部分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尤其是种子的休眠是抵抗外界不良环境而逐渐形成的一种特性,暂时的休眠正是为了日后能够更好地萌发。这种特性对于保证植物种类的繁衍是有巨大意义的。关于种子休眠的意义,必须向学生讲清楚,不然他们会感到这是不可思议的。教法演示法: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进行直观演示,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讨论法:利用已有的资料,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启发法:采用启发引导式,在学生尝试操作中,完善实验计划。学法“受人与鱼,莫过于授人与渔”,学生学习的最终目的不是仅仅为了“学会”知识,更是为了“会学”知识。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因此本节课主要采用“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通过学生的学习,让学生主动获得知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学过程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两个探究活动的教学。种子的萌发需要时间,在一个课时里得出实验结论显然不可能,第一课时完成实验设计、课下完成实验、下周的这节课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课上通过讨论、探究式学习为学生创设更多的学习时空,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参与到知识的产生、发展的过程中,从而掌握知识和科学的探究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学生课前预习老师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学生明确本单元的基本问题、单元问题老师讲解种子萌发的条件等知识学生设计比实施实验探究验证记录并分析结果单元学习步骤(第一课时)课前可提前一至两周的时间,让学生思考种子萌发的条件是什么?并随机的发给学生一些黄豆种子,制作大豆种子萌发过程观察瓶。让其根据自己的经验,让种子萌发。观察其萌发过程中的变化,并对实验的过程进行记录。预习新课,收集相关资料:导入:(用时5分钟)①千年古莲发芽之谜。情景导入引导千年古莲发芽之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分析教学内容知识。②播放课件:种子萌发的过程的相关知识。提出问题:1、说明种子的各部分结构及其作用?2、种子中含有哪些物质?3、如果你是农民,你会选择什么样的种子种在田里?组织学生回答问题。总结,并引入课题:种子里具有完整的有生命力的胚以及供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这是种子能够发育成幼苗的内部条件。那么,是否种子具备了这些自身的内部条件就能萌发成幼苗呢?种子的萌发还需要什么条件,种子又是怎样萌发成幼苗的,这些内容是本节课所要解决的问题。作出假设(用时10分钟)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1、展示学生课前萌发的种子,选萌发的好的或不好的对比分析,促使他们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学习活动。指导学生从种植黄豆的经历入手,提出有关种子萌发需要哪些条件的问题、并作出假设。说一说:种植黄豆时,你都做了哪些事?分析种子萌发可能需要的自身条件和环境条件各是什么?1、组织学生汇报课前的实验设计及结果分析。2、分析学生的实验,指出其中不科学或不准确的内容,如学生很容易认为阳光也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之一。3、引导学生分析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有哪些,并设计对比实验。实验设计环节(用时10分钟)实验(一)围绕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设计“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实验方案时给予提示:①应当选择什么样的种子?每组应当有多少粒?一粒行吗?②是否需要设计对照实验?如果需要你将怎样设计?③对每个实验组的处理,除了所研究的条件外,其他环境条件是否应当与对照组相同?(复习对照实验的概念,明白设计对照实验只能有一个变量。)用时10分钟④分组讨论“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实验方案。引导学生注重探究实验的全过程;⑤从设计实验方案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科学是严谨的,思路必须要清晰。⑥小组合作,体验协作在科学研究过程中的重要性。(相互倾听,达成共识,使学生在合作中体验快乐)⑦实验观察记录表的设计,培养学生整体考虑问题的辨证思维。⑧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方案的交流。用时5分钟⑨教师按照对照实验的原理进行上述实验方案分析。分小组展示设计的实验方案。⑩设计实验观察记录表。小组交流,选出较合理的记录表。[1]课下实验完成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探究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每天记录种子萌发情况,一周后进行第二课时总结。第二课时完成本节知识种子的萌发实验探究的总结。略...板书设计第三节种子的萌发课后练习种子萌发实验设计图记录表等(PPT展示)。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