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文学接受过程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二章、文学接受过程•文学作品的意义和价值不只是作者赋予的,还有很重要的一部分是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增补和延伸的。•——尧斯•姚斯(HansRobertJauss,1921—)德国文艺理论家、美学家,接受美学的主要创立者和代表之一。•姚斯提出新的文学史应是文学作品的消费史,读者作为消费主体是一个能动的构成。通过“期待视界”,姚斯将作家、作品、读者联系起来,并沟通了文学的演变和社会的发展。“期待视界”是读者接触作品前已有的潜在的审美期待,是由阅读经验的积累而产生的先验心理结构。因此,姚斯提倡作品的“客观化”,提倡历史视野与现时视野的“视界交融”,认为文学作品不是只关涉现时的静态文献,而是包括传统文学评价与当下文学尝试的动态的、开放的“本文”。《文学史作为向文学理论的挑战》、《文学范式的改变》、《审美经验小辩》、《审美经验与文学阐释学》等•接受美学关于文学接受过程中读者与作者关系的概括:•①欣赏面对的是一个具有“召唤结构”的对象;•②读者以自己的“期待视野”参与接受活动;•③欣赏只能在“期待视野”和“召唤结构”的对应关系上实现。•第一节文学接受的发生•期待视野•接受动机•接受心境•从潜在的读者到读者阅读•一、期待视野•尧斯:“期待视野”指接受者由先在的人生经验和审美经验转化而来的关于艺术作品形式和内容的定向性心理结构图式。•童庆炳:“在文学阅读之先及阅读过程中,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基于个人与社会的复杂原因,心理上往往会有既成的思维指向与观念结构。读者的这种据以阅读文本的既成心理图式,叫做阅读经验期待视野,简称期待视野(expectationhorizon)。”“期待视野”(expectationhorizon)•接受者事先拥有并作为标准或框架而带入接受活动的全部经验和知识积累,包括接受者从已读过的文学作品中获得的经验、知识,对不同文学形式和技巧的掌握程度,接受者的生活经历、文化水平、欣赏趣味等。•读者在接受文学作品时自身具有某种思维定向和先在结构,它包括伽达默尔所谓历史视界和个人视界两方面内涵:•一方面,“第一个读者的理解将在这一代又一代的接受之链上被充实和丰富”,“另一方面,读者以往的阅读记忆也积累了阅读经验,这两方面的融合就形成一代代读者的期待视野”。•(一)期待视野的形成•1、接受者的世界观与人生观:审美趣味、情感倾向、人生追求、政治态度等•2、文学艺术素养•3、特定生理机制:即读者的性别、年龄、气质类型等生理特征•4、生活阅历•培养提高期待视野•提高自身修养——坚持正确的途径——•数量上,刘勰: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故圆照之象,务先博观。《文心雕龙·知音》•质量上,歌德:鉴赏力不是靠观赏中等作品,而是靠观赏最好的作品才能培养成的。《歌德谈论录》•(二)期待视野的层次:•1、文体期待(文学类型或者体裁)•2、形象期待(文学形象)•3、意蕴期待(审美意味、情感境界、人物思想倾向)•(三)期待视野的类型:•1、个人性期待(个性化的期待)•2、集体性期待(共性化的期待)•民族的审美文化积淀是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对接受者来说是一种“先在”的东西,为每个体成员所具有。•例如,中国小说从传奇、话本、拟话本到章回体的独特发展道路培养了我们欣赏叙事文学的习惯。对故事性较强、人物性格鲜明、动作描写多、前后有照应、结局有交代、内心独白少的小说有兴趣,而对意识流等现代派小说显得有点隔膜。•(四)期待遇挫与艺术魅力•(一)顺向相应•(二)逆向受挫•二、接受动机•(一)审美动机•(二)求知动机•(三)受教动机•(四)批评动机•(五)借鉴动机•三、接受心境:一种微弱而持久、富于弥漫性的情绪,心境的影响会从日常生活中一直延伸到文学接受过程中,对文学接受产生影响。所谓接受心境指的是在阅读开始时,读者在现实生活中的情绪状态向阅读过程的渗透,或者说阅读活动开始时读者的情绪基础。(一)形成原因•欣悦•抑郁•虚静•(二)对阅读的影响:•情绪状态不同会导致不同的阅读效果。•1、欣悦时,平庸之作也会得到审美享受;抑郁时,好作品不一定读出味儿来;虚静时可能洞悟事物本质;2、同一作品,不同接受心境可能导致不同阅读境界。3、阅读中,读者接受心境会发生变化。•四、从隐含的读者到读者阅读•(一)隐含读者(impliedreader),指相对于现实读者而言的,作家本人设定的能够把文本加以具体化的预想读者(理想读者)。是作家预想出来的他的作品问世之后,可能出现的或应该出现的读者。(二)隐含读者产生的原因1创作动机与隐含读者•作家的创作动机会决定文本中隐含的读者2文本内涵与隐含读者作家赋予文本的思想内涵会决定隐含的读者。3选材与隐含读者作家的选材及文体特点也会决定隐含的读者。•爱尔兰现代派小说家詹姆斯·乔伊斯,在作品中广泛运用了“意识流”手法,往往晦涩难懂。在这样的文本中,隐含的读者主体不可能是普通群众,而是学者型读者。乔伊斯本人曾经宣称:他期待的理想读者,是那些“毕生研究《尤利西斯》和《芬尼根的守灵夜》而其他什么都不做的人。”•第二节文学接受的展开•读者以自己的期待视野为基础,对作品中的文本符号进行富于个性色彩的解读与填空、交流与对话。这是文学作品由“第一文本”转化为“第二文本”并由现实的读者实现文学接受的过程。•“第一本文”:文学作品完成之后,在没有和读者发生关系之前,称为第一本文。•“第二本文”:经由阅读之后,文学作品摆脱孤立的自存在状态,成为“自为”的存在,即作为审美对象的“第二本文”而存在。•第二本文是在第一本文基础上,经由读者再创造的结果。•一、填空、对话与兴味(一)填空、对话•英伽登:文学作品最终完成依靠读者去“填空”。•伊瑟尔:文学文本只是一个不确定性的“召唤结构”,它召唤读者在其可能范围进行再创造。•伽达默尔:作品意义在读者与文本的“对话”中生成。文学作品的意义是开放的,不确定的,处于无限的对话之中。随着不同读者的参与对话,同一文本会生出无数不同的“第二文本”•英伽登:(RomanIngarden,1893—1970)当代波兰现象学哲学家和美学家,现象学美学的主要代表。师从现象学运动创始人胡塞尔,第一个系统深入地建立现象学美学的文艺理论家。•英伽登对文学作品的艺术结构进行详细分析。指出文学作品是由四个异质的层次构成的一个整体结构:一,语音和更高级的语音组合层次;二,不同等级的意义单元层次;三,再现的客体层次;四,图式化观相层次。其中第一、二层是固定不变的。但是第三第四层带有“纯粹意向性特征”,本身是模糊的、难以明晰界说的。思想观念和蕴含更是朦胧的。英伽登把这些不确定的方面称为“不定点”,认为阅读过程即使要读者凭借自己经验去“填补”“不定点”。•沃尔夫冈•伊瑟尔,接受美学,德国康斯坦茨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1969年的力作《本文的召唤结构》与姚斯的《文学史作为向文学理论的挑战》一文同为接受美学的奠基之作。•提出本文的召唤性,指出,作为依赖于读者的再创造才能实现的本文,具有许多“空白”和“否定”,即作为本文中开放未决的可连接性的空白,作为“游移视点”的参照域内部的非主题性部分的“空缺”和“否定”。提出“召唤结构”的概念:“作品的意义不确定性和意义空白促使读者去寻找作品的意义,从而赋予他参与作品意义构成的权利”。这种由意义不确定与空白构成的就是“召唤结构”,它召唤读者把文学作品中包含的不确定点或空白与自己的经验及对世界的想象联系起来。有限的文本便有了意义生成的无限可能性,文本的空白召唤、激发读者进行想象和填充作品潜在的审美价值的实现,是吸引和激发读者想象来完成文本、形成作品的一种动力因素。一部作品的不确定点或空白处越多,读者便会越深入地参与作品审美潜能的实现和作品艺术的再创造。这些不确定点和空白处就构成了文学文本的召唤结构。召唤性是文学文本最根本的结构特征。•伽达默尔(Hans-GeorgGadamer,1900年2月11日-2002年3月13日)德国哲学家,1960年以出版著作《真理与方法》闻名于世。是解释学哲学的经典著作。书中传达的思想,直接启迪了接受美学流派。•他的一生都在研究对话和理解,他的教学和著述也都是在与听众的对话中展开的。师从海德格尔。伽达默尔将审美经验抬高到了哲学的高度,美学成为解释学的一个有机部分。伽达默尔还强调审美理解的语言性,审美理解的基本模式是对话和问答,审美主体与艺术本文间的对话创造了共同的语言。•解释学三大原则:理解的历史性、视界融合、效果历史•1、理解的历史性:人是历史的存在,有其无法摆脱的历史特殊性和历史局限性。无论是理解者,还是理解的对象——文本,都是历史的存在的,都处于历史的发展演变之中。对文本的理解无疑也是历史性的,理解的历史性导致了理解的偏见,包括误读现象。2、视界融合视界指人的前判断,即理解的起点、角度和可能的前景。文本总是包含有作者原作的视界,而理解者具有在现今的具体时代氛围中形成的视界。两种视界在主观上存在的差距是由时间间距和历史情景变化引起的。任何理解者都演绎和无法消除。伽达默尔主张,在理解过程中,将两种视界交融在一起,达到视界融合,从而使理解者和理解的对象超越原来的视界,达到一个全新的视界,给新的解释提供了可能。•3、效果历史•理解者和理解对象都是历史的存在,文本的意义是和理解者一起处于不断形成过程之中,伽达默尔将这种过程历史称之为效果历史。此原则的核心观点是在效果历史中理解作品。他认为艺术作品是包含其效果历史的作品。文本是开放的,其意义永远不可穷尽。•伽达默尔赋予文本以本体地位,提出了理解的对话模式。认为解释者与文本之间形成了一种我与你的生命伙伴关系,而这种生命伙伴关系体现的是问和答的辩证法解构,因而,对文本的解释过程就是与文本进行对话的过程。(二)兴味(中国古代文论)与西方文论有相通之处兴:孔子“诗可以兴”•宋人朱熹释为“感发志意”味:钟嵘《诗品序》“滋味说”•“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读者借助自己的想像和体味,可以在有限的文字中得到无限丰富的意蕴和旨趣••二、还原与异变由于“填空”、“对话”、“兴味”的介入,完全的还原是不可能的,读者阅读的“第二文本”总是“第一文本”的种种异变和再创造。(一)异变(时代变迁;人生不同阶段。)作品形象的异变(影视剧改编作品)情感的异变(现代传媒影响。甄嬛传情商,真正投入的爱一次的情感已经没有了。少年维特之烦恼、牡丹亭)思想观念的异变(不同批评方法、策略,弗洛伊德)(二)异变与读者的期待视野(除了与本文“空白”有关,还有读者期待视野有关)读者的期待视野导致异变:•政治观念•预定文化观念•文化视野•个人经验:辛弃疾“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王国维治学三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文学欣赏能力•三、理解与误解(一)正解与误解(一)正解与误解•前理解:读者由于期待视野存在而对于作品先入为主的看法•前理解与作者的创作动机、作品的意蕴以及作品的艺术价值之间构成“对话”,相应者为正解,相悖者为误解•(二)正误与反误•正误,指读者的理解虽与作者的创作本意有所抵牾,但作品客观上显示了读者理解的内涵“无寄托则指事类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反误,指读者穿凿附会的认知与评价,包括对作品非艺术视角的歪曲等如历朝的文字狱•四、期待遇挫与艺术魅力•顺向相应:一部作品中的人物、情节发展、意境与读者期待视野中的预先测定完全一致时,即是顺向相应。•逆向受挫:期待指向遇挫。(真正富于创新意义和艺术魅力。)•读者因期待指向的暂时受遏而不适,但很快又会为豁然开朗的艺术境界而振奋,会因扩充和丰富了期待视野而欣悦。“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完全遇挫:本文内涵完全超出读者期待视野,令人难以介入期间。某些过于晦涩的先锋诗、意识流小说•真正赢得大多数读者喜爱的作品,往往既有顺向相应又有逆向遇挫。一方面,本文不时唤起读者期待视野中的预定积累,同时又在不断设法打破读者的期待惯性,以出其不意的人物、情节或意境调动读者的想象。第三节文学接受的高潮在文

1 / 4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