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科学教育的价值科学教育的本质=科学本质+教育本质科学独特的教育价值是什么呢?我们基本上可以归纳出科学是培养学生崇尚事实、强调证据、追求创新、严谨和规范的最佳学科。----摘自《科学究竟是什么》张红霞著怎样合理安排科学探究教学时间?据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顾志跃40分钟的时间该怎么安排为宜?4—3—2—1的安排结构40%的学生活动时间30%的学生交流讨论20%的教师指导时间10%的组织教学实践怎样合理安排科学探究教学时间?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顾志跃40分钟的时间该怎么安排为宜?4—3—2—1的安排结构40%的学生活动时间30%的学生交流讨论20%的教师指导时间10%的组织教学实践一、教学目标的设计1、学习目标的分类理论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把教育目标分成三个领域: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布鲁姆将认知领域的目标分为六个层次: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布鲁姆将情感领域的目标分为五个类别:接受、反映、价值评价、组织、性格化布鲁姆将动作技能领域的目标分为6级:反射运动、基础生理活动、感知能力、身体运动能力、运动技能、综合运动能力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态度辨别力具体概念定义的概念规则高级规则或问题解决2、加涅的五类学习结果分别各类刺激的异同对共同属性作出抽象将抽象概念的共同因素作概括利用规则解决问题的规律联结两个以上概念形成系统3、学习目标的编写方法为了克服教学目标陈述的含糊性,心理学家提出了四种新的理论和技术:(1)行为目标(2)内部心理与外显行为相结合的目标(3)表现性目标(4)加涅的五成分式目标(1)行为目标行为目标是用预期学生学习之后将产生的行为变化来陈述的目标,也就是用可观察和可测量的行为来陈述的目标。(马杰提出)行为目标应符合三个条件:一是要说明通过教学后,学生能做什么(或会说什么)二是要规定学生的行为产生的条件三是规定符合要求的作业的标准(2)内部心理与外显行为相结合的目标内部心理与外显行为相结合的目标指采用描述内在心理状态与外显行为表现相结合的方法来陈述目标。即陈述如记忆、理解、创造、欣赏、热爱、尊重等内在的心理变化,又列举反映这些内在变化的行为样例。表现性目标要求确规定学生必须参加的活动,而不必精确规定每个学生应从这些活动中习得什么。表现性目标易于作为的教学目标的补充。(3)表现性目标(4)加涅的五成分式目标加涅的五成分目标运用两个动词,一个定义能力,另一个定义可观察的行为,来对学习者的内在能力与外部行为表现进行界定。五个成分是:代表学习结果类型的“习得的能力动词”代表外部行为变化的“行为动词”指明学习者行为操作内容的“对象”规定执行行为所处环境的“情境”行为需要的“工具、限制和特殊条件”。陈述得好的教学目标必须符合三个基本条件:①教学目标应陈述通过一定的学习活动后,学生的内在心理状态的变化,如能力提高、态度改善、正确自我观建立等,而不应陈述教师的行为。②陈述得好的教育目标应反映学习的类型,如言语信息、认知策略、智力技能等。即使在同一学习类型中,也还应反应学生掌握的水平,如智力技能学习的教学目标应反映辨别、概念、规则、高级规则、问题解决五个层次。③教学目标的陈述应力求明确、具体,并可以观察和测量,尽量避免用含糊的和不切实际的语言陈述教学目标。4、目标测试题目的编写测试题目包括三种形式:回忆性题目、识别性题目和结构化回答题目通常,所有学习结果的评价内容都可按照这三种形式设计成不同的测试题目。一般用回忆性题目评价言语信息类目标,或其他学习结果的言语信息知识部分,比如动作技能中的知识成分。题目类型——简答题、填空题识别性题目要求学生从一组可选择答案中识别或鉴别出正确答案,可采用多项选择、配对和判断正误等测试题形式。结构化回答题目包括在现场情形中观察到的行为、模拟中的行为或书写的回答,以及用笔纸测验的书写答案。可采用问答题、作文、动手实验等测试题形式。结构化回答题目比识别性题目有更多的认知要求,需花费较多的时间回答,结构化回答题目更能体现目标中所描述的情景,评价起来可能更为有效。二、科学探究教学目标的设计三维目标—新课程的“标志性建筑”科学课堂科学探究的目标探究建构知识体系探究形成基本学力探究发展认知能力与教学目标相对应的分析程序目标归属的领域应用以下指示的分析程序言语信息细化分析智力技能层次分析动作技能过程分析态度列表分析认知策略专家分析124711358126913101415事实概念技能原理问题评价综合分析应用理解知识学习内容/教学目标二维层次模型生物课程标准对能力的规定正确使用显微镜等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工具和仪器,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初步具有收集和利用课内外的图文资料及其他信息的能力。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发展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的科学探究能力。在科学探究中发展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某些生活、生产或社会实际问题。操作定义识别出某一变量是否可以用传统方法进行测量;在给定情形下,认识到操作性定义的意义;描述如何以操作性术语描述变量测量;用语言表达操作性定义和待测量变量间的一致性。学生设计实验(1)遵循每一实验步骤;(2)准备合适的操作性材料;(3)重复实验法进行研究;(4)识别可测量的问题;(5)设计自己的研究过程;(6)形成合适的结论。请学生设计一个小实验并进行实验,探讨____对____的影响,然后分组进行。建立模型(1)模型与实物间的区别;(2)为设计模型准备所需的东西;(3)按照实物解释模型;(4)发展自己准确、合理的模型。新课程标准与教学内容学生情况本杰明·布卢姆的认知领域的六个层次:(1)知识(识记),能回忆所学国的内容,包括具体的知识、处理具体事物方式方法的知识、学科领域中普遍原理和抽象概念的知识。(2)领会,初步理解学习内容的由来及特征。可分为转换、解释和推断三级水平。(3)运用,能有所学过的概念、原理、方法、规则等方面的内容解决新情境中的简单问题。(4)分析,将事物的整体分解为各组成要素,并了解他们彼此的关系。包括要素分析、关系分析和组织原理分析(5)综合,将各要素组成新的整体或新的概念体系,解决较为复杂的问题。包括进行独立的信息交流、制定计划或操作步骤、推导出一套抽象关系。(6)评价,按特定的目标,对材料和方法的价值作出判断。包括依据内在的证据来判断和外部的准则来判断。情感领域(1964年,本·布卢姆、克拉斯沃尔):接受、反应、价值观(接受、偏好、信奉)、组织价值体系、价值体系性格化(泛化心向、性格化——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观的形成)动作技能领域(1972年,哈罗):反射动作、知觉、准备状况、引导下的反应、机械化、复杂的外在反应、适应、创作。教学目标的陈述方法:常见的有两种表示形式:(1)通过……的学习,能够理解……,领会……(2)请你根据所提供的材料……比较两者的差别……至少列举其五个特征。新课程目标的表述方式(1)知识目标了解——说出、背诵、辨认、列举、复述等理解——解释、说明、归纳、概述、推断、整理等应用——设计、辩护、撰写、检验、计划、推广等(2)能力目标模仿——模拟、再现、例证、临摹、扩(缩)写等独立操作——完成、制定、解决、绘制、尝试等迁移——联系、转换、灵活运用、举一反三等(3)情感目标经历(感受)——参与、寻找、交流、分享、访问、考察等反映(认同)——遵守、接受、欣赏、关注、拒绝、摈弃等领悟(内化)——形成、具有、树立、热爱、坚持、追求等新课程目标的表述方式(1)认知心理学视角的描述方法:用表示内部心理过程的动词,如“懂得、理解、掌握、领会、欣赏……”来描述教学目标。这种方法有助于对教学目标的概括,但,缺点是它缺乏质和量的规定性。(2)行为主义心理学视角的描述方法:强调用可观察、可测量的外显行为来描述。以“ABCD”模式为例:MagerR.R.三成分目标说说明学到什么样的终点行为(可观察的行为);说明该行为的条件(使用什么工具或信息);说明标准或准则——度,如准确度、错误量、正确数、时间幅度、标准一致程度、后果等。“ABCD”模式为例:①教学对象(A,即audience),指学习者。行为目标描述的是学生的行为,而不是教师的行为,规范的表述是“学生应该……”②行为(B,即behavior)是目标中的最基本的成分,行为表述应该可观察、可测量,常使用动词,如“列出、写出、辨别、比较、解决、设计……”③条件(C,即condition)指产生行为的条件,评定学习结果的约束因素(包括环境、人、设备、信息、时间、问题明确性等)如,在xx时间内,完成……;在提供xxx资料中,作出……④标准(D,即degree)完成行为的准确性或完成行为的成功特征的依据。例如:学生根据所提供的材料,比较两者的差别,至少列举其五个特征。对象条件行为动词内容标准“ABCD”模式为例:A+B+C+D公式教学对象+教学行为+行为条件+达到程度通过这样一个行为性目标和过程性目标,来体现三维目标学习目标的制定和落实要注意:一是不宜贪多二是展标的形式不要过死三是用语要准确探究学习目标规范写法的例析目标领域条件行为动词标度认知学习通过对比探究动植物细胞模型应能将动植物细胞说出其主要区别正确率至少90%动作学习通过显微镜观察切片应能将有丝分裂各期的细胞区分出来正确率至少90%情感学习看到有同学在探究学习过程中出现不合作行为应能对他劝说但不发生争吵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目标:学生学习结果行为的描述,它是可理解的,可达到的、可评估的,而不是模糊不清的,可望而不可及的。依据陈述技术国家课程标准中的学习水平与相应行为动词b、学习者分析的结果,包括的以前教学(学习)中的缺失c、学习任务分析的结果d、教学条件(包括资源)和教师条件a、课程标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与价值观依据我们要反问自己,目标的陈述是否是学生学习后的行为结果,或表现出了什么样的具体行为结果才反映了以上的评价等级。a、对传统的目标陈述的反思:例:了解、理解、掌握、运用陈述技术(1)结果性目标的学习水平与行为动词知识:a了解:包括再认、回忆、识别、辨认、举例、描述等基本特征行为动词(略)b理解:把握内在逻辑联系;与已有知识建立实质性联系;进行解释、推断、区分、扩展;提供证据;收集、整理信息等。行为动词(略)c应用水平:包括在新的情境中使用抽象的概念、原则;进行总结、推广;建立不同情境下的合理联系等行为动词(略)国家课程标准中的学习水平与相应行为动词技能:①模仿:包括在原型示范和具体指导下完成操作;对所提供的对象进行模拟、修改等。②独立操作:包括独立完成操作;进行调整和改进;尝试与已有技能建立联系等。③迁移:包括在新情境下运用已有技能;理解同一技能在不同的情境中的适用性等。(以上各水平、行为动词略)①经历(感受):包括独立从事或合作参与相关活动,建立感性认识等。②反映(认同):包括在经历基础上表达感受、态度和价值判断;作出相应的反应等。③领悟(内化):包括具有相对稳定的态度;表现出持续的行为;具有个性化的价值观念等。(以上行为动词均略)(2)体验性目标的学习水平与行为动词一个陈述得好的教学目标应该是:①陈述的是学生的学习结果,而不是教师做什么。②陈述力求明确、具体、可观察和测量。尽量避免用含糊不清和不切实际的语言陈述目标。③教学目标陈述要反映出学习的发展领域和层次性。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价值观。认知:要反映、记忆、理解、运用课程标准关于教学目标的描述当中,最重要的是过程性目标。因为过程性目标具有多元价值。有了过程,就有了能力生成;有了过程,就有了情感态度。当前课堂教学存在问题只图课堂气氛活跃,忽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和训练用鼠标代替粉笔,用大屏幕代表黑板的现象比比皆是内容空洞、言不由衷的鼓励大行其道以问代讲,一问到底的所谓“双向交流”过多不分青红皂白,一律分组讨论,“合作学习”用得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