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只有具备良好行为习惯的小学生,才有发展的潜力和向前发展的前景。“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人生”。叶圣陶曾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化为习惯,只有熟练得成了习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表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应用,好像出于本能,一辈子也用不尽。按《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和社会风尚”。习惯是人生之基。大量事实证明,一个人的习惯如何,决定他一生的成败。作为小学教师,尤其是我们一年级的老师和班主任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就更为重要。具体如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文明习惯等等习惯的养成教育要作为我们基础教育的重点工作来抓。为此,我将从以下几方面开展习惯的养成教育:一、通过讲故事、听读儿歌让孩子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轻松愉快地接受教育过程,感悟和理解什么是文明?认识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和对自己成长的影响性。二、创设情景教育。教师组织表演能力强的孩子进行情景再现活动,让学生在快乐中亲身体验、分辨文明与不文明,初步建立文明是非观念。三、搜集图片和影像资料,通过讲解和观阅,使学生更加直观的、潜移默化的了解什么是文明行为,哪些是不文明行为。四、进行榜样教育。榜样的作用是最能够转变孩子的行为习惯,教师和父母的榜样作用更能够影响孩子,并且这种影响是长久的、深刻的、刻骨铭心的。所以,教师在日常的工作中,不但自己要时时刻刻注意言行举止,同时要加强与学生家长的交流沟通,督促家长和教师一道,时时处处给孩子起好榜样作用。五、持之以恒的训练将养成文明习惯的教育渗透到一日常规教育中去,时时提醒时时抓,让孩子每天都能进步一点,懂得一点、形成一点、巩固一点。六、争做文明小公民采取各种各样适合孩子的、有意义的竞赛活动,从中发现在良好习惯养成方面比较突出的孩子,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并授予“文明小公民”称号,一方面促使其更好的发展,同时激励和带动其他孩子的进取意识,达到共同养成良好习惯的效果。总之,良好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做到的,也不是学校单方面努力就能够达到预期效果的,这需要学校和家庭互相紧密配合,也就是教师和家长互相配合,通过坚持不懈的教育,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2)习惯是一种于需要相联系的稳定的行为方式。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小学德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乌申斯基说:“良好的习惯乃是人在其神经系统中所存放的德育资本。习惯的资本由于使用就不断的增大着,而且使人能够象经济界的物质资本一样,有成效地利用自己最宝贵的力量----有意识的意志的力量。把自己生活中的道德大厦建筑得越来越高。”习惯对于小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意义。一般来说,人的很多的习惯都是在早年形成的,好习惯受益一生,坏习惯贻害终生。小学生习惯正处在形成阶段。许多坏习惯还未形成。那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良好习惯呢?一、以身作则要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首先自己要做学生的表率,如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自己必须做一个讲究卫生的人,每天穿着整洁,上课用摸布把讲台擦干净,脏东西不乱丢,板书注重干净整洁,学生渐渐地形成讲卫生的好习惯,平时做作业也能认真书写,注意整洁。二、循序渐进习惯是在不断重复和练习中逐步形成的,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不能贪多求全,而应有计划地一步一步地实施,一个习惯一个习惯的形成。例:刚入学时就要求学生书写认真,让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书写的习惯。随着学习内容的升级与年龄的增长,要求学生做作业认真仔细,形成做事严谨的良好习惯。要看到学生身上一天一天的进步。进行鼓励。不要稍有不慎,先劈头盖脸一顿批评。逐渐又培养学生的良好思考习惯。不要一遇难题就溜之大吉。这些良好的习惯都是在循序渐进中形成的。当然,学生良好的习惯,不仅仅是包括学习习惯,还包括很多其他方面的习惯,都是这样,慢慢培养。三、家,校结合习惯是在教育过程中和个人的生后实践中经过反复练习形成的,小学生的一半时间在学校度过,还有一半时间在家里度过。他的接触社会机会不多,因此教师应加强与家庭联系,共同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