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领导,就是让员工乐于工作台湾的企业最近很流行在尾牙宴上表演变装秀,变装的不是员工,而是平日高高在上的老板,只要在那年流行的人物,都可能在杯光斛影中忽然跃出,于是老板今年会以什么样的造型出现,它的神秘与话题性,反而比当天的「才艺表演」更刺激。这样的下海应该始于前安泰人寿总经理潘燊昌,他曾扮演过崔苔菁、日本歌舞妓,而后续接任者也延续这个传统,甚至在各大企业延烧起来,于是在员工的口哨与鼓掌声中,哈利波特、星际战警、黑客、上海滩的复古造型通通都出来了,媒体的SNG车也凑一脚来段现场联机,对公关部门而言,这绝对是一举两得的好方法。可是并不是每个老板都愿意放下身段,任属下安排,并且有些老板更觉得员工的激励与犒赏不是靠那短短的几十分钟就可以做到,如果只要一场秀就可以让员工对老板改观,甚至士气大振的话,那我们可能把老板想得太容易了。「与民同乐」是好的,我们仍然鼓励那些大企业的老板们在那一天能够取悦员工,因为表演的本身也是纾解工作压力的方法,能带给别人快乐,暂时忘却烦忧本身就是一件了不得的工作,但是要让员工得到自我的认同与工作的认同,还是领导者最重要的激励力量。一个不懂得激励员工的主管是寂寞的,而成功的领导,就是让员工快乐的为自己工作,并且在工作完成后达到你所期待的事项,如果你是位老板,你可能每天都在想如何突破生产?如何开拓市场?如何保持领先优势?你可能根本不曾回首看看那些沉默的员工,是多么希望你拍拍肩膀,让两人的眼神能平等交会,我们建议领导者,能每天花个10分钟来想想,如何让员工有意外的惊喜,它可能不用花太多钱,但却能激励到人性的心窝里。因为从事培训的工作,我有机会和各地的学员聊天,从他们的口中,他们谈到老板们为他们做过最棒的一件事:一位朋友说,他们公司员工的生日可以放假,而且员工配偶的生日也可以放假。这倒是个很贴心的做法,如果只有配偶自己放假,一个人的生日可是很无趣的,如果员工也可以跟着休假,那么小两口等于有一天可以完全属于自己,想一想这还是个十分浪漫温馨的决定。一位女孩说,她的公司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就是女生生理期时如果有身体上的不适,可以把事情交待处理好后,先行回家休息,这家公司的老板是女性,想必应是将心比心、深感其「痛」吧!一位从事业务销售的朋友,拿到该月份的销售业绩冠军时,他的主管及老板特地到家里来祝贺,并且致赠感谢状给家人,在感谢状上,还可以看到每个家人的名字,这种当下的惊喜,朋友说到时,声音也特别兴奋,好像又回到那时的情境一样。一家公司为了鼓励员工养成投资理财的习惯,每个月都资助员工1000元去购买定期定额基金,这会比单纯的加薪有更多重的意义,我相信每个上班族此刻辛苦为钱工作,但是在内心里都渴望能早一天到达财务自由,能够让钱来为我们工作。一家公司给予每位员工梦想基金,如果在年度目标达成时,员工将有五万元的预算来实践自己的梦想,而这笔费用将由公司来支付,有的员工想买一台笔记型计算机,有的人想去法国巴黎,有的人想要陪父回大陆老家看看。如果只是给奖金,则人们仍是为钱工作,但是公司的用心是希望员工能为自己的梦想努力,有什么比实践梦想更让人的心受到鼓舞呢?鼓舞士气是领导者的天职,它无法授权给别人,你不一定要有绝佳的口才,能够让员工感动流泪,但你一定要能关心员工的需求与困难,漠视员工的问题只会让彼此距离越来越远,聆听部属的声音,关心部属的家庭,他的重要性不亚于业绩。要做一个有经营绩效的老板,更要做一个得人心的老板,钱可以让员工仰赖你,却无法让员工仰赖自己。当创造出发自内心的工作动机时,才能让员工感谢你、有独立性,即使老板不在,他一样的奋进不懈,因为你让每一个员工都看到自己的重要性与价值感。花点时间在人性的探索与激励吧!那里的业绩可像是一座未开发的宝藏哩!(原载于93年3月2日工商时报30版从优秀到卓越专栏)团队成功的16字诀这世界上有六十亿的人口,中国大陆几乎占了四分之一,台湾有二千三百万人口,而与你相处密切的人却不超过二十人,可是这二十个人却常常左右一个人的情绪变化甚至命运。在一个组织里,我们几乎没有办法将自己置身于群体之外,我们无法避的会和别人互动相处。处得好,我们会有高昂的工作士气与生产力;处得不好,我们的心思将为忿恨、不平所占据,它不只让我们丧失了快乐,更让我们影响了团队的凝聚。高希均教授曾经指出:「国家的竞争力来自社会的凝聚力。」在921大地震时,我们看到了台湾社会各种资源的整合,在很短的时间内将人力与物力送至灾区,很可惜,那种生命力往往都需历经痛苦或付出很大的代价,才会激荡出来。其实企业的竞争力又何尝不是来自各部门之间的凝聚力呢?如果各部门没有办法相互合作体谅,没有办法彼此激励,主管只会为自己卸责或不自我检讨,那么这个团队一定也会被别人所替代的。在凝聚组织向心力时,我们常用16个字诀来做为训练的基础:「老板有梦」:做为领导者,要有明确的方向,要能描绘企业经营的愿景,企业要有很清楚的价值与使命,而每一个员工都能够很清楚自己的角色与自己的责任及目标。「主管有心」:管理的工作是依据目标的引导,将有限的人力、物力与时间做最有效的规划运用,主管要用心去带领部属,除了教导之外,更要学习如何激励部属,让他们在绩效上有更卓越的表现。因此因材施教就成为主管很重要的能力,因为不同个性与价值观的人,就适用不同的激励方法。「员工有劲」:员工工作时劲道十足,因为员工能充分了解工作除了获取金钱之外,还有更重要的意义,透过学习经验的扩大,透过适当课程的教育,员工将会有正确的态度,并且懂得调整情绪以及友善的和同仁相处。「大家有利」:老板应该要有无私的作为,就是学习将利润与员工分享,员工会感觉到,那不只是一份薪水,而是一份事业的拥有,因此有许多企业有开放员工认股或是鼓励企业内部创业,这都是大家有利的具体作为。我相信,做一个大方的老板会比小气的老板更容易激励员工。这16个字,也很好用来检视企业的经营,大家可以问自己,是不是有赚到钱?如果没有,大概是工作一点都没劲,为何没劲?因为主管没有好好用心,主管为何无心?因为不知道老板要把这家企业带向何方?这16个字,好记又很好用,可以检讨也可以勉励自己。希望我们的企业都能在反省中不断的超越与进步。选对跑道与努力一样重要在「少年怀民」一书中,有一段关于林怀民童年的故事。那一年,林怀民才十岁,家里来了客人,与他的父亲林金生先生聊着公务。访客看着林怀民热络地说:「怀民兄这么聪明,将来一定会做官,否则我的头砍给你。」这是官场中人的客套话,也代表对林金生先生及孩子最大的肯定,只是林怀民先生当场回复这位访客:「如果我将来当了官,换我头砍给你。」还好林怀民没有当官,要不然台湾就不会有「云门」,仔细想想,台湾过去这三十年若没有云门,台湾可曾还有深刻的文化标记?吴淡如小姐是宜兰人,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我有在她主持的中广「好时光」节目里担任固定来宾,她曾经告诉我一段她自己的往事。在大学联考前,淡如的父亲一直希望她能考上第一志愿台大外交系,这是文科的榜首,一方面家里有面子,而且可以协助家里的补习事业。在那个年代里,大学联考是要先填志愿再考试的,所以吴爸爸一直以为淡如会如父亲的期待,只是在交志愿卡的那一刻,淡如改变了……发榜后,吴爸爸欣喜的去查看榜单,仔细的找了好几回,就是看不到爱女的名字,回到家后质问吴淡如,难道是考试失常了吗?没想到吴淡如依旧神采飞扬,只是终于纸包不住火了,她告诉父亲,她的志愿卡已改填法商组,而她考上了第一志愿---台大法律系。淡如的率性让父亲震怒,淡如笑说她应是中华民国有史以来,第一个考上第一志愿,却要被父亲断绝父女关系的人。淡如虽然念的是法律,但毕业后却不曾做过一天有关法律的工作,她考上了台大中文研究所,当过记者,现在她是国内最畅销的女作家,也主持广播及电视节目。如果没有淡如的文字,有许多人们在爱情里的探索将会跌跌撞撞。每一个时代里都会有作家深刻的足履,以前有张爱玲,后来有琼瑶,而淡如的作品将会是这一代人们共同的记忆。这二个人的故事,常常是我在演讲训练中讲述的例子,证明一个人在历史洪流里的标记,不一定是丰硕的金钱,更可能是能做自己有兴趣并且有能力做的事情。在社会上工作努力很重要,不努力的人不会有璀璨的未来,但我更深信,选对跑道与努力一样重要,了解自己,花点时间去了解自己内心的渴望。我觉得,去了解自己未来想成为怎样的人,比现在要找什么工作更重要。了解自己的工作永不嫌迟,人生的跃进往往来自成熟的领悟,那一刻我们的人生才不会有遗憾,才不会有丝毫的埋怨。不是不会,只是不习惯朋友谈起了他的主管,那是一个有强烈企图心与意志力的人,他可以不眼不休的干活,只要有了新点子,他会不管时间、地点、场合的打电话给你,做这位主管的部属,休假在家其实和在办公室并没有太大差别,那种神经紧张的恐惧感,即使已事隔多月,朋友的眼神依旧带着些许的惊恐。开会时更是朋友最大的梦餍,因为只要是迟到的员工会像小学生般的站着开会,虽然是会议,但是现场很安静,因为没有人敢说话,空气让人冷到极点,只有主管的声音在空间放肆游走,每个人都低着头,咬着嘴唇,眼神直视着手上的报表,只怕头一抬起,就会被强烈的台风尾扫到。有一次朋友刚好与主管在车上,彼此谈起了领导作风,朋友大胆表露众多员工的感受,希望主管能更人性化,更有耐心的倾听同仁的声音,而不只是指责,让员工连基本的自尊与信心都没有了。这位主管握着方向盘,幽幽的谈起了自己的个性,他说他从小就在美国长大,在家里就不是一个顺从的孩子,一个黄种人要在白人的世界里生存下来是件多么艰困的事,也许是在那种环境久了,主管也很想让自己扮演一个有亲和力的主管,但是最后总是因为一些小事情而破功。我们的个性左右着我们的处世方法和态度,有些事情,明明知道不对,但却无法克制自己;而有些事情,明明是对的,却没有持续的能力与勇气。这样的例子,在每一天的生活中随时可以出现,在职场中更是个人绩效的分际点。另一位朋友在过年前离开了工作,因为业绩没有达到公司所要求的考核标准,他很沮丧的告诉我这是去年第三份工作,每一份工作都属业务性质,他不希望只领固定的薪水,他想要业务的高奖金来迅速累积财富,然而每一次的振作都以失意做为结束,看着年迈的双亲、辛苦工作的妻和稚龄的孩子,他真的不知道如何迈开下一步。我问他从事业务工作最大的困难在哪里?他想了一想说:「我最怕打电话给客户邀约见面,每一次都好挣扎,只要一听到说客户不在,我好高兴,因为至少电话打了,主管要求的工作量有达到了。」听完后,我笑了一下,因为这几乎是所有从事业务工作会面临的关卡,朋友知道要有业绩,一定要缔结合约,他更知道除了要与旧客户保持连络之外,更要主动的开发新客户,然而难的是如何把知道的事情化为有效的行动,如何把一件过去不曾做过的事情,变成熟悉。打电话很难吗?其实不难,只要拿起话筒拨几个数字键就可以了,没有人不会打电话,难的是每天打电话的自我要求与行动持续罢了。我们可以将所有做不到、学不会的因素都推卸给「个性」使然,可是在从事培训工作十多年后,我很有自信的说,人类的潜能是无限的,人不是不会或做不到,而是不习惯罢了。夫妻间要保持爱意是很重要的,但有些人要他说一句「我爱你」,却彷佛比登天还难,其实不是不会,只是「不习惯」罢了。起床后要折被是基本的生活教育,但有些人却始终做不到,其实不是不会,只是「不习惯」罢了。一个主管不是不懂得要倾听、要尊重员工、要懂得激励部属,只是他不习惯而已。一位业务员不是不懂得要持续开发客户,只是他不习惯而已。因此一个人可以从优秀到卓越的关键就昭然若揭了。用「做不到」、「学不会」的字眼,我们很容易看轻别人或否定自己,但是「不习惯」却给了我们从零开始的无限可能,因为所有的习惯都是从不习惯所产生,只要持续保持去做那些你目前还不习惯的事,把它当做丰富生命的一种历程,迟早有一天,那些不习惯的事会成为熟练,它会大大的扩充我们的能力集,让我们真的能够心想事成,达到成功的顶峰。这样的观点,可以检视每一位员工的绩效,可以规划个人学习的目标,更可以反省困缚在自己身上的囚笼,让自己活得更积极、更有朝气。(原载于93年2月24日工商时报30版从优秀到卓越专栏)培养创新的关键能力有一阵子非常流行「创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