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数学复习课中的“教学目标”布鲁姆认为,有效的教学过程,应用准确地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开始。我们初中数学的复习,就应从教师制定复习目标开始,经过“达标”的教学活动,以及复习评价,实现“达标”的复习过程。知识学完后全面系统地复习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如何复习呢?确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通常的做法是:教师依据教材内容,把所学的知识划分成几个大方面,每一方面又划分若干个单元,每个单元按教学大纲要求,制定出教学目的。在复习好每个单元知识内容的基础上,配上成套的跟踪练习题,然而有针对性的进行验收。这种做法,我认为弊病有三:第一,“单元复习教学目标”是教师按“大纲”要求,凭个人经验自行制定,而且掌握在教师手中,基本不向学生公布,所以学生单元复习目的性不十分清楚,复习的很被动。第二,教师按“标准要求编制的”单元复习目标很笼统,含糊,不具体,每个单元复习究竟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层次,不很清楚,这样的“单元复习目标”只能反映教师对学生的总体期望,而不能反映学生复习后应达到的行为成果——目标。第三,由于“单元复习目标”不具体,教师就侧重于按既定的教学进度开展复习活动,很少注意及时反馈复习情况,以调节复习。课堂上往往出现忙忙碌碌,结果还是一些学生不能完成复习任务,造成复习效果偏低。基于以上原因,探求一种新的复习方法尤为重要。根据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把“教学目标”引入复习课中,应当会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一、教师如何制定复习目标即施教者制定的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方面应达到的行为标准,教师在认真学习教材,掌握课程标准对教学提出的目的的要求基础上,在全面把握教材的知识结构及其内容的基础上,编制出基础知识结构网络表,列出知识点,从学生能力和原学习状况出发,遵循以下两个方面确定每个知识点的学习水平。第一方面是基本知识方面,包括概念,定理、公理、公式以及实际应用。第二是基本技能方面,包括计算能力,会解简单习题,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等。二、“目标”在教学活动中即教师为使学生“达标”而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指导学生进行的各种学习活动。例如:在学生进入新的单元复习前,教师必须考虑到与该单元有关的基础知识,如果学生掌握的不充分或者有欠缺,势必给该单元复习带来困难,如发现是大部分学生共同存在的学习欠缺,就利用一部分教学时同组织与缺欠相应的学习,只有认真完成上述复习前的诊断性评2价后方可进行单元复习。上课前老师将单元复习目标交给学生,为学生的复习活动定向,上课时教师把教学目标转化成问题情境投向学生,并采取多种适应手段和方法指导学生通过各种感受器官,向大脑输入对“达标”有价值的各种材料信息,在原有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对这些信息进行同化处理,形成结论,从而让学生达到“目标”。三、“目标”——复习评价的依据实施“复习目标”过程中,重要的一环是形成性评价,它是以测验或检查的形式,及时地不断地明确学生的达到“目标”的程度,并发现存在的问题,从而随时修正和调节教学和复习方法。对掌握知识目标的学生,课堂上老师和同学们都要为他们祝贺,对未掌握该单元学习目标的学生,教师根据他们的具体情况分成智力差型和毅力差型。十个指头伸出有长智短,一个班中有的同学智力稍差点很正常,老师要帮助理解教材内容,完成基本练习,同时教给复习方法。现在独生子女占绝大多数,毅力较差,没有刻苦钻研精神,学习品质有点问题,对于这些学生要求以鼓励为主,强化要求,给他们提出简单题目以集中注意力,对微小进步,及时表扬,使他们能静下心来,动脑思考,动手操作,逐渐形成习惯,并稍加一定的约束,以顺利完成由“被动”到“主动”的学习过渡。上述三个环节中的“复习目标”即为复习导向又是评价的依据。教学活动则应具体体现复习目标,教学活动的内容又为复习评价提供了素材,复习评价既可以检查学生达标的程度,又可反馈反映复习目标制定的正确与否及教学活动的质量,并调节复习,这三个环节在整个复习过程中互相依赖,互相制约,环环紧扣,缺一不可。教学目标在复习中应用可以克服复习中的盲目性、随意性,减少复习中师生的无效劳动,从面可以提高复习效率与质量。另外,教学目标在应用时贯穿着评价,反馈和调解,可以调节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自信心及克服困难的毅力。因为“复习目标”十分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整个复习过程时刻离不开人的精神品质,学生的学习动机及兴趣,、毅力等。所以初中数学复习时采用“目标教学”能较好的解决“教”与“学”的关系,让我们的复习更有效果,让我们的复习课堂教学更有魅力,发挥出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