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病反应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医排病反应一、什么是排病反应二、排病的途径三、排病反应的处理四、排病反应之典型案例五、剧烈排病反应与中毒反应的区别一、什么是排病反应如何理解疾病正气内存,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排病反应狭义的排病反应,指服用中药后体内元气得到补充,其抗病排病能力增强后排邪外出所表现出一些特殊的机体反应现象。广义的排病反应广义的排病反应,是指人体的防御功能和自我修复功能得以激发,以达到祛除病邪目的的反应。特殊的人群(小儿、孕妇等)特殊的时节(“春三月,此曰发陈”)各种调养手段(瑜伽、气功、艾灸等)经典条文(桂枝汤)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出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离,病必不除。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衄,衄乃解。经典条文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其人大便硬,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术汤主之。右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渣,分温三服,初一服,其人身如痹,半日许复服之,三服都尽,其人如冒状,勿怪。此以附子、术并走皮内,逐水气未得除,故使之耳,法当加桂四两。哪些药方容易出现排病反应回阳救逆类或扶正祛邪类的中药或方剂有时候会出现排病反应,如:四逆汤、白通汤、小青龙汤、附子理中汤、参附汤、附子汤、姜附汤等。二、排病反应的途径排病反应的途径由于不同人经络畅通程度不同,邪气侵入途径及潜伏部位的不同,服药后经络内正邪相争激化,元气不断冲击病气,并使病人驱逐出体外,这时就会出现一些排邪途径各异、表现不一的排病反应现象。、四肢末端:邪气的来路亦即邪气的出路。邪气多数是从四肢,从肌表向躯干,向内脏侵入的。而排邪时,又会从来的路径排出去。排病反应时,经络内可能产生移痛反应,而出现酸、麻、胀、痛等感觉;2、皮肤:寒湿之气由皮肤排出体外,可表现汗出,皮疹,手脚的蜕皮反应等。3、小便:多见于水肿患者,服用温阳后出现小便增多(阳化气,阴成行)。4、消化道:阵发性腹痛、腹泻或排气增多,一天之中甚至会泄5-10次,大便色黑,或者极臭,或者如水样,不会有疲劳感,大量地腹泻病人反而觉得异常轻松,一点儿也不累。、呼吸道:如病邪在上焦,往往以呕吐的方式排邪一般风寒邪气外排,多以感冒、喷嚏、流涕等方式排出。支气管哮喘患者经治疗后,会出现无原因的感冒喷嚏、流涕以及呼吸之气极为寒冷的现象,这就是呼吸道的排邪反应。肺癌患者,服中药后会出现频繁的呕吐,吐出粘浊性痰液,这是正气恢复后,努力把瘀滞在上焦的邪气以呕吐的方式排出体外。6、经络肌表有时病人会出现皮肤瘙痒,或周身肌肉、骨节剧烈疼痛,或者腹痛,甚至疼痛难忍。极个别的患者会出现昏迷一两小时的情况,这是阳气在经络中运行,把潜伏的阴邪驱逐出来的反应。此时阳气正在修复病灶,以全面恢复机体的正常机能。、孔窍:孔窍(眼、耳、鼻、口、下阴、肛门、尿道等)是邪气容易侵入的途径,亦是邪气排出的途径之一。如忽然出现火牙痛,或耳内疼痛,或流鼻血,或舌尖、嘴唇上火起泡,或喉咙又干又痛,或早晨醒来时发现眼屎很多,或腹泻等等。再如妇女因寒邪过重而月经不调,或崩漏、或淋漓不止,服药后可能停经一个月,次月即通,或月经提前几天甚至十几天,次月就会正常;排血量可能会多于往常,但不会像往常那样疲倦;后几个月会排出大血块,经血呈酱油色。虚寒型不孕症患者可以因此而怀孕。卵巢囊肿会发生轻微破裂出血,而后痊愈并恢复正常。有时还会出现尿血、尿道炎和阴道炎等症状。、其他部位:如服药过程中忽然头晕或头痛难忍,或后头痛、偏头痛、头顶痛,前额痛等,这是阳气充足,驱邪于外,邪气与人体本身的正气相争的自然反应。痛越剧,则邪正相争越剧,越需继续服药,或加大剂量,以扶助阳气,祛邪外出。排病反应的途径六经顺序排邪反应自阴而阳。具体来说,自厥阴、少阴,至至太阴。自阳明、少阳而至太阳。太阴的排出途径往往是阳明胃肠道,而太阳的排出途径则是肌表。如邪深伏厥阴时,如果突然出现心慌,或口渴,或不爱吃饭,甚至出现恶心呕吐现象。这表示邪气自厥阴转出少阴、太阴,病根已经开始松动了。此时当加重药量,或者加服理中丸以扶太阴,或者适当多喝点水,助邪外出。二、排病反应的途径六经顺序排邪反应特殊表现:从少阴直接至太阳排出体外。少阴与太阳互为表里,二者互根互转。如果少阴阳气不足之体质,一感邪气则会经常自太阳直入少阴。比如感冒溺水后淬死,或者从感冒、咳嗽变成心肌炎、急性肾炎的患者,都是少阴阳虚体质。三、排病反应的处理排病反应的处理发现患者出现排病反应应如何处理?排病反应多发生在患者服用中药30分钟至数小时后,也有延迟出现者,由于邪气进入机体的部位不同,性质不同,导致的疾病不同,人体的体质亦不同,因此,排出邪气的途径各种各样,出现排病反应的时间也不同。发现患者出现排病反应,应根据反应的程度不同,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排病反应的处理反应轻者:嘱注意卧床休息,严密观察药后反应情况,根据医嘱指导服药安排,必要时遵医嘱吸氧、监测等处理,加强健康宣教与防跌倒知识,同时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和安全护理,及时解决生活所需。反应重者(住院病人)立即通知医生到场,同时执行以下初步处理措施嘱绝对卧床休息,要求24小时陪护,床上二便及活动予吸氧,抽血,床边心电、血压、血氧监测,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确保静脉输液通道的通畅,准确执行医嘱处理。做好患者及家属的沟通及心理护理。暂时停服中药,据情况再决定下次服药时间。若出现在家时出现较重反应,可打“120”到急诊。排病反应的处理不同症状的处理措施头晕、肢体麻木、乏力:立即嘱患者卧床休息,在床上活动及二便,联系家属陪护或请陪护工照护生活所需。告知防跌倒的重要性及风险意识,图文并茂加强宣教。恶心呕吐:嘱患者宜坐位或半卧位,头偏向一侧,及时协助清理污染物,并准备好盆/杯盛装呕吐物,注意观察呕吐物的性状,必要时送检。对于年老排痰能力差者,尤其注意误吸或呕吐物阻塞气道。排病反应的处理不同症状的处理措施气促、心慌心悸、心率增快:予坐位或半卧位休息,遵医嘱予吸氧、床边监测,加强巡视,严密观察心电图的动态变化,有异常及时报告,并协助处理。建立静脉通道,并保持通畅。二便增多:及时送便器在床旁或嘱患者在床上二便,注意观察二便的量及性状,做好局部皮肤护理(如及时清洗会阴、肛周皮肤,必要时使用赛肤润、造口护肤粉等);注意适当进食及补液处理。出汗多:嘱咐患者自备干毛巾,注意添衣保暖,有汗随时擦干,防止着凉感冒;嘱咐适当进食饮水,并可适当补液支持治疗。反应较轻者,嘱注意卧床休息,严密观察药后反应情况,根据医嘱指导服药安排,必要时遵医嘱吸氧、监测等处理,加强健康宣教与防跌倒知识,同时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和安全护理,及时解决生活所需。发现患者服药后出现头面、舌、肢体麻木、头晕、四肢无力、恶心呕吐、心悸,心率增快,排尿增多、大便增多(≥3次以上)等反应较剧烈者,立即通知医生到场,同时嘱绝对卧床休息,要求24小时陪护,床上二便及活动。遵医嘱予吸氧,抽血,床边心电、血压、血氧监测,严密观察生命体征,详细准确记录出入量。确保静脉输液通道的通畅,准确执行医嘱处理。做好患者及家属的沟通及心理护理。出现头晕、肢体麻木、乏力时,立即嘱患者卧床休息,在床上活动及二便,联系家属陪护或请陪护工照护生活所需。告知防跌倒的重要性及风险意识,图文并茂加强宣教。出现恶心呕吐时,嘱患者宜坐位或半卧位,头偏向一侧,及时协助清理污染物,并准备好盆/杯盛装呕吐物,注意观察呕吐物的性状,必要时送检。出现气促、心悸、脉快者,予坐位或半卧位休息,遵医嘱予吸氧、床边监测,加强巡视,严密观察心电图的动态变化,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建立静脉通道,并保持通畅。出现排尿排便增多时,及时送便器在床旁或嘱患者在床上二便,注意观察二便的量及性状,做好局部皮肤护理(如及时清洗会阴、肛周皮肤,必要时使用赛肤润、造口护肤粉等)。中药排病反应的应急预案四、排病反应典型案例排病反应典型案例一黄某,住院号0****83,2013-11-25入院。主诉:反复头晕头胀半月余,加重5天。诊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混合型颈椎病;高血压病。排病反应典型案例一住院期间患者颈部疼痛反复,脉沉弦细,考虑患者久病,阳虚寒凝,12月5日中药予通脉四逆汤加减温阳散寒、交通阴阳(生附子15g干姜45g、炙甘草30g、砂仁10g、炒麦芽45g、制远志10g、九节菖蒲10g、生晒参30g、生山萸肉30g、生半夏65g)。患者服药后出现头痛、耳鸣、咽痛咽痒,干咳,脉细稍紧,较前有力,考虑服用中药后正气来复,正气奋起抗邪,嘱卧床休息,上述症状可自行缓解,颈部疼痛减轻。12月7日考虑经治疗后正气增强,寒邪渐解,改为四逆汤加味温养元气,加菖蒲、远志交通心肾,加砂仁、生半夏助降阳明,人参补益元气,乌梅、山萸肉助阳气升降和缓有序,引阳入阴。排病反应典型案例一12月9日患者右颈部稍有发紧感,头晕、头胀耳鸣均有好转,无明显受寒诱因下出现鼻塞流涕,寸脉偏浮,脉弦紧,双尺稍沉。患者症状总体好转,右颈部稍有发紧之感,脉弦紧,并见鼻塞流涕,脉浮等太阳经证,考虑里邪出表,治疗上当顺势而为,以温阳散寒解表为法,予当归四逆汤加减,扶正祛邪,加川芎、葛根祛除在表之邪。(生附子30g当归45g、赤芍45g、桂枝45g、大枣75g、细辛45g、通草30g、通草30g、细辛45g、生晒参30g、干姜60g、生半夏65g炙甘草45g、生姜45g、川芎30g、野葛90g)排病反应典型案例一患者服上方后12月11日自觉有热气从上而下流经肛门及阴道,右颈部发紧感好转,仍有少许鼻塞流涕,寸脉偏浮,双尺稍沉,守方继服。至12月13日已无鼻塞流涕,病情好转12日带药出院(当归四逆汤加减)。体会:邪之入路即邪之来路!排病反应典型案例二许**,男,39岁住院号:0****49因“反复发热6天”于10月12日入住我院外科,先后使用多种抗生素及中药小柴胡汤、三仁汤、竹叶石膏汤加减治疗10余天高热不退,并出现肺病感染、肠道真菌感染,经全院会诊后于10月29日夜间转入我科。转入症见:神清,精神疲倦,发热恶寒,无汗出,纳差,腹胀,每日腹泻十余次,小便清长,时有咳嗽,口干口苦。舌暗红,苔薄黄,寸脉弦滑,关、尺脉无力。排病反应典型案例二中医诊断:淋证(中土湿寒,枢机不运)西医诊断:1.泌尿道感染2.肺部感染(右下肺)3.肠道真菌感染4.颈部脊髓损伤(外伤后遗症(C6/7))5.神经源性膀胱排病反应典型案例二

1 / 5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