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论概述《矛盾论》是毛泽东继《实践论》之后,为了同一的目的,即为了克服存在于中国共产党内的严重的教条主义思想而写的。通过对《矛盾论》的阅读,让我对矛盾有了更深的理解,让我学会用矛盾的观念去分析事情,用矛盾的方法去处理事情。通过《矛盾论》,我知道了在人类的认识史中,有两种见解关于宇宙发展法则的,一种是形而上学的见解:认为发展是减少和增加,是重复;一种是辩证法的见解:认为发展是对立的统一;形成了互相对立的两种宇宙观。形而上学思想是错误的,它把世界一切事物,一切事物的形态和种类,都看成是永远彼此孤立和永远不变化的。他们认为一种事物永远只能反复地产生为同样的事物,而不能变化为另一种不同的事物。与形而上学相对的是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唯物辩证法思想认为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任何事物内部都有这种矛盾性,因此引起了事物的运动和发展。事物内部的这种矛盾性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一事物和他事物的互相联系和互相影响则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的原因。单纯的外部原因只能引起事物的机械的运动,即范围的大小,数量的增减,不能说明事物何以有性质上的千差万别及其互相变化,这就是形而上学无法解释的一面。按照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我认识到自然界的变化,主要地是由于自然界内部矛盾的发展。社会的变化,主要地是由于社会内部矛盾的发展,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阶级之间的矛盾,新旧之间的矛盾,由于这些矛盾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前进,推动了新旧社会的代谢。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的哲学范围。对立和统一体现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对立既是斗争性,统一既是同一性。矛盾的同一性是指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斗争性是对立面之间的相互排斥的性质斗争性寓于同一性,没有同一性也就没有斗争性。一切事物中包含的矛盾方面的相互依赖和相互斗争,决定一切事物的生命,推动一切事物的发展,没有什么事物是不包含矛盾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这就是矛盾的普遍性。矛盾是普遍的、绝对的,存在于事物发展的一切过程中,又贯串于一切过程的始终。新过程的发生是什么呢?这是旧的统一和组成此统一的对立成分让位于新的统一和组成此统一的对立成分,于是新过程就代替旧过程而发生。旧过程完结了,新过程发生了。新过程又包含着新矛盾,开始它自己的矛盾发展史。矛盾的特殊性,任何运动形式,其内部都包含着本身特殊的矛盾。这种特殊的矛盾,就构成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的本质。这就是世界上诸种事物所以有千差万别的内在的原因,也是形而上学所不能解释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的矛盾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通过对矛盾的学习,我知道了,近代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大众和封建社会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人民的矛盾;现代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与生产力落后的矛盾。事物发展的动力是事物内身本质的矛盾,矛盾的竞争性导致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的产生在现实生活中,我要学会用矛盾的观念去思考问题,去认识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