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效教师》这本书从有效教师的内涵与发展目标、发展环境、有效教师的核心素质、发展策略和发展性评价等方面为学习者提供基本理念和实践指导。《现代汉语词典》对“效”的解释是“效果,功效”,其词条包括效果、效能、效率和效益。综合起来就是各种力量、做法或因素产生的结果和作用。有效就是高效能。“效能”主要指办事的效率和工作的能力,效能是衡量工作结果的尺度,效率、效果、效益是衡量效能的依据。高效能就是效果、效率、效益的综合体现。可以说:注重效果、提高效率、改进效能、追求效益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日夜探寻、反复实践的课题。接下来我从“有效”入手,把我对这本书的学习体会和大家共同分享。单元一有效教师的内涵与发展目标本单元研修任务(一)了解有效教师内涵,编写本地(特别是农村)有效教师的案例。(二)形成有效教师的基础——人格特征,分析自身的人格特色,用实证的方法研究自己对学生产生的影响。(三)分析自己所处于的成长阶段,提出近三年专业发展的具体目标。2包括三个专题:有效教师的内涵、形成基础、发展目标。专题一有效教师的内涵在当代教育实践中,教师的工作职能出现了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极大地提高了教师劳动的复杂程度和创造性质。教师在整个职业生涯中,经历着一个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教师自身成长与发展的过程。那么什么是教师专业发展呢?也就是教师以自身专业素质包括知识、技能和情意等方面的提高与完善为基础的专业成长、专业成熟过程。有效教师的内涵:·良好的职业道德、丰厚的学科知识、突出的教育教学能力。·对自己的工作具有反思态度和积极探索的能力,成为研究者。·善于和学生、同事、领导、社区、家庭沟通与联系,是个成功的教育合作者。·学校管理的积极参与者一所学校要想拥有高质量的教学,教师是最关键因素。高素质的教师能不断提高教学,有利于学生成长,有助于学校发展。一位成功的教师具备的特征表现有:1、饱满的教学热情。2、娴熟的专业知识。我们密切关注自己专业的发展。跟上您所学专业的发展趋势。知识是活的,新生的,人也如此。33、有组织的教学。教师有效组织教学意味着学生拥有更多有效学习时间。教师需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处理每天的教学事务,如收集学生的作业,分发学习资料,布置任务,检查任务,交流班级信息等,并形成班级惯例。这样不仅能保证班级工作井然有序,同时为教师和学生赢得充裕的学习和娱乐时间。4、有活力的教学。充满活力的老师铸就充满活力的课堂,带起一群有活力的学生。活力不是一个原点的思考,而是经纬线般辐射开来的活跃与跳动!5、良好的态度。伏尔泰说过:“人们每天所作的最勇敢决定,莫过于决定拥有一份好心情。”“身体是父母给的,心情是自己给的。”电视连续剧《暗算》中的这句台词给我的启发很深。作为一名教师,为了学生还真需要时时调节自己的心情。整天与学生打交道,难免要与学生发生小小的摩擦。事后总后悔处理得不够理智,没有照顾到学生的心情,没有保持住自己和蔼可亲的形象,更没有达到育人的效果。一时的冲动也许会毁了半生的教师修行啊!那么怎样才能在教育教学中保持好心情,不那么冲动呢?不妨把自己看得崇高一点,伟大一点。一个崇高而伟大的人怎么好意思跟孩子们较劲呢?怎么好意思发火呢?6、成功地管理课堂。4有纪律、有秩序的班级环境是学生完成学业的基本保障。建立、执行课堂管理制度,教师须遵循持之以恒和公平的原则。开学伊始,教师就应建立班级管理制度,并不断完善。应避免建立规则,而又不执行。这容易传递给学生这样的信息:教师所说的话无关紧要。7、有计划的教学进程。有效的学习是与学习机会密切相联。有效的学习是“做中学”。8、拥有成功的人际交往技巧。教师需要与他人合作,如果人们不喜欢您的行为,会远离您,更不愿帮助您!与同事、学生父母和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非常重要的。9、清晰的表达。很多学生并不知道他们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目的。这需要教师清晰表达,简洁示范、讲解教学内容,清楚解释学习目的。10、有效的提问。问题(直接向全班或个别的提问)是一种有力的教学工具,能有效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向学生提问时,要留出一定的思考时间,不要立刻请学生回答。一种无效的提问方式:“小明,你认为爱迪生最有用的发明是什么,为什么?”因为,当你指定回答问题的学生时,其他学生就会松懈,不参与思考问题。5相反,一种有效的提问方式:“爱迪生最有用的发明是什么,为什么?”然后停顿3~5秒钟,让每位学生都有机会思考11、因材施教。12、带给班级成功感。13、保持高期望。教师必须对学生充满期望,保持对学生的期望能引导学生良好的行为。学生们希望教师对他们持续抱有期望。14、创造愉悦的氛围。单调和沉闷的教室气氛会使学习成功率下降,相反,愉悦的教室气氛能刺激学习。教师不是要创造有魔力的学习环境,而是一个愉悦的学习环境,这个愉悦的学习环境是学生成功学习的燃烧剂。我也希望我们的学习是一种愉悦的过程。这样的培训、交流才更有意义!15、有弹性的教学。教学需要弹性,能根据具体情况调查教学,而不是呆板地遵循教学计划;能敏锐地感觉到学生需要,从而不断改变惯例和规则以帮助学生;能保持积极的态度,控制您的情绪,情况变化时,会调整自己制定好的计划。当然,“弹性不能偏离得弯曲了形状。”教育不是僵化的科学,根据不同的教育目的和学校目的,对教师有不同的要求。这里的15条特征是成功教师的普适性特征。专题二有效教师形成的基础核心理念有效教师形成的基础是其人格特征:6人格是人的思想、品格和情感的统一体。圆满的人格就像一只鼎,真、善、美,好比鼎的三足,缺一不可。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是人与人心灵上最微妙的相互接触”,教育教学过程实质上就是教师与学生心智和情感交流的过程,人格赋予教师的言行情态等活动和形象的一种品味。教师正是以这种品味来熏陶学生的。教育是传播文明、塑造灵魂的神圣事业,有效教师是以自己的人格来实践对事业的追求的。有效教师的人格特征(一)胸怀理想,矢志从教(二)热爱事业,追求卓越(三)以德立教,奉献中积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先生的这句话,标示了有效教师高尚的师德境界,古今中外不朽的名师们,都是在以德立教、以身示范的教育过程中站立起来的,都是在无私奉献,忘我的工作中获取成功的。(四)乐学善学,学而不厌(五)悦纳自我,自强不息(六)童稚之心与长者风范(七)平和之心与坚韧精神(八)坦诚开敞,善于交往专题三有效教师的发展目标7核心理念有效教师是处于发展后期的教学与能力协调发展的教师。有效教师的内涵与自己现在所处的发展状态之间的差距是制定发展目标的依据。一、关于我国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的研究根据我国教师的实际情况,我们把教师专业发展阶段分为四个阶段:适应期、发展前期、发展后期和创造期。(一)适应期——有充分准备的教学新手这个阶段教师素质的特点是:1.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初步形成。2.素质发展还处于较低的层次,且发展不平衡。(一)发展期1.发展前期——能够出色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教学专长型教师这个阶段的素质特点是:①教育教学工作熟练化和经验化。②素质全面化。亟待提高的问题:①教育改革意识与能力不足。②知识面狭窄。③科研能力较差。2.发展后期——教学能力与科研能力协调发展的成熟教师。这个时期骨干教师的素质特点是:8①教育工作向学化。②知识深广化。(二)创造期——教育专家型教师创造期的教师的素质特点为:①学识专深化。②目光的远大与看问题的前瞻性。二、根据自己所处的发展阶段制定专业发展计划。单元二有效教师的发展环境本单元研修任务(一)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趋势,能够把握趋势,提高专业发展的自主意识。(二)了解政府推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三)了解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一般因素,并能够结合自己的发展环境,分析影响自身发展的主要因素,制定应对策略。分为三个专题专题一教师专业发展的趋势核心理念1.教师专业发展既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也是教师自身的需求。2.按照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对教师职前培养、职初培训和在职研修进行通盘考虑,、整合学术性和师范性、整体设计。93.在基础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全新的发展方式从转变教师的观念开始,反思—研究能力的培养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教师任职学校的作用凸显。4.教师专业发展的知道和管理向着以教师资格证书制度为基础的培养与使用相结合的方向。教师专业发展的五大趋势:(一)教师的专业发展制度逐步成为大学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教师教育研究能力的培养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三)教师专业发展越来越依靠教师教育改革,并要求发挥教师在任职学校的作用。(四)教师任用实现证书化,教师专业工作者的社会形象日趋凸显。(五)教师教育机构和课程实施认定制度,为教师专业化保驾护航。教师专业发展的三个重要专项,表明了未来的研究趋势:(一)对于教师职业由强调工具价值转向内在价值(二)对于教师发展有强调外部动力转向重视内部动机(三)对于教师工作由关注结果转向关注过程专题二政府推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略)专题三影响教师工作效能的因素10核心理念影响教师工作效能的主要因素:教师的经历和专业发展阶段教师理想、抱负和对教育事业的认识学校领导风格和学校文化氛围专业发展的支持体系(如培训、教研和同伴影响)政府的政策、学校硬件条件、教师待遇、社会舆论等。单元三有效教师的核心素质本单元研修任务(一)有效教师需要具备哪些核心素质。(二)了解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态度和专业自主意识的内涵(三)结合实际,分析有效教师的核心素质对教学质量的影响。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态度和专业自主意识这四个方面构成有效教师核心专业素质的整体。分为四个专题。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态度、专业自主意识。专题一教师的专业知识核心理念教师应该具有七个方面的专业知识:(1)学科内容知识;11(2)一般教学法知识,特指超出学科内容之外的有关教室组织和管理的主要的原则和策略;(3)课程知识,特指掌握适用于教师作为"职业工具"的材料和程序;(4)学科教学法知识,指学科内容知识与教育专业知识的有机结合;(5)有关学生及其特性的知识;(6)有关教育情境的知识,包括班级或小组的运转、学区的管理与财政、社区与文化的特征等;(7)有关教育的目的、价值、哲学与历史渊源的知识。教师的专业知识应该是结构化的。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专业知识的结构有差异。一、教师知识的组成北京师范大学的林崇德教授等认为,从功能出发,教师的知识可以分为四个方面的结构内容: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文化性知识。1、教师的本体性知识。是指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如语文知识、数学知识。2、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指教师面临实现有目的的行为中所具有课堂情景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更具体地说,这种知识是教师教学经验的积累。123、教师条件性知识。教师的条件性知识是指教师所具有的教育学与心理学知识。4、教师的文化性知识。苏霍姆林斯基曾对教师说过:“在你的科学知识大海里,你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那点基础知识,应该是沧海一粟。”具有广博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这是知识结构的基础部分。其中包括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人文科学、新兴学科知识,以及计算机知识、社会生活常识和一门外语。a)教师知识的结构性知识结构是指一个人的知识层次构成情况,包括各种知识间的比例、相互关系、相互作用以及由此形成的整体功能。两种不同的知识结构A型——堆栈型知识结构表3——2教师和知识结构堆栈名称建立过程A1型主动累计型知识点的存放区域是学生自己放在每个格子里的是“知识点”。如果是结构清晰的“堆栈”,纵横知识之间都有着密切的联系。从堆栈形成的过程有三种。分别是A1、A2和A3。13划分的;知识点是自己放入的A2型被动累计型知识点的存放区是按照教师告诉的划分的;知识点是教师告诉放入的A3型混乱型学生没有按照教师的要求划分存放区域;知识点没有按昭教师告诉的放入B型结构(塔型结构)一般是教师经过长期积累与方法思考逐渐形成的。其特点是以最基础的知识与技能为载体,建构起学科观念,某些相互关联的学科观念可以被更高层次的主题整合。最终升华为看待世界的哲学方法。专题二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