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理论复习纲要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1、世界观是人们对周围世界的根本看法和观点世界观也称宇宙观,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内容不是世界观,而是具有实证性的具体知识和理论,世界观有两种表现形态:即朴素的、零散的、不系统的世界观和系统的、科学的、理论化的世界观,后者才是哲学的主要特征。世界观具有社会历史性。随着社会实践和科学发展,不同时代,人们的世界观会有明显的差别,同一时代,不同社会地位的人们,世界观也不相同。2、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哲学方法论是指在一定世界观指导下所形成的观察事物、解决问题的最一般的方法和原则。世界观作为人们对世界的总的看法,为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提供总的原则,对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起着导向和规范作用,这就是世界观向方法论的转化。3、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原因(1)这是由哲学的特点决定的。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它把世界上各种现象划分为思维和存在或精神和物质两大类,哲学要回答世界的本质就不能不回答两者的关系。(2)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实践中普遍存在的根本问题,是确定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根本出发点的问题。(3)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的不同回答是回答和解决其他一系列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它决定着一定哲学体系的基本路线和方向,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的科学标准。4、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唯物主义主张物质是世界的本源、本质,精神现象是物质派生的。物质不依赖于意识而存在,物质决定意识,它是第一性的;意识不能脱离物质而存在,它是在物质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对物质的反映,意识是第二性的。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不在出题范围内,但你在书上划出了)精神是第一性的,是世界的本源和本质;物质是第二性的,是精神、意识、思维的派生物或表现。它颠倒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是一种错误的世界观。5、意识的能动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主张物质决定意识,但是与此同时也承认意识的能动作用,即具有能动性。能动性是人类所特有的,是指人能动地反映世界又能动地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具体表现如下:(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2)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3)意识的能动性首先体现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4)意识的能动性还表现为对人体的生理调节作用。6、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在整个唯物辩证法的理论体系中,对立统一规律是核心,这是因为:(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务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事务发展的根本动力;(2)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理解对立统一规律是理解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钥匙;(3)是否承认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世界观的根本区别所在;(4)对立统一的方法即矛盾分析方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7、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原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哲学基础第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原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依据。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应体现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普遍具有的基本特征,如生产资料公有制、按劳分配、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的消灭、共产党的领导、马列主义为指导思想、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等。从辩证法的观点看,这些就是矛盾的普遍性;二是体现中国特色,即中国有不同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具体特点和国情,具体表现为中国的历史、文化、民族心理、生活方式和政治经济现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生产力水平分层次,既有现代化的,又有原始的、落后的等等。从辩证法的观点看,这些就是矛盾的特殊性。第二、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原理指导中国人民去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国是一个经济落后的大国,在这样的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然碰到许多特殊的复杂问题。靠背马列主义一般原理和照搬外国经验,是不可能解决这些问题的。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的原理,把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找到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使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第三、坚持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必须反对两种错误倾向:一是否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作用,从而在实践中犯右的错误;二是不顾中国的具体国情和发展状况,把马克思主义视为终极真理和教条,从而在实践中犯左的错误。在今天,我们尤其要避免和防止犯左的错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不在出题范围内,但你在书上划出了)(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含义。矛盾的普遍性,其一是说。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其二是说,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简言之,指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的普遍性提供了科学认识事物的总的方向。矛盾的特殊性是指每一事物的矛盾及其各方面的特点。矛盾的特殊性规定了事物的特殊本质,是区别、认识事物的前提和基础。(2)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相互关系第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区别的。第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第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即共性和个性的区别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证关系,也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关系,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原理,是邓小平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哲学基础。8、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第一,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含义。主要矛盾是在诸多矛盾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于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和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反之,非主要矛盾则是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的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第二,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辨证关系。(1)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2)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即主要矛盾可以转化为非主要矛盾,非主要矛盾也可以转化为主要矛盾。这一原理告诉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努力找到并集中主要力量去解决主要矛盾,紧紧抓住工作的重心,同时,也要注意非主要矛盾的解决。即抓住重心,照顾一般,有主有次,主次结合。要明确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经济建设是全党全国工作的中心。我们必须抓住这一主要矛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另一方面,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也存在和将出现一些新的问题,产生新的矛盾,我们也不能视而不见,而应在“三个有利于”的前提下来解决它们。9、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的对外在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在认识中起着决定性作用。这表现在:(1)实践是认识的本源(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10、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和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1)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第一,坚信人民群众能够自己解放自己。第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第三,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第四,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2)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无产阶级的政党把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贯彻到实际工作之中,形成了党的群众路线,一是党的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一是党的群众路线的领导方法、工作方法、即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条群众路线,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基本观点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11、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及其对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意义(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变革和变革的方向。(2)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上层建筑促进自己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并与有害于自己经济基础的现象作斗争;它适合自己的经济基础时,就起促进作用;否则,就阻碍自己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发展。上层建筑反作用的性质决定了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当它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是推动社会的力量;当它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成为阻碍社会进步的力量。(3)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相互作用构成了两者的矛盾运动。两者的矛盾运动过程是“基本适合-不适合-基本适合”的运动过程,这一过程体现了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4)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哲学基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的前提下,对上层建筑某些方面、环节和具体政治制度的改革,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这一规律指出了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根本目的。我国民主制度和法治尚不健全,存在政企不分、民主法治不健全、官僚主义、机构臃肿等现象,必须进行改革,以同经济体制改革互相配合。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进一步发挥其优越性,提高效率,维护安定团结,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第二部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1、货币的本质和职能货币的本质是商品交换中的一般等价物。货币体现着商品经济条件下人们之间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货币的本质通过它的职能体现出来。货币的职能是指货币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在发达的商品经济中,货币具有五个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两者的统一,就是一般等价物。其他的三个职能,都是在这个基础上,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2、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剩余价值规律,就是生产剩余价值或资本增值的规律。它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经济规律。(1)剩余价值规律决定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资本家从事一切生产经营活动的唯一目的和决定性动机,就是为了榨取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2)剩余价值规律决定资本主义发展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一切主要过程。资本主义的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等主要方面和每个方面的一切主要过程,都是以榨取剩余价值为出发点和归宿的。(3)剩余价值规律决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发展及灭亡的全部过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是在资产阶级追求剩余价值,并为此进行原始资本积累、剥夺农民、残酷剥削工人的过程中实现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也是资本家为了扩大剩余价值生产,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的结果。也正是由于资产阶级为追逐剩余价值而发展起来的社会生产力,越来越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生矛盾,就决定了资本主义终将为社会主义所代替。3、二次大战后经济危机的特点(1)经济危机周期缩短,爆发频繁。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大概每十年左右爆发一次。进入垄断时期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大概每七八年左右爆发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周期更缩短。(2)经济危机的同期性和非同期性交错出现。一方面,资本主义各国的经济联系更为密切,经济危机仍具有同期性一面;另一方面,由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受破坏的程度不同,各国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程度不同,各国对经济的干预力量和措施不同,因而产生了各国再生产周期的长短不同和经济危机的非同期爆发。(3)再生产周期四个阶段的交替过程和每个阶段的特征不如战前明显。由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及各国的“反危机措施”,当代科技革命和新兴工业部门的不断发展,消费信贷的日益扩大,世界贸易和跨国公司的发展等因素的作用,使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四阶段的交替进行和各个阶段的特征都不像过去那样明显。各阶段的起伏波动较小,界限不清。(4)经济危机与通货膨胀相结合。战后的危机阶段,生产过剩和商品供过于求仍然存在,但由于垄断组织人为地维持垄断价格,资本主义国家用增发钞票来刺激投资和消费,因而导致通货膨胀更为严重,使经济危机与通货膨胀相结合,这就是所谓的滞涨。4、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干预、调节和影响的办法(1)通过国有或半国有企业对国民经济发展施加影响。(2)国家的宏观计划调节。(3)运用财政手段对国民经济发展施加影响。(4)国家的货币信用调节措施。(5)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