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65.060.50B91JB/T9700-1999牧草收获机械试验方法通则Rulesoftestmethodsformachinesofhayharvesting1999-08-06发布2000-01-01实施国家机械工业局发布前言本标准是对NJ417—86《牧草收获机械试验方法通则》进行的修订。修订时,对原标准作了编辑性修改,主要技术内容没有变化。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NJ417—86。本标准由呼和浩特畜牧机械研究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呼和浩特畜牧机械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铁军。本标准于1986年7月30日首次发布。JB/T9700-19991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牧草收获机械通用的试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牧草收获机械的田间试验。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5667—1985农业机械生产试验方法3一般要求3.1根据被试验机具的要求选择相应精度的测试仪器,并在试验前进行检验、校正。3.2配套动力应与被试验机具的要求一致,试验机组应调整到最佳状态,在试验过程中不得改变工作状况。3.3在试验区内无特殊要求时取样均按对角线法选测五点。3.4测区长度不得少于20m。对于打捆、压垛机具,测区长度要充分满足形成一个草捆或草垛的用草量。4试验条件的确定4.1气象条件空气温度、相对湿度、风速及风向等天气情况从试验地附近的气象台、站取得。如果具体气象条件对试验结果影响较大时,应在试验地进行观测。4.2试验地的选择4.2.1试验地的选择应遵守当地的生态保护规定。4.2.2试验地和植物的生长状态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4.3地表条件4.3.1按试验项目选择大小适当的地块,测量并计算其面积。4.3.2用文字叙述地表的起伏状况,有无垄沟、土墩、草墩(塔头)、石块等,并说明它们的大小、密度及垄沟的方向。4.3.3地形坡度用测斜仪或水准仪测定,并说明坡度与机组前进方向的关系。4.4土壤条件4.4.1用文字说明试验地的土壤类型。国家机械工业局1999-08-06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牧草收获机械试验方法通则RulesoftestmethodsformachinesofhayharvestingJB/T9700-1999代替NJ417—862000-01-01实施JB/T9700-199924.4.2土壤坚实度:每点按0~5cm、5~10cm、10~15cm分层,用土壤坚实度仪测定。4.4.3土壤绝对含水率,按4.4.2分层测定,每层取样不少于30g(去掉石块和植物残体等杂物)立即称重,然后在105℃恒温下烘干达到重量不变为止,再称其干重。按式(1)计算绝对含水率:%100tgtgtst×-=……………………………………(1)式中:Ht——土壤绝对含水率;Wts——土壤湿重,g;Wtg——土壤干重,g。4.5植物状况4.5.1用文字说明草原类型、植被情况和主要牧草的生长发育期,以及种植牧草的行距。4.5.2牧草自然高度和茎杆直径:牧草自然高度是牧草在自然状况下,从地面到牧草最高部位(芒除外)的垂直距离。茎杆直径是指规定割茬高度处的直径。对于天然草场每点取30株,对于种植草场每点取10株,求其平均值。4.5.3倒伏程度:用文字说明倒伏面积占试验面积的多少,并在倒伏区内选有代表性的牧草测量其倒伏角。对于自然高度在30cm以上的牧草,测量由主茎杆基部向上30cm处和基部连线与地面垂线的夹角;对于自然高度在30cm以下的牧草,测量主茎杆顶部和基部连线与地面垂线的夹角。倒伏角小于20°为不倒伏,21°~50°为中等倒伏,50°以上为严重倒伏。4.5.4牧草含水率:每点取样不得少于100g,在105℃恒温下烘干到重量不变为止,按式(2)计算:%100cscgcsc×-=……………………………………(2)式中:Hc——牧草含水率;Wcs——牧草湿重,g;Wcg——牧草干重,g。4.5.5鲜草产量、牧草密度、主要牧草所占比例、叶草比和产草量。每点取1m2面积,剪取规定割茬高度以上部分,求得下列数据。4.5.5.1鲜草产量:称出鲜草重量,求得每平方米鲜草产量。4.5.5.2牧草密度:数出牧草根数,求得每平米方牧草密度。4.5.5.3主要牧草所占比例:分别称出各类主要牧草的重量,求其各占总重的百分比。4.5.5.4叶草比:取不少于100g的样品将茎与花叶分开。禾本科牧草的叶鞘包括于茎内,穗包括于叶内;豆科牧草的叶应包括小叶、小叶梗及叶托。烘干后分别称出茎与花叶的重量,按式(3)计算:%100yjy×+=……………………………………(3)式中:B——牧草叶草比;Wy——烘干后花叶部分重量,g;Wj——烘干后茎杆部分重量,g。4.5.5.5产草量:折合成含水率为16%的每公顷干草产量,按式(4)计算:)0.841(10cst4sxHgG-=………………………………………(4)JB/T9700-19993式中:Gsx——每公顷干草产量,kg/ha;gst——平均每平方米鲜草产量,kg/m2。5性能试验5.1割草作业。试验时,往返行程各不少于两次,每次测两点。5.1.1实际割幅:测定相邻两次切割边缘的距离。5.1.2割茬高度:在平放于地面上的1m方框内,按对角线法选五点,以方框下平面为基准向上测取割茬高度,每点测五根,求其平均值。5.1.3草趟断面形状及每米草趟重量:在草趟横断面上,每隔10cm测一点高度,确定断面形状。并取1m长的草趟称其重量。5.1.4割后株长:对于天然草场每点取30株以上,对于种植草场每点取10株以上,测植株全长(芒除外),求平均值。5.2搂草作业。试验时往返行程各不少于两次,横向搂草机应不少于三个草条。每次测三点。作业时应测定风速、风向与机组前进方向的关系。5.2.1实际搂幅:测定相邻两个搂幅边缘的距离。5.2.2草条断面形状、每米草条重量:按5.1.3的方法测定,并求出平均高度、平均断面积。5.2.3用文字说明草条的铺放质量。用式(5)~式(8)计算草条密度、标准差及变异系数:tttFGP=……………………………………………(5)式中:Pt——各测点的草条密度,kg/m3;Gt——各测点的每米草条重,kg/m;Ft——各测点的断面积,m2。tttnPP∑=……………………………………………(6)式中:tP——草条密度平均值,kg/m3;nt——测定点数,次。1)(t2ttp--=nPPS………………………………………(7)式中:Sp——草条密度标准差,kg/m3。%100tpp×=PSV………………………………………(8)式中:Vp——草条密度变异系数。5.3动力指标测定。测定时,往返行程各不少于两次。对于圆捆卷捆机、捡拾压垛机等在工作过程中功率消耗变化较大的机具,应在接近满载时测定。5.3.1牵引式机具总功率消耗ycqzNNNN++=……………………………………(9)式中:Nz——总功率,kW;Nq——牵引功率,kW;JB/T9700-19994Nc——机械传动功率,kW;Ny——液压传动功率,kW。5.3.1.1牵引功率Nq1000qqVPN=……………………………………………(10)式中:Pq——牵引力,N;V——机组作业速度,m/s。5.3.1.2机械传动功率Nc3.9549cMnN=……………………………………………(11)式中:M——总传动轴扭矩,N·m;n——总传动轴转速,min–1。5.3.1.3液压传动功率Ny7y106×=pQN…………………………………………(12)式中:P——工作压力,Pa;Q——工作流量,L/min。5.3.2悬挂式或自走式机具总功率消耗NzsyczNNNN++=……………………………………(13)式中:Ns——机组行走功率,kW。9549.3sssnMN=…………………………………………(14)式中:Ms——驱动轮的扭矩,N·m;ns——驱动轮的转速,min–1。5.4滑行率和滑转率。对于牵引式机具行走轮实际行走距离和理论行走距离的差值(滑行距离)与理论行走距离的比值称为滑行系数,其百分比为滑行率。对于悬挂式和自走式机具驱动轮实际行走距离和理论行走距离的差值(滑转距离)与理论行走距离的比值称为滑转系数,其百分比为滑转率。按式(15)计算。%100π2π2eee×-=RnRnLg…………………………………(15)式中:g——滑行率或滑转率,正值为滑行率,负值为滑转率;Le——轮子实际行走距离,m;R——轮子半径(钢性轮由轴心至外缘,胶胎轮为动力半径,即轮轴中心至地面的距离),m;ne——测定距离内轮子转动的圈数。6生产试验生产试验按GB/T5667执行。JB/T9700-1999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牧草收获机械试验方法通则JB/T9700-1999*机械科学研究院出版发行机械科学研究院印刷(北京首体南路2号邮编100044)*开本880×12301/16印张1/2字数10,0001999年12月第一版1999年12月第一次印刷印数1-500定价5.00元编号99-1316机械工业标准服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