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教学反思本节的核心内容是从分子水平上阐明遗传物质的在生物体内是如何起作用的,即转录和翻译的过程。我引导学生重点学习的内容是DNA、mRNA、tRNA三者之间的关系,给出DNA的一条链(作为模板链)的碱基排列顺序,让学生写出DNA的另一条链(非模板链)、mRNA及一系列tRNA的碱基排列顺序,并找出三者之间的关系,然后通过练习加以强化。由于内容抽象,通过课件演示、学生动手操作模拟翻译过程能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我认为在有效课堂教学中,应该关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1、有效导入的反思导入,开头的可以称为“引言”、“导言”,中间的可以称为“过渡”,一般在结尾不用。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采用温故旧知识的方法引出章节的内容;结合问题探讨,设置问题情景,引入课题;关于转录的教学,采用问题衔接上下内容;等等。但是从具体的使用情况来看,并非每一个导入都能设置的很理想,以达到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的目的以及学习的情趣,有些导入不能跳出教材,有的导入前后重复,浪费教学时间,有的导入就是流于形式和机械,甚至牵强。因此,如何有效导入,必须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实际经验和心理特点,设置导入的情景和问题才能达到好的课堂效果,取得“有效”。2、有效提问的反思通过这一节的教学,我发现问题的设置十分重要,对于如何提问题,大概会碰到以下几种情况,或者太难,学生难以直接回答,造成冷场的现象,如直接问“转录的过程是什么?”或者是问题太简单,呈低龄化特点,如大多为判断形式的问题,学生只要回答“是或不是”,没有提供足够思考空间。如“利用恐龙的DNA分子,真的能使恐龙复活吗?”因此,对每个问题都要仔细考虑,是否是有效问题,指向性是否具体,问题是否简要,是否更能有效激发学生的讨论和参与学习。对于一些比较难理解的知识可以通过设置多个问题一步步启发学生思考,从而降低难度梯度,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有兴趣参与,也可以让学生解决问题,体验获得知识的喜悦。同时,多用“哪些”、“为什么”、“怎样”、“最多有”等有一定挑战性的字眼创设的问题,更能有效激发学生的讨论和参与学习。除此之外,在这节课的教学中,让学生体验知识获得的过程十分重要,有了对知识的体验,才会有深刻的认识,因此我认为在上课的时候,应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思考时间,体验知识获得的过程。我觉得在本节的教学中还有一个体会就是,每学完知识点后,要帮助学生归纳总结与所学的知识建立联系,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总之,要自己的课堂教学真正的有效,还有许许多多的问题,需要我们关注,也需要我们解决。这需要的是我们教师辛勤的付出,认真的对待,深入的研究,以及教学经验的积累,等等。当然,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进步或发展,那不管教师怎么教都是无效的教学。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的教学。所以,我认为无论怎样教,只要学生有收获,就是有效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