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手足口病防控实施方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博疾控﹝2014﹞号博兴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印发《2014年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方案》的通知各镇(街道)卫生院、防保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县直各医院:为做好2014年我县手足口病防控工作,保护群众身心健康,维护社会稳定,根据2014年省市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县手足口病防控工作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按照方案要求认真贯彻落实。附件:2014年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方案博兴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二〇一四年三月十二日共印22份主题词:手足口病防控方案通知主题词:疾病控制手足口病防控通知抄报:市疾控中心巩红梅副县长县卫生局博兴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办公室2014年3月12日印发2附件:2014年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方案一、工作目标深入贯彻卫生部和卫生厅关于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的各项要求,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努力降低2014年全县手足口病流行强度和疫情危害,减少重症和死亡病例,保护公众健康,维护社会稳定。对全面完成医改重点任务,实现“十二五”总体部署具有重要意义。二、工作原则坚持政府领导,部门配合,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坚持预防为主,防控结合,强化重症病人救治的工作方针;坚持专业队伍防控与群防群控相结合,以农村和社区群防群控为基础,以托幼机构和小学为重点,关口前移,重心下沉,抓早、抓主动、抓基层的防控策略;坚持属地化管理,强化督导检查,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三、阶段划分与工作重点(一)阶段划分根据手足口病流行规律和近年来我县疫情特点,按照流行周期及流行强度的变化,将手足口病防控工作划分为流行前期、流行期和流行后期三个阶段。1、流行前期。大致在1-3月份,此阶段手足口病疫情基本处于散发状态,聚集性疫情较少出现;2、流行期。大致在4-9月份,此阶段手足口病呈现流行态势,病例数连续一周以上显著增加或持续保持在高发状态,聚集性疫情时有发生,出现社区传播和流行;3、流行后期。大致在10-12月份,此阶段手足口病例数显著下降至散发水平。(二)工作重点31、做好手足口病的疫情网络直报和相关信息报送;2、加强疫情监测和预警,科学研判疫情发展趋势,适时进行疫情研判,视疫情态势启动手足口病应急响应;3、及时开展聚集性和暴发疫情的调查与处置;4、落实手足口病关口前移的各项工作措施;开展个案调查和样本采集等工作;5、加强医疗机构的预检分诊,控制医院内交叉感染和医源性感染;6、开展疾控和医疗卫生人员手足口病防病知识和技能的全员培训,提高手足口病识别、诊断、检测和治疗水平;7、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普及手足口病防控知识,提高公众的自我保护水平;8、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做好粪便垃圾处理及环境卫生整治;9、组织开展督导检查,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四、部门职责分工确保一方安宁,关键在于各级领导干部。按照“属地管理,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工作人员专门抓”的工作要求,建立三道防线,构筑全民防控体系。一是镇村控制防线;二是教育控制防线;三是卫生控制防线。根据上级业务部门和县委、县政府的要求,明确各部门职责如下:1、镇(街道)政府在县级政府或县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指挥部)的领导下,镇(街道)政府对辖区内的手足口病防控工作负总责,成立防控手足口病领导小组,制订疫情防控实施方案,并组织开展防控工作,提供相关防控专项经费和物资保障,调配本镇(街道)各项资源,督导检查各项防控工作落实情况。42、村委会在镇(街道)政府或镇(街道)防控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在卫生部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负责本行政村手足口病各项防控工作的落实。村委会要成立防控工作指挥部。对居家隔离的患儿隔离期限为症状消失后7天。对治愈出院的患儿隔离7天。对密切接触儿童进行为其10天的医学观察,医学观察期间患儿在家中不得外出。医学隔离观察由村委会负责,实行干部、村医或其他人员承包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确保这项工作落到实处。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切断传播途径,对垃圾、粪便、污水及时清运和消毒,整治村内卫生环境;定时开展消毒、杀虫和灭蚊蝇等工作。严格保护生活饮用水,尤其是集中供水的村,要整治水源地周围环境,采取保护措施,严防水源污染。3、托幼机构托幼机构要成立传染病防控领导小组,建立起手足口病防控相关制度。做好保健医生、教师、保育员有关人员手足口病等肠道传染病相关知识培训,注意个人卫生。落实消毒制度,开展每日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品、餐具等物品的清洗消毒,要求儿童勤洗手。保持教室等场所的良好通风,做到衣被一日一晒。严格实行晨、午检制度和因病缺勤的病因追查与登记工作制度,发现儿童有发热,精神萎靡等身体不适症状要及时通知家长,及时送医院就诊。患儿出院或居家治疗症状消失7天后入园。落实儿童健康报告制度,疫情发生时及时向当地防保机构报告,积极配合县疾病控制中心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并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根据《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9版)》的有关要求,托幼机构或小学校内出现重症或死亡病例,或1周内同一班级出现2例及5以上病例,所在班级应停课10天;1周内累计出现10例及以上或3个班级分别出现2例及以上病例时,托幼机构应停课10天。开展健康宣教活动,给家长发放宣传资料,通过多种方式教育家长、儿童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保持校园内外环境整洁清爽。4、医疗卫生机构县直医疗机构、镇(街道)卫生院、防保站、服务站、村卫生室等医疗卫生机构负责本镇(街道)手足口病的疫情监测报告、病例诊治、防病知识宣教等工作,配合上级卫生部门开展流行病学调查、落实现场专业防控措施。各镇(街道)卫生院、防保站要由专人定期上网浏览疫情,出现疫情及时处置;聚集性疫情要及时现场流调并上报聚集性疫情调查处置报告,上发至县疾控中心传染病防制科(bxjbkzk@163.com)。对于已出现聚集性疫情的地区所在单位要严格控制手足口病疫情的爆发。5、村医服务中心、村卫生室要建立健全门诊日志,对近期患者情况要认真、详细登记,以便于开展流动患者调查和传染源追踪。对前来就诊的发热或有皮疹的疑似患儿及时告知患儿家长立即带患儿到手足口病定点医院就诊,不截留治疗发热或有皮疹的患儿。对居家隔离治疗的病人进行诊视,病情若有发展,劝其及时转诊。对爱国卫生运动和家庭卫生进行指导。对托幼机构防控工作的给予指导,密切观察群居儿童健康状况。强化村卫生室消毒和管理,正确处理手足口病病人和一般病人的接诊和治疗,防止医源性感染。负责做好本辖区手足口病密切接触者的医学观察工作,测量体温和皮疹检查每天不少于一次。负责摸清本村(社区)外来儿童的底数,及时收集和上报本地婴幼儿手足口病疫情信息。加大防控手足口病知识的宣传,普及勤洗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勤消毒“十八6字”方针。配合上级疾控机构对患儿住院治疗后、居家隔离治疗至症状消失7天后的家庭进行终末消毒。6、家庭家庭一旦有孩子感染了手足口病,家长应带患儿及时就医,并遵医嘱采取居家或住院方式进行治疗。居家患儿,家长或监护人应在社区(乡村)医生的指导下,密切关注患儿的病情变化,如发现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相关症状时,应立即送县级以上医院诊治,以避免或减少病例死亡。居家患儿家长要注意不让生病的孩子接触其他儿童;孩子擦拭唾液、痰液等分泌物用的卫生纸、孩子的粪便要收集好、消毒后丢入厕所,不要随意丢弃,同时要消毒便盆;看护人接触孩子前、替换尿布后或处理孩子粪便后都要洗手;孩子的衣服、玩具、餐具、枕头被褥等要保持卫生,日常用具要消毒,居室勤开窗通风。如果上幼儿园的小朋友得病,还应及早告诉老师,并不要着急让孩子去幼儿园,要在全部症状消失一周后方可返园,防止传染其他孩子。家庭可采用以下方法消毒:奶嘴、奶瓶、餐具、毛巾等物品用50度以上的热水浸泡30分钟或者煮沸3分钟;污染的玩具、桌椅和衣物等使用含氯的消毒剂(84消毒液或漂白粉)按使用说明每天清洗;孩子的痰、唾液和粪便、擦拭用纸等倒入适量消毒剂搅拌。本村(居)无患儿的家庭所有成员应牢记“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勤通风、晒太阳”15个字,只要做到养成个人良好卫生习惯,勤洗手;喝开水,不喝生水;吃烧熟煮透的食品,不吃污染的、生的或不洁食物;做到开窗通风,勤晒太阳;本病流行期间不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患病儿童,完全可以预防手足口病的发生。7、镇(街道)其他相关机构在镇(街道)政府或镇(街道)防控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各负其责,做好本镇(街道)手足口病疫7情相关防控工作。畜牧部门做好动物流感疫情防控监测报告,并及时与疾控部门沟通。五、技术措施(一)建立和完善防控工作机制县疾控中心成立手足口病领导小组和防控工作队;适时召开手足口病防控工作会议,部署防控工作;根据疫情发展态势,定期组织专家进行疫情研判,提出防控对策;储备防控物资、药械和救治设备。(二)完善疫情监测和预警系统各级疾控机构对符合医院诊断病例定义的手足口病病例应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网络直报及时率和准确率要达到100%;聚集性病例报告和调查处置率达85%以上,具体实施方案按照2012年《滨州市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调查技术方案(试行)》实施;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个案调查和信息上报达100%;个案调查表应及时准确地上报县疾控中心;县级标本采集和送检数量达到卫生部要求指标并及时送至市疾控中心。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乡镇卫生院各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所辖医疗机构、小学及托幼机构的主动监测和技术指导覆盖率要达到100%;托幼机构和学校晨午检、缺勤缺课、消毒措施实施等登记或记录完整;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转诊、病例随访记录齐全。(三)规范疫情报告与治疗标准体系各级疾控机构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患儿病例信息日报告制度执行率100%;重症和死亡患儿病例调查制度执行率100%。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手足口病疫情报告漏报率为0;疫情报告和订正及时率100%;医院感染控制措施有制度、有检查、有记录,无院内感染发生。乡镇、社区等基层医疗机构转诊率100%,记录齐全。临床一线医务人员对手足口病的诊疗标准掌握程度100%。(四)建立和完善疫情控制系统81、加强病例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流行特点和流行规律。各级疾控机构及时下发(转发)手足口病防控相关文件和技术方案,根据疫情发展态势调整防控策略,建立重点部位、重点环节督导检查制度,做到督导检查有通知、有记录;对重症病例、死亡病例和聚集性病例或暴发疫情及时进行流调和采样,准确掌握疾病流行情况;各级疾控机构建立疫情防控培训、技术指导、疫情研判、工作考核等工作制度。2、规范采集标本,开展病原学检测。在发病比较集中的就诊和住院较多的医疗机构设立采样点。对涉及的所有病例采集粪便或咽拭子标本中的一种或两种,部分病例采集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粪便标本应采集病人发病3日内的粪便标本,采集量为5-8g/份,采集后立即放入无菌采便管内,外表贴上带有唯一识别号码的标签,4℃暂存12小时内送达实验室,-20℃以下低温冷冻保藏,需长期保存的标本存于-70℃冰箱。咽拭子应采集病人发病3日内的咽拭子标本。用专用采样棉签,适度用力拭抹咽后壁和两侧扁桃体部位,应避免触及舌部;迅速将棉签放入装有3-5ml保存液(含5%牛血清维持液或生理盐水,推荐使用维持液)的15ml外螺旋盖采样管中,在靠近顶端处折断棉签杆,旋紧管盖并密封,以防干燥,外表贴上带有唯一识别号码的标签。4℃暂存并在12小时内送达实验室,-20℃以下低温冷冻保藏,需长期保存的标本存于-70℃冰箱。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应采集急性期(发病0-7d)和恢复期(发病14-30d)双份配对血清用于阐明和分析EV71和CVA16感染后IgG和IgM抗体的动态变化。静脉采集3-5ml全血,置于真空无菌采血管中,自凝后,分离血清,将血清移到2ml外螺旋的血清保存管中,外表贴上带有唯一识别号码的标签。将血清置于-20℃以下冰箱中冷冻保存。具体采集要求如下:(1)聚集性和暴发点。按照《滨州市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调查技术方案(试行)》文件要求执行。9(2)住院病例:在流行前期和流行期,一周内不足3例全采,3例以上采5例。(3)危重和死亡病例全采。(五)落实群防群控机制在各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的领导下,建立由

1 / 1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