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生活方式与学生教育的关系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家庭生活方式与学生教育的关系家庭生活方式是家庭教育发生的基础。它不仅为家庭教育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环境和氛围,而且以自身与社会之间的紧密联系保证了家庭教育的目标、内容、实施、评价的开放性。“教育即生活”,“过什么样的生活,便受什么样的教育”,这些教育箴言在一定范围内道出了家庭生活方式和家庭教育甚至和整个教育之间的关系。因此,素质教育要切实促进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不能不关注他们的家庭生活方式和家庭教育。高收入家庭的家庭教育注重教育投资,充分满足孩子的学习需求,在我们的调查中,高收入家庭的父母大都文化层次较高。由于深知市场竞争的激烈和知识在个人创业中的作用,高收入父母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接下来一个很自然的问题就是,他们用自己的资本优势来为孩子选择师资、设备优良的学校,为孩子提供各种良好的学习条件。其子女就读学校主要集中在教学质量和社会声望都比较高的学校,而这些学校的收费都是一般人可望不可及的。谈到孩子的未来,几乎所有的家长都表示,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不仅能上一个教学质量好的中学,更希望孩子能考上一所名牌大学或出国留学,只要孩子愿意或可能,无论花多少钱都可以。在这方面,他们显示了其它收入家庭少见的坚定决心。这些家庭中孩子的学习条件是优越的。100%的孩子拥有自己独立的书房和电脑;孩子喜欢的或需要的学习、娱乐用品都一应俱全。大部分的高收入家庭经常带孩子外出旅游,短期的在国内,长假则出国旅游。这对于孩子开阔眼界、发展个性、全面发展是非常有益的。高收入家庭的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大多是建立在比较理智的、以孩子发展为本的基础上的。同时,他们希望孩子能在学习中全面发展,为将来实现自我价值打下基础。较之成绩,孩子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健康情感更受到他们的关注,他们希望孩子能从学习和生活中体验快乐。同时,他们还特别重视孩子的个人喜好和特长发展。只要是孩子喜欢的,他们大都允许、鼓励孩子去尝试。高收入家庭的父母是繁忙的。他们对工作投入过多,因而相对忽略了亲子交往。在高收入家庭有一部分家庭沿袭了中国的传统习惯,男主外,女主内,父亲往往沉迷于工作而很少顾家,家庭的日常生活和对孩子的教育完全由母亲负责,因此,这些家庭的孩子对父亲比较生疏,对父亲的评价也比较模糊,出现一种父亲角色的缺失;还有一些家庭因父母都忙于工作,谁都无暇顾及孩子,便将孩子托付给老人或保姆长期照顾,孩子的一切都交给学校和老师,家长一周之内难得见孩子一面,有的甚至成年累月和孩子说不上几句话。这无疑削弱了父母应有的教育意识,淡化了其教育力量。父母的生活价值取向、开拓进取的意识等具有较高教育价值的因素在高收入家庭里失去了应有的作用。中等收入家庭是最为常见的,他们的生活方式也最为人所熟悉,中等收入家庭对孩子教育也是比较重视的。这种重视具体体现在为孩子提供具有实质性的帮助上——有时辅导孩子做功课,有时和孩子交流思想、分享情感。家长经常通过阅读教育书籍、和周围人进行交流来学习教育孩子的技巧。因此,和他们进行交谈,经常能听到当前社会上正在流行的一些教育观念和方法。比如,不少家长提到,要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要经常倾听他们的内心想法,要尊重孩子的独特性、因材施教等等。在和学校教育的配合上,他们是很积极的,对于当前教育中的一些热点问题——如孩子上网,他们都能用一种比较理性和辩证的观点来对待。中等收入家庭的父母大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通过努力,过上理想的生活。因此,和所有的父母一样,他们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附加了自己的意愿。但是,他们的态度是比较宽容、民主的,即当孩子并不按照其设定的轨道发展时,他们多数都能比较平静地接受现实中等收入家庭的孩子是广大中小学生中普通的一员。他们家庭的收入虽然不特别宽裕,但能够充分保证其正常的教育费用,还经常会有机会出去游览和偶尔“奢侈”一下。学习上应该有的用品,他们基本上都有,尽管没有高收入家庭的孩子的那样高档。总的来说,他们的学习资源是适度的,既不奢华,也不贫乏。这是保障他们的学习权利、激发他们的学习愿望比较有利的一个外在条件。低收入家庭家长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他们文化程度的欠缺成为难以改变的不利因素。父母关注孩子的教育更多地是为了改变命运,获取实惠“要想过好日子,就得上学”。因为知道自身在文化和知识上的劣势导致了贫困,通过学习来改变现状便成了他们对教育的一个基本渴望。他们利用一切机会,激励孩子读书。但他们在亲子沟通内容贫乏,方式简单,在低收入家庭的亲子沟通中,话题都是围绕学习展开的。而且,这种交流往往是单刀直入,围绕着学习、成绩、表现、作业直接展开。几乎所有的家庭都表示自己最关心的就是孩子的考试成绩。对于孩子的内心世界、苦恼喜好,他们一方面表示理解不了,另一方面则不想去了解,认为“没什么用”。一旦孩子的成绩不理想,他们没有能力帮孩子分析原因,不是否定孩子的努力,就是否定孩子的能力。有的家长因为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动不动就发脾气,甚至打骂孩子;有的则随之任之,放弃教育的责任;还有的认为“孩子不是学习的料”,不少家长把教育的责任全部推给了学校。学校、教师在他们心中具有一种无上的权威。他们没有任何怀疑地在孩子面前维护着这种权威。低收入家庭孩子的生活资源和学习资源十分匮乏,他们没有条件接受特长教育,极少上特长班。有的贫困生尽管在某些方面表现出一定的才分,但迫于家庭的窘境,也不得不放弃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贫困磨练了一些孩子的意志,使他们比其他学生刻苦,成为学习成绩的佼佼者;匮乏的物质条件也的确限制了部分贫困生学习水平的提高,使他们在学业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家庭生活条件和家庭消费水平的改善为家庭生活质量的提高和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尽管不同收入家庭对学习的性质和意义存在着不同理解,对如何帮助孩子学习、评价学习的效果也抱有不同的态度,但关心子女学习本身无疑是进步的,是值得肯定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是造就一个人的三个重要方面,家庭教育对学生的一生具有奠基作用,家庭教育对子女身心的发展具有决定作用,对子女有终身的影响和作用,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最完备的教育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结合”。马卡连科说过“现今的父母教育子女,就是编造我国未来的历史,因而也是编造世界的历史”。每个家长都希望把自己的孩子教育成“好孩子”,但要把希望变成现实得有个条件,这就是家长要成为好家长。俗话说:“好花结好桃,好葫芦锯好瓢”。当前,家长的素质的差异、家庭经济状况的差异、从事职业的不同、家庭结构的不同等不同的家庭环境使家庭教育水平和家庭学习氛围参差不齐,那么家长怎样才能成为“好家长”呢?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逐步认识到,一个好家长必须具有以下的条件。其一、“好家长”必须是孩子的好老师。人称“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其实,家长还是孩子的终身老师。家长不仅要开发孩子的智力,辅导孩子的学习,更要教育孩子做一个社会所需要的人。“教子做人”是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务。家长要成为孩子的好老师,既要以好的教育内容教育孩子,又要“善教”,要有“好”的教育效果。其二,“好家长”必须是孩子的好榜样。身教重于言教。俗话说:“孩子是家长的影子”。孩子在与家长日复一日的朝夕相处中,家长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家长好的言行给孩子以好的影响,反之则给以坏的影响。“老鸡不上灶,小鸡不乱跳”。家长的榜样是十分重要的。基于这一点,中外古今的有识之士都要求家长严于律己,做孩子的学习榜样。“先正自己,后正儿孙。”家长只有时时处处做孩子的榜样,才能使孩子从中受到好的教育。其三,“好家长”必须是孩子的好朋友。家长要尊重孩子、信任孩子,要与孩子平等相处,要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家长在家教中有不当之处,该向孩子道歉的就得道歉。“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家长勇于向孩子承认自己的错误,非但不会降低自己的身分,影响自己的威信,反而会被孩子视为“可以讲心里话”的“好朋友”。家长能否成为“好家长”,以上“三好”是一个标准,是家长的“三好标准”。三者中缺一不可,其中“好榜样”尤为重要,因为家长在家庭中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家庭环境主要依靠家长的言行来营造,但家长要成为孩子的“好榜样”,就得根据孩子心身发展的需要,按照党与国家制定的教育方针,基于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既教育孩子,又严格要求自己,做到“家长与孩子一同成长”。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说:“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模范。”教师是如此,家长亦然。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只有当你致力于自我教育的时候,你才能教育别人。”可见,家长自身的榜样对孩子的成长是何等重要!家庭是孩子生活、学习的重要场所,是孩子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的第一课堂。家庭教育在孩子的幼儿、少儿,甚至整个成长过程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起着决定性作用。凡是家庭教育抓得早、抓得好、抓得及时的,孩子成长就比较快、比较顺利些;家庭教育只有在家长与学校、教师互相配合、协调一致的情况下才能获得最佳效果。家长切忌把家庭教育与学校、社会教育分割开来,仅局限于家庭之中。因为孩子除在家庭外,相当多时间是在学校、社会中度过的。学校老师、同龄人甚至不同龄人,时时事事都在有形无形地给孩子施以各种各样的影响。所以,父母必须弄清家庭教育与学校、社会教育三者的关系,清醒地认识到家庭是孩子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第一任教师。一言以蔽之,家庭教育对孩子各方面的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学校、社会无法替代的。我们往往能够从孩子身上看到家庭父母的影子。江泽民同志指出,“要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家庭是学习型社会的细胞,创建学习型社会必须重视创建学习型家庭。终身学习和终身教育在思想理论上是一致的。终身学习的理念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大力提倡,七十年代许多专著的出版,八、九十年代引起了全社会较为广泛的关注。终身学习突破了一次学习定终身的思想,使教育不再是学校教育的同义语,在学校学习也不再是教育和学习的终止,而是新的开始。终身学习也改变了传统教育理论,它是传统教育的目的、内容、层次、领域、模式、体系以及教学形式的一次重大革命。学校作为专业的教育机构,既要承担教育孩子的重任,也要承担对家长的辅导作用,只有家校有效地联合在一起,才能使我们的教育行之有效。家庭教育不仅如此重要,而且还起着桥梁作用,连接着学校和社会教育。因此,作家长的必须精心构筑家庭的氛围,认真做好家庭教育工作。家长做家庭教育工作重点,首先应了解孩子的情况,指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学会掌握科学管理教育方法。由于孩子们所处的物质生活条件、父母职业、文化程度、品格风貌的不同以及周边环境因素的差异,这些对孩子的成长都有着不同的影响。在生活比较富裕的家庭里,孩子常常有很好的条件进行学习、娱乐。但是,如果缺乏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孩子在父母的溺爱下饱食终日,无所事事,将会年华虚度,甚至个别孩子在父母包庇下,走上犯罪道路。在生活比较困难的家庭中,容易培养孩子勤劳、好学、俭朴的品质,而学习条件说来往往差一些。但是,如果不重视对孩子理想、前途教育,无所作为的思想也会在他们身上滋长,成为孩子成长的另一大忌。作为家长要对这些情况一一分析了解。教育孩子认识自己家庭,利用家庭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家庭的有利因素,从而使孩子在获得良好学校教育的同时,也获得良好的家庭教育,把他们真正培养成身心健康、品德高尚、学业优良的新世纪接班人。浅谈农村家庭教育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持续实行,全社会独生子女的数量逐年增多,但在农村家庭里,仍有多子女户,“重男轻女”现象仍越为突出地摆在我们的面前。如何针对多子女户“重男轻女”现象的特殊性进行家庭教育,历来是人们重视的问题之一,是多年来的老话题,又是新话题。养不教,父之过,这是尽人皆知的。本文就此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一、父母是家庭教育的主体,要自觉承担起家庭教育的重担学校教育的主体是教师,家庭教育的主体自然是家长。目前的现实情况是:大多数“多子女户”家庭的父母对儿子的期望值过高,对女儿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这种反差是造成“多子女户”家庭教育状况不佳的一个重要原因。家庭教育的任务是什么?家长的职责又是什么?我认为:第一,家庭对孩子负有直接教育的责任。父母

1 / 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