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课程课业+进程我国课程朱熹: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功课及其进程)西方拉丁语(cureree)=跑马道斯宾塞:课程(curriculum)教学内容的系统组织课程的词源学习路线有组织的知识体系读书期限不能安排得过于紧凑。而一旦进入学习阶段,就绝不能放松,要按照功课的进程来完成任务。第一节课程概述一、课程的一般概念(一)关于课程的几种不同观点1、课程就是科目或学科2、课程就是知识3、课程就是教材4、课程就是活动课程学科目标或计划经验或体验课程含义的扩展:学科中心包括非学科的经验的全部经验;单向传递的教程教程与学程的双向流动(二)课程概念课程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它是为实现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目标而规定的教学科目及它的目的、内容、范围、分量和进程的总和,包括为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而营造的学校环境的全部内容。广义的课程是指为了实现学校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所有学科的总和。狭义:课程指某一学科或科目。(三)课程、学科与教材学科是根据教学目的而划分的教学内容的各门科目。是一种智能体系。它是按照一定的科学领域包含一定基本文化科学知识、学生经验和能力而编写的智能体系。教材是指各门学科的具体内容。课程、学科与教材三者之间,一般来说是从属关系,前者包含后者。二、课程的分类课程类型是指课程的组织方式或指设计课程的种类。(一)根据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层次,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1.国家课程所谓国家课程,是由国家专门机构开发的课程。它是由中央教育行政机构编制和审定的课程,其管理权属中央级教育机关。国家级课程属一级课程。2.地方课程所谓地方课程,就是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机构和教育科研机构专门开发、编定的课程。省市级课程的编订的宗旨是补充、丰富国家级课程的内容或编订本地区需要的教材。3.学校课程所谓学校课程,是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二)根据课程任务,可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1.基础型课程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对科学文化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简称“双基”)的掌握,同时获得智力的发展和能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需的“三基”(读、写、算)为中心的基础教养,是中小学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它的内容是基础的,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2.拓展型课程拓展型课程注重拓展学生知识与能力,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发展学生各种不同的特殊能力,并迁移到其他方面的学习。3.研究型课程研究型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与能力的课程。(三)根据课程的组织核心,可分为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综合课程l.学科课程学科课程又称分科课程。它是以学科逻辑为中心编排的课程,各学科均有特定内容、一定的学习时数和学习期限。这是一种历史悠久又极具生命力的课程类型。我国古代的“六艺”和古希腊的“七艺”都属于古老的学科课程。其优点在于:①它以其严谨的逻辑结构、系统性、简约性为特点,能最大程度知识有效地传递给下一代;②它符合学校特定任务的要求,由于大多数教师都曾接受过学科的训练,适合于教师组织教材的特长;③按科目组织课程易于编订教材,可以使学习材料清楚地列出,并且易于评价。其缺点是:①学科在课程中逐渐形成传统之后,对纳人课程的新科目往往作出抗拒或排斥,以至于对课程改革造成障碍;②因为重视教材的逻辑组织,课程的编制以学科为中心,只重视对成人生活的分析和准备,容易忽视儿童的需要和兴趣;常常会把非学科的知识排除在课程之外;③学科课程把知识切割成为零碎而孤立的科目,忽视了生活是一个整体;④它常常忽略学生和社会的实际需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习惯于被动的学习方式,偏重记忆而忽视理解。2.活动课程活动课程又称“经验课程”或“儿童中心课程”。它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是以儿童的需要、兴趣和能力为基础,以儿童自己组织的一系列活动为中心而实施的课程。主要倡导者是杜威。他主张儿童是教育的中心,教育是为未来生活做准备,“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其优点在于:①它可以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并关注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的联系;②课程题材的选择与组织在学习情景中进行,尊重学习者自身的需要和兴趣,课程编排灵活性大;③教学方法多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方法(如问题解决方式),强调发挥他们的主体意识,学生有较大的学习自主性,易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不足是:①以活动而不是教材为中心来组织课程,忽视了知识的逻辑顺序,不利于系统传授知识,学生学到的只是零散、片面的知识;②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有的学校的设备和条件不适宜施行活动课程,也不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使教学带有极大的偶发性和随意性,使儿童学习过程出现不衔接的情况,降低了教学质量;③课程缺乏明确的社会方向,完全的直接经验难以适应社会生活的新情况,难以适应社会需要,也难以使儿童为未来生活做好准备3.综合课程综合课程又称为广域课程。它是为了克服学科课程的封闭性和活动课程的随意性而通过合并相邻领域学科的办法,把若干门教材组织在一门学科中综合而成的。(四)根据课程的表现形式,可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1.显性课程显性课程又称为“正式课程”“公开课程”,是指在学校情境中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以直接的、明显的方式呈现出来的课程。它采用专门的书面文件呈现,按照编制的课表实施,是教材编辑、学校教学、学生学习和教学评价的依据之一,即“课表上的课程”。而在学校的显性课程中,主要还是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这两种课程类型。2.隐性课程隐性课程又称为“潜在课程”、“非正式课程”,是与显性课程相对而言的。它由贾克森1968年在他的《教室的生活》一书中首次提出的,是指那些难以预期的、对学生的发展起着潜移默化影响的教育因素。隐性课程和正规课程相比,有其明显的特点:①潜在性。②整体性。③持久性。④非预期性。(五)依据课程的开设方式和对学生要求的不同1、必修课程国家或学校规定必须统一开设的所有学生必须学习并达到相应基本要求的课程。2、选修课程(1)允许学校和学生根据各自条件和需要有选择的开设或学习的课程最早提出1810年德国柏林大学(2)种类:限选与任选三、制约课程的基本因素(一)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提供的可能(二)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三)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第二节课程目标和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一)课程目标的概念是培养目标的下位概念,指一定教育阶段的学校课程在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等方面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它是课程编制、实施、评价的准则和指南。课程目标的特点:时限性、具体性、预测性、操作性。(二)确定课程目标的依据1、对学生的研究2、对社会的研究3、对学科的研究(三)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确立的课程目标2001年我国对课程目标进行了调整和完善,提出了三维目标,即知识—技能目标、过程—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知识—技能目标是基础,是我国中小学课程的主要目标;过程—方法目标重在能力和方法,在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和掌握学习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重在体验与感受,在过程中体验,在体验中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二、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的概念与意义1、课程设计的概念:是指课程结构的编制,既包括课程体系结构整体的编制,也包括具体课程编制。总的来说,课程设计就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结构地产生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以及教科书等系统化活动。2、课程设计的意义(1)可以产生全新的课程方案;(2)可以对课程进行修改或重新组织;(二)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1、合目的性明确培养目标,围绕培养目标设置课程。2、合科学性正确反映科学体系要求,重视各学科、各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3、合发展性不仅要体现社会学科的要求,也要体现青少年自身发展的需求。(三)课程设计的基本程序1949年泰勒“泰勒原理”课程设计中的四个步骤:1、确定教育目标;2、选择经验;3、组织经验;4、评价结果。教育目标是选择学习经验、组织学习经验和实施评价的依据。(四)课程文件的三个层次1、教学计划(课程计划)它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制定的各级各类学校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包括:指导思想、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其说明、课时安排、课程开设顺序和时间分配、考试考查制度和实施要求几部分。开设哪些科目是教学计划的中心问题。2、课程标准(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教学大纲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包括说明部分、正文部分。3、教科书(课本或教材)教科书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课文是教科书的主体部分。编写教科书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在内容上,要根据教学目标及内容范围来确定教材的基本框架。(2)在编制形式上,要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学习心理,科学设计教材的结构和顺序。(3)注意研究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4)设计编写与教科书配套的参考资料。(5)教材的板式、印刷、装帧等技术问题要符合卫生学、美学和心理学的要求。第三节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一、课程实施(一)课程实施的概念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也可以说是把书面的课程转化为具体教学实践的过程。(二)课程实施的结构1、安排课程表2、分析教学任务3、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4、选择并确定教学模式5、规划教学单元和课6、组织教学活动7、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与结果(三)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1、课程计划本身的特点2、教师的特征3、学校的特点4、校外环境二、课程评价(一)课程评价的概念是指检查课程的目标、编订和实施是否实现了教育目的,实现的程度如何,以判定课程设计的效果,并据此作出改进课程的决策。(二)课程评价的目的与功能1、课程评价的目的:(1)改进课程(2)改进教学2、课程评价的功能(1)诊断功能(2)修正功能(3)决策功能第四节国内外课程改革与发展趋势一、国外课程改革的趋势(一)课程结构日趋合理化课程结构,是指构成学校课程各个组成部分的组织、配合及其相互关系和比例。(二)课程内容日趋综合化(三)课程形式日趋多样化二、近年来我国中学课程的改革与发展(一)我国原有中小学课程的主要弊端l.课程管理僵化2.课程结构不合理(1)科目设置太多(2)重学科课程,轻活动课程(3)重必修课,轻选修课(4)课时比例分配不合理3.课程内容陈旧、落后(二)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1.课程功能的转变“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2.课程结构的转变“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要,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3.课程内容的改革”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侧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4、课程实施改革“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5、课程评价的改革“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能力的功能。”6、课程管理的改革“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和学生的适应性。”三、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的趋势(一)课程体系三级管理的趋势1、国家课程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