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与资源经济学复习要点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资源经济学》复习要点一、名词术语简要解释1.耗竭性自然资源它以一定量蕴藏在一定的地点,并且随着人们的使用渐减少,直至最后消耗殆尽。矿藏资源就是一种典型的耗竭性自然资源。2.环境的库兹涅茨曲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是通过人均收入与环境污染指标之间的演变模拟,说明经济发展对环境污染程度的影响,也就是说,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环境状况先是恶化而后得到逐步改善3.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注重长远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最初于1972年提出,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4.绿色GDP绿色GDP是指在通常的GDP指标中,扣除自然资产损失,即扣除生态成本之后形成的真实的国民财富。这个指标,实质上代表了国民经济增长的净正效应。“绿色GDP”的提出,是为了校正传统GDP的缺陷,在关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关注环境的保护。中国政府正在制定标准,用绿色GDP来考核官员。5.非耗竭性自然资源,也称再生性资源。这种资源总是以一定的速率不断再生,同时又以一定的速率不断消失,如阳光、水(水域资源除外)、森林等。6.低碳经济低碳经济,就是最大限度地减少煤炭和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的经济,也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7.市场失灵不能有效配置或没有配置的有效机制。市场正常作用的条件不满足。8.循环经济循环经济被认为是一种生态经济,即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实现自然资源的循环使用,最大的减少自然资源浪费或最大地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以实现污染的低排放,达到资源供给与生态环境的均衡,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9.政府失灵指的是在现实的生活中,由于政府也不具备完全理想化的条件,在进行宏观调控的过程中也可能出现失效,导致资源配置的非优化结果。政府失灵包括信息失灵、目标选择失误、管理失控10.共享资源共享资源(commonresources)又称公共物品,是指可供具有一定能力且有兴趣的单位及个人共同使用和消费的资源。不具备明确的产权特征,形体上难以分割和分离,消费时不具备专有性和排他性的物品。共享资源与外部性有着密切的联系,现实生活中,共享资源常被过度利用。11.产权的含义及特点根据财产的使用规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对那些违背这种关系的行为进行必要的处罚。产权的三个主要特点:(1)排他性;(2)可转让性;(3)强制性12.环境与资源经济学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环境与资源经济学是运用经济学理论和分析方法研究环境与自然资源的供给、需求、分配和保护等公共政策问题的经济学分支学科。环境与资源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环境与自然资源的优化配置问题,即研究环境、资源与经济的协调发展理论、方法和政策。13.外部性和外部效应外部性理论是环境与资源经济学的理论基础。该理论揭示了市场经济活动中一些资源配置效率低的根源,同时为解决自然环境外部不经济性问题提供了可供选择的思路与框架。一般说来,外部性指的是私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不一致的现象。如果一种商品的生产或消费会带来一种无法反映在市场价格中的成本,就会产生一种“外部效应”,给不直接参与这种活动的企业或个人带来有害或有益的影响。其中有益的影响称为“外部经济”,否则就是“外部不经济”。14.环境容量与环境承载力环境容量指环境吸收人类废弃物而又不导致环境退化的能力。环境承载力或环境承受力指一定环境状态下,一定区域环境对人类活动支持能力的忍耐限度。15.环境比较优势环境比较优势是指在国际贸易中各国的环境要素禀赋和环境标准的差异性共同形成的环境比较优势。如果一个国家、地区环境要素禀赋较丰富或环境标准相对较低,则该国、地区与环境相关的产品价格中所包含的环境成本就较低,因而就具有环境比较优势;相反,如一个国家、地区环境要素禀赋相对稀缺,或环境标准较高,则该国、地区的环境敏感产品不具备环境比较优势。16.绿色壁垒绿色壁垒是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一种形式,是指那些为了保护人类、动植物的生命或健康,保护生态平衡等目的而直接或间接采取的限制甚至禁止的法律、法规、政策与措施。17.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它将使人类社会形态发生根本转变。18.PM2.5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particulatematter)。因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灰霾主要由PM2.5组成。二、分析与研究试运用《资源经济学专题研究》课程中的有关理论与方法,对特定的环境与资源问题进行分析和评价,探讨市场机制与政府管理的影响和作用,按照人与环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提出新的决策思路和解决方案。1.根据可持续经济发展能力的构成因素,联系实际谈谈实现可持续经济发展应选择的途径。可持续经济发展能力涵盖决策、管理、经济、环境、资源、科学技术、人力资源等方面,这些能力主要包括自然与环境的承量和更新能力;人力资本积累能力;物质资本存量及其积累能力;科技水平及其发展能力;社会生产组织方式及其自我调整能力和社会经济体制等。可持续经济发展是一种合理经济发展形态。通过实施可持续经济发展战略,使社会经济得以形成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这种模式,本质上是现代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它正确地在经济圈、社会圈、生物圈的不同层次中力求达到经济、社会、生态三个子系统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使生产、消费、流通都符合可持续经济发展要求,在产业发展上建立生态农业和生态工业,在区域发展上建立农村与城市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可持续经济发展可以选择以下途径:(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建立在发达的生产力基础上。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始终是我们的中心任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抓住机遇加快经济发展,保持平稳较快的经济发展势头。但我们强调加快经济发展,不是单纯追求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要把加快经济发展,建立在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忽视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不惜浪费资源和破坏环境,片面追求一时的高速度,势必会造成大的起落,就不能实现真正的发展。有质量、有效益的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才真正体现了发展的硬道理。(2)坚持“五个统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全面发展。要努力做到“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使各方面的发展相适应,各个发展环节相协调。五个统筹深刻体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是贯彻落实可持续科学发展观的切入点和现实途径。坚持“五个统筹”,必须在大力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兼顾经济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要求,实现经济社会各构成要素的良性互动,在统筹协调中求发展、以发展促进更好的统筹协调,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3)增强把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求的辩证思维能力,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必须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高度,准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矛盾和新问题,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正确把握和处理好各种关系。2.联系实际谈谈你对构建生态文明的看法。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结果,是我们对人类文明形态认识的一个进步。当前,生态文明的概念正在逐步深入人心,是我们认识不断提升的一个结果。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既是文明形态的进步,又是社会制度的完善;既是价值观念的提升,又是生产生活方式的一个根本改变。党的十七大首次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明确提出,党的十八大又对生态文明进行了进一步的阐述,与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组成部分。实践证明,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导,是对一个地区长远与根本负责的领导,是一个有远见卓识的领导。一是要在体制机制建设上带好头。体制机制是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保障。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要把体制机制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建立健全工作考评体系,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机制,多层面保障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持续推进。二是要在生态经济文明建设上带好头。要按照“调高、调优、调轻”的要求,进一步优化调整产业结构,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努力形成高效农业、设施农业、休闲农业协调发展的格局。积极转变发展方式,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等生态经济。加快发展新兴战略型产业,努力提高现代服务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三是要在生态环境文明建设上带好头。系统开展环境治理提升工作。要进一步狠抓水环境整治,以入湖河道治理达标为重点,进一步扩大污水处理覆盖面。进一步突出抓好节能减排,实行集约生产、清洁生产、绿色生产,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减少对生态空间和资源环境的占用,进一步加强生态修复,全面提升生态环境容量,维护生态环境安全。进一步优化城乡空间布局,美化城乡景观环境,体现“花都水城”的特色。要“少一点人工绿地,多一点天然森林”,湿地建设也要防止过度园林化。四是要在生态文化建设上带好头。要将树立生态观念、构建生态文化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石,深化生态主题,打造生态品牌,培育生态文化。要围绕建设生态社会,广泛宣传生态文明的理念,引导广大群众树立绿色消费和绿色生活观念,政府部门要加强引导、率先垂范,使生态文化渗透到政府决策、企业行为、学校教育和社会生活的各方面,成为社会生活的中心议题之一,取得广大群众的支持,形成全社会关注环境、保护生态的良好氛围。3.谈谈你所在地区的资源或环境问题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四川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遇到的资源环境的主要问题:四川省是内陆大省,人口多、人均资源少、经济技术水平较低,在发展经济过程中,资源、环境、生态等方面的问题日益突出,并且已成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因此,实施四川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发展,就成为四川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近年来政府做了很多的努力,但是由于基础不足等原因,四川省也面临着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巨大压力。1、通过对四川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实证分析,四川城镇化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显著的。从总的趋势上分析,四川省的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质量之间处部分协调状态,对立关系有所缓解。2、通过对四川省相对资源承载力的量化研究,得出四川省经济资源承载力和土地资源承载力始终处于超载状态,现有经济资源、土地资源无法承载四川现有的人口规模,因此四川经济发展水平仍需大幅提高。最后,分析四川经济发展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显示了对资源和环境产生较大的压力。从四川实际省情出发,针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出一些政策思考:一是根据城市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的相关情况,科学制定经济发展规划;二是合理布局和升级产业结构;三是要用“绿色技术”统筹发展,坚持三大战略,实现两大目标;四是在全社会推动资源节约利用促进可持续发展;五是建立健全环境保护综合决策机制。4.谈谈你所在地区的资源环境问题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如何解决?四川为全国和本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的矿产、能源、林木、药材等资源,是在资源低价、原料低成本价、产品高价的价格体系现状下运行的,既没有反映资源的供求和稀缺状况,也没有纳入企业本应承担的社会环境成本,导致资源价值无法得到很好的体现,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资源优势区域向经济优势区域转化。其主要原因有:一是能源消费量与工业增加值增长呈高度正相关关系,而能源价格与利用能源产生的工业增加值没有获得合理利润比例。二是初级资源产品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